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634部分

一世唐人-第634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有的规矩自然也是要有的,李破军也不想在这个时代搞什么人人平等,但是听着身边女人自称妾身就是不舒坦,就好像满清人自称奴才一样。

    这一点大唐虽然是开放包容的,但也是有些局限,比如,无论士农工商何等人,只要不是入了奴籍的奴仆,只要是个大唐在籍的良家子,无论是见了官员还是皇帝都是不用跪拜的,更是不是口称奴才的,直接我、某、臣、吾这些就行,当然奴籍的奴仆除外。

    见得李破军这么说,熟知他脾性的小秋儿自然是不会杠的,也是温婉的点头同意了,当即也是坐在了李破军身边,给他倒着茶水。

    “嗯?嫣儿呢?怎不见她出来?”李破军吃着点心左右看看,却是不见萧嫣。

    “太子妃听闻皇后娘娘在后宫纺织裁衣,她也去学习去了,还让三德子去买了纺机呢”。小秋儿似乎被开发后更加闻言成熟了,一颦一笑的时候格外诱人,毕竟她已是二十有三了,比萧嫣她们要成熟许多。

    李破军也是看着喉咙滚动,一把搂过小秋儿,挑起下巴奸笑道:“嫣儿要学阿娘织布裁衣,这是勤俭持家的大好品质啊,我的小秋儿怎么就没去呢,嗯?你说…是不是偷懒了啊?”说着将脸倾下去,来了个贴面礼。

    小秋儿大,脸色微红,睫毛微颤的娇声道:“才没有呢,妾身……我都是在一旁服侍着呢,太子妃要纺织我就在旁边帮忙,殿下要是回来了我就服侍殿下呢”。

    “哦呵,服侍我,你要怎么服侍我啊”,看着往日里大大咧咧的小秋儿这副睫毛乱颤,脸颊泛红的模样,李破军就是想调笑,当即就是好不知羞的将头俯下一阵乱蹭,直蹭的衣衫不整,气喘吁吁。

    直到宫女取来饭食,小秋儿才噌的红着脸站起来,忙是整理衣服,提了提滑落的抹胸,嗔怒道:“殿下可是变了”。

    “哦?我哪儿变了?”李破军舔了舔嘴,向桌上油光水滑的红烧肉下了口。

    “变得……好不知羞了”。小秋儿跺脚道。

    看见她鼓着腮帮子跺脚的模样,还有胸前那兜不住的雄伟山峰,李破军也是哈哈大笑,有时候,他觉得,难怪有那么的纨绔子弟,似乎做个风流纨绔也确实挺过瘾。

    然而现实却是不允许李破军纨绔,他倒是有资本纨绔,毕竟大唐最牛二代,但是他却是怕丢了穿越众的脸面。

    大婚之后的日子,似乎格外的悠闲,郑丽婉也是被接近了东宫,虽然郑丽婉家破了,父兄被流放了,但是该有的礼仪一样也没落下,正式的成为了李破军的妾室之一,而李破军也是在众人口诛笔伐的荒淫骂声中每天和几位妻妾不知羞耻的厮混着。

    直到腊月将近,年味更浓,一切都是慢条斯理的照常进行着。

    神策军在翟梁二人的统领下,一丝不苟的严格进行着李破军吩咐的训练,即使是寒冬腊月,天空飘着雪花,也是照样将头埋进水缸里练习憋气,也是神策军的一大奇观。

    这一天,天空雪花飒飒落着,东宫,西池院里,小池亭中,暖炉释放着热气,李破军斜躺在软塌上,左边萧嫣把玩着他的头发,右边小秋儿烹煮着茶水,李破军抖着腿看见面前郑丽婉弹奏着琴,琴声悠扬,雪花飘飘,佳妻美妾相伴,好不快活。

    忽的,一名内侍急匆匆而来,带来一阵寒风,李破军抬眼一看,只见得那内侍急忙低头道:“启禀太子殿下,圣人相召,请速去甘露殿”。

    李破军眉头一挑,阿耶叫我?噌的坐起身来,问道:“有说什么事吗?”

