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24部分

一世唐人-第24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府中张灯结彩,下人忙前忙后,李破军也第一时间得知李世民果不其然如历史上一样被封为秦王,府中正忙着换牌匾,举行仪式。

    一阵繁琐说不出的仪式过后

    ,李破军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秦王世子了,

    李世民穿着五爪龙服,霸气威武。

    乐呵呵的坐在主位上宴请宾客。一口一个“本王,本王的自称”

    似乎感觉到离那个位置更近。

    府中各官员也是来往不绝,包括李破军老师孔颖达,还有房杜几人,可是想象中的秦琼尉迟恭等贞观武将却没见到,李破军转头一想,秦琼等人此时也应该是在瓦岗吧,等李世民出关开疆拓土,平定天下的时候才收服的,毕竟此时李唐还是很弱小的,还缩居关内呢

    。

    几天时间过去了,这天晚间,李破军一家三口在团坐一桌吃饭,ye围坐一桌吃饭自然也是李破军提倡的,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天一家人难得团聚交心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家庭气氛,前世他没有感受过,今生定要经历,而李世民夫妇恩爱自是同意。

    李世民身着便服,头戴介帻安坐上位,下面李破军扒拉着大羊腿,话说这隋唐的饮食也忒简单了,不是烧就是煮就是蒸的,还习惯吃馍馍等面粉食物。

    李破军看着李世民虽精神奕奕但还是显得很疲惫,不由得问道 : “父亲,为何眉头不展,说来让孩儿听听,看看是否可以解忧啊”。

    说完就一筷子夹起盆中一块后腿放入李世民餐盘中,这来自后世的亲友习惯夹菜李世民夫妇倒也是习惯的,也是喜欢不已,自家孩儿尽孝自是高兴不已,不存在什么嫌弃之类的。(话说古代也不怎么注意卫生的,洗澡都是几天一次,还有水生喝等等)

    李世民心中一暖,“虎奴啊,为父如今看似风光,却是步步为艰啊,你大伯父一营处处打压,而如今大唐初立,为父也无功可立,更兼之手下人才甚少啊”。说完又是唏嘘不已。

    李破军闻言也是一楞,他是知道历史上李世民在大唐初立时处境艰难,只是如今年岁太小,未进去权利中枢,却不知道处境这般艰难。

    心下一想就劝道 : “父亲不必忧愁,如今虽是处境艰难,但我大唐还甚是弱小,周围强敌环饲,不久必有战事,少不了父亲之功的,再者说,如今强敌恁多,我大唐更是少不了父亲这样的能战之帅的,所以孩儿以为父亲还是不必担忧的,勾践尚能卧薪尝胆,父亲岂不能静待时机否?”

    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李世民心中一缓,心中虽然知道如此,但有个知心亲近人劝慰却是不同感受的。

    一饮而尽杯中酒,“我儿所言甚是,倒是为父陷进去了”。

    李破军心下突然想到那秦琼等将领,就对李世民说道 : “父亲,说到人才,孩儿倒听说过几人,不知父亲可否听过那山东小孟尝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秦叔宝,还有混世魔王程知节,此二人皆忠勇之人,只是暂时在瓦岗麾下,日后父亲倒是可以设计收服这二人”。

    说完仿佛感觉到了一个小孩童知道这些有些不妥,又补充道 : “这二人的忠勇故事被编成小传奇故事了,孩儿也是从下人讲故事哪儿听来的。应该是真的,父亲不防打探一番,反正也不失点什么”。

    李世民闻言一阵思索,心有所想嘴中回道 : “嗯,虎奴所言,为父日后定当留意。只是说到人才,为父倒是有一人求之若渴,只是求之难得啊”。

    李破军疑惑不已,谁人有这么大魅力啊,李世民回道 : “就是你见过的李靖李药师”。

    李世民看到李破军还是疑惑的样子又是解释道 : “你别以为李靖在我麾下任职就是归附于我了,那李靖甚是善于自保,生怕陷于我与大哥之争,与我扔是若即若离的,甚是可恼”。

    李破军一听明白了,李靖在原先历史上也是的,中立自保的,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贞观前几年大唐有将之时难以出头。

    心里思索片刻,李破军说道 : “李靖此人乃是兵家奇才,却是不可失去,孩儿日后去与他多走动,不怕他不投效,到时候却是由不得他了”。说完阴险一笑。到时候走动频繁了,只怕他不是李世民一党,李建成怕也是要以为他是李世民一党了。

