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99部分

一世唐人-第599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威武,殿下威武……”。

    “太子殿下果然是英武过人……”。

    ……

    长安百姓见着持兵着甲的李破军,雄赳赳,气昂昂的领兵进城了,顿时大噪,兴奋莫名。

    待得行进到朱雀大街正心,李破军高举手大戟,“风!风!风!”

    刺啦脆响,李破军身后一千龙骧轻骑,刺啦的拔出佩刀,斜指四十五度。

    “风,风,风”。李破军拍马冲去,身后一千龙骧轻骑如猛虎下山,战马迈着整齐的步子紧随其后。

    龙骧轻骑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人数只有一千,机动性墙,战斗力强,虽只有千人,但是喊着号子跟随李破军冲锋,那股子气势,简直无法严明,不是像之前唐军的那样压抑,这股气势是不可阻挡的气势,是无敌的气势,让人生不起抵抗之心。

    龙骧轻骑跟随李破军冲到朱雀门前,齐齐勒马,没有一丝杂乱,甚至连战马落蹄声都是在一个点。

    而后一千飞熊重骑的冲击感更强,飞熊重骑人马皆着甲,千名重骑兵整齐划一,排列有序的进行冲锋,直震得耳朵嗡嗡。

    待得随后步军,弓弩手,陌刀兵一一走过之后,在场之人都是叹服不已,之前十二万唐军已经足够震撼了,所以现在对于八千神策军并不是很震撼,只是很吃惊,很佩服。

    神策军的队列行进真的是行动如一啊,数千人在一块竟是发出了同样的脚步,八千人很快走过了,但是仪式并没有结束了。

    翟长孙领着神策军绕城而走了,李破军噌噌噌的了朱雀门。

    “哈哈,好,好啊”,李世民一时间豪情万丈,张开双手拥抱着城下臣民仰天大笑,李世民眼睛透露着灼灼目光,环视一圈,看向了两侧的四夷使节,目光所及,没有一人敢与之对视这一刻,李世民的威势达到了顶峰,各国使节们只觉得一股滔天气势倾泻在身,忙是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这一刻,各国使节们终于见识到了大唐的实力,这展现出来的有近十三万精锐了,他们其有些小国,举国人口也不过十几万人而已,何曾直面见过这么多精锐军队啊。

    据说这还只是大唐显现出来的一部分,大唐军府遍布天下,多达六七百府,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各国使节粗略一算也可以算出来大唐的府兵最起码有六七十万人。

    这还是训练有素的府兵,再带其他的郡兵,乡勇的话,大唐轻轻松松的可以征调出来百万军队,百万军队,这是什么概念,那些举国人口不过十几万的小国压根不能够想象。

    现在他们的心思完全沉不下来了,此次来大唐是为了窥探大唐的情况,这下子不用窥探了,大唐直接展现出来的一小部分肌肉是把他们给吓懵圈了,一个个心神俱乱,更是想着尽快回到祖国,告诉自己的君主,千万别跟大唐作对。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为朕起舞助兴() 
1147。为朕起舞助兴

    在各国使节,有一个地位尤其特殊的,坐在最首,地位看起来竟是在高昌,吐蕃等国使节之,这人正是西突厥使节阿史那咄力,阿史那咄力是现在的西突厥现任可汗肆叶护可汗的弟弟。

    肆叶护可汗名叫阿史那咥力,是西突厥前任可汗统叶护之子,统叶护在位期间兼并铁勒,吞并吐火罗,开疆拓土也堪是草原雄主,但是被自己叔父莫贺咄给阴了,莫贺咄杀死统叶护之后自立为可汗,然而统叶护人死余威在,草原部落共同推举西突厥大臣阿史那泥孰做可汗,泥孰也是忠义之人,不肯位,迎立统叶护之子阿史那咥力做可汗,也是肆叶护。然后现在是肆叶护和叔父莫贺咄互相攻击,西突厥已经乱了好几年了。

    所以说草原的情况真的复杂的很,东边还好,大唐灭了东突厥建立了都督府,一些都在管辖之内,西突厥鞭长莫及了,乱成一锅粥了。

    阿史那咄力作为西突厥可汗之弟前来出使,西突厥又是当之无愧的草原霸主,他的地位自然是很高的,高昌,龟兹,吐蕃那些小国,他还不放在眼里。

    阿史那咄力本来是挺高傲的,西突厥下,在得知东突厥被大唐灭亡之后,并没有多少人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都是一个个的跳脚骂着颉利,嫌弃颉利丢了他们突厥阿史那家族的脸,

