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91部分

一世唐人-第591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破军的话,李世民唐俭二人都是眼中闪过异色唐俭微微笑着捻须,似乎很是高兴,毕竟王玄策是他看重的后生晚辈,这个王玄策自从进了鸿胪寺之后,一直勤勤恳恳,手不释卷的饱读各种典藏,熟知各国事务,经常去找市井间的各国商旅,不耻下问的请教各国内情,还精通突厥,高句丽,天竺等数国语言,简直就是个人才,王玄策为人果决英武,这一点也是唐俭很欣赏的,所以这次他故意在李世民面前提起王玄策的名字,并且小小的捧了王玄策一下。

    唐俭学识渊博,先是礼部尚书,年前调任鸿胪寺,都是主持外交事务,而突厥等游牧民族乃是大唐劲敌,难道唐俭就真的不知道薛延陀可汗的子嗣情况吗,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世民看了看李破军,也是点头道“也好,那便问问这个王录事吧”。说着话语气也是令人琢磨王玄策?九品录事,却是未曾听过此人,但是能得唐茂约盛赞,我儿又好似与其相识,或可提拔一二。

    王敬忠又忙是吩咐人去传召。

    “怎么?我儿认识这王玄策?似乎对其颇有兴趣啊?”唐俭也是心腹重臣,此间没有外人,李世民也是微倾身子看着李破军笑问道。

    唐俭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破军,心想着王玄策什么时候与太子殿下有交集了,若他是太子殿下的人,贸然引荐却是不妥了……

    李破军见状也是微微摇头道“并不认识他,但是阿耶也知道孩儿喜欢研究吐蕃以及高句丽语言,曾听人言鸿胪寺有个王玄策精通外藩语言,颇为了得,也只是只闻其名罢了”。他却是不认识王玄策,若是说认识,待会儿相见了岂不是尴尬。再者李破军没见过王玄策,也不知道此时的王玄策才能如何,也不好多加赞扬,一切还是得顺其自然,他顶多做个推手。

    再者说现在的大唐也不缺人才,真是人才济济啊,尉迟程秦,长孙房杜等人尚未老去,剩下的薛仁贵苏定方高季辅刘仁轨张文瓘等人都是没有出头之地,历史上是等到太宗驾崩,老臣凋零,这些人方才出头的,正好留着高宗重用。

    听得李破军这么说,李世民也是点头笑道“原来如此,你那藩语学的怎么样?要不要我为你寻个精通藩语的老师教你,好学乃是好事,而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四夷皆敌,对他们多加了解这是好的”。说着李世民也是叹道“若不是我国事繁忙,精力不济,定然也要好好学学的”。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陛下有此好学之心,甚是可敬。但陛下乃大唐之主,还是以国事为上为好,其余着自有臣等服其劳”。唐俭也是微微点头,直朗声赞道。

    李破军听得那是咋舌不已,不愧是历经四朝的老臣,这说话的水平,真是牛叉,既夸耀了李世民的好学之心,又隐晦的表示了忠心。

    在与善和坊一墙之隔的皇城里,隔着高高的宫墙里头有一大片官衙,这是鸿胪寺的衙门,鸿胪寺西靠含光门,东临朱雀门,占地面积甚广,里面有着二三百名官吏有条不紊的工作着。

    司仪部是鸿胪寺的两大部门之一,占地自然也是极广的,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大堂排列着,处理些各地的事务,随着一个内侍的到来,司仪部轰动了,忙是纷纷出来迎接天使。

    “司仪录事王玄策何在?圣人口谕召鸿胪寺司仪录事王玄策即刻觐见”。天使也不理会众人的恭谨,直搭手高声道。

    鸿胪寺众官员闻言不干自己事,也是告退各回岗位了,但是心底却是在猜测不知道圣人找王玄策这书痴作甚呢。

    王玄策在鸿胪寺还是很出名的,自身学识渊博,精通数门外藩语言,而且最让人叹服的是这家伙不管是忙还是闲,总是不忘看书,四夷各地的风俗记载地理天文都看,被鸿胪寺众官吏笑称为书痴。

    某件不大的厅堂里,摆了大大小小好几张桌子,上面趴着四五人翻看着书册,手持笔在记录着什么,一名传话的小吏匆忙跑进来,“王大人,快,天使在外面等待,圣人召见你呢,这是要面见天颜啊,王大人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啊”。那小吏来到王玄策面前恭谨恭贺道,尽管王玄策是个九品小官,但是在这些打杂的吏员面前还是有些官威的,官就是官,即使是最低品级的官也是官,吏就是吏,民就是民,很是严明的。

