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48部分

一世唐人-第548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破军又是看着桌上的那盒骨灰道“阿正去找一个高明的匠人,为我雕刻一匹玉顶马的石像,另外,在勇烈祠下,给我建个马冢,我要安葬玉顶骨灰,马冢就不要太过豪奢了”。

    李正听了也是肃然应着。

    正待李破军这边说罢,张文瓘就是过来了,将手中一封情报递给李破军,看了看几人都不是外人也是直说道“龙门郑家之事查到郑氏商铺之后线索就断了,这是昨晚捉到的西市东街郑氏盐粮铺的账房先生的供词,不过他也不知道郑氏收私盐之事,只知道每月会有一匹廉价的上好解盐入库,他只是以为是东家凭借关系低价买进来的,却不知道是私盐”。

    李破军仔细看了看这供词,也是摇摇头,直将其甩到一边,“看样子他只是一个局外人,郑氏收私盐之事应该是瞒着他在,不过那盐粮铺掌柜的一定知道,尽量将他给我绑过来,让他招供画押”。

    张文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正却是不明白,直道“郎君,龙门郑家已经确定必死了,为什么还要查呢?收私盐即使查到了以郑氏的能量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啊,定夺缴纳罚金而已了”

    李破军直摇头,心里正在思略着,嘴上直道“我在搜集证据……”说到这儿李破军猛然一顿,翻眼瞪向李正,“以后不该问别多嘴”。

    李正一惊,忙是认错。

    李破军看了看李正,没说话直起身道“那王家阿婆现在何处?带我过去”。

    李破军跟着李正去了后山,进了一间靠山的小院,李破军就是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门口发呆,神情颇为惆怅。

    李破军一怔,直上前询问道“阿婆,现在天气还未暖和,外面风冷,你怎的坐在门口啊,快进屋歇着吧”。

    那老妇人转过头来,看见李破军也是颤颤巍巍起身,“小郎君好俊俏,你是谁啊?”

    李破军一滞,正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只见得老妇人又是说道“老身在这儿等我儿子回来呢,沃尔出去打仗去了,还是去草原杀蛮子去了,他可厉害了,听说是骑兵呢,骑着高头大马的,就是不知道我儿身子可无恙否,听说草原很冷,蛮子都很凶的”。

    说着老太太也是一脸担忧。

    李破军闻言心中只觉得苦涩,屏退了左右,李破军也是一屁股坐在门槛上,直幽幽说道“那阿婆可知道您儿子是跟谁出去打仗了吗?”

    老太太闻言一脸高兴,笑的满脸的褶子堆起,“知道知道,我儿跟的那可是太子殿下呢,就是当年的秦王的大儿子,秦王那是大大的好人呐,秦王的儿子也是一顶一的好人,我儿有福啊”。

    李破军只觉得心中有些不知味,很是复杂,王皓本是英勇战士,在战场上亦是英勇杀敌,平时表现甚为优秀,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龙骧轻骑的队正,房外其他军队里那也是个有品级的军官了,只是可惜,他的软肋被郑玄毅那天杀的扼住了。

    王皓自幼丧父,是王母一手拉扯大的,最是孝顺了,郑玄毅这不要脸的将他苍老的老娘软禁了,王皓能不屈服吗,不过王皓终究是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儿,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结果活下来了,被李破军救活后,更是心中苦痛,只觉得羞愧难当,直接留下一封揭露郑家的遗书自杀了。

    但是现在李破军真不知道该怎么想老阿婆解释,闲谈了半天,终于老太太再次询问李破军是谁之时,李破军扛不住了,直接叹道“阿婆,我就是太子李破军,您儿子王皓是我的部下”。

    老太太一听愣住了,继而这才是惊得茫然起身就要向李破军行礼,李破军忙是扶住,待得老太太平复下来之后,便是急急问道“太、太子殿下,不知道我儿我儿现在哪里?可是想煞老身了”。

    “阿婆,王皓、王皓他,他……好着呢,他作战英勇,履立功劳,现在已经做将军了,在定襄那边儿做将军呢”。李破军踟蹰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有说出那个残忍的结果,只是笑着说道。

    。

第一千零七十章:无题() 
1070无题

    王家阿婆听见这个消息那是有惊喜又失落,李破军又是一顿安抚,继而便是直问道“先前王皓拜托我帮忙找到您,说是您被一些不明身份的接走了。阿婆您可知道那些人是谁吗?您被接走后又接触过谁呢?”

