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54部分

宗明天下-第254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说是从地上摘取的也不对,北方现在还没有人大规模种植水仙。‘这一定是神仙的手段!’无数人这样想着。

    今日刮得是西北风,不过风并不大,天上的几个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从北向南缓缓的行进,一直出了燕军大营的天空,行到了允现在亲自统领的大军的行营门口,然后缓缓下降停在了那里。

    之后从那里面走出了几个人来,走进了大营之中。

    也不知是谁首先喊得,朱棣只听到有人喊道:“朝廷的大军有神仙相助!看来天命果然是在当今天子身上!”

    然后无数人这样呐喊起来,军营之中已经毫无秩序,大家都在说着什么,好排解自己心中的震惊。就连武将,甚至是朱棣最信任的武将都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不维持秩序了。

    实际上他们看到的东西就是热气球。允在今年六月份想起来要研究热气球,当时允也没有太在意,吩咐过去就过去了。

    但是前些日子他亲自带兵北伐到了徐州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奏报说能够载人的热气球已经研究出来了,试验了几次都成功了。试验的时候还引起了京城的惶恐。

    管理京城秩序的常升与薛宁亲自找到试验的地方询问,后来皇后薛熙瑶还亲自过问了一下。最后熙瑶不知道允是什么想法就胡编说只不过是大风筝把事情搪塞了过去。

    允接到研究成功的旨意之后马上意识到可以用于震惊敌军,这个时候见到天上有人大家都会很惊恐的。于是允就设计了这么一个策略,计算好了风向之后就使用了。至于水仙花是允让人从南方用最快的速度送过来的。

    不过,虽然朱棣并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都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

第414章 劝降() 
朱棣虽然并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 一 看书  ww w·1ka ns hu·不仅是成功造反的希望,就连成功从这里突围的希望都没有了。

    昨天晚上的歌谣已经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今日又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燕军已经毫无战意。在大营里边还好,要是在大营外边允大军一个冲锋估计就可以将他们彻底打溃。

    并且竟然有人能够在天上飞过,这让本来并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的朱棣也有些相信了。已经对清君侧没什么成功信心的朱棣站在原地喃喃自语:“难道允真的有天命在身?”

    就连道衍也惊呆在了原地,愣了一会儿之后掏出了自己估计已经很久没有用过的念珠出来不知道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之后的道衍恢复了理智,但是他看了看此时已经没有什么秩序的大营之内,苦笑了一声之后就没有其它的动作了。

    ======================================

    允亲自带人迎了出去,几个从热气球上下来的人见到允之后马上跪地行礼说道:“见过陛下。”

    允回头向后望去,不论文武,所有人都处于惊呆了的状态。今日一早允说有东西要让他们看,大家就都跟着允一起出来看,然后就见到了让他们终身难忘的这一幕。

    大家都愣了很久,见到从热气球上下来的人有人才反应过来,回过头来盯着这几个正在行礼的人看。一看书 w ww·1kanshu·

    中国儒家自古讲究‘不语怪力乱神’,而武将们刀头舔血,顶多是给心灵找个寄托,所以在场的人都不真正的相信神仙的存在。但是眼前的这一幕却让他们几乎三观崩溃。

    最早反应过来的张温艰难的说道:“陛下,这是神仙吗?”

    允笑道:“他们并非是神仙,世上,也并不存在神仙。”

    允不想搞什么神仙的事情,虽然这样可以迅速增加他的威望什么的,但是对于科学发展不是什么好事。并且一旦秘密泄露之后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借此装神弄鬼,还会使得一部分文人对他的执政方略更加难以接受。文人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天命,但是不能接受什么鬼神之事。

    “那这是什么手段?让人能够上天?”张温接着问道。

    允说道:“这是,一种手段,并非是神仙才能够施展出来的手段。”允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不能把热气球的秘密就这么公开出来。而且只要他不说,虽然热气球的原理与孔明灯类同,但是一般人联想不到一起。

    “那这种使用手段造出来的东西叫做什么?并且,也就是说大家都可以上天?”蓝珍说道,眼睛紧盯着允。

    允思索了一下,说道:“这种东西叫做,飞天球。并且,确实如此,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登上这飞天球到空中。”允随手给他起了一个名字。

