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17部分

宗明天下-第217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增寿这时插嘴说道:“大哥,你问这干什么?人家长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

    徐晖祖沉声说道:“今日这词你们也都听到了,文采怎么样?”

    徐梦羽说道:“上佳,很少能够听到这样水准的诗词。”

    徐增寿说道:“我是不太懂了,不过应该还行吧。”

    徐晖祖说道:“从太祖皇帝还在的时候,就把大多数的郡王与亲王世子拘在京城一起教导,当今陛下继位以后也是一样。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除了蜀王朱椿、当今陛下与周王世子朱有炖,还有谁有才名?”

    朱有炖从小喜好戏曲,各种宋词元曲张口就来,自己也做过词曲。虽然他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朱元璋和朱橚也多次批评过他,但是也算是有才名。

    “总不会是忽然某个平时没有才名的王爷突然今日就开窍了,做出这么一上佳的词吧。”

    徐梦羽脸色有些变化,说道:“大哥你是说!不会吧,他,他。”徐梦羽‘他’了半天没有说出下边的话来。

    徐增寿也反应过来了,说道:“大哥,不会吧!”

    徐晖祖沉声说道:“会不会的,听完清文的描述就知道了。”

    清文看着徐晖祖严肃的脸,结结巴巴的开始描述起了这位王爷的长相。

    还没有听完清文的描述,徐晖祖的脸色就彻底沉了下去。不仅是他,徐增寿的脸色也变得异常精彩。

    徐梦羽只见过允熥三面,记不清允熥的长相了,但是她看着徐晖祖和徐增寿的表情,颤声说道:“大哥,真的是?”

    徐晖祖说道:“确实是。”然后徐晖祖看着清文瞬间生了极大变化的脸,也知道清文也明白了这件事情,狠厉地对清文说道:“不许和妙锦透露这件事,知道了没有!”

    清文吓得又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道:“奴婢知道了。”她答应完,就赶忙起身离开了这个侧厅,然后在院子里花了好长的时间平复了心情,才返回徐妙锦的院子。

    徐增寿说道:“大哥,你不会是想把妙锦送进宫吧!我绝不同意!”

    徐晖祖还未说话,徐梦羽说道:“四哥,其实好好想想,妙锦既然自己对于陛下有些喜欢,进宫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只是,今上有皇后。”

    徐梦羽结合自己知道的各种消息分析,觉得徐妙锦进宫虽然对他们家好像是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也没有坏处。

    并且允熥的风评还不错。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只有一正妃二侧妃,外加两个侍妾;现在当了皇帝,上头没有人管着了,还是只有一皇后二贵妃,外加两个嫔。同时徐家在宫里也是有消息的,知道允熥私下里也没有怎么荒淫。

    所以进宫当贵妃不是什么太差的选择。当然,要是能够当皇后就最好了。

    并且现在与徐妙锦身份合适的人她都看不上,只有皇帝觉得还可以,所以徐梦羽并不反对徐妙锦进宫。

    徐增寿张口要反驳徐梦羽,但是也没有什么太有力的话可以反驳,只是说道:“咱们徐家的女儿怎么能给人当妾!”

    徐梦羽说道:“给皇帝做妃子,就算是皇后又如何?王正妃能够管着整个王府,能够在王爷要纳侧妃的时候出言反对,皇后哪有这个胆量,还不是与贵妃差不多?”不过虽然徐梦羽这样说了,但是也明白皇后与贵妃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皇后有儿子的情况下。

    徐晖祖心中也在深深的挣扎。要是现在允熥没有皇后,妙锦一进宫就可以当皇后,那么自然很不错,他愿意,徐增寿估计也不会反对;但是现在当不了皇后了,徐晖祖就很挣扎。

    半晌,徐晖祖说道:“暂时不要让妙锦知道这件事情。你们都不许与妙锦说!到底怎么办,我再想想。”

    ============================================================

    允熥自然不知有人在为要不要把妹妹嫁给他而烦恼。

    其实徐家的人有些一厢情愿了,允熥对于娶勋贵家的女儿是很谨慎的,生怕破坏了现在的平衡局势,所以他未必会接受徐妙锦。不过徐家人自然会从自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奇怪。

