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314部分

一世唐人-第314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翟长孙老成持重,还是忧心说道“话虽如此,但大将军实不可犯险,还请发兵与城南接应”。

    李破军听了并不反感翟长孙三番五次的啰嗦,直点头应道“可以”。说罢找来地图,指着地图上一处说道“会昌城南二十里处,为连绵山脉,有一无名山谷可做进出,通城南官道,便是这里”。说罢便是正色喝道“诸将听令”。

    “末将在”。众将纷纷应着,倒是有几分气势。

    “明日有梁百武,程处默领军两千于此地潜伏,注意隐匿,不可为人所知,一旦二里亭有变,速去接应。”

    “末将得令”。

    “李震,杜荷留守大营,随时接应”。

    “末将得令”。

    “其余人等虽我前去二里亭”。

    吩咐完明日安排,李破军又是嘱咐李震加强对沃州等地的查探,看见杜荷并无异议,李破军也是点点头,便是散了。

    翌日,天色大亮,李破军着一身白色锦袍,额头缠玉带,腰间左悬环佩,右挂长剑,一副佳公子装扮。

    而翟长孙陈康二人便是一副家将模样,领着数十精锐护卫,腰间百炼横刀,胯下雄健骏马,房遗爱却是满是别扭的卸下了厚重铠甲,穿上了一身文士长袍,伴随李破军身侧,好似一文友。

    李破军等人如此打扮,在如今倒是实属正常,典型富贵公子出游的装扮。

    梁百武程处默二人也是领军悄然拔营了,四周派出了严密的斥候,如今虽是人迹“罕见”,但是两千人不是个小动作,保不齐就会被人察觉了。

    午时三刻,李破军端坐二里亭,周围翟长孙陈康神色紧张的护在两旁,目光有意无意的紧紧盯着那不远处的城墙。

    李破军见状不由得笑道“你们不用如此紧张吧”。

    翟长孙闻言苦笑,直说道“公子,你说的轻松,你的安全可是丝毫不得马虎的”。

    “你们如此紧紧盯着,他人看来倒是觉得奇怪,你看那些人,看你们如此煞气模样,皆是远远让开,如此,岂不是自己暴露了”。李破军正色说道。

    翟长孙闻言看去,果然,道上百姓本是行路疲惫,欲想进亭子里歇歇脚,但是见得他们这数十人披甲佩刀的都是远远的避开了,生怕冲撞了那家贵公子。

    见状翟长孙也是不由得心底苦笑,这可是殿下啊,那前头可是叛军啊,自己这方只有数十护卫,若是叛军得闻消息,五百骑军遍出,不消几息功夫,骑军便可出城冲至面前了,当朝储君,若是就如此被叛军给杀了,或者生擒了,当真是不敢想象,那影响力,翟长孙这等豪杰都是不敢多想了。

    眼见午时三刻已过,陈康递上水袋,直说道“公子,午时快要过了,那汪正雍不会是不来了吧”。

    李破军接过水袋灌了一口,擦了擦嘴,“快要过了,不是还没过吗”。

    陈康无奈只得继续等候,只是眼睛紧紧的盯着远处城门处,一旦城门冲出来兵马,他就会立马将李破军推上玉顶马,再把马匹股使劲抽一鞭子,即便那是殿下的宝马。

    正当这时,远远的来了一辆驴车,见了二里亭的李破军等人非但没有远远避开,反而是迎面而来,驴车停下,那车上之人下车了。

    李破军眼睛一眯,应着骄阳看去,只见得驴车之上有一男子,约摸而立之年,阔脸淡眉,身着灰白长袍,下颔几缕山羊须,尽管不长不浓却是剪得很是整齐,头发扎得一丝不苟,迎风而来,也是无有乱发,整个人远远看去,便是觉得此人很是讲究。

第五百九十三章:忠义都尉朱公时() 
    593

    忠义都尉朱公时

    看着这人,李破军当下心里便是定了,这人十有八九便是这会昌县令汪正雍。

    那中年男子进得亭里,见得亭中端坐一位气质昂然的少年公子,一愣之余也是眼露亮光。

    李破军当然要矜持,不可能先起来打招呼的。

    但是那男子也是直接,上前左右看了一下便是撩衣下拜,朗声拜道“罪官汪正雍拜见殿下”。

    李破军微微一愕,心想着这也太直接了吧,陈康几人也是微微一愣。

    李破军也不矫情,起身哈哈一笑,扶起了汪正雍,“哈哈,汪县令怎知是我”

