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31部分

一世唐人-第31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在”

    “你率前军一万人马迅速进驻高庶,注意要多派斥候,入城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地洞,火油干柴等,严防有诈”。

    “末将得令”

    李世民这一安排可是万分妥当,不管他如何显抢了门户高庶城再说,还要紧防有诈。

    屈突通得令出去了,尉迟敬德似乎着急了。

    李世民看在眼里,笑着说道:“敬德别急,你自有安排”,尉迟恭喜滋滋的应了。

    下午经屈突通严查高庶后,李世民率领大军入城了。

    将唐军尸首京观拆除好生安葬后,李世民整军积极备战。

    此时却接到斥候急报,薛仁杲大军正在调遣,大战一触即发。

    高庶折庶两城相距不过百里

    次日,薛仁杲派遣大将宗罗睺为前军先锋,率军抵达高庶城。

    早上朝阳冉冉升起,太阳的光芒照耀这苍茫的战场,在深秋十一月甚是令人温暖,然而那闪着冷光的兵刃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李唐小儿李世民,我大秦霸王来此,还不快快自缚出降,闭城当着缩头龟,莫不是被我家霸王前番杀怕啦?哈哈哈哈”,下面西秦将士也是哈哈大笑,士气大盛。

    尉迟恭这暴脾气气得哇哇大叫,连连请战,其余众将士也是。

    奈何李世民只是眯着眼不语,可是急坏了黑炭头尉迟恭。

    这时房玄龄却是安抚尉迟恭说道:“尉迟将军,此番却是不可出战的,大帅自有定夺”。

    “啊,不能出战,为何啊,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打,莫不是房长史怕见刀锋乎?”

    房玄龄一听也是无语,懒得跟这黑炭头计较,转头看向那城下众军,不过话说这西秦军果真是西北强军啊,房玄龄如是想。

    良久,李世民收回目光,转身对身后诸将说道:“我军前次大败,又被筑京观以降威,士气沮丧,薛军仗着得胜之盛气甚为轻视我等,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不得出战,待其士气三而衰之时,一战败之”。

    房杜几人听此点头赞同。

    那尉迟恭却急了,刚想说话,李世民喝令:“传令全军,若有敢请战出战者,斩首示众”。

    对这宗罗喉嗤笑一声:“跳梁小丑耳”,转身回去。只剩城下薛军继续邀战,还有城楼上一众请战的将士。

    晚间,薛军兴致索然退去了。

    李世民房杜几人登上城楼。

    “哎,薛军气势正隆,军力过人,我军连番大战伤本动元,军士都是新兵,这仗难打啊?”

    李世民慨然叹道。

    “王爷无需气馁,白日所作决策甚为妥当”房玄龄说道。

    这时善于决断的杜如晦也说道:“正是如此薛军远离老巢,又在此逗留数月,粮草必定不足,我军后有长安物资为继,足以支撑,此战当胜”。

    李世民也就笑笑,“那便希望如此吧”。

    就这样两军僵持一个多月,期间宗罗喉不断邀战,可李世民就是坚守不战,攻城也是伤亡颇大,宗罗喉虽亦是莽夫一个,却也知道如此不妥,于是驻扎在泾水之畔,直到薛仁杲处理完薛举后事后率大军前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第四十四章:浅水原复仇,西秦国灭亡() 
44。浅水原复仇,西秦国灭亡

    上回说道

    李世民再征薛仁杲

    高庶城两军僵持斗

    话说两军在高庶城僵持进一月有余,直到薛仁杲率大军前来,名为大军,实则兵士还没有前军先锋的多,而此时折庶城里的物资粮草已是不足了。

    这一切更让脾性暴躁的薛仁杲和宗罗喉焦急了。

    李世民自城头每日观察,发现城外十里外泾河旁的薛军大营里,军灶烟火似是比以往少了许多,不由得大喜,机会终于来了,就是要等到西秦粮草不足这一天。

    当即令行军总管梁实率部在前番中伏之处浅水原之上驻扎,嘱咐梁实不得出战,紧守要塞。

    梁实得令而去,尉迟敬德坐立难安,李世民不由得安慰这位爱将:“敬德稍安勿躁,届时你要用在最大的用武之地”。尉迟恭也不管是不是他敷衍,乐呵呵的应着,活像一个莽夫憨货,然而历史证明尉迟恭是大智若愚的。