    允熥回到皇宫,因为没有折子等待处理,所以来到栾伟教书的地方,看了一会儿他教导两个公主、一个郡主和一个皇子读书。他想到宝庆年纪也已经五岁了,再过两年就不是儿童了,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就算作少年了,要是男孩儿要开始正经上学了,女儿也要开始教导了。

    允熥对于现在的教导公主的方法其实不太满意。一直想要改变;但是他事情很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改变。可巧最近时间有些充足了,所以决定想一想。

    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好。

    第二天允熥下了朝,正要开始处理折子的时候,有两份折子摆到了允熥面前,没有经过辅官的手。

    因为这两份奏折是有关于两个王爷的。

    允熥打开上边的一份奏折,细细读了起来,没过多久,就高兴的说道:“二十叔果然有些本事,初次打仗就获得了胜利。”原来这份奏折是与英藩国有关的。

    原来朱松五月下旬来到开原城,当时左相张数已经在辽东待了一年多了,凭借着他的家世背景与允熥亲信的身份,并且正好是他家的一位老部下在担任辽东都司辽阳卫的指挥使,让他很快融入了辽东都司,并且开始行使英国左相的使命。

    他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就准备对于女真部落的第一次打击,积极联络臣服大明的女真部落,对于并未臣服但是也对大明很恭顺的女真部落拉拢,同时努力探听那些与大明不对付的女真部落的消息。

    同时,从去年开始张数扩编开原卫,把所有流放到这里的青壮年男性都编入了开原诸卫,同时积极训练,同时积累粮草,为战争作着准备。

    这样等到朱松到了开原的时候,已经是三万多人的开原卫,以及足够三万人食用一年的粮草都已经准备好了。另外还有辽阳等卫所的数万军队可以为英国征战。

    朱松于六月中旬亲自带兵万余奔袭一个敌视大明的部落,在臣服于大明的女真部落的帮助下,在没有惊动这个女真部落的情况下就到了他们附近。

    然后朱松亲自选择了五千精锐,留下三千多人以防万一,又让两千多人包围敌方,然后亲帅精锐突然袭击他们的部落营地。这里已经是离着开原城数百里之外的地方了,自从洪武二十年征纳哈出已来已经很久没有大明的军队来过这里了,所以这个女真部落完全没有准备。

    猝不及防的女真部落全军覆没。朱松当场打死了两千多的壮丁,又下令处死了所有受伤的俘虏,然后把剩下的人打散,又赏赐了一些妇女给随同大明一起进兵的女真人,然后带着剩下的人返回了开原城。

    这一仗大明一共只阵亡了不到百人,还有几十人实在了路上,一百多人受伤,总共伤亡不过二百多人,可以说得上是大捷。

    允熥非常高兴,提笔写下:朕心甚慰,望英王继续多多努力。8

第351章 欲废朱榑() 
允熥因为非常高兴,于是提笔写下:朕心甚慰,望英王继续多多努力。

    然后允熥又提笔写下了对于张数的赞赏。至于其他的开原卫兵丁和军官,那都是英国的人了,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规矩不能直接干涉,他也不想破坏规矩。

    但是允熥的好心情被下一份奏折破坏的淋漓尽致,因为这份奏折是从山枺矗亲锤嫫胪踔鞓_的。

    允熥在上个月底派出御史和临时御史巡行天下山枺厍沙隽怂母鋈耍直鹧彩由綎|各地,杨士奇巡行东昌府与济南府,另一个御史名叫曾信然的巡行青州府。

    青州是朱榑的封地,而朱榑的平时的表现就不必多说了是人都知道。

    曾信然其实也知道,但是他到了青州之后才现朱榑对于封地百姓的盘剥是如此的厉害,不仅远远过朝廷规定的指标设立王庄,还肆意欺负百姓。

    同时朱榑不仅对百姓不好,对于自己手下的三卫武将同样不好,还霸占过手下人的老婆,只不过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说出来了朱榑顶多被训斥一顿,但是自己以后就完蛋了。

    当地的知府与知县也不管不问,因为他们一直觉得问了也没用。

    曾信然到了青州府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曾信然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作为一个洪武三十年的进士,刚刚进入官场两年,还充满着一腔热血,所以当了青州的第二天,已经看到了很多东西的曾信然就上折子到京城弹劾齐王朱榑。

