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72部分

一世唐人-第72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破军想通了当即也就放开了,恰好这时李世民笑着说道:“呦,咱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小子怎的还紧张了,嗯?是不是犯什么错了,生怕为父罚你?”

    李破军闻言心里也是一暖,哈哈,还紧张个屁啊,自家老爹嘛,再说咱是杀过毒枭打过恐怖组织的红旗下的战士啊。

    当即也是陪着笑说道:“哪能啊,我可是千古无二的好孩子呢,文武皆通的优秀好少年呢,怎会犯错”。

    这话一出,李世民也愣了,哈哈一笑,“就你嘴贫,整日里卖乖欢笑,嗯,欢笑自是可可,但却是不能失了威严,为上者需得威严仁厚具备,该仁爱欢乐之时,不可远了属下,君臣同乐。该威严之时,万不能让属下不惧,否则奴才大欺主”。李世民“一言不合”就是谆谆教诲着。

    李破军也是静静听着,他心里哪里还不知道,这是李世民正在从小培养他呢。

    悄无声息的,那黑衣人回来了,带回来了一坛子酒,还知道带两个小碗,看来不是死心眼之人,叫去拿酒还知道带拿酒碗的。

    李世民一摆手,那黑衣人又是无声无息的退去了。

    李破军站起来一掌拍开封泥,一股子酒味儿扑面而来,李破军一惊,细细闻了下,摇了摇,嗯?这好像是府中珍藏的西川郫筒酒啊,这可是珍藏的好货啊,这酒还是上次李渊赏赐的呢,李破军尝过一次,虽是度数不高,但那味道可真是绝了,那叫怎生的一个芳香甘醇啊。

    这郫筒酒产于剑南道成都府郫县。当地人把经过压榨的酒贮存在青竹筒里,用藕丝、蕉叶和湿泥密封,窨取香气,故名郫筒酒,又有相邻的云南岭南人用荔枝花酿荔枝烧酒,呈琥珀色,所以又名琥珀春。

    李破军前世虽不是好酒之人,但多年的见识和走南闯北执行任务却也是见识过许多的,只是前世的工业加工酒哪有这般天然无污染的酒好啊。

    当即拍下封泥之时,李破军一闻便是没忍住呼了一声“嗯,西川郫筒酒”。

    李世民也是凑上来一闻便道:“嗯?果真是那郫筒酒,嗨,这厮,怎的拿了这坛好酒”。

    懊悔捶拳般的说出了这番话,便知觉儿子还在这儿,为了一坛子酒有点掉份儿。

    也是笑了笑说道:“嗯,再好的酒也是拿来喝的,今儿咱父子便用了它,哈哈”。

    李破军憋住笑也不出声,哪知李世民又说道:“嗯?你怎生知道这是西川的郫筒酒?”

    “呃,孩儿有幸喝过一次,就是父亲您宴请李药师时”。

    “噢,呵呵,那你可知这郫筒酒的来历?”李世民一人倒了两碗这清香甘醇的酒,略显“得意”的问李破军。

    看那样子,明显就是等着李破军说不知道,然而他老人家出来装个逼的。

    可是李破军恰不如他愿,当即在他老爹诧异的眼神中点点头,说道:“嗯,这孩儿倒是知道一些。”

    李破军轻酌了一口这酒,便是不顾的李世民的脸色,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的说道:“有书记载,魏晋交替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山涛来到川蜀郫县当县令,山涛是传世有名的酒神,他和嵇康、阮籍等都是因为无处施展才华,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一群人常聚在竹林里,一边喝酒,一边畅谈。

    据说山涛的酒量可是非常大的,到底有多大呢?《晋书·列传》中说,“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可见山涛是何等爱酒能饮酒了。爱酒的山涛来了擅长于酿酒的郫县却是来对了,整日里便是喝酒作文。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闲暇之余,山涛便是喜欢邀请附近的文人墨客,到县衙里的鸳鸯井旁喝酒聊天。他叫手下去酒肆买酒。不一会儿,手下抱着几个竹筒回来了。因为郫县雨水充沛,竹子随处可见,人们便就地取材,将竹子划成竹篾,编成筐、斗用来盛物,而如水如酒等液体,则是砍竹筒盛之。后来偶然发现,当酒从竹筒里倒出时,一股清香味儿冲进,甘甜中带着一丝苦涩。

