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58部分

宗明天下-第158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解缙想来想去,因为不了解允熥的想法,怕贸然询问适得其反,所以决定等着合适的机会再问。

    解缙想着自己的心事,结果在出门的时候与另一个人撞了一个满怀,手中的册子都掉到了地上,本人也跌到在地。

    对面那人伸手把他扶起。解缙抬头一看,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秦松。

    解缙虽然心中看不起秦松这样的武人兼密探头子,但是极其热衷官场的他也不可能贸然得罪这么一个人,所以在被扶起来笑道:“原来是秦指挥使。解某刚才未曾注意,一不小心撞到了秦指挥使的身上,……”

    秦松不等他说完,也说道:“是我冲撞了解中书才对。”他知道允熥比较看重解缙,所以也不愿得罪他。

    二人又是互相笑着说了几句话,才各自告辞离去。

    秦松并未走进主殿,只是让宦官通报自己现在已经来到了乾清宫的事情。此时已经是时近午时,允熥也到了让四位辅臣与几位中书舍人吃午饭的时候了。

    一般这种时候允熥也和辅臣们一起用饭,或者返回坤宁宫与熙瑶一起用饭;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与亲信一边商议事情,一边用午饭,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允熥听到守门的小宦官带来的消息以后,又过了一会儿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对底下的大臣说道:“众卿,现在已经到了午时,众卿先行用饭,待用过饭,再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再行处理政事吧。”

    因为这也是老惯例了,所以下边的人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手里的这份折子正好写好建议的的人放下折子去吃饭,手里这份折子看到一半的就写好条子以后再去。

    允熥走到秦松所在的侧殿,一边传膳一边问道:“今日有何事,你还专门过来一次?”

    秦松行礼。允熥观察秦松的脸色,觉得他的脸色似乎是有些奇怪。允熥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那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样子,反倒是像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秦松说道:“陛下,今日早上,去调查先郑国公之子的人回来了,并且告知了臣他们的调查结果。臣把他们带回来的证人叫过来询问,又反复思量,觉得并无问题。”

    “但是,臣之前完全没有料到是这样的事情。”

    允熥也好奇起来,问道:“那到底是什么缘故?”

    秦松于是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己的从担任副千户的罗振宇那里听来的事情。

    允熥听完了,也是呆立了一会儿,然后才说道:“我从未想过会是这么一回事。”

    秦松说道:“臣与陛下类同。只是臣反复想不明白郑国公府为何如此。”

    但是允熥想了一会儿,却明白了郑国公府的顾虑:‘朱元璋在位时亲自多次调查常茂有无后人,但是结果都是没有;但是现在他的后人又突然蹦出来了,这常家细究起来可是有欺君之罪的。所以还是编一个瞎话比较好。’

    允熥也无意把这件事情翻出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但是暗地里敲打一下常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没有瞒住允熥,还是有必要的。

    允熥思量一下,对秦松说道:“郑国公府要找那个叫做于诫的小孩子,陪着常继峰读书是吧。你回头让锦衣卫的人护送常家派出去的那几个人,还有于家父子去郑国公府,告诉他们常家人回来的时候被强盗给劫了,正好一队锦衣卫外出办案救下他们。”

    “就说这些话就好了,其它都不用提。郑国公府自然之道是怎么回事了。”

    秦松说道:“臣知道了。”

    允熥说道:“那就没别的事情了,你退下吧。”秦松退下。

    但是允熥看着秦松的背影,蓦然想起了一间事情:‘如果秦松欺骗我怎么办?’

    ‘这件事情太容易拆穿,想必秦松不会弄鬼;但是其他的事情除非我每件都亲自去核实,不然秦松即使弄鬼我也发现不了。’

    ‘但是除了秦松以外,还有谁能够信任呢?’