    汪正雍闻言一笑,看着李破军,面带欣赏钦佩之色,一揖说道“此时此地,有如此风度绝佳,气度昂然者,非殿下莫属了”。

    说罢左右一看,殿下竟是只带数十护卫便来,胆气不凡啊。

    看着汪正雍那钦佩之色的眼睛,也知这话并非是恭维话了,李破军闻言一笑,“汪县令且坐”将汪正雍引入座中。

    一言一行,符礼符情,自有一番气度,朗声笑声,又是透露几分威势豪气,天家风度,自是显露。

    汪正雍又是为之折服,他这般儒家士子,心中的太子储君,正该如此。

    “明人不说暗话,汪县令既来,可见心城,不知会昌县情况如何还请县令告知”。李破军直说道。

    听得“明人不说暗话”这句俗话,汪正雍眼睛一亮,继而听闻李破军的话,又是面色凄然,下座拜道“殿下,那庐江王不尊王法,无君无父,王君廓等贼以为爪牙,罪臣断然不是,还请殿下明鉴”。

    李破军一笑,伸手扶起,“汪县令之忠义,我自是知晓,如今我率平叛大军到来,欲取会昌,平幽州,汪县令有何教我”

    汪正雍听了忙道不敢,直说道“罪臣枉为会昌县令,被林贼挟持,污了名节,罪臣未能殉节,已是无颜,苟活至今,只带师到来,望能略尽薄力。

    幽燕北地多壮士,并非都是那等贼人,心怀忠义之人多矣,罪臣苟活数日,已联系得军中一都尉,其名朱公时,乃是忠义之人,不满庐江王暴行,已答应与罪臣一道愿为王师内应,平复北地,殿下欲取会昌,朱都尉可为良助”。

    汪正雍一口气说出许多,李破军听罢也是高兴,却是没想到汪正雍早有做内应之心,还特意联系了一军中都尉。正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若是只汪正雍一介文士心怀忠义,有投诚之心,那李破军还真是得头疼了,一个文士县令,被挟持造反的,无权无势又无兵,能有多大用处啊,现在看来,有一军中都尉愿做内应,那便好办了。

    “哈哈,汪县令乃忠义臣公,岂能言罪,汪县令切莫如此自称了,会昌若能定,汪县令功莫大焉,不知那朱都尉身居掌兵多少现身居何职具体如此情况还望汪县令细细道来”

    李破军直说道。

    汪正雍听了心里一热,李破军的认同,让他心里好受多了,在他看来,太子便是代表朝廷,代表天子,这是来自朝廷对他的信任,他汪正雍不是那乱臣贼子,是忠臣,是大大的忠臣。

    当下也是说道“朱都尉本是会昌驻军军府都尉,掌兵千余,为人耿直义气,名声甚好,庐江王叛逆后本是坚决不从,欲要殉节,但是那林家早已投效庐江王,林鑫贼子本是昭武校尉,因朱都尉名声甚好,颇有威望,杀之三军不服,欲要招揽,便是挟朱都尉家眷逼降,朱都尉无奈方才委身逆贼,林鑫也知朱都尉心中不岔,但逼降朱都尉本就是图名。

    如今便只让朱都尉任县中县尉,只管缉盗治安一事,手底下却是只剩下五六十衙役了,但是军中多有朱都尉心腹,虽是可能无力招降,但是应无多少对抗之心”。

    听得汪正雍的话,李破军也是感叹不已,会昌县为一中县,一县尉也仅仅是一九品,马上就是流外九等的小吏了,要知道之前朱公时可是掌兵千余的中府都尉啊,那也是六品的实权中层武官了,比那管抓贼的九品县尉不知强到哪去了。

    当下里心里思略一番,便是说道“不知汪县令下午可能与朱都尉接触”

    如今的朱公时虽是被叛贼认命为县尉,但是却是万万不能称呼其朱县尉的,这样等同于认同了叛军,汪正雍知道,李破军自也是知道的。

    “自是可以,下官虽被挟持,但也主政会昌一年有余,也不是任林贼摆布之人,行动尚可自如的”。汪正雍听了一昂头直说道,他自有他士子的骄傲的,若是连行动都被禁锢,那却是是极大侮辱了。