    这一发现让山涛灵机一动:如果把酒灌在竹筒里,放上几天,味道不是更浓郁?于是,普通的酒有了新的喝法——竹筒打个小孔,把酒灌进去,以芭蕉叶封塞筒口,隔个一天一夜,酒已染上竹香。山涛没忘记远在京城的朋友们,托人给他们也送了美酒。因为山涛任命的地方叫“郫”,而这酒又用竹筒装着,于是,这带着独特香气的酒有了一个名字——“郫筒酒”。”

    李破军神采飞扬的说着,而李世民也是不恼刚才没装成B的事儿,在一旁品着美酒静静的饶有兴趣的听着这逸事。

    等李破军说完,李世民也是击掌喝彩道:“嗯,不错不错,这古之逸事倒被你说出了一则动人故事。知道这等逸事,你也算是广学多闻了,呵呵,来尝尝”。李世民鼓励了一番,说罢便是端起酒碗喝着。

    李破军也是端起来了抿了一口这清香甘醇呃无污染纯绿色的美酒,当真是清香四溢的香味,完全不是前世那些现代加工品能够比拟的,所以绕是前世喝了不知凡几的贵酒的李破军也是对这唐朝名酒喜欢。

    李破军也是不想在这酒上多做纠缠直接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对天策府众官员可是下手狠多了啊?”

    李世民听闻也是静默不语,才说道:“这些你且不用担心,为父不是那么容易败的”。也不知是父亲的自尊心作怪还是想在儿子面前装回B,明明天策府众人贬的贬,捉的捉了,朝堂尽是太子之人,形势已经比较危急了,但在李世民口中却是很轻松一般。

    李破军也不多说,只说道:“孩儿知晓,但身为父子,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孩儿现在也不是无知无能幼儿,好歹能尽一份心思的”。

    李世民闻言又是静默不语,直将面前一碗美酒一饮而尽,叹了口气才对着李破军说道:“虎奴你有此心甚好,如今形势却是不容乐观,你几位弟弟尚小,当不得事,反而还要你这做大哥的多相护,府中有你母亲与你二人打理为父便放心了,至于外面之事,为父自能当之,府中无事便好,为父说不得别的,为父再不济事,至少能要保家眷安好,你且勿要担心便是”。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一番话,可把李破军给感动的不得了。

    这位千古一帝真是个顾家爱家的好男人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后花园中父子话(三)() 
116。后花园中父子话(三)

    李破军正被李世民的话感动的不行,那头李世民却是笑笑说:“再说,你此番去西凉不也还是另有目的的吗?”

    李破军听得这话,抬头一看,却是看见李世民那欣慰的笑脸,李破军心里还在怀疑,嗯?父亲怎么知道的,呃,可能是母亲告诉他的。

    “呃,父亲,你怎的知道的,是不是娘跟你说的?”

    李世民也是点点头,“嗯,为父知道后很是满意,你也是长大了,知道百姓的重要了。”

    李破军也是颇为不好意思的笑笑,继而想到了那干旱的情况才收敛笑容,正色的问道:“父亲,咱这关中大旱,长安粮价也都上升了两倍有余了。不知针对此事朝廷作何举措?”