    “但是,”允看着似乎跃跃欲试的朱高煦等人说道:“现在飞天球刚刚发明出来,还有些危险,你们还是暂且不要试一试,万一从空中掉下来就是必死无疑。”

    “并且,现在正在平叛,还是先解决了叛军得好。”

    允前一句话给想要跃跃欲试登上飞天球上天的人浇了一盆冷水,然后后一句话让他们意识到现在不是尝试这个的时候。

    不过大家对于眼前是不是能够平叛已经毫无怀疑了。蓝珍说道:“陛下,现在燕军军心动摇,若是守在大营里边不出来还好些,只要出了大营必然是一冲即垮,不足为虑。”

    “即使是守在大营之中半夜偷营只要杀进大营也可以大获全胜。所以现在已经是必胜之局了。”

    允带着他们一边返回营帐,一边说道:“可是那样还是会有很多士兵死伤。这次叛乱从齐王三卫叛乱开始,已经先后死了这么多的士兵和百姓了,只要能够不再流血,朕就不想有人继续流血了。”

    这时一行人回到了大帐中,允接着说道:“所以,朕决定就是现在,派人去劝降四叔。”

    既然允已经决定了,大家也不会反对,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想劝降的任务落到自己头上。眼看着就要论功行赏了,如果去燕军大营劝降结果被砍了脑袋,这多冤哪。虽然过后允必然对于家人有所抚恤,可是还是不如自己活着享受的好。

    允也能猜到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他也在寻找应该不会被朱棣砍了脑袋的人。就在他正在寻找的时候,突然有一人抬头说道:“皇兄,让我去劝降吧。”

    众人难以置信的看向说话的人,竟然是朱高煦主动申请要去劝降。

    允自己也吃了一惊,他也没有想到朱高煦竟然会主动站出来。不过允马上意识到朱高煦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朱高煦好歹是朱棣的亲儿子,朱棣怎么也不会杀了自己的儿子。同时他朱棣亲儿子的身份也保证了即使燕军的某些武将对朱高煦恨之入骨,也不敢杀了他,这样朱高煦的性命必然无忧。

    并且朱高煦虽然有些残暴,但是不代表他就不会说话,应该能够想到合适的话语劝说朱棣投降。

    允又问了一遍确定了朱高煦愿意去当说客之后,勉励了朱高煦,最后,当着大家的面对朱高煦说道:“若是你能够成功劝说四叔投降,朕就加封你为燕王!”

    朱高煦听了允的话之后明显眼前一亮,躬身说道:“臣弟必不辱命!”

    之后允让其他人都出去之后对朱高煦说道:“你此去劝降,可以明白的告诉四叔,朕不会取他性命,这次南下的燕军武将,只要没有屠杀过百姓或者朝廷大军的,朕也都可以赦免死罪。”

    “并且对于四叔,朕还会如此对待。……”

    朱高煦听了允的条件之后都有些不可思议,怔怔的看着允。允说道:“朕所说绝无半句虚言,你就这样与四叔说就行了。”

    朱高煦回过神来,对允行礼之后退下。

    允看着朱高煦的背影,在心中想着:‘四叔,这次我的条件已经是空前绝后的宽纵了,如果你还不投降,朕也别无他法了。’

第415章 降与死() 
燕军大帐之中,此时的气氛极为凝重。在围观了天上飘过的东西之后,回过神来的朱棣把所有的亲信武将又都叫进了自己的大帐之内。

    不过即使他们都已经过来了,可是也不过是干巴巴的站着,没有人说话。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就算他们自己不相信那是神仙或者法术,但是不代表下面的士兵不会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到时候朝廷的大军在战场上来这么一出,他们还怎么打仗?不过是去战场上送死。

    不打仗,死守营地,他们的粮食也不多了,等粮食耗尽最后还是个死。所以他们已经是十死无生之局,只不过是早死晚死而已。

    除非,“殿下,现在咱们已经是走投无路了,还是,投降吧。”谭渊站了半晌之后,见大家都不说话,硬着头皮出来说道。他谭渊还有父母、老婆、孩子,之前还有生路的时候还能坚持,现在已经彻底没有生路了也不愿意坚持了。总要为自己的孩子求一条活路。

    朱棣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其他武将也都没有说话。只是道衍说道:“谭渊,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要背弃殿下不成!”

