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07部分

宗明天下-第107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去了。

    然后郭宁妃一一安排下去,乾清宫重新变得井井有条。然后她对熙瑶说道:“大薛氏,你也快生了吧,在这里小心过了病气影响了孩子就不好了,回去吧,这里有我呢。”

    熙瑶其实不是很相信郭宁妃。平时郭宁妃自然是可以信任的,但是这个时候不好说。但是熙瑶自己确实是正在怀孕,并且马上要生了,实在是没有功夫管着乾清宫。

    熙瑶思虑片刻,说道:“那就麻烦娘娘费心了,但是现在太孙殿下不在,臣妾即为正妃,当代他尽孝。但是现在臣妾又没有功夫。臣妾的贴身女官待诗,自小和臣妾一起长大,也算是臣妾的姐妹了,就让她留在这里代臣妾尽孝。”

    郭宁妃当然明白熙瑶想的是什么,不过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她的亲儿子鲁荒王朱檀已经去世多年了,孙子才十岁,不可能争得皇位,所以说道:“那好,就留她在这里吧。”

    顿了顿,郭宁妃又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替陛下治病,还有就是马上告知殿下让他回来。此事不宜张扬,最好是选文华殿殿下留下的侍卫去告知殿下。”

    允熥对这件事也早有准备,特意留下李波在京未带走。熙瑶说道:“我知道了,我马上让人去尽快赶到泗州祖陵处告知殿下。”

    郭宁妃点点头,说道:“那就好,那你回去休息吧。”

    熙瑶行礼告退。等她坐着步撵回到文华殿的时候,李波已经在文渊阁门口等着了。正常情况下内宫的妃子是不能和外男见面的,但是事急从权,也顾不得了,熙瑶对李波说道:“李侍卫,你马上启程,去泗州告知殿下:陛下,要不行了。”

    李波压住惊讶的神情,说道:“是,娘娘。臣马上启程。”然后转身出去。

    熙怡走过来说道:“陛下真的不行了?”

    熙瑶说道:“要是陛下还行,我怎么会让李波去火告知殿下。我此去,也是要明确的知道陛下到底身子如何了。”

    熙怡显得很慌乱,说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熙瑶说道:“能做的咱们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宫里等着了。”

    ==============================================================

    第二天一早,老朱终于醒过来了。此时他也知道自己怕是撑不过这一关了,对郭宁妃说道:“马上传朕口谕,以开国公常升暂兼领上直卫,巡视京城,如有妄动者,皆斩。宣锦衣卫指挥使范树润进宫觐见,以金吾后卫指挥使薛宁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郭宁妃一一答应,然后让太监去宣口谕。老朱接着说道:“把东宫左庶子陈性善叫过来。所有的通政司上来的奏折也全部拿过来。”

    郭宁妃说道:“陛下已经这样了,还要批阅折子?等几天等到殿下回来了也耽误不了多少事情的。”

    老朱说道:“马上去做!”

    郭宁妃不敢违逆,只能照办。

    过了一会儿陈性善来到了乾清宫。老朱等到他行完了礼,慢吞吞地说道:“朕知道在文华殿允熥是如何处理政事的。”

    老朱对于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太满意的,也曾经说过允熥。但是允熥虽然当面总是说要改,但是每次都是稍微改一点,然后实质上是一样的。老朱后来自我安慰这和自己找翰林院的大学士来参议政事是差不多的,也就罢了。

    老朱休息了片刻,说道:“你即为东宫属官之,这几日就在乾清宫按照文华殿的办法来处理折子,只处理十分紧急的,然后给我看,经我准许之后才能下。”

    陈性善应诺,然后开始处理折子。

    老朱之所以只把陈性善叫过来,并非全是因为陈性善是东宫诸官之,还因为他知道陈性善为人刚正,崇尚周礼,用起来最放心。其他的几个人老朱都不是那么放心的。

    老朱想了想,又吩咐了不少的事情,然后才觉得没有什么急事要处理了。这时,得知老朱已经醒过来的熙瑶带着自己的女儿敏儿、妹妹熙怡和叶侧妃以及允熥的长子文垚来看老朱。

    老朱看到熙瑶,蓦然想起来熙瑶好像是该生了,等她们行完了礼问道:“大薛氏,你可是该生产了?”