    梁实得令而去了

    半晌后

    薛军大营,绣着秦字的黑色旗帜高高飘扬,只是营中将士不是那么的斗志昂扬了,比起初来时可谓是天壤之别,营里不见兵马操练之声,只有低迷的气氛萦绕。守门卫摊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哎,你说这仗打得可真舒坦啊,天天不会吃喝睡就是去外头溜达一圈”,士兵甲嘴里叼着一根不知名的野草。

    “谁说不是呢,你说那李唐的也忒小胆了吧,肯定是被上次在浅水原打怕了”士兵乙如是说道。

    ……

    几人的闲聊中只有满满的闲适与轻视唐军。

    中军大帐,宗罗喉撕下一块羊腿肉,大口嚼着,尽饮下一杯酒。

    “这仗打得忒憋屈,这唐军总是当缩头乌龟不出,甚是可恼啊”。

    下面一阵恭迎应和之声。

    忽然帐帘被掀开,带来一阵深秋初冬的冷风,宗罗喉刚想发怒。

    那知那兵士急道:“报将军,唐军有异动”。

    宗罗喉一听,忽的一起身,“当真,是何消息,快快道来”。

    士兵哈了几口气说道:“就在约两个时辰前,高庶里出来一支军队直奔浅水原而去了,打的旗号是行军总管梁的旗号”。

    宗罗喉闻言,大笑。“这唐军终于等不住了,行军总管梁?那应是梁实了,手下败将,不足为据”。

    大喝一声,“点齐全军,兵发浅水原”。

    呼啦啦,摊坐懒散的薛军得到号令,慌忙的穿甲找兵刃,好不容易点齐了全军。

    懒散慵懒的薛军将士骂骂咧咧的出兵了,安逸久了,都在抱怨这天气还出兵。

    梁实此时率部正在浅水原高地驻扎,得到薛军前来的消息,连忙部署防守,浅水原两侧高地尽皆严防,以高临下,形成易守难攻之势。

    宗罗喉到了之后不知是闲疯了还是本身草莽暴躁,三军未及列阵便发号进攻。

    大军强攻到傍晚,天色以晚,夜间禁忌大战,于是双方退兵了。

    次日,又是一阵强攻,正当梁实快坚持不住的时候。

    右武侯大将军庞玉率军来到了泾河南岸,浅水原之侧。

    宗罗喉不得不分兵前去阻挡,两头作战不得不说是兵家大忌。

    交战正酣,战马嘶鸣,刀枪铿锵,宗罗喉一介莽夫只知蒙头猛杀,这时一员薛军副将上前,那知宗罗喉杀红了眼举起手中大刀便欲砍杀,副将急忙侧身躲过,大喊:“将军,是某家”。

    宗罗喉定睛一看,收回手中兵刃,转势一刀砍落身侧一名唐兵。

    “滚开,有何事?”

    副将急道:“将军,我军被唐军两侧包围了,快作决断吧”。

    宗罗喉闻言大惊,环视一看,果然,只见浅水原之上的梁实部在左侧冲下,而右侧刚加入战局的庞玉部也冲入阵中了,他分兵两部却是被挤作一团了。

    ……

    泾水之北三里之外树林子里,战马衔枚,李世民在马上端坐,手中一把环首刀,身着明光铠甲,赫赫生威。

    “呵呵,敬德,怎么样,本王说过你会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可是曾欺你?”。

    尉迟恭黑脸一笑,笑得像多那啥玩意儿。“哈哈,某家当然知道的”。

    这时李世民手中刀一举,大喊道:“兄弟们,前方薛军已经被我军包围了,人困马乏,正是我等立功的时候,随本王冲啊,为上次我军将士报仇啊”。说完拍马向远处浅水原厮杀之处冲去。

    唐军士卒也想起来自己的同袍战死沙场还被割耳枭首筑京观的惨事,此时又值上风,心中没有任何畏惧,有的只有报仇杀敌立功的心,嗷嗷叫的跟着李世民冲了,特别是尉迟恭,早就憋屈坏了,

    龟缩在城内被人骂战一月有余,他那暴躁的心早就忍耐不住了。

    李世民的重骑兵本身就是唐军精锐,也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玄甲军,人马精壮,虽只有数百人马,冲锋起来却有千军万马之势。