    李世民也是即刻会意,拍着李破军的头,笑道 : “就你小子鬼机灵,不过……倒也可行”。说完父子相视而笑。笑得奸诈的很,长孙无垢一边温婉的看着也是摇头笑笑不语。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不过父子间又靠得更近了,似乎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腹黑。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第三十四章:内侍来宣旨,获封中山王() 
34。内侍来宣旨,获封中山王

    上回说道

    李破军终等大唐立

    李世民父子交心谋

    话说李破军同父亲交心谈过一阵后,似乎感觉浑身轻松了,这轻松他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心头松了一根弦,其实李破军不知道,他心里一直提防着呢。

    他心中的野心原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纵横天下,手握大权,这一点他自重生后不久就确立了,因为他不想重生后碌碌一生,枉费了重生一世作为唐人。

    可是自这次父子俩交心敞开了心扉,透露出了彼此的野心后,他和父亲之间仿佛更近了。

    要知道君王的猜忌可是捉摸不着的,他以前害怕在李世民面前透露野心,生怕父子俩有所龌龊,可是这回他不用担心了。

    不管是李世民帝王之术未成熟未登大位还是父子情深不分你我,总之李破军现在是安全了。以后跟李世民出谋的时候也不必隐晦伪装了,当然是在李世民上位之前。

    李破军自大唐立后每天更是显得繁忙,隔一天去孔府学习,如今李建成兄弟争斗更甚,似乎孔颖达每天也是忙的不行。还有就是得了空闲就练武不缀,大唐都诞生了,虽说年纪尚小不能参与隋唐乱世,但是那贞观盛世劝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若是想要在璀璨贞观名将倍出英雄如雨的时代中放出自己的异彩,他就必须不断的加强自己,不但为自己添加傲立世间的砝码,也为了好好做这一世的唐人。

    这天晚间一家三口又在一起用饭了,如今大唐草立,尚无战事,李世民这个善战将军也不用出征在外了,因此每日公务过后便是回家了。而李世民似乎挺喜欢一家人围桌而食的,由此也看得出李世民是一个顾家的人,也如历史上所记一样,只不过就是教育儿子方法有问题。

    李破军正在啃着肉糜,李世民忽然对他说道:“虎奴,大唐已立,按理说父皇是要大封宗室的,如今朝堂大制以立,框架以起,此事应当也该进行了”。

    李破军一听,眼睛一亮,大封宗室,那不就是封王咯,这样说小爷我这么快就能捞个王爷当当啊。想起那美事不由得喜上眉梢。

    李世民又说了,“封宗室,安礼制虎奴你也应是郡王之位,放心,届时为父必定为你争个好封号,不会让你小子受委屈的”。李世民看到李破军那喜滋滋的样子不由得笑道。

    李破军一听更高兴了,封号可是个很牛逼的东西,好的封号逼格就高,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受宠与否。像不出意外的话李世民也会如历史上封为秦王,那多牛逼。如果被封个啥越王,辽王这些一字秦王就没秦王牛逼了,毕竟秦乃大国封号,越辽乃是偏僻穷远之地的封号。

    李破军喜得更甚,夹起一个鸡腿放在李世民餐盘中,“孩儿多谢老爹”。

    李世民自是喜不自胜,长孙无垢也看着这父慈子孝的和睦样子温婉的笑着说:“虎奴你就知道心疼爹,都不心疼娘的”。说出来也是酸味满满的,只是恁是搞笑。

    李破军楞了一下,没想到母亲也是这般可爱,转念一想,毕竟年龄不大嘛。眼珠子呼噜一转,挖起一勺肉烩放在母亲碗中,“哪儿能啊,忘了谁也不能忘记娘啊,娘可是最疼我了”。

    一家三口感觉着这气氛都笑了。

    …………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逾半月有余。半晌时分,初春的太阳照的人,暖暖的,微微的徐凤吹得人醉醺醺的。

    一座偌大的府邸,门楣上烫着三个鎏金大字儿,正是大唐显赫无比的“秦王府”,扩建后的王府此原先的秦国公府更加大气恢弘,府邸里头西院一座假山上头,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孩童,披头散发,露出额头鲜红的龙纹,身着锦衣,俊秀威武,这小孩童正是那李破军。