    熙瑶说道:“皇爷爷,差不多就是在这几天了,太医说到了本月二十八日就是正日子了。”

    老朱笑着说道:“那爷爷一定要看到这个重孙子出生!”8

第182章 匆匆返回() 
开国公府,常升焦急地在前院转来转去。 他昨日知道老朱快要不行了之后就开始预备了,但是私底下的预备总是不能和官面上的东西相提并论,所以安排下去之后就一直在等着老朱、或者其他人以老朱名义下的旨意。

    就在这时,门子跑进来说道:“乾清宫的大太监苏怀恩来传旨!”

    常升马上下令:“快把香案等都拿出来!”然后亲自出门去迎接。

    此时苏怀恩已经进了大门了,见到常升迎出来,说道:“开国公,奴才来传旨。”

    常升说道:“苏公公稍待,我马上预备好香案。”

    苏怀恩说道:“不必使用香案,是口谕。”

    常升把他迎进前院,然后跪下接旨。苏怀恩说道:“传圣上口谕,着开国公常升兼领上直诸卫,巡视京城,全城臣民如有妄动者,皆斩。”又拿出一个东西说道:“这是陛下调动上直十二卫的调兵符,开国公收好。”

    常升跪在地上说道:“臣接旨。”然后又磕了一个头,然后才起来接过虎符并且说道:“多谢苏公公了。”

    苏怀恩说道:“我只不过是传陛下的口谕而已。陛下今早已经醒了,这些都是陛下亲口所说。”

    常升心中大定,他怕是熙瑶以老朱的名义传的口谕,那就不太好了,现在他就完全放心了。

    常升又要招待苏怀恩。苏怀恩说道:“开国公盛情,奴才本不敢辞,但是奴才还有旨意要传,时间紧急,实在不能多待。”

    常升闻言知道老朱还有其他的命令,所以让他走了。

    金吾前卫的坊里,薛宁对妻子王氏,和儿子薛熙然、薛熙扬说道:“你们这几天不要出门,一定不要出坊门,最好连家门都不要出。”

    王氏说道:“怎么了,生什么事情了?”

    薛宁说道:“不要多问,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过几天就好了。”

    薛熙然说道:“爹,让我跟着出去吧,在一起总还有个照应。”他也是已经出来在上十二卫为官,模模糊糊的知道大概的事情。

    薛宁想着他已经出来为官了,一直躲在家里不出去也不合适,也就点点头说道:“那好,你跟着我。”然后又嘱咐王氏和薛熙扬在家待着不要出门,带着薛熙然走了。

    魏国公徐家,徐增寿对徐晖祖说道:“看他们一个个的紧张的,虽然皇太孙殿下不在京城,但是还有谁能在京城翻了天,废了皇太孙殿下的皇位继承的可能不成?”

    徐晖祖不满的呵斥他道:“你说什么呢!自古皇位交接最是凶险不过的,怎么小心谨慎的对待都不为过,你说什么风凉话!”

    徐增寿虽然和徐晖祖的很多观点都不同,但是他还是很敬佩自己的大哥,所以不敢反驳徐晖祖的话,但是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徐晖祖的话,自家人还搞这个就太虚伪了。所以他只是沉默不语。

    徐晖祖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随即把管家叫进来吩咐道:“之后的几日,家里人没有事情,严禁出府!违者一律逐出府去。”

    在京城许多的府邸都有类似的对话,只不过他们在自家或者和亲近的人讨论之后没有人想要搞事情,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让自家人少出门。然后那些并不知道皇宫内生的事情的人也感觉京里气氛不对低调行事,导致秦淮河畔等娱乐场所的营业额大幅下降,让相关人等气得跳脚。

    不过在曹国公府没有生类似的讨论,因为李景隆出门在外边练兵去了,他的儿子、兄弟又不顶事,所以曹家反而是最平静的。

    ===========================================================

    五月二十五日,泗州祖陵。允熥同样是一大早就起来了。不过这回因为新的祖陵只建了一个大概,所以要简便一点,允熥没到中午就完成了祭祖的过程。

    允熥出了祖陵,和杨峰、蓝珍等人一起吃个午饭。

    蓝珍笑着说道:“总算是完成了,明日就可以出了。”

    允熥接道:“嗯,下午回见这里的乡老,晚上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就可以回去了。”

    杨峰说道:“殿下,要不咱们还是下午就回去吧,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允熥说道:“我何尝不想下午就往回赶?但是祭祖之后见当地的乡老,当年父王就是这样做的,没有特殊的事情,我怎么能违反呢?”