    话说宗罗喉正欲下令列阵撤退,北方高坡那边却响起阵阵人马嘶鸣,卷起一路烟尘,不由得大惊。

    还没反应过来,李世民便率几十骑直奔向他宗罗喉的中军大旗。

    此时李世民年过二十,正值年富力强,手中环首刀手起刀落,身边尉迟恭更是随身左右,勇猛精进。

    吓得宗罗喉赶紧打马呼喊着撤退,唐军内外奋力搏杀,呼声动地,薛军大败,阵亡数千人。

    李世民正欲率骑兵追杀,后来的总兵窦轨拉住他劝道:“我等虽击败宗罗喉,但薛仁杲情况不明,尚有大军,某家觉得不易轻举妄动,再看时机”。

    李世民一甩手狠道:“本王等哎时机等了许久,现在我军大胜,正是乘胜追击之时,勿复多言,再扰乱军心军法处置”。说完招呼着身后浴血的骑兵追上去了。

    而泾河那边薛仁杲打探到宗罗喉部不妙,正欲救援,却被李世民大军迎面痛击,小败一场,只得退守折庶城。

    李世民再次乘胜追击,直将兵马驻扎在折庶城下。

    李世民晚间设宴中军大帐,以贺大胜。

    庞玉起身说道:“大帅,此次随胜,但薛仁杲元气未伤,折庶城城高粮足,此战恐怕又要持久,然高庶粮草已不足十日之用,末将建议发文长安,求得粮草供应”。

    李世民闻言不由得一笑,“庞将军过虑了,此战已胜矣”。

    众将都是不解,奈何李世民只是微笑不语,急坏了众人。

    这时房玄龄笑道:“算了,大帅还是不要戏弄他们了,由我说了吧,薛军本来就志气消磨,又逢此大败,必定军心浮动,我军又兵压折庶,说不得几日就有人来请降的”。

    众将一听,皆是不信,梁实也是摇摇头,“房长史怕是过于理想了,那伪秦军皆是西北人氏,自古西北多豪杰,民风彪悍,恐怕是没这么容易投降的”。

    杜如晦的声音也响起了,“军士彪悍却是不假,但若是领军的又如何呢”。

    话音刚落,“报……”一军士入帐奏道:“禀告大帅,营外有人自称薛军大将浑干前来请降”。此言一出,帐中气氛为之一滞。继而大笑,李世民击掌笑道:“西秦亡矣”。

    次日天亮,唐军后继主力纷纷来到,把折庶城团团围住,薛仁杲本想着怎么着也能坚守一段时间吧,岂料,当晚,守军大开城门,折庶城攻陷了。

    生擒了西秦霸王薛仁杲,晋王薛仁越,将士一万有余。

    自此显赫一时,称霸西北的西秦帝国灭亡了。

    李世民遣军尽收了西秦之地,写了奏折报功。

    安排好事物后他这个主帅要班师回朝了,比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携灭国之胜风光回京。

    自此,大唐首度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第四十五章:长安城献俘,李承乾出生() 
45。长安城献俘,李承乾出生

    上回说道

    李世民浅水原复仇

    薛仁杲折庶城出降

    话说这李世民围城折庶城后逼得薛仁杲不得不出降了,志得意满的李世民安排好接收的西秦之地的防务以后就压着薛仁杲风风光光的回京去了。

    三日后,李世民率部回到了长安城,看着眼前依旧巍峨的长安城,李世民心中可是感慨万千,自进长安大唐立之后他的两番出征都可是未取得战绩,甚至还大败了一场,此刻终于携灭国之威回来了。

    李渊已率文武众臣在长安城门外等候已久了。

    让皇帝出城迎接可是莫大的荣幸,唐军将士士气昂然,昂头挺胸,想起那战功赏赐家中老母妻儿不由得个个乐呵呵。

    “臣奉命征讨伪秦,及时两月有余,生擒西秦国主薛仁杲,西秦国灭,今日复命”李世民打马在李渊百步之外,下马上前奏道。

    “哈哈,好,秦王不负朕望,回头另行嘉奖”李渊也是笑呵呵的扶起风尘仆仆的李世民。

    又转头对众将士高声道:“主将勇武,将士用命,方得此胜,朕心甚慰,凡出征将士赏钱十贯,赐田十亩,阵亡将士翻倍抚恤”。此言一出,将士一阵哗然,继而举起手中茅戈高喝:“大唐万岁,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

    ……

    欢呼声经久不息,如此赏赐力度可是很大的,关内长安未经大乱物价还是比较稳定,李渊开国建制后筑开元通宝为标准大钱,1000文为一贯钱,《贞观政要》上记载贞观初期的米价按一贯钱为1000文计算,按每斗米三钱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