    曾信然还使用了加急系统,就想让皇帝最快的知道这里的情况,好对于朱榑进行惩治,最起码要叫到京城教育一阵子再说吧。

    允熥看着曾信然在奏折中的话,也是非常愤怒。之前锦衣卫的密报也是语焉不详,所以允熥还是第一次详细了解朱榑到底在封地都干过啥。

    “啪”的一声,允熥将曾信然的折子甩在地上,愤怒的说道:“要是天下的藩王都像朱榑这样,那大明就完了!”允熥都没有称呼朱榑的封号,而是直呼其名,可见是非常愤怒。

    在场的四辅官和舍人们听到允熥的话都抬起头来看着允熥。虽然他们不知道奏折中的内容,但是从允熥的这一句话他们也都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允熥站起来转了几圈,已经决定要狠狠地惩治一下朱榑,绝对不能让所有的宗室都认为自己对于宗室们违法是会一直宽宥的。

    允熥对一名中书舍人说道:“你来拟旨!齐王朱榑,横行不法,祸害封地百姓,有违太祖皇帝祖训。朕虽以之为亲,然其悖逆无德,朕决意依照祖训将其爵位降为镇国将军!”

    被允熥选定拟旨的中书舍人听到后半段差点儿没把手中的笔扔出去,并且这人满脸都是惊讶。

    不仅是他,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没有料到允熥会这样处置齐王朱榑。

    之前允熥表现出了对于宗室的极大信任,这是与朱元璋一脉相承的,所以大臣们虽然知道他对于齐王朱榑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允熥竟然要削爵。并且还不是降低一个级别,是降低两个级别,直接从亲王降到了镇国将军。

    现在大明开国不久,虽然已经有爵位应该为镇国将军的人出生了,但是正式加封镇国将军爵位的人是一个也没有。朱榑要是加封了镇国将军,那就是大明头一个了,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允熥对执笔的中书舍人说道:“怎么不写?愣着干什么呢!”

    那人随即提起笔要开始写。

    就在这时,允熞走了进来。他先是对允熥行礼,然后环视一圈觉得屋子里的气氛不太对。

    他今日是来求允熥快些修建他的王府的,他在宫里早待够了早就想出宫单独居住了,就想接着自己是弟弟来死皮赖脸的求允熥。允熥对自己的这几个亲兄弟虽然并不是特别信任,比不上对于尚炳等人的信任,但是平时对他们还是很照顾的。

    允熞想着调节一下气氛,然后才好开口说自己的事情,于是凑近允熥低声问道:“刚才皇兄可是火了?皇兄不值得为了朝政上的事情生气,气坏了身子,贪官污吏们该高兴了。”

    他却没有料到允熥说道:“哪里是因为朝政的事情!与贪官污吏也没有多大关系。”

    “七王叔横行不法,残酷欺压属地百姓,让我派出去的御史给状告了。”

    允熥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份奏折递给允熞:“你看看,七王叔在青州都干了什么缺德事!”

    允熞从允熥手里接过奏折,翻开来看了看,也非常惊讶。

    允熥接着说道:“所以皇兄已经决定,废朱榑齐王之位,降为镇国将军,以儆效尤!”

    允熞虽然知道允熥这样气愤估计朱榑讨不了好了,但是对于允熥竟然要这样严厉的处置朱榑还是非常惊讶。允熞说道:“皇兄,有些太过了吧。皇兄若是不满意七王叔,可以废掉七王叔的齐王之位,然后让贤烶提前继承齐王之位。”

    允熥说道:“七王叔是第一代齐王,我怎么不能废其齐王之位!”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允熥看着允熞还要继续劝说,就让所有的大臣都去吃饭了,只剩下他们二人在殿内,连下人都遣散出去了。允熞一边继续劝说允熥,一边对自己的宦官使眼色。

    过了没一会儿,一堆亲王、亲王世子和郡王涌过来劝说允熥这件事情。还有人举出了南昌王朱文正的例子:“南昌王叔当年意图反叛皇爷爷,皇爷爷虽然囚禁了南昌王叔,但是后来还是加封了守谦王兄为靖江王。所以皇兄还是遵照皇爷爷的例子吧。”

    允熥被他们劝的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