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371部分

一世唐人-第371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破军听了松了一口气,直擦擦额头并不存在的冷汗小声道:“那就好”。

    李世民听得一凝眼睛,这小子……想偷懒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棉衣毕竟是你发明出来的,你最是了解,还需你去监督指导才好,给你一个任务,两个月内做出三万套军用棉衣”,李世民喝了一口气秋儿呈上的回甘茗,吧唧吧唧嘴,心里暗骂,好小子,这回甘茗可是比送给我的好多了,好东西尽私藏着,看老子不狠狠压榨你。

    李破军闻言脸色一苦,继而直说道:“阿耶,这棉絮都是我让人亲手一点点扯下来的,并没有专门的工具啊,一套两套还行,跟拔鸟毛似的一点点扯,倒是拔得下来,但是三万套得用多少人去扯啊”。

    李世民闻言脸色一暗,继而直愤愤拍案呵道:“既然如此繁杂,那你还说什么推广天下,什么尽着棉衣御寒,说了与没说无异,予人期望,又败人兴致,讨打不成?”

    李世民心中那是艹的很,方才还说可以推广天下,极易推广什么的,现在又告诉我那些棉絮都是一点点拔下来的,制作很是不易,你这不是给人希望又让他绝望吗,李世民心中只觉得一上一下的,着实可恼。

    见得这暴躁老爹懂不懂拍桌子,李破军也是头疼,忙是说道:“阿耶勿急,勿恼,还是有机会的。孩儿愚钝,所以才用手工这种笨办法给棉花脱籽,但是天下匠人无数,能人何其多也,阿耶只要有人研制出快速有效剔除棉籽的工具就赏赐一二,保准立马有能人能够做出来的”。

    李破军滔滔不绝的,他的智计或许比不上长孙房杜这些人,但是若论鬼点子,巧方法,前世信息发达的社会什么没有,李破军出一些靠谱不靠谱的注意还是很轻松的。

    李世民听得眉头一挑,“你是说全国悬赏?”

    “嗯,这样不好,孩儿以为最好还是在工部和将作监内部悬赏比较好,毕竟这一批御寒棉衣是用于军事,乃是出其不意,不好为外人所知,特别是四方异族,而且工部和将作监的匠人便是天下匠人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相信会不负所望的”。李破军想了想也是直说道。

    李世民听了想想也是点点头表示同意,继而直仰天朝外面喊道:“传工部尚书段纶、将作大匠窦琎、大司农李纬甘露殿待命”。屋外侍卫统领李君羡应着下去派人传旨去了。

    李世民说罢起身便欲走,忽的李破军又是想到一事,忙是说道:“阿耶且慢,还有一事须得注意”。

    李世民又是坐下,示意李破军说。

    “保密,制棉技术绝对要保密,如今我大唐的棉花产量只能满足军事需要,暂时还不足以推行天下,制棉的工艺技术绝对不能够泄露出去”。这倒不是说李破军敝帚自珍,关键李破军一想到太平洋里的那个岛国,就是牙痒痒,整个隋唐,无数的岛国人来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与文化,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国子监里面都有不少来自倭国的留学生,长安城里倭国僧侣也是不少,这些人可不是来干好事的,而且来偷学的。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保密?如何保密?说说看?”

    说话间秋儿见得圣人又是坐下了,乖乖的上去给二人舔了茶水。

    见得李世民认真的听着,李破军也是抖擞精神,直说道:“阿耶,正所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我华夏自古居这中原沃土,文化、科技远非四方蛮夷所能比,燧人氏取火方得熟食,神农氏亲耕方有五谷,有嫘祖始蚕方有布帛,正是因为有如此先贤大德,我中华才成就礼仪之大,服章之美的教化盛世。

    试想一下,若是没有这些先进文化与技术,我大唐百姓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茹毛饮血亦不过吧。而四方蛮夷如今之文化技术也尽学我中原,如果我们把这些文化技术全部封锁起来,不让番邦学习,那么番邦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李世民夫妇听得愕然,李世民思略一下,也不知是不是赞同这个观点,只是说道:“那么你连我大唐百姓也要封锁吗?”