    李世民听了也是一饮而尽,才说道:“近年来,为天下一统频频动兵,关中虽是富裕却也是经不起消耗,粮食存储也不多的,朝廷能做的只是杯水车薪罢了,哎”。

    听得了李世民这话李破军却是懵了,杯水车薪?那朝廷起的作用可就真是微乎其微了,若是大规模的旱灾那难民可是怎生是好,搞不好刚稳定下来的局势又有可能风云莫测了。

    看见李破军这般沉默脸色,李世民也是知道的,看来这虎儿却是知晓了旱灾的危机感的,李世民颇为欣慰,自己好歹后继有人,至于大哥那几个苗子……呵呵,不说也罢。

    “看来你也知晓了旱灾的严重了,只是也不知此旱将持续到何时,你此去西凉万事小心,你且切身看看旱情到底如何,民众是否稳定,回来再告与我,我担心下面

    人送上来的消息恐有修饰美化之语,关中可是我大后方,万万不能有变”。

    李世民盯着李破军很是认真的说道,本来李破军此行就有这个意思,听到李世民的嘱咐自是应允同意的。

    说完后父子二人相对无话,李破军端起碗来一扬便是一饮而尽,李世民也是将碗干了,这大一坛子郫筒美酒就这么见底了。

    看着这见底的酒坛,仅仅倒出了将近两碗,恰好一人一碗。

    李破军举起酒碗,亭外姣姣月光射了进来,月高明亮,照射在清香透彻的酒水熠熠生辉,李破军将碗一荡,酒水荡漾,泛起酒香四溢,李破军见此也是三分醉意,七分情怀。

    举碗敬李世民道:“父亲,今儿晚上偶有所得,作诗一首,敬请斧正”。

    李世民端起碗将饮未饮,听闻此话,绕有兴趣,“噢?我儿又有佳作了,呵呵,快念将出来”。

    只见李破军敬了酒之后亭中踱步,悠悠的声音沉重响起,一字便是个铿锵之音。

    “郫筒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最后一句诵完,李破军便是坐下去了,李世民击掌喝彩,“好,赞!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道尽了疆场的豪情悲壮,可谓千古传唱,哈哈,我儿真乃不世大才。”李世民这么一个爱好文雅的人听了这诗句却是异常高兴,站起来直吟诵不已,也难怪,本来李世民性子就豪放,加之又是马上君主,又喜好诗文书法,因此首豪气的边塞诗的代表作正是他喜爱的类型。

    李世民吟诵一会儿,独留李破军在一旁“彷徨”,忽的李世民一顿,“嗯?此诗意味深长,特别是最后两句,似是诙谐笑问,又似是悲壮豪情。嗯?虎奴,这等疆场情怀之作你是怎生作出来的?”

    李世民这一突兀一问,倒是把李破军问愣住了,咋作出来?咋作出来的?这是我作的吗?只是一时兴起装B剽窃后世王翰王子羽大大的啊,以前盗诗也没问过我怎么作的啊。

    略一思考,李破军张嘴便是说道:“我曾听铁叔林叔说过战场之事,又听过几位禁军士卒的吹侃,心中颇为感怀,恰逢今夜夜色姣姣,夜色莽莽,又与父亲畅谈舒胸,因此才能此作”。

    李破军真是影帝级别的,装起范儿来让李世民这个精明的人毫无察觉那深沉装B的样子直令李世民叹服。

    李世民也是服气了,也没追问。

    李破军也怕他多问,也没说过,顿时,又是……又是一阵沉默,各怀心事。

    忽的,李世民出声了,直接说道:“为父知晓你想问甚,想问便直接问吧?”

    李破军听闻诧异的一抬头,眼睛里是掩藏不住的惊讶,是的,惊讶,李破军心中那叫一个叹服,怎的我刚想父亲就知道,嗯?难道是诈我?不对啊,这诈我干嘛。

    李破军刚刚还在想到七月便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了,如今已经到三月底,李世民到底是在做个防范呢,虽说李世民有些不大可能跟他说,李破军也一直秉承着不改变历史,顺应历史潮流的想法尽量不干涉历史,但是李破军心中也是不大稳当,毕竟一只小蝴蝶便是可以引起大风暴,何况是他这个人,他这个身份不一般的人,所以李破军才会有此想法。

    哪只李破军刚皱眉思考着这个问题,李世民那边便是说破了。

    难道李世民真会看破人心思?李破军却是不信的。

    看见李破军那诧异的神情,李世民笑了,很不威严很不身份的笑得那般得意,似乎在为终于惊到了这厉害小子而得意。

    “呵呵,你无需惊讶,为父自是不能看破人心的,到你要知道,眼睛可以老懂一个人,神色也能看穿一个人,这便是察言观色。比如说朝堂佞臣会了,便是巧言令色,惑上取宠。外交使臣会了,便可知晓对方长短,争取利益”。李世民逮着个机会便是教导李破军,而李破军对这些却也是白萌一个,所以也是用心听着。

    听到李世民所说的,李破军不由得不服,前世也看过几本相关的书,但是由于李军本就是个职业军人,无需这些“职场”之道,便是没深究,然而此时在这尔虞我诈的古代却是很重要。

    李世民所说的“眼睛可以看懂一个人”不正是前世那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的翻版吗。

    李破军深深服气了,果真是腹黑厚黑的千古一帝,这般厉害。

第一百一十七章:后花园中父子话(四)() 
117。后花园中父子话(四)

    李世民说穿了伎俩之后又是教导了李破军一场,看来李世民也确实是把李破军当继承人培养了,还是从小培养,这一切也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