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04部分

宗明天下-第104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苏州一带的商帮虽然被大明的皇帝打压的没有了,但是悊江的商帮虽然也遭到了打压,但是还有船和人呢。这下子在那边开海,他们还不赚翻了?等着他们厉害了,还不来南海抢咱们的航线?”

    康慧知道李光睿是在担心自家以后争不过把着通商口岸的悊江海商,所以着急。家里之所以这么富庶,还不是靠着当海商挣来的?要是就指着从地里刨食,早饿死了。

    不过她仔细想了一下上沪县的位置,觉得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把着长江,又靠着海,可以说全国没有比这儿更好的位置了。‘看来官府里也是有能人的。’康慧想着。

    想了一下之后,康慧对李光睿说道:“相公,东海的航线咱们是没法儿争了,但是南海的线路是能保住的。咱们毕竟是有地利和人和,他们顶多占了天时,还有的争。”

    “并且朝廷既然在直隶开海了,未必不会在广枺!H锰檬逶诖蛱蛱颐强导蚁衷谑敲挥腥嗽诔伲蝗晃一啬锛胰梦业踩ゴ蛱!

    李光睿听了康慧的话,觉得有道理:朝廷不大可能只有一个口子,不然直隶、悊江的商人一家独大对他们也不好,这个道理朝廷还是懂的,所以要不广枺⒁诲樈ㄗ艿靡灿幸桓鐾ㄉ痰牡胤健

    李光睿其实脑子不笨,要不然也不会被选定为继承人,只不过容易激动,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忽略一些事情,所以给他找了康慧这样冷静的媳妇来帮着他,并且三大家族同气连声,也不怕出问题。

    李光睿说道:“我马上去和爷爷说,让爷爷去信。”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爷爷应该早就想到了,所以应该已经给叔叔去信了,我等着结果就好。”

    康慧说道:“那你也去和爷爷说说为好,不过那就不着急了。”

    李光睿叨咕完了这事儿,又想起前几年的事情,说道:“这大明是不是专门和广枺欢愿叮壳傲侥晏∪肽叮幌伦诱γ羌业母乘熬驼橇艘话搿!

    “咋们家还是爷爷镇得住,当时没有和官府顶着干。听说顺德那边有家族不听令,直接被铲除了。我后来打听了,当时就广枺饫锒吮渌男惺《济挥小!

    康慧说道:“咱们广枺募易迨屏ψ畲螅姨ス恪褪瘛⒅绷ァ⒑与y等地的叔叔们说过,其他的地方没有敢随便和官府对着干的,只有咱们广枺遥啾然噬弦灿兴牛蕴匾庠谕菩小∪肽丁氖焙蜃⒁饬税伞!

    一直到2李光睿世纪,广枺际侨谧迨屏ψ钋康牡胤健L担械南缦虏怀龆渚罡就菩胁幌氯ァ

    父妻二人又说了会话,康慧去继续管家了,还有好多事情要她来处理呢。李光睿则是去找爷爷说说这事了。并且,他有生意上的事情在长辈的指导下来干,练着打理生意。8

第177章 端午() 
允熥当然不知道广州府的大户们在咒骂他的新政策,不过他虽然没有听到,也没有让锦衣卫调查,但是也知道肯定有人对新政策不满意的,他也不在乎这个。? ??

    三月的最后几天和整个四月,允熥都没有出宫一步,只是陪着老朱在宫里。允熥本想着就这样一直陪着老朱一直到他恢复精神,或者百年之后,但是却突然生了事情打乱了允熥的计划。

    这一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允熥以老朱的名义赐予所有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员几个粽子。但是虽然有来自皇家的福利,但是班还是要上的。允熥早上起来,先批阅昨日的折子。

    今日有价值的折子是松江府的卫所,以及驻在直隶苏、常二府,悊江的诸卫所和锦衣卫回报:卫所兵已经全部出动,到了沿海一带。苏松常三府的兵已经做好了清缴海盗的准备,悊江诸卫所还需半个月的时间。

    按照允熥原来的想法,这个度真是太慢了,这可是离着京城比较近的地方,却只有这个度。但是在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情况以后,现这已经是很快了,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所在地有叛乱才会比这要快的,要是当地的卫所官稍微懈怠一点,那就得等到下个月了。