    手持简册正在津津有味阅读的王玄策闻言也是一惊,圣人召见?什么时候他王玄策能在圣人面前露脸了,反应过来后也是大喜,直起身看着手中位完成的工作朝左右道“玄策先去了,诸位多加辛苦”,一众同僚自是应着,心中也是猜疑。

    王玄策快步来到前堂,拜见了天使跟随其后进宫城了。

    皇宫皇宫,皇城与宫城是分开的,皇城是三省六部五监九寺的办公所在,宫城就是举行朝会,皇帝后妃皇子公主居住的地方了。从皇城进去宫城还要经过严格的护卫,可以从永安门,广运门,承天门,长乐门等数个宫城大门进入,王玄策只是应召觐见,自然不可能走承天门的,直从西阁门这个偏门一路快速来到了甘露殿。

    “大家,鸿胪寺录事王玄策现在殿外侯着”,李世民,李破军正和唐俭谈笑风生的时候,小王内侍躬身进入禀报。

    “哦?来啦?我倒是要看看这被茂约称为书痴才子的王玄策到底有多玄,哈哈,宣”。李破军也是停止谈笑,哈哈笑道坐直了身子。

    李破军也是饶有兴趣的抱胸看着。

    随着脚步声渐近,殿门口进来一个身着九品官袍的年轻人,却是很年轻,气宇轩昂,甚是潇洒,至少在这个看面容的时代是绝对的大帅哥了,再看其面容,鼻子挺翘,嘴唇削薄,眼神炯炯有神,平视着一切,一看此人就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并非须言了,胸中有沟壑的人那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特别是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这就是那个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外交官吗?李破军也是心里暗自赞道。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王玄策说薛延陀() 
1132王玄策说薛延陀

    王玄策来得殿中,微微抬头一看,便是看见位于上首的李世民正是含笑看着他,下座两侧之人他也是认得太子殿下和顶头上司鸿胪寺卿,当即便是走上前朗声拜道“臣鸿胪寺司仪录事王玄策拜见陛下”。

    “嗯,你就是王玄策,很好,免礼”。李世民捻着胡须颔首笑着看着王玄策。

    首先第一次见这个王玄策,李世民就是很满意的,无他,只因为气度。这个王玄策不仅姿容英武,而且气度淡然,从容不迫,见着他这位大唐至尊一点也没有失态,着实是个人物。

    “谢陛下”王玄策有些搞不明白李世民找他来的意图,只得安心等候询问,但也没忘了给李破军和唐俭行礼。

    “王录事,听茂约说你熟知诸夷地理人文,学识渊博,朕有一事问你可否?”李世民尽量保持着和煦,面带微笑说着。

    但是李世民毕竟大唐皇帝,说话间气势使然,王玄策也是躬身应着,颇有压力,“谢唐大人盛赞,臣不敢当,臣确对诸夷略知一二,陛下但请吩咐”。虽然第一次见皇帝陛下有些压力,但是王玄策毕竟是王玄策,仍是不卑不亢,并且很有自信,有句话说得好,有自信的人最美,有自信浑身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此时王玄策就是这样,李世民看到的是大唐外交部门的一个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官员,印象分简直是直线上升。

    若是王玄策像那帮子腐儒一样学着谦虚自谦,或者拍着胸脯狂妄自大,这两种情况李世民对他都不会有好感。只有这样谦逊而不是自信的充满朝气,才是王玄策这样刚入仕途的年轻官员所应该的。

    “哈哈,好啊,朕问你,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的子嗣情况具体如何?你可知晓啊?”李世民俯身前倾盯着王玄策问道。