    内侍茫然摇着头道不知。

    “你们要是没趣就回宫去歇着,别凉着了,我去看看”。李破军向三女嘱咐一声便是满怀好奇的去往甘露殿。

    自从大婚后,这过了个把月,李破军可是很少去找李世民的,一来是年关时分,政务繁忙,李世民忙的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没空搭理他,二来也是李破军新婚燕尔,乐不思蜀了。

    这回阿耶急着叫我,难不成是有什么大事不成?李破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来的甘露殿,李破军抖抖身上的风雪大步进去,却是看见长孙房杜等重臣都在,都是在讨论着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去扬州任了半年都督的长孙无忌又被调回来了,重新进去三省成为了宰相,为此长孙无忌请辞了数次,连长孙无垢都出面为兄长请辞,说什么外戚不宜掌大权,但是李世民不仅看重长孙无忌的才能,又是关系亲近,哪能放长孙无忌走,执意让他做宰相。

    各自见礼罢了,不待李破军说话,李世民扔给他一本册子,“先别说话,一边看着”。

    李破军满心好奇,接过册子去一旁坐着,满堂重臣,他自然不好突兀插嘴,再说也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什么吐蕃?平叛?什么统一是什么鬼?

    还是看看册子吧,这一看,李破军就是眉头紧皱,面色凝重了几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1213。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看了这本册子,李破军算是明白了这几位重臣都是面色凝重的激烈讨论了。

    “松赞干布竟然就这么强势登场了……”。李破军眼睛微眯,沉声呢喃道,虽然手里拿着册子微微摇动看似轻松,但是从那微蹙的眉头和慎重的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李破军的内心并不轻松。

    原来从西南传来的消息,却是吐蕃的那些事,松赞干布这么一位牛人,李破军自然是早就在关注着的。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是吐蕃的第三十二任赞普(相当于匈奴的单于、突厥的可汗),朗日论赞也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启用臧古、巴鱼泽布等一干出身贫寒的将领,夺取吉曲流域的广阔土地,然后赐予这些新兴将领领地和奴隶,使这些贫寒出身的将领很快就成了新兴贵族。

    这些新兴贵族都是朗日论赞提拔起来的,自然对朗日论赞忠心有加,朗日论赞借此大大的加强了王权,但也因此触怒了传承百年的老贵族,吐蕃的老臣老贵族纷纷不满,心怀怨愤,而朗日论赞提拔新兴贵族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这些老贵族,岂会去理会老贵族的不满,这一点就像是如今的大唐一样。

    一批批新的高门世家产生,比如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房杜程秦等人,借此来打压关陇、山东以及江左等老牌世家,但是李世民显然比朗日论赞懂得火候一些,好歹知道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打压一批拉拢一批,而不是像朗日论赞一样,直接不顾老牌贵族的反应,强势打压。

    朗日论赞的强势打压确实有些效果,王权确实集中了,但也是彻底激怒了老贵族,既然赞普不让我们老牌贵族活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了。

    那些吐蕃老贵族竟是直接造反叛乱了,显然,那些传承百年的老贵族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很快,吐蕃的达波、工布、娘波等地相继割据独立,各自为政,情形就如同东汉末年一样,一个字乱。

    在叛乱过程中,吐蕃之主、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还不知道被谁给下毒了,雄心万丈想要壮大吐蕃的君主暴毙于山南琼结的王宫之中。

    好在朗日论赞毕竟不是真正的“寡人”,也是有许多人拥护的,特别是他提拔的那些新兴贵族。

    唐贞观三年,这一年,吐蕃之主朗日论赞被害,刚刚统一的高原又是四分五裂,这一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在这个危机存亡的时刻,他没有害怕退缩,而是积极拉拢新兴贵族,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抢囊等亲信的帮助下,以赞普独子、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登上了赞普宝座。

    这个消息李破军也是知道的,当时还一度庆幸,甚至还想过派人去将浑浊一团的吐蕃乱局给搅和得更乱,比如暗中资助达波、工布等地叛军一些兵甲资源等等,可是后来北伐伪梁等事务缠身,不了了之了。

    现在看到这个册子,李破军没想到,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竟是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将一团糟的吐蕃给肃清了,三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四分五裂的吐蕃给整合了。

    即便是李破军,也是不得不佩服,到底是高原上的一代雄主,确实了不得,要知道,虽然吐蕃不算大,但是那般不亚于东汉末年的乱局,能够在三年时间里统一,也是相当有难度的,何况,松赞干布年纪还不大。