    谭渊既然已经将话说出口了,也就放开了。他说道:“道衍师傅,怎么是我背弃殿下!现在是什么局面你难道看不出来?”

    “哪怕有一分突围的可能,我也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是现在咱们哪里还有可能?”

    “北面是辽王统帅的大军,西面是魏国公统帅的大军,南面是陛下亲自统帅、以会宁侯、凉国公统帅的大军,哪里还有可能?”

    “我这也是为了众位兄弟求一条活路。”

    道衍还要说话,这时朱棣的一个侍卫走进来说道:“殿下,朝廷派人劝降了。”

    朱棣止住道衍与谭渊的话,说道:“先听一听朝廷的条件吧。让朝廷的说客进来。”

    朱高煦走到燕军大营门口,等待了一会儿以后得到允许进来,又走到大帐门口等朱棣的侍卫给他掀开了帘子之后走了进去。

    他一走进去,就听到了无数惊讶的声音,包括朱棣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于竟然是朱高煦来当说客惊讶不已。

    朱高煦没有理会这些惊讶之声,对朱棣跪下说道:“儿子见过父王。”

    朱棣冷哼一声:“你不必说这样的话,你是朝廷的高阳郡王,不是我的儿子!”

    朱高煦说道:“不管怎样,父王都是父王。”

    朱棣又冷哼一声:“你起来吧,说说允熥开出来的条件。”

    朱高煦站起来,清了清嗓子之后说道:“父王,诸位燕王三卫的武将,虽然造反乃是不赦之罪,但是陛下悲天悯人,不愿再增这许多生灵流逝。所以派本王来劝降。”

    高调的话说完了以后,朱高煦开始说正题:“诸位武将,只要愿意投降、且无屠戮百姓、朝廷士兵之事者,均赦免死罪;普通士兵及无品级的总旗、小旗,一律不问。”

    “父王,”朱高煦抬起头来看向朱棣:“陛下说了,如果父王愿意此时投降,那么可以不以父王为反贼,一切都是有人裹挟。父王虽然不可能为燕王了,但是陛下可以允许父王在京城居住,不施以软禁。”

    朱高煦此言一出,众人惊讶。之前的那些条件,包括对外公布朱棣是被裹挟造反都比较正常,但是允许在京居住还并不软禁起来就太让人惊讶了。

    众人都把怀疑的目光看向朱高煦。朱高煦自己坦然的接受着各种目光的审视,只是对朱棣说道:“还有大哥、三弟也是留京居住,只是无故不得出城。”

    允熥既然不打算将朱棣定性为反贼,就不能对他们处置的太严厉;并且允熥觉得京城好歹是自己的老巢,不至于连朱棣一家子都盯不住。

    朱棣扫视了一圈站在下面的人的表情,又盯着朱高煦看了一会儿,有些疲惫的说道:“高煦和道衍大师留下,其他人都下去。”然后他见大家没有什么反应,提高声音说道:“都退下!”

    众人无法,只能退下。

    等大家都退下了,朱棣对朱高煦说道:“这些条件是允熥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说的?不要撒谎,我看的出来你是不是撒谎。”

    朱高煦坦然说道:“儿子并未撒谎,这些条件就是皇兄所说。”

    朱棣说道:“我明白了。还有,允熥是许给你了一些东西吧,比如说,把燕王之位许给了你,所以你才如此为朝廷拼命。”

    朱高煦没有说话。朱棣也没有继续问,接着说道:“你好歹也是我的儿子,继承了燕王之位之后也算是承袭了我的位置,我也不算太过于失败。”

    “过一会儿,我就跟随你去大营面见允熥请降!不过现在,你先下去吧。”

    朱高煦好一阵激动。虽然朱棣似乎是已经出了投降别无出路了,但是他真的听到了朱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