    李破军呆坐假山,看着潺潺流水,这一美好的意境下李破军的心思却有点煞风景。“nn个腿的,说好的封王呢,害得小爷期待了大半个月,还没动静”。

    话说李世民上次说好的封王事宜,现在已过大半个月,却毫无音讯,李破军不由得有点着急了,好歹先封个王让我高兴高兴啊,出去多微风,想起他和阿正出去逛西市,那些人世子世子或者小王爷的叫着,就一阵不爽,哪有自己有封号的好。

    然而天意眷顾着李破军,很快,侍卫李铁奔过来。

    “小郎君,王爷唤你过去,正在厅里等着,对了,还有天使到来,你还是快过去吧”。

    李破军听到这脑中思绪千转,一瞬间就明白了,欣喜若狂,也不招呼下面侍候的阿正,就直接三步两步的跳下假山往大厅跑去。

    可把阿正吓坏了,虽说是知道小郎君习武而且小有所成,但毕竟还是个三四岁小孩子,王侯千金,出了事儿可就完了,也把李铁也吓着了。

    不过李破军可不管他俩咋想,他心里知道,他的封赏来了,至于他为何而知,因为天使他是知道的也见过的,可不是插着俩翅膀的鸟人,而是传圣旨的人,也就是后世的传旨太监。而且如今秦王府也无大事,除了李世民上次说的给他封王之事别无它事了。

    奔到大厅,李世民安坐主位,长孙无垢也在右首,而下列还坐着一个身着深色宦官服的内侍,案桌旁边居然还有杯茶,这也是李世民的做人魅力,一个小小的传旨内侍也会上茶安坐,恐怕这也是人才尽皆依附于他的原因吧。

    李破军依次见过父母,李世民见李破军披头散发而来似乎有点不喜。

    “披头散发,不知礼数,成何体统”。

    李破军也懵了,这是咋了,不过还是老实的认错,“孩儿慌乱之中惊闻天使到来,唯恐有所怠慢,不及束发匆忙而来,忘父王勿怪”。

    又向内侍行礼,“天使勿怪”。

    那天使也是惶恐,慌忙起身侧身一让,“不敢不敢,小王爷严重了,严重了”。

    “这是宫中的黄内侍,此来宣旨”。李世民脸色一缓,似乎对李破军的机智很满意。

    黄内侍也是怕再次给他行礼,赶忙起身,“小人也是公职所在,王爷多礼了”。

    起身打开黄绢圣旨,李世民带李破军下首行礼以待,宣旨下跪那是辫子王朝做的,巍巍大唐自不需要,只需行礼以表恭敬就好。

    门下:

    敕曰:秦王世民有子破军,南风斯玄,俊秀笃学,威武有度,颖才具备。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亲。朕甚喜之,赐紫金鱼袋、中山郡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七百户,皇室宗胄,天赋娇子,宜进兼幽州都督,余如故。

    武德元年六月十三日

    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钦此。

    一阵圣旨宣下来,李破军有点头晕脑胀的,咬文嚼字的说是啥他倒是知道,只是忒费劲,其实古代除非正式场合或者写文章时用这些华丽文,其实时候还是口语的,李破军都习惯了。

    一通圣旨无非就是表扬一下李破军,然后封王,佩戴紫金鱼袋,最后居然还例外表扬李破军天之骄子,身份高贵等,皇帝很喜欢,加封幽州都督等。这无疑是个例外之喜。

    然而李破军就对那个中山王感兴趣,以后出去好歹有个封号了。

    其实这次宣旨也就是通知一下,正式册封仪式还待他日,据说此次封王的宗室不算少的。

    送走了内侍,李世民一家子乐呵呵的聚在一起。

    “怎么样,虎奴,父王没有欺骗你吧,这封号还行吧,这可是朝中助力争来的,本来好像是广陵郡王的,可是却是没这中山王有分量的”。

    李破军听到也是一阵高兴,中山王当然可以啊,这他还是知道的,古代封王以春秋战国几个大国为尊,例如秦王,晋王,楚王,齐王,魏王吴王等,这些封号就是有分量的,其他郡王封号如广陵王,CD王,汾阳王,恒山王等封号不仅封地是小而且还没啥分量。

    中山郡王虽也是郡王,但是要知道中山国在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