    杨峰听到这话,也知道传统不能轻易的违反,所以低下头继续吃饭了。

    允熥盛了一碗大米饭,一口一口的吃着。然后就在他吃完了第一碗,打算吃第二碗的时候,外面传来“得得儿得”的马蹄声,然后似乎是生了一点争执。不过允熥并没有在乎,他很饿,所以还在盛着饭。

    然后“哐当”一声,屋子的们被打开,允熥抬起头,见到是李波。允熥刚想问:‘你怎么来了?’就想起了他离京之前说的话,顿时脸色惨白起来,手里的碗掉进了盛满了米饭的木桶中,滚了整整一圈才停下。

    但是允熥此时哪还有心情关心别的?他问道:“是陛下……”后边的话他没敢说出来。

    但是此时李波已经说出来了:“殿下!太孙妃娘娘说,陛下,陛下,要不行了。”

    允熥顿时一个踉跄似乎要跌倒,但是他还是站住了。允熥的眼泪流了下来,但是他并未哭出声来,也不在意自己已经滴到衣服上的眼泪,低沉着声音说道:“备马!我要马上出返回京城!”

    蓝珍虽然也非常惊讶,但是马上说道:“殿下带着三个百户的兵丁,一人双马出吧,我带着剩余的人,在从当地的卫所借些马匹,随后回去。”他当然想跟随允熥回去,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知道京里的情况。但是他是允熥带出京的这些人中最会带兵的,只能由他来‘断后’了。

    允熥此时最是着急,马上出去准备出了。蓝珍赶忙召集兵丁。蓝珍已经来不及召集同一个百户的了,召集了同一个千户的三百人之后,允熥就迫不及待的出了。

    这一路上,是允熥有史以来骑马最快的一次了,比那次被蒙古人追着逃命还要快,毕竟那次逃进了荨麻岭之后就不是一味的追求度了,而这次允熥是竭尽全力的在跑向京城。

    二十八日,允熥来到了长江北岸,当地的驿站已经做好了准备,马上将允熥和他的随身侍卫送过江,允熥下了船就直奔皇宫,一直奔到了乾清宫。

    进了皇宫之后,他看到一切如常,这代表着老朱还活着,他松了一口气。但是他马上又怀疑起来:‘不会是秘不丧吧。’一直到他到了乾清宫,这里的宦官和宫女没有什么变化,他才暂时放下了心。

    他站在庭院中,不知道该去哪里。这时郭宁妃出来了,对允熥说道:“殿下回来了?这可太好了。”

    允熥一把抓住郭宁妃的手,问道:“爷爷现在怎么样了?”

    郭宁妃挣了一把没有睁开,也就不再挣扎,说道:“陛下这几日病情还安稳,现在睡下了。但是太医们都说,陛下撑不来几日了,天幸你回来了。”

    允熥松开郭宁妃的手,说道:“我就在这里守着,等到爷爷醒来。”

    郭宁妃却说道:“殿下,太孙妃大薛氏也要生了,你还是回文华殿看看她吧。陛下也说了,要等到重孙子出生。”

    允熥也想起熙瑶也该生了,于是走进老朱的寝殿,偷偷看了一眼老朱确实是熟睡着未醒,就有走了出来。他又嘱咐郭宁妃道:“若是爷爷醒了,马上告知我!”然后转身去了文华殿。

    允熥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伴晚时分了,允熥身上已经没有力气了,让宦官抬着步撵送他到了文华殿。

    熙瑶已经知道了允熥回来,在侍书的搀扶下来到文渊阁的门口。允熥马上说道:“怎么出来了,你也该生了,还不在屋子里等着。”

    熙瑶笑道:“殿下来了,我就有了主心骨,要不然心里一直是慌慌地。见到殿下,臣妾就放下心了。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知道,虽然太医说今日已经是正日子了,但是我还没有要生的感觉,没事的。”

    允熥扶着她回到寝殿,然后听熙瑶说了这些天京里的事情:“……陛下醒来后,就让开国公兼理上十二卫,又让家父当了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同时指挥使范树润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