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667部分

一世唐人-第667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不敢违命,一方面也是看见天柱王在身侧督战,天柱王都没有跑他们就更不能跑了,只得硬着头皮指挥部下作战。

    苏定方率领所部从山上冲下,在杀散了数个吐谷浑战团之后,已经冲到了离天柱王所在不到五百步的地方,如此距离下,吐谷浑士兵也是拼命的阻挡着,不仅仅是要保护身后的名王,也是为了自己,都到眼前了,跑无可跑。

    一声嗯哼,苏定方手中长枪一甩,直把长枪做长棍,枪头拍打在一名吐谷浑士兵的头颅上,那皮质毡帽或许很御寒,或许能够抵挡住一些四处飞溅的流失,但是绝对挡不住这一拍打的,闷响之后,便是一脸鲜血,红的混着白的,苏定方直接一枪头将其脑袋开瓢了。

    而其身后的三千精骑也不含糊,手中长刀挥舞,阵形紧密,往往一名吐谷浑士兵要面临几名唐军的攻击。

    在惨烈的叫声之中,战马的嘶鸣声中,距离更近了,在这片山脚,苏定方所部的马速虽然有所减缓了,但是后面地上躺着的一溜尸体,和那四处游荡不安的无主战马,足以证明他们的战绩。

    苏定方座下战马乃是李破军从在突厥缴获的上十万匹优良战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自是万中无一的,马蹄抬动之间,数丈距离眨眼可到。

    这是一位名王,苏定方知道那装扮是吐谷浑名王所特有的,一般人不能穿,就像中原的黄袍蟒袍一样,苏定方一踢马腹,战马嘶鸣,一个跃起又是向前几步,苏定方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这位名王脸上惊恐的表情了。

    吐谷浑最近数十名也并不平静,特别是伏允继位以来,征战频繁,所以这名王也并不是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废物,好歹有些能耐,见得唐军主将冲到面前虽然恐惧,但也是强撑着大喝一声来壮胆,举起来手中长刀便向苏定方当头劈去。

    这一刀还是有些讲究的,苏定方战马跃起而来,马蹄方才着地,马上之人尚未坐稳,这一刀便当头斩来,若是一般人说不得丧命在此,但是苏定方又岂是庸碌之人,只见得苏定方不慌不忙,长枪后发先至。

    直将长刀往一侧一带,手中长枪一递,直朝这名王胸口而去。

    这位吐谷浑的名王大骇,收刀已是来不及,好在马术精湛,一个侧身躲过了枪尖,堪堪刺破了腰间衣角,惊起一身冷汗。

    苏定方嘴角一扯,只把长枪一摆,砰的一声嗯响,打在其腰间,这位刚刚显示了精湛马术的吐谷浑名王还来不及庆幸,就被打落马下,摔得晕头转向,还没爬起来,便是看见自己的身体在地上躺着,原来头颅已经被砍飞了,只留一个无头尸身在疯狂的喷涌着血水。

    这名吐谷浑名王似乎还是有些地位的,只见得他一死,周边的吐谷浑士兵便是哄然溃逃,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了。

    苏定方长枪一抖,又是朝着下一位名王而去,今天,他只为杀戮,因为来的时候,某人告诉他必须要让吐谷浑换一批领导者,要让他们知道疼,所以尽可能的杀,他们不主动投降,我们也不主动招降。

    李靖此时已是捻须危险,库山之战,已经胜了,现在只有收尾了。

    目光再次看向那左冲又突的苏定方所部,李靖却是忽的眉头微皱。

    看了一会儿,李靖直喝道:“传令招降”。

    唐军开始山呼招降的话语,动摇着吐谷浑士兵那本就绝望低迷的军心,打不赢就投降,这在游牧民族看来是很正常的,换个更强大的主人效力,也不丢人。

    于是乎,霹雳乓啷的,地上扔遍了武器。

    日头西落,草原上一片霞红,库山之下,已经平息的战斗让这片草地显得格外的压抑,浓郁的血腥味,充斥着鼻息之间,只要是正常人都是不愿意继续在这待着。

    唐军大营挪到了库山之上,在天柱王原先驻扎的地方扎营了。

    唐军将领也是忙碌的,诺大的战场需要清理,那些武器甲胄虽然品质低劣,但好歹也是铁器不是,拿去回炉重造也行啊,至于那漫山遍野的无主战马,更是最宝贵的战争收获,一匹都不能落下。