    所以允熥对这个度很满意。当然,允熥并不知道,之所以这样快,是因为当地的大家族都是希望尽快开海,所以没有拖当地的卫所官的后腿,并且把自家的船都藏了起来避风头等着合法的经商。

    当地的卫所官也知道此去其实不需要打多少仗,真正的死硬海盗不多,到时候找几艘破船、去大小琉球抓几个番民充当海盗就行了,反正这些番民多半真的当过海盗。所以卫所兵也积极,才这样快。

    允熥想着最好一起行动,于是在苏松常三府的折子上批复到:你等卫所暂不动,待其它卫所预备好后一起出海。

    除此之外今日就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奏折了。允熥批完了折子,看着现在已经是快到午时了,对王喜说道:“你去问问,各位叔叔、兄弟都进宫了没有。要是还没有来,派人去催一催,一定要比正点儿早一炷香到乾清宫。”

    今日是端午,允熥琢嚰着让叔叔兄弟都来陪陪老朱,人多一点。这段时间虽然他们也时常来宫中,但是他们都比较怕老朱,只有年纪还小的宝庆、允炆的嫡长子文奎和敏儿还可以逗老朱开心。

    今日允熥亲自在场活跃气氛,让老朱高兴高兴,让他知道他还有这么多孩子。

    王喜回道:“殿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几位殿下都已经进宫了,永兴王等郡王也已经进宫,但是伊王殿下还未进宫。奴才这就去问问。”

    允熥顿时觉得不高兴。伊王是老朱的二十五子,是老朱现存最小的儿子,性子顽劣,允熥一向不喜欢他。要是他仅仅是吃喝玩乐也就罢了,但是总爱捣乱,今天更是不知道因为什么这点儿还没来,允熥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的。

    允熥又问道:“二哥他们几个呢?”

    王喜说道:“殿下,广泽王今日一早就进宫,去了四皇孙和五皇孙的住处,现在已经出向乾清宫去了。”允炆大婚前封为广泽王,出宫居住,所以有此一说。

    允炆这些日子倒是每天陪伴老朱。允熥倒是喜欢这样,毕竟有人陪着老人好一些。

    然后允熥带着奏折前往乾清宫。允炆和允熞、允煕,还有朱松等人正在陪着老朱说笑,见到允熥过来,允炆赶忙起身行礼,其他的人也行礼。

    允熥对几个叔叔行完了礼,说道:“自家兄弟,这么多礼干嘛?”不过仍然回礼。等到行礼完毕,允熥和老朱说道:“今日的折子我都看了,爷爷还看看吗?”

    老朱说道:“有什么叛乱、灾害等折子吗?”

    允熥说道:“只有直隶、悊江沿海的卫所准备清缴海盗的折子,说是再有半个月能预备好,苏松常三府已经预备好了。孙儿想着不如让他们一起出海,就没让苏松常三府的卫所先动。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老朱点点头说道:“嗯,你说的不错。那今日的奏折我就不看了,了吧。”允熥遂放下奏折,让太监送到通政司去。

    然后允熥又与老朱说笑几句,允熥说道:“今日是端午,大小也算是节日。我于是把叔叔兄弟们都请到了宫里一块儿过节,还嘱咐御膳房预备饭菜了。爷爷也陪我们一起过节吧。”

    允炆也说道:“爷爷,三弟说的在理,爷爷也陪我们一起过节吧。”

    老朱猜到了允熥的想法,很欣慰。于是笑道:“那好,爷爷和你们一起过节。地方选在了哪里?”

    允熥说道:“这不是等着爷爷选地方呢嘛!不过是家宴,又不是年夜饭,没什么一定的地方。”

    老朱说道:“那就在乾清宫吧,爷爷也省的走了。”

    允熥说道:“不行!哪儿都行,就是乾清宫不行。爷爷年纪大了更该多走走。今日又是好天气,连风都没有,正好多走走。总也不动身子就懒了。”

    老朱笑道:“就你的怪想法多!”但是还是说道;“既然你说乾清宫不行,那就选在你的文华殿。走的还久些。”

    允熥吃了一惊,不过马上缓过来,看着老朱不像是开玩笑,说道:“那孙儿回去预备。”又对朱松说道:“二十叔,你陪着爷爷去文华殿,我回去预备。”

    安王朱松说道:“放心吧,这几步路,我还能让父皇出什么差错不成?”

