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163部分

一世唐人-第163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倒是还好,毕竟是长辈,房杜二人却是有些不安,李破军可是喊他二人为伯父的,周围群臣也是眼皮子直跳,对房杜二人更是羡慕不已。

    一阵寒暄,就到了上朝的时间,李破军还在疑惑李世民去哪儿了呢,结果,不一会儿李世民就扶着步履略显阑珊的李渊从后面出来了。

    一番正式礼仪过后,李渊便是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诸卿,建成元吉二逆子谋反被诛,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今有次子世民器宇冲深,智谋英果,朕以为可为太子,诸卿家以为如何?”

    众臣自是无话,开玩笑,如今秦王登储以成大势,若是这时候出班反对,不仅没有作用,还会惹得家破人亡的,又跟秦王没有仇,何必呢?不过也是的,跟秦王有仇的大多都死了。

    一众大臣齐齐拜道:“吾皇圣明”。也就是全票同意了李渊的提议了。

    李渊见此,眉头直挑,龙案下的手更是捏的青筋直冒,逆臣,都是逆臣,满朝文武,竟是无一人出班反对,竟然无一人呵斥李世民这逆贼,朕的忠臣在哪里!

    李渊听了群臣回声半天没有反应,下面首位的李世民眉头一皱,看着李渊身边的小黄门一使眼色。

    小黄门赶紧一碰李渊,小声呼唤:“陛下?陛下……”。

    李渊回过神来,疲惫不堪的一挥手,“宣旨意吧”。

    小黄门领旨颁布圣旨了。

    “敕曰: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第二百八十九章:突厥来袭(一)() 
289。突厥来袭

    (一)

    小黄门一宣完旨意,众臣皆是哗然,继而纷纷是恭贺,李世民听的那是叫一个精神奕奕,志得意满,如今,这大唐终于是回到了他的手中了,天下本是他定的,又怎能拱手让人。

    李破军却是听得云里雾里的有点迷糊,这都是说的些啥,这文言文太过晦涩难懂了。不过倒是最后的一句话他是听明白了,“可立为皇太子”。

    这封圣旨在这正儿八经的朝堂上颁布的,且不说君无戏言,但就是这封圣旨便不是那般容易更改的。

    李世民父子及天策府众臣都是眉开眼笑的,而上首的李渊却是面色阴沉着,不做言语,心里直闪过李建成和李元吉那冤屈的面庞,似乎总是在他面前哭诉,再一看李世民的志得意满的样子,心中既是无奈更多的是憋屈,想自己堂堂开国皇帝,堪比汉之高祖,隋之文帝,竟然被自家儿子逼成这样了,当真是憋屈至极,心想至此,看向李世民的眼神更是不留情面的愤恨,而朝堂下的李世民却是视而不见。

    就在此时,萧瑀出班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各项制度步入正轨,国事渐重,陛下宵衣旰食,操劳繁杂,而今太子殿下文德武功,足以当国事,不如使太子殿下监国,陛下也好轻松一二,请陛下思之量之”。

    李渊一听,两条粗大的眉头便是斜上一挑,浑浊的老眼直瞪向宋国公萧瑀,而萧瑀却是奏完了便是眯着眼端坐不语。

    半晌,李渊紧捏的拳头一松,直看向朝下众臣,问道:“诸卿家意下如何?”

    即便是堂下的李破军也是听出了李渊的言语中表情中的无奈,众位大臣自然也是听的出来了,要是搁以前,皇帝心情不好,保证是有一大堆臣子上赶着去为皇帝说话的,还是美其名曰为君分忧,可是眼下,李渊这位皇帝已经名存实亡了,墙倒众人推,却是没有大臣去体谅他这位皇帝心情如何的。