    阿婆听了也是笑了,直说道“老身也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人,只说是替我儿照顾我的,然后就把老身抬上了车子里,那好像还是马车,然后就到了知道高墙大院了,应该是大户人家,每天吃喝不短,只是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依着老身估摸着啊,估计是那户人家听说了我儿当将军了想着巴结我儿呢,要知道我儿现在二十四岁了,又当上了将军,那可是俏郎君咯,都想着把小娘子嫁给我儿呢,我儿身材高壮,又……”。

    一直听着阿婆夸着王皓,李破军一边唏嘘不已,一边耐心听着,终于,他听到了有用的消息了,“老身在里面最熟悉的一个人好像是叫白毛,他两鬓有着两撮白发,听那些人都叫他白管事呢,他也是个机灵小郎君,也是苦命人,自幼没了爹娘,才进了这户人家做了仆役,白毛小子在那些个仆人面前凶巴巴的,不过在我老婆子面前那是乖巧的很咯,前些日子,也是他把我背出来的,一直给老身送到城外,还给了老身许些银钱呢……”。

    阿婆碰见这么一个肯听她絮叨的晚辈也是极为高兴,而且这晚辈还是太子殿下,她就更是高兴了,一直说着,李破军也是听到了想要的内容了。

    白毛,应该是郑氏里的一个管事,就是他负责接触王家阿婆,负责写信递信的,他是关键人物,此人一定不能有失,又是陪着阿婆闲谈了一会儿,李破军就是告辞了。

    虽然王皓有罪,还是十恶不赦的灭族大罪,但是李破军并不是那等不辩黑白的人,在王皓这件事情里,他母子二人可以说都是无辜的,有罪的只有姓郑的。

    没有姓郑的,王皓只会是一个英勇的神策将士,王家阿婆一个善良淳朴的老妇人更不用卷入这场是非,不用来回奔波被人软禁,心想到此,李破军对于王皓的恨意也是消减了许多,尽管王皓告密差点令他全军覆没身死塞外,固然是可恨,但是人已经死了,姓郑的更可恨,除了李破军之外最大的受害者应该就是眼前这位淳朴的阿婆了,无缘无故失去了唯一的独子,一个可以让她自豪骄傲的儿子。

    李破军吩咐了后山管事不要短了王家阿婆的衣食,好生照看着,这后山居住的多是三个工厂里的工人及其家眷,经过一两年的发展,数百户人家在翠华山里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村落,附近村的百姓都是叫这个村为福人村,在附近百姓们看来,这数百户人家都是给太子殿下做事的,得到太子殿下的庇护不说,不用辛苦耕种不说还有薪资,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有福之人,附近百姓都上赶着将女儿嫁进福人村。

    “景阳,速速安排暗影,雷影等各部全力配合,把郑府里面一个叫白毛的人给我抓来,白毛两鬓生有白发,很好辨认,这个人很重要,一定不要出岔子”李破军叫来李震就是下令道。

    李震早已经对李破军稀奇古怪的命令见怪不怪,所以立马应着,至于是去绑郑家的人,还是王家的人,这他就不管了,只需尊从命令就是,当初李震觉察到李破军可能要对付世家之时,李震有些惊慌,毕竟世家乃是千年大族,也曾告诉过自己的父亲李绩,但是李绩严厉的呵斥了他,说李震不该跟他说这种事,这样相当于背叛了太子,既然选择了忠于李破军,就该义无反顾的遵从,不要有丝毫质疑。

    李破军本就是不善于玩儿阴的,现在打算阴死郑氏,那可是费劲脑汁,而郑氏现在,郑仁基紧急处理了私盐线索之后,便是无暇顾及这件事了,因为他自己陷入了困境。

    郑常来到郑府,似乎并没有平息多少,但是更加激烈了,郑善愿留着私盐一事不停的诘难郑仁基,而郑常再反击之余,也是对郑仁基极大不满,准确来说,这不满是来源于他儿子,郑家大少郑玄毅。