    允熥知道,自己已经犯了皇帝的通病之一:多疑。他知道多疑不是好事,但是因为历朝历代蒙蔽皇帝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每一位皇帝基本上都会多疑。

    允熥强忍住设立东厂的**,决定还是继续信任秦松。

    ====================================================

    当日下午,送别了锦衣卫诸人的常升回到后院,一边走着一边与常茂说道:“还是让陛下知道了。果然,舅舅当年还是想当然了,这样的事情果然瞒不过陛下。”

    常茂说道:“好在陛下是咱们家的外甥,暗地里点一点也就罢了。要是允炆继位了,我常家估计只能让继峰一辈子隐姓埋名了。”

    常升说道:“是啊,幸亏是当今圣上继位了。”又说道:“虽然如此,我明日还是和陛下请罪为好。”

    常茂说道:“其实我看来没必要请罪的。”然后常茂看着常升盯着他看,接着说道:“即使要请罪,也没必要专门跑一趟宫中。”

    “明日下午是大公主之子满月的日子,依照陛下的性情,多半是要亲自参加的,到时候去和陛下找个机会请罪即可。”

    常升觉得常茂说的有道理,说道:“那就明日下午找机会吧。”

    ====================================================

    很快,第二天,八月十六日就到了。但常茂可猜错了,允熥并未亲自去参加昀英的儿子的满月。

    不过这不并不是因为允熥不想去参加,而是被迫不能参加的。

    方孝孺和陈性善这两个尊崇不同时代儒家的儒家学者在这件事情上站到了一起,一起反对允熥参加昀英儿子的满月。

    方孝孺直接说道:“历朝历代,未曾听闻有皇帝亲自参加公主之子的满月的事情,本朝太祖也未有过,所以臣进谏请陛下勿参加大公主之子的满月。”

    陈性善也说道:“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陛下即使与公主殿下的感情再好,公主殿下也是臣,陛下是君,岂有君参加臣子之子满月的道理!”

    其他人也进谏。最后允熥只能同意不去参加。但是允熥下令下午大公主昀英和驸马都尉曹彻,带着他们的儿子进宫。这样的事情历朝都有先例,所以可以。

    午时过去没有多久,允熥刚刚睡完午觉,昀英和曹彻带着他们的儿子就进了宫中。看来他们是中午在府邸里招待宾客了一会儿就来宫里了。

    一同来的还有尚未嫁人的三位公主。昀芷在乾清门下了马车之后就跑进乾清宫,叽叽咋咋的和允熥说起昀英的孩子。昀芷说道:“三哥,我和你说,小褒儿真是太好玩了,……”

    她正说着,昀英抱着孩子就进来了。她先给允熥行礼,起来以后就和允熥笑着说道:“刚刚四妹妹眉飞色舞的说什么呢?”

    昀芷说道:“大姐,我是在说小褒儿好呢。”

    允熥不理她们姐妹说话,让昀英把小孩子放到床上,盯着他看了一下,问道:“刚才昀芷一直在说褒儿,么非你们给他起名叫做曹褒?”

    昀芷说道:“我刚才竟没有想到这个,要是叫做曹褒的话,……”然后自己撑不出先笑起来。昀兰、昀蕴也明白了这个名字的谐音,也都忍俊不禁。。

    a

第257章 从头到尾() 
昀英说道:“怎么可能!褒儿只是小名儿,大名还没有起呢。 ”

    允熥这时说道:“既然如此,朕给他起名吧。”

    昀英说道:“那我们自然是愿意的。”

    其实是昀英故意不起名留着给允熥起名的。现在允熥自从当了皇太孙之后也六年多了,他的一些脾气秉性大家也都摸清了,包括对于亲人很有感情、对下宽厚但是对生错误要求严苛等,其中也就包括了允熥和朱元璋一样的一点:爱给别人起名。

    所以昀英故意留着大名不起,好让允熥来起名字。

    不过此时允熥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脾气秉性已经被人们摸透了。幸亏不是施政方略被摸透了,要不然就危险了。

    允熥想了一会儿,说道:“曹家这一代的排行是‘慨’字,曹行长子就叫做曹慨础。既然这样,他就叫做曹慨琼!”

