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啬夫记 >

第318部分

啬夫记-第318部分

小说: 啬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于梁摸着下巴道,“至于你嘛,也可以让你的族人参与进来,算计给你们一条自力更生的途径吧。”

    “……大人,虽然站在我的身份上不该对你的提议有任何意见,但是……”,于安眼中闪过一丝严重的厉色,沉声道,“这,并不公平。”

    “公平?你跟我讲公平?”,于梁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话一般,晒然道,“这世道上没有就没有什么是公平的,你我易地而处的话,你也会做同样的安排。”

    “而且你不要以为我是鹊巢鸠占了你的想法,事实上,不用你提醒,我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于梁淡定的笑笑,眨眼道,“你不妨想想,那些商队的伙计,为什么都是我麾下的战士装扮的。”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毕竟于安等渤海国人进驻到了自己队伍的内部,又相处了这么多天,有些违和的地方一看便知。

    “……原来大人对于突厥,也不是那么友好。”,这于安微微一愣,随即脸上居然带上了笑容,他分明记得,无意中看见尉迟子弟在羊皮纸上写写画画,当时还不知道这些人神神秘秘的在干什么,经过于梁这么一调拨,他便可以肯定,是在绘制地形图!

    尉迟子弟是军人,他们绘制地形图,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商贸,而是用于军事行动!

    “你不笨,那么经过这些天的接触,总该想明白,为何我要将你和你的族人从突厥人手中买下来吧。”,于梁摸着下巴淡淡笑道,“虽然套用的是商贾的名义,但是那只能骗骗小孩子,等到越来越多的渤海国遗民聚拢过来,那些突厥高层肯定会引起警惕。”

    “所以以我的个性,要干这种有风险的事,首先便会评估背后的代价……没有好处的事,我是不会干的。”

    话说到这份上,于梁并不介意再多聊几句,反正此时他也是闲着,摸着鼻子道,“既然你提到你的部族需要一个合适的定位,那么我给你的建议便是……”

    顿了顿,于梁意味深长的笑道,“……必须与我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才有发展的机会,否则我会一棍子将你们打回原形的。”

    他这话听上去有些刺耳,但绝对不带任何威胁的成分,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不过的事实……南岱乡跟突厥之间的关系,比起渤海国和突厥之间的关系,那可是要亲密多了,更何况于梁和未来的突厥王阿史那娄龙,那可是“非同一般”的交情。

    “……那么,大人你的利益,又是什么?”

    于安似有所悟的点点头,终于问到了话题的关键所在。

    “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你自己去思考。”,于梁摸着鼻子,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笑道,“你的部族每经历过一次劫难,族中复兴的希望便会减少几分,理想什么的最终还是抵不过现实……所以,你若真想带着族人走出困境,接下来的每一步路,都不能走错。”

    于梁深吸一口气,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这句话,我不止对你说,也是对自己说的……因为,我同样没有犯错误的余地!”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人咋舌,哪怕于安已经准备接受任何刺耳的回答,此时也不禁愣了几秒钟……当然,他很快的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没有资本的人,只能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明白了,谢谢大人提点,稍晚些时候,我再来拜访大人你。”,于安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什么也不说便静悄悄的退下。

    于梁没有拦住他,毕竟今日的谈话,双方都需要好好消化一下其中的内容……如何让这只渤海国遗孤给自己好好服务,是于梁必须思考的问题,毕竟,他手中能用的棋子不多,这种优质的棋子那就更少了。

    “这小子心很大嘛……还没有付出,就想从我这里捞取好处了。”,于梁摸着下巴笑了笑,喃喃自语,话中听上去有几分讥讽,但他面上并没有半点看不起对方的意思。

    无论如何,一个有着明确目标的聪明人都是值得重视的,只要这年轻人能让自己驱驰,该给他的好处,于梁并不打算扣着。

    当然,前提是,对方已经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贸易的流程波澜不惊……无论突厥还是大唐的商贾们,都过了最开始的新鲜期,讨价还价什么的已经形成了套路,对彼此的底线也了解的差不多,能达成买的,根本不用废话,不能达成的,就算磨破嘴皮子都不成。