    李靖也是一脸严肃的在四处巡视着,打扫战场这种活计并不用大军主帅来的,李靖之所以亲临,那是因为有一个最重要的战争收获还没有找到。

    苏定方压着三四个人来到跟前,也是一脸凝重,“报告大帅,又找到了三个吐谷浑名王,还有一个万夫长,只是……还没有天柱王踪影”。

    胡须灰白的李靖威严不凡,闻言也是淡定的点点头,“继续搜寻,方圆百里派出斥候追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罢之后,眼里透露出一丝严厉和疑惑的光芒盯着苏定方,继而转身,走向一旁,“苏将军随本帅来”。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党项羌的客人() 
1269。党项羌的客人

    唐军将士继续打扫着战场,苏定方随李靖来到一旁偏僻地方,李靖摘了头盔,寻了一块石头杵着剑坐下,布满皱褶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些许疲惫。

    见得苏定方肃然站立着,李靖也是摆手道:“定方坐下说话”。

    摘下头盔,如此没有威仪的席地坐着,还称呼苏烈的表字,这就说明现在是论私了,方才公事公办的时候是称呼苏烈为苏将军的。

    苏定方见状也是应着坐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些肉干肉脯,“恩师吃点”,对于李靖这个授业恩师,苏定方是很尊敬的,毕竟他不是像侯君集那样的白眼狼。

    李靖见状笑了,拿过肉脯吃着笑道:“你倒是机灵,还随身带着吃食”。

    苏定方也是赧然一笑,“我这都是从神策军学来的,殿下说在外行军作战多有意外,每个人必须带着这最后的保障,也不须多带,足够一两天饿不死就成,这样也好在粮草有失的情况下不至于慌乱”。

    李靖闻言嘴巴一停,脸上也是思索的表情,微微点头道:“确有道理”,继而也是叹道:“殿下虽不过弱冠之龄,然胸中沟壑不知凡几啊”。

    说罢之后却是脸色一肃,直看着苏定方喝问道:“早在战前,鄯州集结之时,为师便说过,不可多造杀孽,尽可能擒其王,俘其兵,为何我方才看你肆无忌惮的大开杀戒,甚至有名王已露投降之意你也是将其斩杀了,若不说出个所以然,即使是吾徒,亦要将你军法从事”。

    李靖毕竟多年挂帅,身上的威慑可不小,又是授业恩师,被李靖这么一呵斥,苏定方也是一慌,赶忙起身站直回道:“恩师息怒,且听徒儿解释”。

    见得苏定方态度,李靖眼底闪过几丝欣慰,果然是事出有因的,对自己也很尊敬,要是搁着侯君集那个逆徒,遭了如此呵斥,定是要横眉顶撞的。

    李靖就这样瞥眼看着他,苏定方也是直说道:“徒儿这是奉了太子殿下之命,尽可能的杀尽吐谷浑高层,尽可能的将吐谷浑杀怕,让其闻唐丧胆”。

    “胡闹”李靖听得花白胡须都哆嗦了,“吐谷浑乃我大唐附庸,其子民自我大唐子民,子民不顺,稍加惩戒即可,岂能大肆杀戮”。

    李靖可不是发善心的圣母,他杀死人也绝不含糊,例如北灭东突厥的时候,就曾暗中指使军士劫掠草原,烧其牧草,杀其母牛羊,可谓是把草原的祸害得很厉害,李靖冒着被御史言官弹劾的风险这样做,就是为了彻底削弱东突厥。

    而对于吐谷浑,不仅是李靖,估计朝廷百官都是不支持大肆杀伐的,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吐谷浑乃大唐附属国,世世代代都是附庸于中原王朝,其国土子民在法理上是属于大唐的,毕竟吐谷浑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是向大唐称臣的。

    而东突厥却是正儿八经的别国,与大唐敌对的,不仅没有向大唐称臣,反而在大唐建国之初,还曾逼着李震与其签订兄弟盟约,论起来利可汗还是李世民的长辈,这样的敌对国家,就是可以杀戮的。

    就好比吐谷浑是自家的一个干儿子,虽然是调皮了一些,时不时就炸刺,但是毕竟是法理上承认的儿子,固然可以打,看在平时朝拜进贡的份上也不能打狠了啊,而东突厥就完全是个外人了,还是个完全没有友善关系的外人,当然可以打狠了。

    听得李靖这样说,苏定方也是眉头微皱,直回道:“恩师,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徒儿认为太子殿下这是永绝后患之举”。

    说着将袖口一撕,夹层里有一封信,已被血水浸染了一点,“这是来时太子殿下让我与您会师之后交给您的,太子曾言希望你用对付东突厥的手段来对付吐谷浑,因为吐谷浑如若强盛,便是大唐之患,吐蕃的……菜,这是太子殿下的原话,他说您不把吐谷浑打残了,如果让他仍旧强盛如初的话,迟早就成了吐蕃的菜”。

    李靖闻言一怔,大唐之患,吐蕃的菜?这话说的风格,倒的确是太子所言,吐蕃的菜?难道是说吐蕃会将吐谷浑给吃了?