    李破军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直说道:“就事论事,就先说这棉花吧,现在棉花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白叠子作为一种观赏花卉,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购买的,所以首先便要防着世家大族,孩儿担心棉衣技术会被他们泄露给番邦”。李破军直说道,他心里知道李世民要三万套军衣,肯定是想要北伐突厥的,而一旦突厥得到了棉衣,那将如虎添翼,冬天对于他们来说将不会是厄难了。

    “阿耶,冬天本来是上天赐予突厥的一道生死关,若是让突厥得到了棉衣技术,再从西面西域,东面辽东二地大肆抢棉,那后果不堪设想”。李破军越是想越是觉得可怕,突厥人最是害怕冬天,比大唐更需要御寒衣物,所以说这棉衣技术的出现,最收益的当是突厥,当然,是突厥得到技术的前提下。

    李破军本以为这个消息很是重磅,老爹听了也会重视的,却不成想李世民听了却是毫不在意哈哈大笑。

    “观音婢啊,我还真以为这小子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原来他也有猜错的时候”。李世民直指点着李破军对长孙无垢笑道,李破军听得一脸懵逼,难道不是这样吗?世家是什么德行?而突厥得到棉衣的后果,难道心里没点数吗?

第七百一十三章:走了虎,来了狼() 
    713。

    走了虎,来了狼

    李世民见得李破军一脸模糊的样子,也是笑道:“虎奴,你以为那些世家得到制棉技术会泄露出去吗?甚至会泄露给番邦外族吗?”

    李破军听得一愣,皱眉沉思,李世民又是咬牙说道:“我保证,他们得到此技术,一定比你都看的贵重,所有的文化、技术,只有那些世家们才能享有,只能是他们独有,即便是朕的百姓有了此技术,他们也会去毁灭掉,因为……贪婪,只能他们才能拥有,文化如此,技术亦如此,有了传家文化,官吏门生尽出自门下,有了技术,便可独霸市场,赚取金银无数,剥削百姓”。

    说到这,李破军自是明白了缘由,无非就是世家大族的自私垄断心理作祟,至于出卖给外族,自诩儒学正统,中原名望的世家大族是不会做出这等事的,无非就是爱惜羽毛,一旦做了,他们在中原的根基将会荡然无存,也会遗臭青史,一向喜欢当了婊/子还喜欢立牌坊的世家,不到绝境关头是不会这样做的。

    李破军看着李世民面上的狠戾与无奈,也是暗叹一口气,世家大族的掣肘,最大限度的限制了皇权,李世民岂能不恨。

    汉晋至隋唐……世家大族的能量真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能够撬动皇权,直至明清,君主**制度达到顶峰,明清两代的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特别是满清,皇帝那真是说一不二,君主**到了顶峰,臣子甚至自称奴才,当然这是有实权的皇帝,诸如几个末代皇帝当然不行。

    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在自己的郡望之下,威望比皇帝都高,皇帝政令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族地郡望里,毫无威慑力。

    更加可恨的是,世家大族对于江山社稷来说,更是毒瘤,大肆圈地,剥削百姓,垄断文化,皇权之下的霸权,这让李世民这位有些远大理想的有志君主怎能忍受。

    思略片刻,李破军也是直说道:“阿耶勿用恼怒,世家大族的根基便在于文化学问了,如今科举已兴,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门,而孩儿那印刷术已成,一到时机,便可让书籍遍布天下,届时书籍不再世家独有,又给了寒门希望,一旦让底层寒门看到了自己崛起的希望,看到了他们眼中高不可及的世家也不过如此,呵呵,人的**是强大的,届时再看,底层寒门将会把世家大族给吃得一干二净”。

    李世民听得也是很惊奇,这个理论似乎……有些道理,不过李世民也是找到了问题关键,直说道:“你的意思就相当于是扶持寒门,扶持新世家以对抗老牌世家,岂不是赶走了虎又来了狼?”。

    李破军闻言一滞,想了想中国的历史进程,到了宋朝,有了科举和印刷,世家大族就基本上销声匿迹,这个时候最大的危害就是士大夫了,刑不上士大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赵宋的特色,而到了明朝,又有了拉帮结派的文人,什么东林党最是恶心人了,于国无大用,国难临头节操丧尽。

    想到这,李破军也不禁头疼,只得说道:“无论如何,狼比虎弱,总比五姓七望的老牌世家来的好”。

    李世民听得也是默然,直拧着眉头沉思,正是想着,王敬忠来报,段纶几位已是在甘露殿等候。

    李世民眉头一挑,一口把李破军那顶级的峨眉山茶给灌了,豪放的擦了擦嘴,直瞥眉说道:“走,你也随我去”。说罢便要走。

    长孙无垢见状忙是拉住,“哎,二哥等等,你还没有洗漱呢?”