    朝堂下的诸臣自是没有异议的,l皆是出班奏道:“臣等无异议”。

    李渊闻言眼中厉色一闪,又是半晌,长叹一声,嘴角一扯似乎是自嘲,朝着小黄门一挥手,“宣旨吧”。

    小黄门也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小碎步走到李渊案桌,拿过一道黄绸圣旨。

    小黄门细微咳嗽一下,就是展开念道:“敕曰:朕君临率土?,劬劳庶政,昧旦求衣,思宏至道。而万机繁委?,成务殷积,当日昃,实疲听览。皇太子世民?,夙禀生知,识量明允,文德武功,平一宇内。九官惟叙,四门以穆。朕付得人,义同释负,遐迩宁泰,嘉慰良深。自今以后,军机兵仗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悉委皇太子?断决,然后闻奏。既溥天同庆?,宜加惠泽。为父后者,若有封爵,皆令袭继。诸赤牒拟授?职事官,见任者并即?为真。其已得替者?,参选之日,听依阶叙。亡官失爵者?,量加擢用。逋租宿赋,及先负官钱?物,悉从蠲免。文武官人,节级颁赐,务存优洽,称朕意焉。”

    小黄门这一道旨意宣完,众臣便是彻底hold不住了,表情各异,纷纷不顾这是朝堂之上的严肃地方,直接向李世民道贺。

    而后李渊又是下了几道圣旨,无非就是册封长孙无垢为太子妃,令李世民一家人住进东宫去。

    然后便是没有下文了,直接宣布退朝了,李破军明显的看得到李渊走的背影更加的佝偻了,心里也是明白这位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开国帝王心中的苦闷,自个儿大儿子四儿子被二儿子给杀了,自己也被二儿子给逼的毫无反手之力,这该是怎样的憋屈啊。

    至于剩下的封官拜爵,人事调动那就是监国太子需要做的,李渊这位皇帝能管的事儿已经不多了。

    退朝之时,李破军心中还在疑惑,怎的没有自己的事儿呢,难道我是来打酱油的?可是由不得他多想,因为他是不可能自己独自走的,直接走到李世民身后站立着,接受百官的恭贺与恭维。

    好不容易出了太极殿,李世民只吩咐一句,“你回家去协助你母亲搬进东宫”。

    李破军只得乖乖应着了,回了家中,还没等和长孙无垢李承乾等人多说几句,朝廷相关部门的人就来了,得要搬进东宫里了。

    李破军也是略有不舍,毕竟在这秦王府住了那么多年了,猛的一下子要搬走,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可是相比他李某人的王霸大业,这点不舍算什么。

    就这样,李破军一家子住进了东宫,李破军几兄弟也是各自分了一个宫殿住着。

    晚间,一个宫人来报,李世民召见他,李破军还在倒腾他的石锁杠铃呢,心中疑惑不已,暗自忖度着去往了承恩殿。

    父子二人又是相对而做,李世民直接开口问道:“虎奴,你如今也长大了,可想出仕?”

    李破军一愣,出,出仕?这是……这是要给我实职官儿吗?

    李破军也不掩盖心中想法,直接说道:“呃,父亲,我可以吗?”

    “呵呵,你不是一向自信满满吗?连一干手下都找好了”。李世民莫名的一笑说道。

    李破军却是听得心头一挑,这是……这就怀疑我了?

    忙是拜道:“父亲明鉴,孩儿真是想早日征战沙场,父亲平定中原,孩儿最大的愿望就是征讨异族,扬威异域,使我大唐光耀万万里,其他,别无所求”。

    李世民却是闻言一笑,直笑道:“哈哈,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放心吧,为父不会禁锢你的前途,任你发挥,且看你日后成就吧。明日上朝,为父便赐予你职位”。

    李破军闻言心头一松,要是现在让父亲起了猜忌可就不好啦,连忙谢道:“多谢父亲”。

    “一卫中郎将如何?”李世民挑眉问道。

    李破军闻言心中一动,直挑眉笑道:“中郎将?可以啊,多谢父亲”。

    李世民闻言一噎,直说道:“你倒是会捞好处,也罢,就给你一个中郎将做做,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本事?”

