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41部分

一世唐人-第541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艋屎笠簿H摆伤W×诵矶嘀页剂冀慰鱿艋屎蟮牡艿芩喂衄r可是朝中重臣呢,不管怎么说,李破军也是不好为难这么一个传奇一生的妇人的。

    萧皇后惴惴不安的坐下,义成却一梗脖子,直道:“小贼,休想恐吓与我,我乃大突厥可贺敦,尔等不过乱臣贼子耳,何惧之有”。

    听闻义成这话,张文瓘等人那愣是怒得牙帮子都疼,纷纷劝李破军下令,李破军看了看眼露凶光,一脸桀骜不服的义成,终究是叹了口气。

    “罢了,赐她一杯毒酒,给她一个体面”。李破军闭着眼睛挥挥手直道。

    李破军话音落下,义成亦是一怔,却是没想到李破军来真的,但是他活了数十年,什么苦难没遇过,害怕是不可能害怕的,当即反而是狂战大骂,“小贼,李唐贼子不得好死,终究也会亡于鸩杀,不得好死”。

    军士将义成拖了出去,只剩其声音在屋中回荡,李破军听得眉头紧皱,心烦意乱,忽的,便是心头一震,鸩杀鸩杀这李破军猛的想起来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哀帝李柷不就是被朱温鸩杀的想到这儿,李破军心头更乱。

    继而也是摇头苦笑,可笑他竟然被义成的临死毒咒给唬住了,也真是丢人了,张文瓘等人也是纷纷请罪宽慰。

    李破军摆摆手,看见案桌上有纸笔,也是提笔写下铁钩银划的七个大字,“隋义成公主之墓”,随手递给刚来的丁同甫,嘱咐道:“厚葬之”。

    丁同甫会意接过纸张,看去也是眼睛一亮,这就是名闻天下的瘦金体了吧那义成也真是够走运,当即好生的将纸张放入怀中,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丁同甫还想让李破军也给他题个碑文,荒诞的想法一瞬而过,也是摇头一笑。

    见得守卫进来复命,义成已然身死了,萧皇后也是身形一阵,有些恍惚,而頡利也是面无表情,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悲哀或是动容。

    入夜之后,二薛也是归队了,薛仁贵得知义成之事后,甚是自责,李破军也是宽抚一番,翌日,便是沿着黄河直去蒲州了。

    蒲州,这个地儿李破军也是记忆犹新,想当初,初次进长安的时候,他还去鹳雀楼游玩了一番,始建于北周的鹳雀楼本就是蒲州的名胜,而李破军不要脸的无耻盗诗后,鹳雀楼的名声很是广传,不过现在李破军可没心思再去故地重游,只因为长安已经不平静了。

    龙门距离长安也不近,足有两百多公里,李破军派出快马传报,一天半时间也就到了,当李世民收到快报的时候简直连胸膛都要气炸了,差点把两仪殿掀翻咯。

    长孙房杜,宇文萧魏等重臣一个不缺的齐聚一堂,低着头跟个乖宝宝一样不敢动弹,上头李二陛下走来走去,嘴里就没听过。

    “你们看看,都看看,简直是要翻天啊,一个小小的龙门豪族都敢贩私盐,眼里还有王法,还有朝廷吗?啊,户部和度支司是干什么吃的”。李世民踱步顿住,手指点着堂下一干大臣吼道。

    李世民一般还是比较有修养的,很少这些暴怒,但是此番真的怒了。贩私盐这可不是一般的罪行了,说重一点就是想要颠覆社稷了,这是在掘朝廷根基啊。

    随着李破军的暴怒,户部尚书戴胄和被刚刚叫来的度支郎中第五琦慌忙出列,拜倒在地认罪。

    李世民看去,须发皆白的老臣戴胄伏在地上颤颤巍巍,脸上涨红,看得出来他也是极为羞惭,李世民也是不忍,深吸了一口气直道:“玄胤公起身吧,此事错不在你”。

    戴胄拜谢起身了,然而管理盐铁的度支司郎中第五琦则是没那么好运了,看见李世民暴怒了,第五琦也是吓得够呛,跟房玄龄的表现差不多,低头伏地,大气儿都不敢出。

    果然,李世民眼睛一凝,看向第五琦的目光就没有看向戴胄那般仁厚了,厉色看去,直喝道:“第五琦,速领本部,去渭水渡口拦截龙门郑家商船,没截住的话你也就不用回来了”。

    第五琦闻言忙是应着。

    房玄龄抬头看了看众臣没有人说话,即使房玄龄也惧怕李世民发怒,但是他身为中书令,此刻却是不得不出声了。

    吸了一口气,房玄龄微微起身躬身道:“陛下,还请息怒,这郑家主犯明日便可到京城,还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置?”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直挥袖道:“交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从重处罚,定要纠出其同党,以证视听”。