    在接到大唐的邀请之后,肆叶护可汗也是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来观礼,也好一探大唐的实力,但是现在,阿史那咄力史面色惨败,两股战战。

    阿史那咄力能够很确定,只要大唐让方才阅兵的十几万精锐去帮助莫贺咄,那完蛋了。想到这儿,阿史那咄力谨慎的看了看坐下的一名身材矮小的突厥人,那人是西突厥莫贺咄可汗的使者。

    似乎是感受到了阿史那咄力的眼神,那矮小使者也是回头一看,同样是脸色不太好,但却是看着阿史那咄力轻蔑一扯嘴,阿史那咄力顿时气的直攥拳。

    “诸位贵客,我大唐将士可算雄壮否?”李世民对于西突厥两个可汗之间矛盾那是了然于胸,阿史那咄力这小把戏也是被李世民看在眼里了,当即也是开怀大笑道。

    听得李世民这自卖自夸的问话,众使节心都是吐槽:尼玛,你这不是废话吗,这军士要是不雄壮的话,哪里还有雄壮的军队啊。

    心虽是吐槽,但是众使节嘴可是没含糊。

    “大唐军士英勇善战,外臣莫敢直视……”。

    “大唐神威无敌,军士威猛雄壮,小臣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天朝强盛如斯,小臣与有荣焉……”。

    …………

    各国使节那是绞尽脑汁的去恭维李世民,而此时的李世民也是哈哈大笑,甚是满意。

    又是转头看着承受着莫大屈辱的颉利可汗,直背手笑道:“咄苾,事到如今,你可服气?”

    颉利可汗脸色一阵变换,眼闪着屈辱的目光,袖袍里的手紧攥着,终于,在李世民的逼视下,颉利知道老命要紧,当即也是俯身道:“大唐强盛,陛下圣明,本汗心服口服”。说着这话,颉利闭了眼睛,他知道,他说出这话之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东突厥,不存在了,而他阿史那咄苾,也将从至高无的突厥大可汗成为了大唐的臣子。

    李世民见此又是仰天大笑,直笑得脸色潮红,指着颉利,李世民有些失态,“昔日,朕登基伊始,你阿史那咄苾是何等的风光啊,一路南下,直打到朕的长安城外了,那个时候,你焉能想到你亦有今日?”

    颉利脸色也是红白变化,咬牙不语。

    见得颉利不言语,李世民撩衣坐下,饶有兴趣的盯着颉利道:“值此盛事,朕与大唐臣民同庆,久闻咄苾能歌善舞,不知可愿为朕起舞助兴啊?”

    李世民话音落下,众人皆惊。

    这……陛下竟是要让东突厥大可汗在众目睽睽之下起舞助兴?这简直是对颉利的莫大屈辱啊。

    一些老臣有些坐不住了,觉得此举不妥,有失天朝风度,但是看见李世民那盈盈笑意又是不敢出列劝阻。

    而一众外国使节也是哗然了,当年的东突厥那是巨无霸汗国啊,这些小国都是仰视的,现在大唐皇帝陛下竟是要让突厥可汗当众跳舞,这简直太劲爆了。不过一众使节心里竟是还隐隐有些期待,当年的颉利何等猖狂,纵横草原,手握控弦之士数十万,那可是草原至高无的存在,谁能看这样的存在跳舞啊,若是有幸一观,那真是值得夸耀一辈子、讲给孙子听的幸事啊。

    颉利一听也是愣了,眼睛赤红,猛然抬头挺直身躯瞪着李世民,“陛下,原有句话,士可杀不可辱……”。

    然而话还没说完便是被李破军给打断了,“俘虏要有俘虏的觉悟,你算什么士,你是一草原屠夫,自武德二年处罗崩始,你颉利可汗侵略了我大唐边境多少次,杀掠了多少臣民,劫夺了多少财物,留你一命,已是天朝恩德,再多聒噪一句,我认得你,我手剑认不得你”。李破军手扶腰间宝剑,阔步走到颉利面前厉喝道。