    允熥急忙返回文华殿,招呼王步等人开始预备。熙瑶过来问道:“这时干什么呢?”

    允熥说道:“爷爷说到文华殿过端午,我这不紧急准备呢嘛!”

    熙瑶说道:“怎么想起来文华殿?”不过马上又说道:“我来操持吧。”

    允熥说道:“别!你可是已经怀胎九月,下个月就要生了,让爷爷看到又得说我一顿。熙怡也怀着身子,还是我自己来吧。你快进去吧。”

    熙瑶于是回去了。允熥继续摆弄。又过了快半个时辰,已经是后半个午时了,老朱他们才到。8

第178章 祭祖() 
允熥等到老朱入座了,笑道:“爷爷,等你们的这段时间。??? 我都已经饿了。”

    老朱说道:“谁让你非要不在乾清宫摆席,非要在别的宫殿。看吧,自己都饿了。”朱松等人也凑趣说笑。

    熙瑶这时过来问安。老朱马上不再和允熥说笑,让苏怀恩扶起她,说道:“你都已经九个月的身子了吧,还行这大礼做什么!多休息。”

    熙瑶笑道:“皇爷爷都已经免了我的每月定省,殿下也不让我操持文华殿的大事小情的,我休息的也不少了,行一次礼不碍的。”

    不过老朱还是说道:“你快进去吧,我这里不用你来服侍。”熙瑶也知道老朱一定不会让他在一旁服侍的,又说了几句话回去了。

    昀英也上来行礼。老朱因为她也在怀孕,虽然日子才五个月,也说道:“你也有了身子了,不在家多待着,进宫干什么!你们好好地,就是对我最大的孝敬了。”

    昀英笑道:“爷爷,没事的,我也不多吃东西。并且这一路上都是坐车,只不过是从文华门走进来,没事的。”然后昀英退回座位。

    然后正式开饭。但是刚刚开饭,一个人从门口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我来迟了。”众人一看,是二十五伊王朱彝。

    老朱皱起眉头说道:“以前在宫里的时候还好些,自从今年初让你分府出去住以后,越的不像样子了,跟个活猴似的,整天不安分。应天府已经和我说过几次你欺负百姓的事情了。”

    “你身为亲王,整天的不学好,我都该在狠狠治治你!今天回去以后,你要是再敢欺负百姓,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朱彝不敢还嘴,站着喏喏的答应着。其他的人也都吓得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干啥。允熥看着气氛不对,忙说道:“爷爷,今天过节呢,有什么等明日在说吧。”又对朱彝说道:“二十五叔,你也和爷爷说句软话。”

    朱彝说道:“父皇,我知道了。我不敢了。”

    允熥又说道:“爷爷,今日过节的高兴的日子,让二十五叔入席吧。”

    老朱“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允熥忙向朱彝打眼色。朱彝悄悄地入了席。

    允熥又忙着插科打诨,气氛渐渐好了起来。这时沈王朱模说道:“允熥,你在文人之间现在是被称为历代帝王仅次于魏武的诗人了,今日怎么不作一诗?”

    允熥顿时想把朱模拖出去打一顿!这诗是能随便“做”的嘛!得看他有没有货!本想推辞,但是老朱在一旁听了朱模的话,也说道:“现在你在文人圈子里比椿儿的名气还高了,这些年巴蜀之地不太平,要不然他就来京城与你比个高下了。”

    “既然模儿已经说了,你就做一诗来。”

    既然老朱话了,那允熥只能一边在心中暗自斥责着朱模,一边绞尽脑汁的想了。老朱也知道诗不好做,倒也没有催,只是和其他的儿孙说话。

    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允熥本来都已经快要放弃了,但是就在这时他想起一诗。他顿时松了口气,说道:“爷爷,我来吟诗一。”众人马上都转过头去看他。

    允熥看了一眼熙瑶栽种于文华殿的已经开放的桂花,开口道:

    “薰风殿阁端午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桂花五月开。

    词牌名菩萨蛮,名字就叫做端午日咏桂花吧。”

    在场的人大多是有些诗文品鉴能力的。细细品味了一番后,朱松说道:“允熥,这词和你之前的诗文风格不一样啊,以前都是豪放的,这怎么成了婉约派的了!并且水准也差了些。”

    允熥笑道:“之前的诗文都是有感而,今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