    按照计划,于梁带着商贾们又前往了其他两处贸易的地点,渐渐的抵达到了草原便边界上,再过几十里路,便到了挨着辽东的地面。

    这里差不多是突厥实力范围的极限,再往东北走,便属于名副其实的“国外”……历史上,这里是高句丽的地盘,但在眼下这个大唐,却是只有零散部落居住的未开垦荒地。

    商贾们带来贸易的东西已经贩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毫无意外,大赚了一笔,将手头从突厥收购的货物倒出去的话,利润几乎在成本的三倍以上!

    抛开一路上遇到的情况和这边艰苦且不安全的环境而言,这条商道,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路线,比起西域之行都不妨多让。

第666章 罚与战() 
算算时间,商贾们已经出塞了大半个月,每个人都有些思乡情绪,看看这次商途差不多接近了尾声,便纷纷提议立刻回程。

    当然,商贾们是不敢在于梁面前聒噪的,他们只缠着胡东山等头儿,让他们间接转达意见……这些小动作根本没有瞒过于梁的眼睛,只是他却装作并不知道的模样,继续带着队伍往前走着。

    其实于梁归心似箭的程度不比这些商贾们差,甚至更盛几分……毕竟商贾们急着回去,只是想家和本着财产安全的顾虑而已,而他要考虑的,可是大唐那边角斗的局势!

    只是他却不能就这么回去,第一次商道的成功并不在他意料之外,既然他本尊亲自陪着商队走了这么一遭,自然得赚够“本钱”……他于梁的时间,可是非常珍贵的。

    这天晚上扎营时,于梁照例在毡包中休息,白天时分,胡东山等人已经不止一次向自己提出了是否可以回程的隐晦要求,都被他无一例外的拒绝了。

    片刻后,尉迟子弟端来了食盒,同时毕恭毕敬的禀告道,“大哥,我们派出去的弟兄,全部都回来了。”

    “哦?有什么成果么?”,于梁兴趣来了,顾不上吃东西,好奇的问道。

    就在离开阿史那云顿后,于梁便让尉迟子弟装作规划商队路线的样子,去各地收集突厥的情报,越详细越好,这其中就包括了被于安看到的,绘制地形图……只是于梁没有告诉这年轻人的是,尉迟子弟可不仅仅是绘制地图那么简单,他们要做的,是彻底摸清楚突厥人的实力!

    “有,我们借着去当地部落收购货物的名义,那些突厥人不疑有诈,纷纷款待我们,嘿嘿,大哥,这官商的身份,还真是好用,以前我们收集突厥人的情报可没这么容易。”

    尉迟子弟狡猾的笑着,那副计谋得逞的模样很难跟平日里大之咧咧的性格起来,不得不说,对于军事上的事,这些大小舅哥的天赋就算没有点满,也基本差不多了。

    “所以,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于梁笑着问道,还没等他话说完,尉迟子弟便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

    “大哥,那些突厥人,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尽管这些大小舅哥的观点五八门,但是核心观点,却高度一致。

    “理由呢?”,于梁继续笑着问道,这答案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不同的是,他得出这结论的不是通过双眼的观察,而是历史书上的证明。

    “他们部落之间并不密切,有时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为了争夺草场,部落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

    尉迟子弟飞快的说道,“唯一能将他们集结起来的,就是突厥王室,而且王室还不能随便以理由召集他们……用咱们大唐来比喻的话,这些部落就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

    “除了每年向王室给予献纳之外,他们有着高度的自治权,王室基本上不会过问他们的发展,说的好听点叫放权,实际上就是任其自生自灭。”

    “而这些部落被召集起来最多的理由,就是向我们大唐边境进攻,掠夺各种资源……”