    声音铿然,震慑人耳,一众大唐武听了纷纷喝彩。

    而各国使节也是十分好的看着这位大唐太子,心着实有些太多的疑问,尽管他们也知道大唐的太子不凡,但是从未有过深入了解,大部分使节这还是第一次见着李破军。

    颉利眼睛圆瞪,盯着李破军,而李破军也是丝毫不退,这个时候是要将东突厥的气焰彻底压下去,只有颉利从此低头了,东突厥才会安生。

    几息过后,颉利闭了眼睛,紧攥的拳头忍不住的颤抖,再睁眼时,已然不见了挣扎,只有灰暗,对着李破军躬身一礼,又是对李世民拜道:“陛下,罪臣阿史那咄苾为陛下献舞”。说罢之后也不顾惊诧万分的观众,直接在原地翩翩起舞,捻起衣袖颇有节奏的在原地跳动,跳起了豪迈健朗的胡旋舞。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肥青雀() 
1148。肥青雀

    见得颉利竟是真的跳动起舞,众人都是面色各异,李世民也是脸色阴沉,眼睛里闪着几缕异色,盯着颉利眼皮都不眨。

    李世民审视着颉利,他有些不确定,颉利到底是忍辱负重还是心灰意冷,若是忍辱负重的话,李世民说什么也不会留他一命。

    毕竟颉利可汗在草原名声甚大,威望犹存,作为阿史那家族的名正言顺的大可汗,一旦颉利要是重新回到了草原,那分散各地的突厥部落将会重新聚集,到时候犹如放虎归山。

    若不是颉利知趣,被擒了投降了,李世民包括李靖等人都是不愿留其一命的,但是颉利这奸滑老贼应该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一被擒住也不反抗,跟滚刀肉一样,你说啥我做啥,让大唐找不到杀他的借口。

    看了一会儿,李世民似乎没有看出什么来,颉利一直面无表情的跳动着,眼也是毫无波澜,连屈辱之感都没有了,若是说这是在隐忍,李世民更不能够留他了。

    “好了好了,咄苾退下吧”。既然没有看出什么来,又打压了突厥气焰,李世民挥挥手让颉利退下了。

    颉利感恩戴德的拜退。

    阅兵式结束,效果是显着的,李世民甚是满意,当即宣布了赏赐,每一名征战将士都是厚赏。若不是从东突厥哪里劫来了海量财物,这次大赏凭国库还真拿不出来。

    承天门,承天门是宫门的正南门,进了承天门是进入了宫城了,门前有宽大的宫廷广场,向北经过嘉德门、太极门到了大唐皇宫的主殿,行视朝听政、会见群臣以及册封大典的朝——太极宫了。承天门有三个门道,门道进深为十九米,门道面是承天门楼了。

    承天门楼也是一个很大的宫殿,作为大唐宫城的正门,这座城门楼一向很是重要,也是朝廷的外朝所在,如元旦、冬至,设宴听乐都在此处进行,朝廷如果遇有各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便是在此地设宴款待。

    现在,武百官以及各国使节,便是被引到了此处,李破军一身盔甲甚为显眼,直跟在李世民身侧。

    “大哥,你这盔甲真气派,你以前答应给我也弄一套的,可别忘了啊”。李恪走到李破军身边,挤眉弄眼的低声说道。

    李破军一笑,正欲说话,一旁的李承乾是回头轻斥道:“别打扰大哥,大哥这是作战用的,你拿去玩耍平白浪费了”。

    李恪闻言忙是低着头,吐了吐舌头,似乎对二哥的呵斥司空见惯,李破军的眉头微皱,直摆手道:“左右不过是一套盔甲,高明何须训斥”。

    “大哥说的是,只是这三弟太调皮了,没大哥的本事还天天舞刀弄枪的,师傅们也是气坏了”。李承乾也有十二三岁了,听得李破军说话,忙是应着,一边老成的数落着三弟李恪。

    李恪闻言暗笑,又怕被古板的二哥给听到,只是歪着头谢谢李破军。

    一旁的李泰虽然只有十岁年龄,但是肥胖之态已经显现了,圆滚滚的肚子再加圆乎乎的脸,乍一看还有些可爱,只是李泰喜欢端着亲王的架子,小小一个人儿,偏偏学着大人做派,走路气派,脸色板着,眼总是带着几丝不屑与高傲。

    见得李破军几人说话,李泰也是在一旁慢走着听着,低着头眼不知道是何神色。李破军看了看李承乾李恪二人,这两人虽然是喜欢斗嘴,但是还有感情的,看了看门头走路不说话的李泰,李破军眼也是流露出一丝担忧,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太孤僻了,跟几个兄弟姐妹都是不太亲热,在外面名声也是好坏参半。

    一方面越王李泰虽然年轻甚小,但有太子李破军当年的风范,都是神童,越王殿下三岁读论语,四岁能背句,五岁能背诵,七岁能解读,年轻虽幼但是学问甚好,连李纲,孔颖达等名儒都是称赞。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