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17部分

宗明天下-第117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允熥是要当甩手掌柜的,每天前朝的事情就已经够忙了,实在没法和世界劳模朱元璋相提并论。所以允熥全权赋予熙瑶后宫管辖之权。

    然后考虑到熙瑶不便于管理皇宫中的很多地方,又让自己的亲信宦官在担任某个衙门的太监以后就让他们实际负责起了总管的差遣。

    王喜加衔以后还是随着允熥,只不过是管起了其他的随身宦官;王进任都知监太监,管辖谨身殿、乾清宫等宫殿;王步为司礼监太监,实际上是宦官总管;王恭打理宫内的采买、用度等事情。

    熙瑶获得总管所有宦官、宫女和后宫的管辖权以后,任命自己从薛家带过来的,以诗、书、礼、易、乐排序的五个大宫女为女官。

    侍书管理宫女;待诗管理东西六宫;会礼为正五品宫正司宫正,掌后宫刑罚;知易管着小孩子;听乐为尚食局尚食,管理宫内膳食。

    这样熙瑶任命的女官和允熥任命的太监的职权是有冲突的。这样的冲突在朱元璋时代就有,但是因为所有宦官、宫女对于老朱的惧怕,和掌管后宫的马皇后、历任贵妃的手腕而不明显。

    现在允熥不再管后宫日常的事情了,熙瑶管起这些事情,顿时觉得头疼。真是有了问题,她能直接拿下王步他们吗?允熥说是给了她很大的权力,但是心底下就一丝防备也无?这恐怕是允熥自己都不敢保证的。

    要是熙瑶拿下王步,不管是多么正当的理由,允熥会不会觉得她在剪除他的人?

    现在不管是王步他们几个,还是熙瑶的几个大宫女,遇到职权重叠的事情都是聚在一起商量,也都会谦让一些,但是清晰的权利界限早晚要划定,有的头疼。

    今日的事情,能让他们四个一起过来,熙瑶就猜到又是责权重叠、并且还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果然,王步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薛贵妃娘娘和叶妃娘娘,还有安嫔和刘嫔,何时搬到东西六宫来?搬到那个宫殿?”

    允熥这才想起来,除了他搬到了乾清宫,熙瑶在乾清宫生完了孩子以后搬到了很久都无人居住的坤宁宫以外,熙怡和其他的人都还住在文华殿。

    允熥对熙瑶说道:“这些事情你决定就好。”

    熙瑶虽然今日并不知道他们是来说这件事情的,但是这件事情之前熙瑶就和自己的亲信女官说过。

    其他人都好说,但是叶妃不好安排,无论怎么安排,叶妃都有可能挑出理来,熙瑶于是把安排叶妃住在哪里的事情让允熥亲自来决定,好不落埋怨。

    既然叶妃是让允熥自己来安排住所,那另外的嫔妃也最好是也是允熥来决定住所,所以熙瑶让待诗和侍书在合适的时候和允熥提出这件事情。看来,她们两个认为今日就是合适的时候。

    所以熙瑶说道:“陛下,移宫之事事关重大,还是陛下亲自来决定吧。”

    允熥也没有多想,说道:“现在西六宫还有皇爷爷的嫔妃,况且人也不多,就让她们都住在东六宫吧。”

    “熙怡住在景仁宫,抱琴去承乾宫,安嫔和刘嫔去钟粹宫。”

    然后四位内宫的管事之人又汇报了一些事情,允熥这次没有再开口,全部都是熙瑶最后做的决定。

    然后就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允熥再次拉着敏儿和思齐的手来到膳堂,和熙瑶、宝庆一起吃了晚饭。

    晚上允熥去文华殿看了一下抱琴和文垚,以及正在怀孕的熙怡之后又回到了坤宁宫,和熙瑶在一起休息。

    虽然他们已经成婚两年多了,孩子都有了两个了,但是熙瑶不过十七,还是既年轻又漂亮的,允熥即使不是为了维护规矩,也喜欢熙瑶。

    这是他们夫妻在一年以后的第一次,允熥是三个月不知肉味,熙瑶更是怀孕加上老朱的丧礼已经一年了。

    允熥要了熙瑶数次,才精疲力尽的趴到了床上,一脸的满足。熙瑶虽然她的教育告诉她不能表现的沉迷于此,但是也是满面的春色。

    熙瑶和允熥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就聊到了孩子。熙瑶说道:“夫君,我母亲曾对我说,不知不觉当中,孩子们都长大了。”