    说到这里,尉迟子弟脸上闪过一丝莫名的古怪神色,“以前我们只知道突厥人残暴,不过现在来看,这种残暴,应该不是他们与生带来的,而是环境所迫,他们知道大唐物质丰富,所以要抢我们。”

    于梁有些想笑,这种看似开脱的话中带着的怜悯情绪几乎呼之欲出,他很难想象一向与突厥人敌对的尉迟子弟也会说出如此言辞来……看来他们深入这些边缘的突厥部落内部后,也感受到了这些人的生存压力,连铁石心肠都有些动摇。

    当然,这种动摇,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唐武将家族,他们对于外族敌人的观念,只有一个……死去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换句话说,突厥内部结构并不稳固,完全可以分化他们。”,论起用谋,尉迟子弟其实并不在行,不过这种浅显易懂的谋略并不需要多么高的智商,而且,相当有效。

    紧接着,这些大小舅哥便将合计后的想法和盘托出,大致上符合于梁的构思……上兵伐谋,是高明的策略,而再高一层的话,就是堂堂正正的硬实力碾压。

    “没错,这也是陛下同意建立这条商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否则他不会给我这么大的权利的。”,于梁重重点头笑道,“他老人家的确有意控制突厥人的物资。”

    “只是具体怎么操作,我们得好好考虑,太缓则没有效果,太急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弹……最好办法便是温水煮青蛙一样,等他们察觉过来时,已经反抗不了了。”

    于梁一锤定音,表示自己已经在考虑此事,尉迟子弟顿时眉开眼笑,将其他的情报也一一奉上,供于梁全盘思考。

    谈了大半个时辰后,这些大小舅哥才意犹未尽的告辞,于梁深吸一口气,还没来得及伸一个懒腰,毡包外面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他抬眼一看,脸上顿时带起了笑意,毡包的边上,自己的新家臣,于安正恭敬的竖立着,看他的样子,似乎已经等了很久了。

    “进来吧。”,于梁隐约猜到了这厮的目的,微微一笑,让他自己找地方坐下。

    “……我想耽搁大人一点时间,不用太久,两柱香就行。”,于安依言而行,规规矩矩的跪坐在于梁面前不到两米远的地方,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立刻提出正题,“还是关于上次的话题……我想向大人你道歉,我太自不量力了。”

    他指的,自然是参与到商道中来的要求,当日于梁想也不想的拒绝了,并且还敲打了这年轻人一番,如今他又来,态度又如此恭敬,看来的确是想通了。

    “我的部族还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资本,并且,我们也没有任何报效大人你的地方,在没有让大人你满意之前,我以后都不会再提类似的要求。”

第667章 后路与穷途() 
孺子可教……于梁满意的点点头,这年轻人虽然话中有言不由衷的成分,但过往的身份摆在那儿,能表明这种态度,已经非常不错。

    这可不是什么虚与委蛇,作为一个王国的传承人,哪怕已经落魄的不得不附庸于人下,他说出去的话,也应该是言之凿凿,不会轻易改变的……这是作为王的基本要求,没有一言九鼎的品格,让那些跟随他的人怎么敢相信未来前程的许诺?

    “不过既然大人已经有了开发辽东沿线特产的想法,我愿意让族人助大人一臂之力。”

    于安这才话锋一转,自信的点头道,“我的族人中,除了精锐男丁外,保留了很多匠人,他们对于冶铁也颇有研究,虽然不如大唐铁匠们那么手艺高超,但做出来的铁器,品质并不差。”

    “而炼铁需要大量的铁矿,若将辽东之地的铁矿运往大唐去的话,不但沿途风险非常多,而且突厥人也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便是就地取材,就地炼制。”

    “辽东之地气候严寒,远非中原可比,就算大人能派遣大唐的匠人来此地,怕是他们也坚持不下来。”

    于安说到这里,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过这点限制,对于我的部族来说,却是可以克服的,渤海国原来的领土就挨着辽东边境,完全能适应当地的气候。”

    “……所以,若大人你信得过我的话,可以将这任务交给我去完成,我保证一定让族人给大人你满意的答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