第二百九十章:突厥来袭(二)() 
290。突厥来袭(二)

    李破军听了李世民的话又是道谢不已,这回他可是减了便宜了。

    李世民说的一卫郎将应该是让他做十二卫中某一卫的

    左右郎将之一,而不是李破军所说的中郎将,毕竟郎君和中郎将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职位地位却是天差万别的。

    这个时候的中郎将是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为从四品上,是实打实的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正四品的将军,然而大将军多虚职,所以中郎将是十二卫军的统兵主力,这个时候的兵力及兵员数量,李破军是清楚的,十二卫每最最低的也有一万五千人了,最大的卫都破了四万了,他这一个中郎将显然就是不低了,毕竟他从前从未有过任职,要知道他可是只有十几岁。

    李世民斟酌一阵又说道:“明日欲加封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你便去他那一卫吧”。

    说罢还没等李破军说话,李世民斟酌一下,又是说道:“光有武职不行,嗯,再给你一个文散官吧,怎么样?这个虚名你有何要求?四品一下为父都满足你”。说着李世民似乎心情颇好,大手一挥,甚是豪气,好像是父亲给儿子奖励的那种。

    李破军却是听得讪讪笑着,豪气?好气噢!四品一下满足我,四品就可以上朝了,四品一下的文散官都已经感觉不入流了,当然可以满足我啊。不过李破军对这个倒是没有要求,反正也只是个为了文武均衡的虚职而已。

    直不在乎的说道:“这个就随便吧”。

    李世民既是觉得好气又是好笑,只得说道:“那便从五品上的朝请大夫吧,这个长年无事的,逍遥自在,料是合你心意”。

    李破军听了自是应着,李世民见此挥手就要让他走了。

    而李破军却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直皱眉问道:“父亲,最近北方战事如何了?”

    李世民倒是没注意李破军的表情,直说道:“突厥郁射设的数万骑兵暂时还是驻扎在黄河以南,乌城之外,并未有动静,不过有燕郡王李艺在一侧镇守,应是无事”。

    李艺?李破军自然是知道的,也就是罗艺,被封为燕郡王,赐姓李,不过他却是李建成的人呐。

    李破军直说道:“父亲,李艺可是故太子之人啊?你不担心他其心不轨?”

    “呵呵,其心肯定是不轨的,不过李艺镇守北平多年,与突厥等异族乃是死仇,北虏畏之。料他不会与突厥合谋的”。李世民自信的笑道。

    李破军闻言也是不自觉的点点头,李艺却是威震北番多年,打的突厥闻风丧胆,既然突厥还有乌城外驻扎着,没有进攻的迹象,又是李艺震着,但是为何李破军总是记得就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将有一场战争呢,好像就是与突厥的,这不得不疑惑了。

    想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只得跟李世民说道:“父亲,我大唐国储易主。变动极大,孩儿窃以为还是要严加防范突厥来趁火打劫的”。

    李世民听了沉默半晌,也是不确定的说道:“我了解颉利,他应该没那么大的心气胆敢进犯吧”。

    “父亲,能为突厥此大族可汗岂能是个瓜娃子,如今关中大旱,粮食歉收,国库空虚,经不起大战的。再说了,父亲如今初登储,是万万不能出差错的,小心无大错,望父亲三思”。李破军急了,要知道他的记忆是不会空穴来风的,既然记得有这回事,那么应该不会有错的,毕竟小心无大错。

    李世民听了也是略一思索,点点头说道:“此事我会注意,加强对北边的防范。你先回去吧,明日记得上朝听封”。李破军应诺着下去了。

    次日,朝堂之上,龙椅上空无一人,空置着,显然是李渊连朝仪都懒得上了,反正他也不主事,主事也不能管事,空头皇帝一个,而且这个空头皇帝还不一定能坐多久呢。

    李世民在龙椅一侧稍微下边一点端坐着,众臣开始正式上朝了。

    李破军在最后头听着昏昏欲睡,大部分的都是此次加封官职,关中大旱,国库空虚等等之类的,反正这些又不关他事儿。

    忽的,李破军一个激灵,因为他听见自己的名字了,那是长孙无忌的声音。

    “启奏太子殿下,江陵王殿下年少有才,才名闻天下,文德武功,气宇洪量,明允有德,已可出仕,请太子殿下准请其出仕”。

    长孙无忌朗声奏道。

    李破军听的真切,这是要来了,舅舅这应该就是父亲安排好了的。

    果然,只见李世民眉头也不抬,象征性的问了一声,“诸卿以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