    李破军也是拱拱手聊表歉意,直说道“我写一封书信,劳汪县令转与朱都尉,届时,朱都尉看罢信后,当与汪县令共商平定会昌之计”。

    汪正雍自是应着,直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辞也”。

    当下陈康忙是铺纸磨墨,沉思片刻,便是挥毫写就,也不避开汪正雍,片刻之后,封上信笺,也不封口,直接交与汪正雍。

    汪正雍接过也是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心里一热,接过书信,断然是不会多看的,小心放入怀中,便是拜道“下官必不误殿下大事,不知殿下还有个吩咐”。

    李破军思略一下,直是说道“其他的没有了,只是汪县令注意莫要惊动林鑫等人,一切如常便是,当然,若是汪县令有计能削城中军士战力,再好不过了,哈哈”。

    李破军说着话本是好似玩笑一般,哪有那么牛逼的计策能够削减敌军战力的啊,但是接下来李破军便是一愣。

    只见得汪县令闻言竟是皱眉思索,继而便是说道“殿下,城中尚有兵将近八千,分散四门驻守,林鑫多疑,四门守将皆其心腹,其中还有一人便是林家之人,若想削其战力属实不易,但下官有一拙计,殿下且看看是否可行”。

第五百九十四章:秘定破城计() 
    594

    秘定破城计

    李破军并不见怪汪正雍的说话留一截卖关子,毕竟也要给人家表现的机会不是。

    当下直伸手一摆说道“汪县令请讲”。

    汪正雍略一思索直说道“下官可以尽取府库之酒肉犒军,军士吃喝狂欢之后,定是防备下降,战斗力尽丧,此时破城当阻力最小”。

    李破军听了大喜,直说道“此计甚好,不知何时可行”

    “随时可行”。

    “哈哈,若能破城,汪县令当居首功”。李破军心怀大快,这初次领军便是良助颇多啊,真可谓是幸运之至。

    汪正雍听闻此话也是喜笑颜开,各自商议了一些直接,汪正雍便是拜别了。

    看着汪正雍回城之后,李破军直挥手说道“走,去城南山谷。派人回营传信,令李震天黑之后,领军前来”。

    一旁的翟长孙方才没看到李破军的那书信,这时也很是好奇,直问道“公子,不知以何计破城”

    李破军端坐马背,见得左右无人,也是低声说道“子时三刻,城头火起,开城进攻”。

    翟长孙听了眉头一挑。

    却说那汪正雍坐着驴车悠悠的回城,城门士卒见了也是拜了,却是低声交耳道“县令大人出去游山怎的这么快就回来啦”

    进城之后,驴车一个转弯,在一家肉铺前停下,买下了二斤酱肉,便是直向城西而去,不一会儿,便是来得一个破落小院外。

    “朱兄,可在”汪正雍拎着荷叶包站在院门前高声喊到。

    “嗯”的一声之后,小院走出一个身着麻衣短打的汉子,整整齐齐的虬髯也是显得此人颇为讲究。

    “哈哈,汪兄来了请”。那汉子正是曾经的都尉朱公时,如今的县尉。

    现在汪正雍身着便服,并未着官服,二人相交深厚,所以才称呼一声汪兄。

    “哈哈,来,正好肚饿了,就着上次那半坛果酒把这卤肉给吃了”。汪正雍哈哈一笑把手中卤肉一扬直说道。

    “哈哈,好,又让汪兄破费了”。朱公时也是不客气,直将汪正雍迎了进去。

    小院里并没有多少东西,一个晾衣架上晾晒着几件粗衣,一个妇人正在井边揉搓着衣物,见得汪正雍进来了,慌忙擦擦手规矩行了一礼,便是退下了。

    进得屋中,屋中也是非常简朴,只是一旁的架子上放着几件刀枪棍棒格外显眼。

    一顿吃喝自且不说,朱公时也是看出来了汪正雍另有话说,放下筷子也是直问道“汪兄可是有何事要说”

    汪正雍听了也是一笑,直说道“知我者公时也”。

    当下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便是来了一句,“我方才面见太子殿下了”。

    朱公时正在喝着果酒,闻言一呛,“什么太子殿下”

    汪正雍点了点头,左右看看,见得这堂屋里甚是宽敞,也是说道“不知可否里屋说话”。

    惊讶未平的朱公时闻言忙是擦擦嘴,拉着汪正雍进了里屋。

    “汪兄,这是怎生回事啊太子殿下怎在这里”还没坐下,朱公时便是一阵急切问道。

    “前日,我忽的收到一封信,却是太子殿下亲笔,殿下说朝廷平叛大军已来,劝我勿忘忠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