    “我也感觉好似转眼之间,敏儿都已经两周多了。有时候我就想,说不定一转眼,文垣就要迁居文华殿了。”

    允熥说道:“等着文垣成亲以后再迁居文华殿,成亲以前即使大了也住在这边儿。”

    =====================================================

    燕王府,朱棣正在和自己的几个亲信吐槽。今天下午朱柍他们几个出宫以后,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就说了在乾清宫的事情,自然允熥本来要让朱棣为西域国君,但是后来又不许了的事情传了出来。

    朱棣知道后当然不高兴,于是就和自己的亲信吐槽。

    朱棣说道:“听到西北都是2的之后就说我不适合了,怎么,我对付不了蒙古人吗!”

    道衍说道:“多半是陛下对于西域之地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吧。”

    朱能说道:“陛下只去过北边一次,而殿下久震北方,谁能有殿下知道怎样对付3!”

    朱棣虽然因为这句话是称赞自己所以不好接话,但是表情表示他接受了这句话。

    但是众人虽然吐槽,也知道既然允熥已经话说出口了,就无法改变了。火真安慰朱棣道:“殿下,陛下不也说了嘛,一定会安排殿下一个封国的。殿下早晚会有封国的。”

    虽然朱棣有时会想着造反,但是能不造反就能当独立的国君还是不造反的好。

    道衍却说道:“未必,陛下可能只是安殿下之心而,北平有可能封出去吗?”

    虽然道衍是因为坚决主张朱棣造反才说的这话,但是确实是无法反驳,而且北平周围能封出去的地方也就是大宁一带,但是那里已经有王爷了,不可能分给朱棣。

    众人沉默。最后朱棣说道:“再说吧。大家回去休息吧。”8

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 
等朱赞仪也退下了,允熥让人把自己的属官叫过来。???? 这些日子允熥忙于老朱的丧礼,政事也只是处理紧急的、重要的,压下了许多的政事。

    他的这几个属官也还没有来得及任命其他的官职,所以仍然是东宫属官的身份,虽然现在东宫已经没有主人了。

    允熥说道:“朕已经决定开始分封。卓敬,朕打算以你为一国的右王相。”

    众人听到要正式开始分封,都是一震。然后卓敬听到了他将为一国王相,知道自己劝阻不了允熥的决定,跪下说道:“臣遵旨。”

    陈性善却说道:“陛下,是否分封之事,惟有陛下自决,臣等无权置喙。但是官职之设立、封国之大小、国君之人选,陛下还是和臣下商议为好。”

    允熥说道:“陈卿,其他众卿,朕今日与二位王叔商议此事,只是初议,只是告知他们要进行分封,并且告知他们分封的地方是西北、东北、西南的边境之地。”

    “唯一实际确立之事,就是重立左右王相府,其他的都只是草创,并未确定。”

    允熥笑着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朕又一向自知并非才思敏捷之人,定会与众臣商议细节。”

    陈性善退下。

    允熥说道:“明日是朕第一次上朝,你们几个都会有新的职位,所以你们明日都上朝。”

    陈性善、张数身为属官为的,躬身答道:“是,陛下。”

    允熥说道:“虽然明日才正式宣旨,但是朕今日就先告诉你们,你们明日不至于太过惊讶。”

    “张数,你为铁岭卫指挥使,兼任辽东行都使司都指挥同知。秦松,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李须虎,你历练的时日尚短,以前又曾在地方,先去五军都督府继续历练,朕以后有大用。”

    张数从未在地方任职,允熥让他去地方积累经验。另外,允熥刚刚许诺朱松可以使用辽东的卫所,但是又担心他因为这些卫所以后不归他管,从而不恤军力,所以让张数去东北看着,等实际分封之前他还会和张数说此事。

    并且张数已经年过三十,又是张温的长子,能顺利接管铁岭卫的。要不是资历还差些,允熥就打算直接任命他为都指挥使了。

    “卓敬为王相。杨任,你为户部侍郎。朕打算成立一个单独的衙门管理开海,由户部监管。杨任你以后以户部侍郎兼管新成立的衙门。”