    话音落下,堂下御史大夫李乾祐等三部主官哄然应着,同时众臣心里也是不平静,看来此番又是少不了腥风血雨了,一条贩盐利益链上牵扯的人定是不少的。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渭水码头() 
1055渭水码头

    渭水,这条黄河最大的直流,由陇右发源的河流流经关中平原,在潼关汇入黄河,作为长安八水之一的渭河,长达近千公里,流经长安之北,是长安重要的航道之一,每年通过渭河运输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石的粮食进入长安,商船往来,络绎不绝,最大的船只能够载重七八百石,一旦战时,来往军船更是往来不断,水运极为发达。

    在靠近渭桥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诺大的码头,码头上面人群涌动,岸边停靠着数不尽的一排排的船只,户部的税吏在这儿吆五喝六的盘查着。

    这本是正常情况,所有人都是习以为常,包括郑承业也是,郑承业是郑承基之弟,年约五十上下,但却是庶出,郑承基父亲的小妾所生,所以他这个名字跟继承郑家家业没有半毛钱关系,奉命管理郑家商业,郑通继任家主后,更是让他这位叔父来押送商船,美其名曰郑承业稳重持成,他放心。其实郑承业知道,郑通放个鬼心噢。

    郑承基在位时念在兄弟情分上还是重用他的,虽然不能够读书成为人上人,但是管理郑家商业,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见了也得称呼一声郑员外,可是到了郑通这儿,直接把他搞到商船来了,不就是怕他夺权吗,郑承业也很是气愤,可怜他年过半百还得随着商船四处奔波。

    他们这个商船是一个百石小船,船上装的尽是粮食,前线战事未歇,这幅时间长安卖的最紧俏的就是粮食了,他郑家也有一家小粮铺,屯了许久的粮食这才屯了这百石粮食来京出售,只要进了京,将这百石粮食卖给了宗族郑氏的粮铺,这趟押船任务也就结束了。

    郑承业躺在小榻上,心思飘忽,他也知道这百石粮食里面可是混着有别的东西的,但是他也知道,基本上不会有问题的,在大唐谁不知道郑氏,看见船头的郑氏旗号,也没有税吏敢严查的,郑承业正是这样想到。

    “管事,码头到了”。帘子掀开,一个小厮进来报道。

    郑承业听着外面的热闹劲儿也知道到了,但仍是瞪了一眼小厮,他不喜欢别人叫他管事,管事只是下人,他还是喜欢别人喊他三爷,这说明他也是郑家人。

    来到船头,看见码头上一切如常,郑承业也是点点头,直皱眉说道“打出旗号,速速过检”。

    小厮应着在船头打着旗号,却是郑氏旗帜,本是排着队的诸多船队见得一艘不大的船横冲直撞直接插到前面去,也是生怒,但看到船头旗号后,也是敢怒不敢言。

    堂堂荥阳郑氏,插个队又怎么了?有问题吗?没问题。有意见吗?没意见。这就是世家。

    来到码头,一名税吏一见郑氏商船也是眼睛一亮,忙是上前低头哈腰的服务,郑承业看都不看税吏一眼,毕竟这种不是官的吏员他也放在眼里,故作高傲的一昂头,“速速检查,莫要误了我郑氏时间”。

    郑承业说罢,税吏忙是摆手道“不用,不用,郑氏的商船自是不用……”。

    话刚说到这儿,忽的,一阵锣响,岸上的人纷纷避让,只见的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官员大步流星来往码头,身后跟着数十名吏员,另外还有数百军士随后,人群大惊,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场面。

    郑承业也是惊讶,那税吏却是没有惊,见得这中年官员眼睛一亮,忙是上前见礼,“见过第五郎中”。

    来往之人也知道这个第五自然不是第五个郎中的,而是朝廷度支郎中第五琦,郑承业也是有所耳闻,忙是低头拱手,他一个庶出的小县豪族跟这种朝廷大员自是说不上话的。

    第五琦看了看场面,直挥手喝道“继续盘查,本官亲自在此看着”。

    一种税吏搞不清楚顶头上司的意思,但是也不敢携带,郑承业心中一惊,看这样子,似乎要严查啊,又有第五琦这个主官在此,岂不危矣,当即就是从怀中掏出钱袋子递给来到近前的税吏,税吏看了看远处的第五琦没注意这边,也是飞快的揣入怀中。