    李世民闻言一滞,擦擦眼角揉揉脸,怪不得这么不舒服呢,当即也是直挥手道:“来人,伺候洗漱”。

    李破军听得脸皮子一扯,这老爹……太不讲究了。

    好在秋儿机灵,听了吩咐忙是端盆接水去了,长孙无垢见得也是点点头道:“嗯,这是小秋儿吧?也许多年了,机灵能干,有她服侍,娘也就放心了”。

    待得李世民洗漱罢了,龙行虎步的抬腿便欲走,李破军直喊到:“阿耶,这个……你不打算取下来吗?”

    李世民低头一看,那丑陋臃肿的绑腿护膝,嘴角一扯,心想到这也真够丑的了,嘴上直说道:“无碍,丑是丑了点,但确实暖和”。说罢抬腿便走了。

    李破军心底暗赞一声,老爹真是实际,不在乎外表,深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真理,看看满朝,尉迟恭一个黑的发亮,程咬金像只大猩猩,侯君集尖嘴猴腮像只猴子……这也许是老爹把李君羡这么一个大帅哥带在身边的原因吧,老久了黑炭头大猩猩,也得看看长得像样的养养眼不是,李破军心中腹诽。

    李破军一路腹诽着,李世民一路沉思着,父子俩一言不发,一前一后的转眼便到了甘露殿,

    看得一路上的护卫那是好奇不已,陛下殿下这是干嘛呢。

    进得大殿,殿中三名臣子正是坐着喝着茶水,只见得一个面相敦实,红膛脸的文官举着杯子抿了一口,直赞道:“极品的回甘茗啊,舌尖留香,苦尽甘来,一口茶,可谓尝尽人生百态啊”。

    这人李破军却是不认识的,一身简单的圆领长袍,虽是文人,举杯的手却是清晰的看得见那些茧子和皱纹,很是粗糙,三人中他只认得段纶,那是亲戚,每逢年节的都会碰面,那窦琎李纬二人,李破军就是不认得了,这人到底是是窦琎呢还是李纬呢?

    “哈哈,李卿若是喜欢,待会儿包上一些回去”。李世民哈哈笑着进殿了,直大方的挥手说道。

    说的李破军可是心疼不已,包上一些……要知道他献给李世民的可是极品峨眉茶,市面上可是买不到的,原来这粗糙的文人是大司农李纬,不愧是主管农业,还真像是农夫。

    三人见得李世民父子进殿,也是慌忙拜见,“臣段纶/窦琎/李纬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李世民手一挥直说道:“又非朝堂,莫要多礼了,坐吧”。

    说着直上首位坐了,很是随意。

第七百一十四章:君臣佐使() 
    714

    君臣佐使

    李破军听得李世民的话,既然这非是朝堂,那就是是私下会面了,那得行晚辈之礼啊,当即也是直向段纶毕恭毕敬的拜道:“虎奴见过姑父”。又向窦李二人拱手道:“邓国公,李司农,有礼了”。

    将作大匠窦琎爵封邓国公。

    你道为什么李破军对段纶那般敬重,因为段纶可不是简单人物,他可是李世民的妹夫,也就是李破军的姑父呢。段纶之父是隋朝的兵部尚书段文振,段文振此人李破军也是极为佩服,史记段文振胆智过人,生性正直,履立战功,深得隋朝两代皇帝的信任,隋炀帝如此多疑的人都封他为兵部尚书,加官进爵的,从未猜忌,由此可见一般了,在隋朝的将军里面那也是极为耀眼的。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其子段纶也是个好汉,少年时期就以侠义闻名,生性豪放不拘小节,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李渊起兵造反的时候,段纶也是有眼光,天下诸侯都不投靠,唯独选了李渊,带着麾下一万多兵马投效,可是把李渊给乐坏了,后来爵封纪国公,还把自己女儿高密公主给嫁给了他,而段纶也是不负所望,拜为益州道行军大总管时平定了川蜀,安定西南的西爨蛮,再后来贞观时期,年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