    这厚厚的一本册子,足有上十页,清清楚楚的记载着吐蕃这几年的大事记,李破军目不转睛的看完,闭上眼睛,也是唏嘘不已,雄主到底是雄主,不由得心生出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的慨叹。

    十二岁的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之后,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的优秀操作足以证明他的能耐,李破军都忍不住想要用天龙破城戟给他削个柰(苹果)了。

    面对全国大乱的情形,松赞干布有条不紊,稳如老狗,一方面积极布防,坚守着山南琼结、泽当等吐蕃王室的发家之地,一方面追查着谋害他父亲朗日论赞的元凶,经过好一番查探,终于将领地内阴谋叛乱的几个老贵族揪出来了,消灭了内部隐患。

    然后松赞干布并没有像热血少年那样的冲动,并没有脑袋一热就发兵平叛,而且一方面休整国力,深入民间,修生养息,厚赏士卒,训练军队。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各方割据势力。

    终于,在实力增大了之后,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度过雅鲁藏布江,收到了逻些和吉曲地区的拥戴,彭域地区更是主动向他这位少年英主投效。

    三年的蓄力,终于让松赞干布忍耐不住了,向世人显示出了雄健的肌肉,短短几月时间,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以飓风扫落叶的手段,将那些土鸡瓦狗一般的割据势力逐个荡平了,吐蕃分裂三年之后,重新得到了统一。

    吐蕃统一了,这样的大事,由不得大唐朝堂不重视,因此,李世民在收到这封册子的时候,也是赶忙召集重臣来商议。

    而且还特意的叫来了李破军,因为李世民记得,李破军以往就好像对吐蕃格外重视。每次讨论敌国四夷的时候,李破军总是对这个西南苦寒之地的小国格外的慎重,废话,作为历史上数次打破大唐长安城的强敌,李破军能不重视吗。

    待得李破军看完,正在思略之际,李世民也是将目光看向了他。

    “太子,以往你便对吐蕃多有重视,现在,你有什么看法?”

    听见李世民的话,众臣都是看向了李破军。

    感受着众人目光,李破军微微坐直了身子,不再是那么懒散,但仍是恭谨回道:“在场有诸公善谋能断,孩儿不敢妄言”。说不说是一回事,客不客气一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满李破军的“客气”,直挥手道:“但讲无妨”。

    见此李破军也是一笑,看了看手中册子,直问道:“敢问阿耶,这册子是何人所献?”

    “此乃琅琊郡公牛进达所献”。李世民一顿说道,“怎么了?有何问题?”

    怪不得,李破军微微点头,原来是牛进达所献,这么说就不奇怪了。

    这本册子上面记载吐蕃最近几年的情况甚是详尽,而吐蕃又是西南偏远苦寒之地,平时有何消息传递都挺难,这么具体的吐蕃国内消息,若不是专门派人收集是不可能得到的。

    而历史上牛进达的主要功绩就是击溃吐蕃,在与吐蕃的数次冲突中,唐军在牛进达的率领下屡战屡胜,而牛进达本人就是多年镇守西南,与吐谷浑、吐蕃以及獠人的战斗中多立功勋。

    而且牛进达现在就是剑南那边,跟吐蕃搭界,所以他搜罗这封情报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牛将军是什么意思呢?”这只是牛进达的进献的一封情报,并不是奏疏,李破军也不明白牛进达到底是什么想法,是告知朝堂一下吐蕃动态呢,还是请求出战呢还是什么别的情况,但李破军估计,请求发兵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李世民虽然对李破军接二连三的发问有些不爽,但仍是将手边的一封奏疏扔给他,“牛进达请求发兵,趁吐蕃尚未彻底稳定之际,再将其搅乱”。

    李破军眉头一挑,粗略看了一下牛进达雄赳赳,气昂昂的请战奏疏,便是噌的起身,很是正式的朗声道:“陛下,牛将军之奏,臣附议”。

    李世民微微讶异,众臣也是,只见得李世民看了一眼众臣反应,便是抬眼道:“说说看”。

    “从这份册子便可以看出,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实不可小觑,如今吐蕃一统,而松赞干布又是改革军事,平衡贵族,加强王权等一系列措施,就足以表明他的野心并不小,若不趁其现在势弱,将其打杀,灭其国,擒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