    笑呵呵的看了一眼郑承业,意思意思了一下就让他们过去。税吏当然想不到这里面会有私盐这种惊天的东西,只以为这郑氏想要少报些税什么的,这些对于这些世家来说很是正常,之前也是经常如此。

    但是第五琦不是个浑人,恰恰第五琦精通术算,心思缜密,为人横扫持重,一想到这次事儿的严重性,他哪还放心算盘交给手下人啊,要知道这事儿干不好,他可是要丢乌纱帽的,坐立不安的第五琦直来了检查的地方。

    正好是看到郑家过检了在卸货,此时郑家已经是摘掉了郑氏的旗号,毕竟偶尔用一次行个方便是可以的,要是经常用的话,他们一个外地的偏支却是不敢的。

    见得这艘不大的商船上卸下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似乎颇为沉重,第五琦也是背手踱步上前,感兴趣的问道“这是什么货物?”

    税吏见得顶头上司发问,忙是恭恭敬敬的回道“回郎中,这是一百石河东麦”。

    第五琦闻言点了点头,捻着胡须河上看着往来的商船,直悠悠叹道“战事一起,好不容易稳定的粮价却是又波动了啊”。

    第五琦作为度支主官,之前协助兼任度支郎中的房玄龄就在度支司工作了多年,对于市场很是了解的,粮价多少,或许朝中大臣们不知道,但是这个与市场,与税收,与收支计算的度支郎中却是时刻了解的。

    税吏听了也是眼睛一转,直道“郎中大人忧国忧民,真是模范好官啊。卑下昨日买米,这米价确定又涨了一文了”。

    第五琦苦涩的摇头笑了笑,没打算跟这税吏多谈,然而税吏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把他吓着了。

    见着第五琦表情,机灵的税吏知道,要想让上司另眼相看就得说他想听的,明显这个第五郎中就是忧心粮价了,当即也是说道“第五大人也别忧虑,粮价虽起伏,但诸如这郑氏粮铺这样的大铺子的粮价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每日里都有各地运来的粮食补充,不至于缺粮断粮了”。说着税吏指着这正在卸货的郑家商船笑道。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截获私盐() 
1056。截获私盐

    税吏笑呵呵的指着这正在装车的粮食笑着安慰第五琦,然而第五琦正是愁苦望江面的脸却是忽的一愣,继而转头大惊,直抓着税吏肩膀喝问道:“你说这是哪里的商船?”

    税吏一怔,之呢喃答道:“郑、郑家啊”。说罢该低头看了一眼刚刚登记在册的簿子,又是补充道:“龙门郑家的一百石麦”。

    第五琦脸色巨变,继而哈哈大笑,蹭的回身喝道:“来人,将这郑家商船围起来”。

    第五琦命令一下,那些吏员还有数百军士很快过来将郑家商船还有这车队给围住了。

    郑承业大惊失色,忙是镇定下来上前去见礼,“大人,我是郑家商队的管事郑承业,不知大人因何将我等围住啊?”同时郑承业心里也是在猛跳,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啊。

    这百石粮食里面可是有些十余包私盐的,经不起查的,只要稍微一查就是能够查出来的,以往每次都能够凭借郑氏威名糊弄过去,因此也没做什么伪装,就是简简单单的装袋然后和粮食对方在一起的,只要上前摸一摸甚至是闻一闻都能够查出来的,郑承业怎能不慌。

    第五琦凝目看着郑承业,面上已经淡定下来了,盘问道:“你是从何而来?又是那个郑家?”

    郑承业可是不知道现在龙门郑家已经没了的,当即也是直回道:“回大人,我是绛州龙门郑家的,属于荥阳郑氏安远堂分支”。郑承业还特意荥阳郑氏抬了出来,想着这个第五琦能不能看在郑氏威名上别发神经如检查。

    但是郑承业没有想到的是,第五琦听得话后,那是欣喜若狂,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啊,当即就是大喝道:“将龙门郑家之人,全部拿下,严查这批粮食,其中定有违禁货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