    王玄策闻言心头一松,原来是了解这个,那就好说了,若说起各国风俗地理人文内情等等,他最是不怕了,多年来他就是致力于了解诸夷的事情上,这就是他最大的知识宝库了。

    当即剑眉一挑,微微含笑道“回陛下,臣略知一二”。

    “讲!”李世民眼睛一亮,斩钉截铁道,同时挥手跟李破军道“我儿记下来”。

    李破军一怔,王敬忠奉上了纸笔,李破军笑了笑拿起笔纸做起了记录。

    王玄策见状也是咳嗽了一声,站直了身子,正欲开口,李世民挥手道“坐,上茶”。

    王玄策这回是惊到了,忙是拜谢,感激涕零的坐在最下首。

    他一个九品官儿,居然能够在皇帝太子还有一个三品大员面前有座位,还有茶水奉上,真是莫大的恩典啊。

    当即搜肠刮肚的整理词汇直道“夷男可汗本名乙失夷男,乃东突厥处罗可汗之子,頡利可汗之堂弟,夷男本为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麾下,贞观元年,西突厥大乱,统叶护可汗被杀,夷男率领部众七万族人东逃,投靠堂兄頡利可汗,頡利暴戾无道,部众纷纷弃暗投明,夷男亦领延陀、拔野古、薛、回屹、同罗等部落请求归附大唐,陛下圣德,于贞观二年册封其为薛延陀汗国真珠可汗。薛延陀可贺敦(王后)乃是室韦部嫡女,生嫡次子拔灼,拔灼深受夷男宠爱,年仅十五便为万夫长,统领一部室韦部落,其人阴狠奸诈,志向远大,常向人言其必定要建立超越冒顿、檀石槐的功绩”。

    说到这儿李世民也是笑了,“这些蛮子倒是挺会励志,可惜我大唐不是汉初,亦不是汉末啊”。

    李破军也是摇头一笑,这些草原上当真是崇慕强者到了极致了,匈奴冒顿灭东胡、征娄烦、夺河套建立起超大的匈奴汗国,还将汉高祖刘邦给围困在白登,确实是一代草原雄主,不过那是因为经历过秦末战乱,汉初国力衰微,需要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

    而鲜卑檀石槐灭夫余、征丁零、讨乌孙,尽取匈奴故地,建立起跟匈奴汗国一样强盛的鲜卑汗国,那也是牛叉的雄主,不过那是因为汉末天下大乱,诸侯乱战没精力去管他,绕是如此,曹操袁绍公孙瓒田豫吕布等人也是让鲜卑不敢南下牧马……而现在的大唐如日放升,可不是汉初跟汉末的羸弱帝国,所以李世民才如此嗤笑,尽管也发生过渭水之盟,但是李世民有足够的自信,此事以后将不会再有,至少他在位时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你继续说”李世民打断话之后也是伸手示意道。

    王玄策点点头继续道“夷男的庶长子叫曳莽,乃歌姬所生,其母难产而死,且曳莽面容丑陋,夷男不爱之,自幼便被抛弃漠北,独管一部,曳莽性情暴烈,好杀人,甚是凶残,薛延陀民众称之曳莽屠夫,因其凶名,故在薛延陀颇有威望……”。

    王玄策口若悬河一直说着,似乎整个薛延陀情况都是了然于胸。

    说罢之后,颇为寂静,王玄策看见李世民在闭目冥想,太子殿下也是持笔速写,唯有唐俭捻着胡须一脸欣慰加欣赏的看着他点点头,王玄策也是微微颔首回应,心思不明的等着李世民说话,

    终于,李破军笔听,李世民也是睁眼问道“王卿,方才所言可都属实?”

    王玄策闻言挺直了胸膛,“陛下,臣尽阅鸿胪寺有关薛延陀之藏书公文等,贞观二年亦曾随使前去薛延陀册封,游览薛延陀两月有余,可保臣之言句句属实。若有一句不实,甘受罪责”。声音朗然,振振有声,没有一丝磕绊,充满了自信。

    李世民看了也是叫了一声好,直道“王卿此番立功了,待得事成,必有重赏。王卿且退去,不日后,定有政事堂寻你协助”。

    王玄策听得有些不明就里,乖乖退去了。

    王玄策退去了,唐俭这位老臣也随之懵了,看着李世民,也未赧然出声询问,毕竟王玄策是他部下,他不问李世民也会告知他的。

    看见唐俭老脸有些疑惑,李世民则是摆摆手笑道“这事让我儿跟你细说”。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恐怖的工作效率() 
1133恐怖的工作效率

    唐俭是心腹重臣,又是分管外交的,李世民自然不会瞒着他,当李破军详尽的跟唐俭叙说完了之后,唐俭一拍手叫道“此计甚好啊,利用其内部矛盾,使其不战自乱,我大唐坐等渔翁之利,与前隋齐献公分化突厥之谋异曲同工之妙啊”。长孙晟被李世民追封齐国公,谥号献。

    “此计可是辅机所出?”唐俭还以为这分化之计是长孙无忌想出来的,毕竟长孙无忌他爹是此间高手,善用分化,而长孙无忌又以计谋闻名,家学渊源是很有可能的。

    李破军面色一怔,笑着没说话,李世民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