    郑善愿更是叫嚣着要回荥阳租屋召开族老会,直接把刀子亮出来朝向了郑仁基,郑仁基那是搞得灰头土脸,而这时,郑氏盐粮铺的掌柜的和账房先生相继失踪,更是令他惶恐不安,偏偏此事还不能够报官,更是不能够让郑善愿等著经堂一脉的人知晓,郑仁基那是又急又怒又憋屈,一时间灰头土脸,偏偏长子郑玄毅还外面鬼混,次子郑敞也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少年,至于那同父异母的庶出兄长郑乾意,别提了,提起来郑仁基就来气。

    一般大家族里面,都是嫡系去读书做官走仕途的,那些庶出的读书的也有,但是做官走上仕途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为家族做事,此如负责家族的生意,负责经商给家族揽财。

    郑乾意也不例外,郑仁基的母亲是清河崔氏的嫡女,脾性骄横,偏偏郑仁基之父郑大仕也如房杜一样,嗯,有些妻管严,一生唯有崔氏一妻,不敢娶妾,但是一次在酒醉后把崔氏的使女给上了,还瞒着崔氏生下来一个男孩,就是郑乾意,好说歹说,崔氏才没有把让郑乾意“夭折”,将他母子俩打发到乡下居住,后来崔氏死了,郑大仕于心不忍,就将郑乾意叫回来负责安远堂的生意,郑乾意幼时贫困,但是却不平庸,经商有头脑,而且胆子也大,私盐这条路子就是他联系起来的。

    现在私盐出事了,郑仁基自是恼怒了。不过他得亏生了个好闺女,年方二八的郑丽婉左右说和,四处周旋,一边安抚郑善愿,一边宽慰郑常,好歹让手忙脚乱的郑仁基歇了口气。

    李破军在护龙山庄待了一天,傍晚时分便又是快马回宫了,现在可不能“夜不归宿”了,不然长孙无垢得揪掉他的耳朵。

    而且对于郑家之时,李破军也正要向李世民汇报,大理寺的人查起案来如狼似虎,可别坏了李破军的基本才好。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李世民心中的疙瘩() 
1071。李世民心中的疙瘩

    李破军赶在宵禁前回了东宫,然而屁股还没有坐热乎,便是被小内侍传召,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见他,又是屁颠颠去了甘露殿。

    一进甘露殿李破军还没来得及行礼,李世民便是劈头盖脸的呵斥道:“一天到晚到处瞎跑什么,你可知道我一日寻你三次皆不见人影,你太子殿下事务繁忙哈”。

    李破军讪讪捏着鼻子陪笑,随手拉过一个坐垫坐下直问道:“阿耶找我啥事啊?我不在宫中就在翠华山的”。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直说道:“今日与诸公商议了盐法,皆言若无可行之法则不可妄动,既然这“民制官收,商运商销”之法是你提出的,那你速速写个陈条出来,明日再行商议”。

    李破军听了脸色一苦,但也知道这事他推辞不了,他提出的盐法“民制官收,商运商销”之法乃是百来年后才出来的盐法,虽然李破军不太了解盐法,但是见多识广再怎么也能说出点划时代的建议来。

    在李破军的记忆中,好像后世盐法都是这样的,具体是谁提出来的他也不清楚,反正办法是可行的就是了。

    其实李破军不知道,他这个八字盐法是要等到一百多年后,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才提出来的,刘晏是代宗时期的宰相,也就是三字经里面那个“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的刘晏,刘晏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管理国家财政长达几十年,改革漕运、盐法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在中唐以后,藩镇势力强大,若没有刘晏经济变法,为国库增加收入,大唐朝廷怕是早就撑不住了,而且刘晏的变法是利国利民的,国库丰盈了而百姓也没有受损,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极富盛名,其盐法被后世沿用千年。

    李破军也不知道这位牛人,只凭着见识就把刘晏的盐法给提前提出来了。

    见得李破军应着了,李世民又是说道:“你这几天在搞什么名堂,郑氏又惹你了?”

    李破军一听也是笑了,他知道他做的这些事是瞒不过李世民的,当即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了一封皱巴巴的信,递给李世民,“阿耶看过就明白了”。

    李世民狐疑的接过信来一看,看罢便是勃然大怒,一巴掌把信拍在案桌上,怒吼道:“好大的胆子,朕要将其灭族,灭族”。

    李世民眼睛赤红,满脸狰狞的怒吼,李破军见了直说道:“王公公,三丈之内勿使人近前来”。门口心惊胆战的王敬忠闻言赶忙退后,守在殿外三丈之远。

    “阿耶息怒,迟早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