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455部分

一世唐人-第455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这就恕我无可奉告了,张老板静待便是”。李正又是笑道,继而也是不顾烈日,叉手静静立在门前。

    过不一会儿,只听得前头小厮高喊道“梁国公二公子房俊,蔡国公二公子杜荷,宿国公二公子程处亮,吴国公二公子尉迟宝庆四位公子到”。

    众人一阵熙熙攘攘,围观的此瓜群众都是惊叹这第一批就来了四位国公家的公子啊。

    话音刚落,那小厮又是高喊道“英国公世子李震,郢国公世子宇文禅师二位公子到”。

    “汉王殿下到”。

    “河间王世子李崇义小王爷到”。

    “江夏王世子李景恒小王爷到”。

    “前右骁卫大将军,任国公刘弘基将军到”。

    …………

    吃瓜群众听得那常常的祝贺名单,竟是惊呆了,从未见过一家店铺开张竟有如此多的大佬祝贺,以前的祝贺阵容最大的就是英雄楼开张的时候了,那时候也就房杜几个公子哥去吃吃喝喝捧捧场,现在却是来了王爷、小王爷了。

    连那一向潇洒流逸的汉王殿下都来捧场了,传闻汉王殿下李元昌最爱读书,喜好书法、绘画等等,最是看不起商贾的,怎的现在也来了。

    祝贺的众人来了店前却是并未进去,也没有剪彩揭牌,而是笑呵呵的等在原地,各自攀谈着,众吃瓜百姓见了又惊,难道还有更大的大佬要来?难道是太子殿下更或者是圣人?众百姓摇摇头,都是有些不敢信。

    正在这时,只听得街前响起锣鼓高喝“太子殿下驾到”。

    “晋王殿下到,蜀王殿下到”。

    在场众人除却汉王李元昌闻言忙是躬身拜见。

    抬起头看去,只见得李破军一袭白衣,额缠二龙戏珠银抹带,足蹬流云虎头靴,腰间左佩玉,右悬剑,正是满面春风的挂着和煦笑容走来,左边一个少年身着紫衣,满身华贵高昂之气,正是晋王李承乾,右边一少年也是一身白衣,身姿挺拔,面容虽是稚嫩却有几分英武之气,正是蜀王李恪。

    。

第八百八十三章:劝学诗() 
883劝学诗

    众人拜见罢了,李破军抬步走到门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破军高声说道“圣人听闻此书店便宜售书,为买不起书的穷苦老百姓提供书籍,传播知识,实乃良心书肆。特吩咐我过来为其剪彩揭牌,以后还得诸位乡亲父老多多关照了”。说着李破军笑呵呵的拱手团团一礼。

    一众老百姓第一次见这场面都是有些慌张,忙不迭的还礼,顿觉心中那是既高兴又感动。

    李破军说罢也不多说,转身接过李正手中的剪刀,咔嚓一下将店牌上的红绸给剪短,红绸落下,露出大匾上流逸飘洒的三个大字——黄金屋。而眼尖的老百姓还看得见右下角还有三个小字,正是李世民的落款。

    听得这是当今圣人的御笔,一众老百姓又是拜见,面露崇敬,李世民虽然只登基不到三年,但是从昔日的秦王开始,李世民的威望民望从来都不低。

    剪彩罢了,李破军这才朝身边一个年轻男子拱手道“汉王叔,劳烦来一趟,一起进去看看吧”。

    那飘逸的年轻男子正是当今汉王李元昌,也算是诸多宗室王爷里有些贤名的,擅长书法和绘画,有些才名,若是李元昌老老实实的做个闲散王爷,李世民定是可以让这位异母弟弟富贵一生的,只是李破军知道,后来李元昌作死,卷进了杜荷侯君集等人的谋反当中,身死国除。

    当然,现在,李元昌还是那个闲云野鹤,寄心书画的文雅人士。

    “哈哈,这是自然,自是要看看,走,同进同进”。说着李元昌也是拉着李破军的手一起进去了,李元昌如今不过一二十年纪,正是活泼热情的年纪,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和李破军很是亲密。

    看着豁达爽朗,颇有魏晋遗风的李元昌,李破军也是心底叹息自古最是权与利动人心,这么一个洒脱的王爷,后来却也是利欲熏心了。

    一进书店一看,里面摆着一排排的书架,书架中间又错列摆放着一张张舒适的桌椅,也就是雅座,让进来的李元昌等人耳目一新,古朴淡雅的装修,若有若无的熏香飘飘,整个书店的氛围让人感觉很是舒适。

    李正又是凑过头来,嘻嘻笑道“殿下,那儿有一块白壁,可供人题词赋诗,今白壁空白,殿下才名远播,不如殿下去赋诗一首如何?”