    不管名字好不好听,或者说有些人根本没有分辨名字好不好听,曹彻马上说道:“陛下起得好名字。以后,他就叫做慨琼了。臣代儿子谢陛下赐名。”说着,他弯腰行礼。

    允熥马上说道:“不过是起个名字而已,又是给朕的外甥,何必行此大礼。”允熥着重强调了‘朕的外甥’这四个字。

    昀英赶忙说道:“那妹妹多谢皇兄赐名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昀英与曹彻带着孩子告辞离去。然后杨峰与宋亮二人走进来轻声与允熥说道:“陛下,上个月陛下不是让那些‘作家’再写信找来更多的人嘛?有几人已经到了,陛下是像上次一样等人到齐了再一起见一面,还是现在就去见一面?”

    允熥问道:“先来的这几人,朕吩咐他们写的本子,他们可写了多少了?”

    宋亮答道:“禀陛下,有人写了几个取自中的案子的本子,已经找了戏班子来排了。……”

    允熥惊喜的说道:“现在就写完了几个了?”

    宋亮答道:“回禀陛下,这个本子好写,不过是一个案子,也没有几折,他们都说容易得很。”

    “受到陛下的这个启,有几位老先生写了几个表现蒙人残暴的折子戏,也就是一个个小故事,都是写的前元时候的蒙古人如何欺负汉人,然后朝廷也不管,最后汉人豪杰出来杀死蒙人为民报仇,或者被欺负的汉人之后苦练武艺报仇雪恨的事情。”

    “这些戏也找班子排了。”

    允熥问道:“写的怎么样?你有看过没有?”

    宋亮说道:“前几个取自中的案子的戏没看过,倒是这些写蒙人残暴的戏看了几个。”

    “还真是,这几个老先生不愧是写了一辈子戏本子的,故事非常感人,我当时恨不得就冲上台去杀了演蒙古人的戏子。”

    允熥说道:“那就好。你们看着都这样好,那普通百姓也大概会认为好。那朕就放心了。”

    宋亮又说道:“只是这,因为故事很长,又有好几位‘作家’争着要写,弄得他们经常争吵。臣也不敢决断,最后数位‘作家’都动笔写了。”

    允熥说道:“那没什么。你回去告诉这几位都写了的人,等把大明北逐跶掳的这一段写完了,大概就是到大明洪武三年前后的时候,告知于你。朕要亲自审阅手稿。”

    宋亮说道:“臣知道了。”

    允熥又说道:“至于见他们的事情,等到这一批人都到了之后,朕再见吧,就不一次一次的见了。”

    宋亮应诺。然后杨峰又说了一件事情,二人一起退下。

    等他们退下了,昀兰说道:“皇兄还有事,那我们也退下吧。”

    允熥马上说道:“你们不忙退下。”

    然后他接着说道:“昀芷,你可和你的两位姐姐说了可以去皇家学堂读书的事情?昀兰,昀蕴,你们两个昨日可”

    昀芷马上说道:“三哥,我可是说了,不信你问二姐和三姐。”

    昀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皇兄,四妹妹确实与我们说了。”

    允熥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去读书呢?我之前也听你们抱怨过不能读书的事情。”

    昀兰说道:“皇家学堂是给王爷们预备的,我们去不好。”昀蕴也说道:“是的,皇兄,我们夹在他们中间读书,感觉十分不自在。”

    允熥又劝了几句,昀芷也劝说,但是昀兰和昀蕴就是不愿意去。

    允熥叹了口气。她们自己不愿意去,那他可就没办法了。那接下来,还是只能只有昀芷一人在皇家学堂蹭课了。

    这下弄得允熥也没心情继续与她们说话了,正打算让她们也回去,这时昀芷说道:“皇兄,你是在给我们找先生吧。”

    允熥答道:“是啊。已经基本找好了,就等着把人带到京城了。”

    昀芷说道:“皇兄,你把几位叔叔的女儿也接到京城吧,与我们一起读书。”

    “之前皇爷爷葬礼的时候,我和这些姐姐妹妹们也聊了许多,她们虽然是在地方,但是比我们还不得自由,原来的二叔,还有三叔、四叔也不给她们找教书先生教导,日子过得还不如在京城。”

    “并且单单是我们三个读书人也太少了些,还是人多些好,就像三哥你把所有的郡王都聚在京城读书一样。”

    “既然男孩子可以,为什么我们女孩子不行?”

    好吧,允熥觉得这个想法可以理解。并且允熥迅想出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把这些妹妹的婚姻都握在手里,成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