    李靖不是常人,是统筹全局的大帅,也是眼光卓越的战略家,从其破坏东突厥草原就可以看得出来,李靖打仗不仅为了眼前的胜利,更考虑到了以后的局面。

    一想到吐蕃,李靖的心思就被提了起来,吐蕃的强大可不是吹的,分裂的吐蕃就已经是西南霸主,南诏高昌等国莫敢与其争锋,现在统一的吐蕃无疑会更强,而且据说吐蕃国主年轻有为……将来若是再吞并了强盛的吐谷浑,那将是大唐之劲敌,比之突厥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李靖丝毫不怀疑吐蕃有没有吞并吐谷浑的能力,因为这两国实在隔得太近了,而大唐鞭长莫及,吐谷浑又绝对没有抵抗吐蕃的实力,一旦大唐撤军,而吐谷浑仍旧富庶,牛羊遍地的话,定然就成了吐蕃的菜了。

    想到这儿,李靖忙是接过信来,拆开看吧,也是脸色凝重,眯眼呢喃道:“难道要将吐谷浑变成无人之境?”

    无人之境……苏定方一个寒颤,虽然要把吐谷浑打怕打疼,但也没必要这样吧,只得是试探问道:“恩师,殿下的意思是?”

    李靖将信甩给他,“殿下是想让吐谷浑变成大唐的吐蕃之间的缓冲区,更或者是成为大唐进攻吐蕃的跳板,只是……如何避免成为吐蕃侵扰大唐的跳板,这就需要商酌了”。

    良久,苏定方也是挠挠头说道:“现在先别想那么多吧,先全灭吐谷浑,擒杀了伏允再商酌不迟,暂且就按照殿下的意思来,尽可能的杀其高层,毁其牛羊牧草等资源”。

    李靖正在思略,闻言也是漫不经心的点点头,继而又是脸色一正,深深地看了一眼苏定方,抓起头盔,起身就走,只是走了两步就是一顿,“为师劝你一句,要时刻记得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身份,明白自己该听谁的”,

    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李靖便是带上头盔,挺直腰板走向中军大帐了。

    原地的苏定方闻言一怔,良久,方才低头掀起袖口,看着手腕上那个暗褐色的奇特的标志,汉字不像汉字,梵文不像梵文……呢喃道:“一入神策军,终生神策军……”,脑海中又浮现了山庄之中,面对着党魁宣誓的那一刻。

    距此西南数百里外,山沟戈壁之中,一支军队正在快递的行进着,飘扬的大纛毫不遮掩的告诉所有看见他的人他的身份,他是大唐太子亲军神策军。

    “大将军,前方百里左右就到党项羌,你看是不是要先派人前去通知一下?”张文强忍着疲惫,拍马赶上李破军建议道。

    而后又生怕李破军不同意,又是劝道:“我们此番来是为了和解,缓解两方矛盾,若是冒然闯入其境,恐惹误会,万一拓拔赤辞以为我们是来攻打他的岂不是误会更深”。

    李破军闻言也是点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公达,你作为使者,率领百骑前去通知,递上拜贴,若有危险,立即返回”。

    翟长孙是军中老将,昔日的西秦国内史(隋时官名,即宰相,大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改内史为中书令),在这西北大地还是颇有名声的,拓拔赤辞也是在这西北草原戈壁上活了好几十年,应该听过翟长孙的名声,翟长孙出使递交拜贴,也不算落了面子。

    翟长孙领命前去,张文见得李破军遣翟长孙前去也是点头,亦是觉得翟长孙乃是最佳人选。

    翟长孙走后,李破军便令神策军原地休息。

    百里之外拓拔赤辞正在招待一位令他大吃一惊的客人,态度恭敬,甚是谦卑,因为他现在已经得罪了大唐,实在是得罪不起这位大人物了,毕竟他在两者之间,着实是有些卑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只手灭了他。

    正在招待之时,忽的,护卫来报,有一位唐国将军前来拜见首领,说是奉了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