    李破军闻言嘴角抽抽,极力忍住一脚将李正踹翻的冲动,心中腹诽这不是又打算让我盗诗嘛。

    李元昌听了眼睛一亮,直一拍巴掌笑道“妙,白壁题诗词,实为是妙。殿下你擅长填词赋诗,当开个好头,今日合该赋诗一首”。

    李元昌说罢,刘弘基等人也是附和,李破军见实在推辞不过,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应着了。

    书店赋诗?那得应景应情啊,书店应该写什么类型的呢,书店是看书学习的地方,自是要劝学类型的诗词才好啊。

    心中一动,李破军暗笑,劝学诗词那是多的不能再多了,李破军略一斟酌,就是豪迈的伸手道“取笔墨来”。

    早有准备好的笔墨在一旁,李破军眼角抽抽,娘的,原来李正早就打算好了。辛亏我是胸中诗词应有尽有,要不然的话说不得就要出丑了,李破军瞪了李正一眼,回去定要教训这厮一顿。

    李破军提笔润润墨,看着洁白无瑕的白壁,微微一笑,甩甩余墨,题词便是挥臂写道“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铁钩银划,傲然孑立的一首七言劝学诗跃然白墙上,正欲扔笔,李正忙是拉住,“郎君,还没题名呢”。

    李破军一拍脑袋,提笔便写道贞观二年九月卅日,李文瀚。

    李正见了嘿嘿笑着,喜不自胜,又好似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忙是拉过门口侍卫的陈康,“来来来,老陈,殿下的印章呢,私章在不在?来,印一个,印一个”。李正拉着陈康就往白壁边走,

    陈康见状也是愣愣的,直点点头,“在,在的,给”。陈康也不见外,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拿出一个小印递给李正,李正转身啪的一声就是给李文瀚落款旁边盖了个四四方方的印章。

    李破军满头黑线,尼玛,你们两人拿我当空气呢。

    而李元昌等人则是看着墙上那首七言诗赞不绝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好句,好句啊,语句朴实无华,却是平白直述,当为劝学诗传世名句啊”,李元昌拍着巴掌赞道。

    又在书店中逗留了一会儿,李元昌刘弘基等人就像是个好奇宝宝,这里看看,哪里瞅瞅,一会儿做着优哉游哉的品品香茗,一会儿有模有样的拿起书看了起来,天文地理,算术律法,文学诗词,甚至是匠人书籍,市面上各行各业的书籍全都有。

    眼看着到了中午,而聚在门外的人越来越多,李破军知道,他们不走,书店是不能够正常营业的,当即就是拉着众人直去了不远处的英雄楼。

    红烧狮子头,水煮鱼片,红烧肉,鱼香肉丝,清蒸鱼等等后世常见的菜式被端上了桌子,顿时就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口腹之欲的威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抵挡的,李元昌作为唯一的长辈也不见外,拿起筷子就是夹了一个狮子头,一口咬一半,顿时眯起了眼睛。

    “软糯滑腻,清香味醇,一嘴咬下去,满嘴的鲜滑肉汁,美味,人间美味啊”。享受的吃了一个狮子头,李元昌直啧啧赞道,又是几筷子下去。

    众人也是不客气,风卷残云的吃着。

    “果然英雄楼的厨子做的才是最正宗的啊,我家那厨子做的味道不及这十分之一啊”。房遗爱就跟个饿死鬼似的嘴里塞的满满的。咽罢了又是灌下一口酒水,吧唧吧唧嘴,忽的,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

    “殿下,你说的那西风烈酒在哪儿呢,咋还喝不着啊,这劳什子千日酿喝多了也腻歪,感觉越来越没味了”。房遗爱说着竟是嫌弃的看着手中好几贯钱一壶的长安名酒千日酿,要知道这千日酿可是价格不菲的,普通人家一生的家当都不够喝几壶的。

    。

第八百八十四章:三座作坊() 
884三座作坊

    听得房遗爱的话,一旁侍候的李正也是来兴趣了,直向李破军问道“郎君,那酿酒的计划何时能够实施?”