    “陈性善,你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前边的几个官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陈性善的官职大家都感觉十分诧异。要说陈性善去了礼部就算了,但是竟然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这绝对是对陈性善的重用,但是这严重不符合大家的预期。并且允熥说的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而不是‘为兵部侍郎,兼任中军都督府掌判官,’证明允熥让他以后以都督府的事情为主。

    众人都在看着允熥,但是允熥并无解释的意思。众人也就只能跪下说道:“陛下,臣遵旨。”

    然后允熥说起了他已经酝酿好,打算于明日第一天上朝就颁布的旨意。

    允熥说道:“朕明日除了任命你们的新官职,还有以下五道圣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

    陈性善说道:“这其一、其三也就罢了;其二臣等文臣高兴还来不及,不会反对;其四,新设官职,是不是有些违背太祖的?其五,陛下何必这样重视这件事,在日上朝就提到?”

    允熥说道:“其四之官职,原为太祖曾设过的官职,无妨;其五此事,事关我大明的未来,不必多言!”陈性善等人也只能接受。

    允熥又问道:“陈卿,编辑的如何了?”

    陈性善说道:“臣等已经编辑到了太祖与陈友谅大战之前。”

    允熥说道:“有什么所需,随时与朕说。”

    陈性善答道:“是,陛下。”

    卓敬说道:“陛下,打算派何人主管其一、其二之事?”卓敬思考之后现他们的官职都和这两件事不搭。

    允熥高深莫测地说道:“陈卿,还是你来为。然后,朕会给你找一个非常合适的副手,这个人会帮着你完成这两件事的。”

    陈性善说道:“陛下,哪有以兵部之官兼管这两件事情的?”

    允熥说道:“明日,其四所立之官职,有一个是你的,那就无妨了。”

    陈性善心下高兴,但是他平素的操守告诉他不要外表太高兴,所以只是躬身说道:“臣谢主隆恩。”

    然后允熥和他的属官处理了不少的积累下来的奏折,直到天快黑了。等到天黑以后,允熥因为他们需要回去消化今日下午说的话,所以并未留饭,而是让他们回去了。然后自己也返回了坤宁宫。

    允熥现在有了自己独立的宫殿,就是乾清宫。但是他还是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

    熙瑶当然在允熥走进坤宁宫的大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允熥来了,然后在正殿门口迎接允熥,说道:“臣妾恭迎陛下。”

    允熥扶起她,说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必多礼。”

    熙瑶说道:“陛下,礼不可废,在外面定要全礼。”

    这已经是他们的必备‘节目’了。允熥赞同熙瑶对于内外行礼有别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坤宁宫的院落内就已经是内部了,所以可以行简礼;但是熙瑶认为只有在宫殿内才算是内部,所以每次迎接允熥都是全礼。

    允熥觉得这就好像是夫妻之间的调笑一样,所以每次都乐此不疲。

    然后允熥与熙瑶来到殿内,熙瑶问道:“夫君,何时摆饭?”

    允熥说道:“再过一会儿,让他们昔时初摆饭。”

    熙瑶答道:“是。”然后吩咐身边的女官听乐,现在实际上是坤宁宫总管的人去吩咐御膳房按照允熥的吩咐来预备晚膳。

    既然离用膳还有一段时间,那就先不急去膳堂。允熥和熙瑶要回熙瑶的寝殿,半道上遇到了正在一起也向着熙瑶的寝殿走过去的宝庆、敏儿和思齐三人。

    允熥叫道:“宝庆姑姑,敏儿你们去干嘛?”

    宝庆她们三个正在走着,忽然听到后边传来允熥的声音,也都忙停步转头。

    宝庆说道:“是允熥侄儿啊。姑姑我要去见见小侄孙,所以让敏儿带着去看看。”

    宝庆刚刚说完话,想起自己的母妃张美人的嘱咐:“宝庆,你以后见了陛下,可一定不能再直呼其名了,一定要管他叫皇上。”

    “现在你的父皇驾崩了,母亲幸得有你保住了性命。但是之后的日子全靠着皇上了。”

    “皇上对你不错,但是你不能总是靠着圣恩。以后对于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