    众人闻言也是看向了李破军,大家伙都知道李破军点子多,各种技能层出不穷,看样子那酒又是一个“从古书上学的”的酿酒方法了。

    李破军闻言也是眉头一挑,反问道“如今粮价多少了?”

    李正常做采购买卖,再是清楚不过了,想都不想的直接说道“斗米约在七八钱”。

    李破军听了也是一惊,直惊道“如今粮价已经平稳到了这个价格了吗?”

    要知道前两年大灾的时候,一斗米可是足足要三四十个大钱的,现在竟然只要七八钱,要知道贞观盛世的时候一斗米也才三四钱啊。

    李元昌房遗爱等人都是不关心这个问题,自顾自的大吃大喝着,反倒是宇文禅师听得津津有味,李正笑笑直说道“朝廷的赈灾很及时很全面,年初又下了雨,如今也快到了秋收之时,粮价应该还会下降的”。

    听得李正这话,宇文禅师击掌赞道“粮价下降且低价,这是盛世景象啊”。

    猛吃猛喝的李元昌等人听得一滞,继而也是放下筷子酒杯交口夸赞。

    “秋收……那就好,这样,等秋收过后,斗米到了六钱上下的时候,再开始动手酿酒”。李破军斟酌了一下直拍板说道,李正在一旁记着应着了。

    “殿下,这酿个酒还看什么秋收,什么粮价啊,有了法子直接酿呗”。房遗爱喝着价格不菲的千日酿直嘟囔道。

    李破军瞥了这二球一眼,没有理会。

    宇文禅师却是直说道“遗爱,酿酒是需要花费大亮粮食的,如今虽然禁酒令解了,粮价降了,但是粮食依旧不充裕,等到秋收之后,粮库饱足,再行酿酒,方可不影响粮价,不影响粮市,殿下这是为着百姓着想的稳妥之策”。

    看着宇文禅师的谆谆教导,房遗爱挠挠头,直说道“摩诘,我觉得你适合去做文官呢”。众人听了也是哈哈笑了。

    李破军却听得心头一动,看了看宇文禅师,白净瘦弱,翩翩君子之风,实在是不像是一个军人,武艺也是平平,最大的优点就是冷静稳重,做事一丝不苟,另外笔杆子耍的也不错,这么一看来,宇文禅师确实是不适合当武官的。

    当即斟酌一下便是直说道“摩诘,你沉稳严谨,我打算让你做军正,你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也是好奇的听着,宇文禅师面露不解,想了想,直说道“军正?是汉时军中执法官吗?”宇文禅师熟读经史,自是知道军正是个什么职位。

    军正是春秋时期到汉末时期,军中普遍设立的军中执法官,执掌军中刑法,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军事法官,军中有军官将士犯了军法法规,交由军正审判处理,再行定夺。只是后来,汉末大乱,三分天下,礼乐不存,制度混乱,军正这一很是“科学”的职位也被废除了,从此以后,军中没有专职的执法官,犯了军法的将士只要主将一声令下就可以斩首问罪。

    李破军听了点点头,“不错,正是此职,我欲重设军正,掌军中刑法,正军纪,定刑罚,品阶……暂列为从七品”。

    宇文禅师听了起身铿然应道“谨听殿下安排”。

    宴席散罢,李破军并未回宫,辞别了李元昌刘弘基就直去了城外护龙山庄,一路奔驰,来得山庄,进了书房就是拿起纸笔来写了。

    直到晚间,用饭的时候,李破军才出来,手中捏着写得满满的两张纸。

    一张纸上画了一张简易蒸馏器的结构图,想要高度酒的话直接去市场上买一些普通的酒,然后加热蒸馏一下,就成了高度酒了,这个方法最简单,但是口感就可能不咋的了,甚至有可能搞出酒精来。

    另一张上写了李破军从后世耳濡目染听来的一些酿酒方法。李破军毕竟没有学过酿酒,只是在后世的网络信息时代听过一些方法而已,知道一些大概步骤。

    第一步制作酒饭,然后拌曲、发酵、密封加盖和最后二次蒸馏等等,李破军都是大概写了一些,至于更多的,他实在是不知道,不过他相信大唐的酿酒匠人能够摸索出来的,要知道现在的剑南的烧酒,西域的三勒浆已经有些度数了。

    只不过唐朝流行的米酒,葡萄酒,果酒都是只经过发酵再压榨,并没有蒸馏的,完全没有蒸馏酒的概念,所以说酒很淡,基本没啥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