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啬夫记 >

第298部分

啬夫记-第298部分

小说: 啬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子从来没有坐过船,应该是受不了颠簸。”,楚良紧紧的抱着李隆基,低声解释着,他也知道此时不是哭闹的时候。

    “……你有什么好办法?”,于梁郁闷的轻哼一声,以目光示意孙思邈,显然让他拿出上次的手段。

    孙思邈却摇摇头,两手一摊道,“船上这么点地儿,你让我去哪儿找药材配药。”

    于梁无奈的摸摸额头,只能任由李隆基哭闹……他不可能让尉迟子弟当着这么多的面将这小子一巴掌打晕不是?

    相信日后皇帝和石虎知道自己这么做了,哪怕明知道情有可原,也得还给他十个大嘴巴子。

    “总之,尽快过去吧。”,于梁看了看还模糊不清的河面,叹了一口气说道。

    艄公重重答应了,手上的动作也不见得快……毫无疑问,哪怕再急也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翻船可不是闹着玩的,以那湍急的河水的速度,就算会游泳,怕是下场也只能变成一具浮尸。

    伴随着小皇子的哭声,这艘渔船摇摇晃晃的到了江面中心,这水流急促的让于梁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剩下双手紧紧抓着船舷,生怕被颠簸出去。

    “大哥,有船!”,尉迟子弟同样面色难看,隐隐有晕船的迹象,但这些大小舅哥的职业敏锐性还是让他们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向,突然失声叫了起来。

    顺着他们的手指,于梁瞟向了后方岸边……江面上多出了几点明亮的星火,应该是船舷上挂着的灯笼光亮。

第623章 惊险追船() 
他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大半晚上的,又挂着灯笼……这些船来路简直呼之欲出!

    “老大爷,你得加快了……”,于梁郑重的说道,他相信那艄公也看见了这不速之客。。

    这艄公罕见的紧张起来,手上动作都有些颤抖,“公子,好像,好像是官船!”

    官府特有一种中型船,比渡船大得多,底面开阔,能应付非常湍急的水流,是官员走水道的专属船,普通百姓根本养不起。

    “……不管它是什么,反正不是来给咱们好处的。”,于梁郁闷的翻了个白眼,心道哪壶不开提哪壶,还真被人盯上了。

    他心思急转,想要找出是哪里出了纰漏……这大半晚上,那些官船不可能平白无故出来,肯定是收到了什么情报。

    只是仓促之间,他也没确定具体的可能,注意力全在后面的官船上……那船的速度快得惊人,直奔他们这艘渔船而来,要不了多久便会追上!

    “大哥,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于梁身边,尉迟子弟同样紧张,在陆地上他们还可以放手一战,就算不敌也不会留有遗憾。

    但要这堆旱鸭子在打水仗,那也太强人所难了,就算是尉迟子弟本身都没有信心。

    “我知道……”,于梁深吸一口气,脑袋里飞速思考着对策,越到关键时刻,他越冷静的优点一览无遗,脑海里当真灵光一闪。

    “不用紧张,慢慢划!”,于梁下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紧接着看了看还在苦恼的小皇子李隆基,亲自走到他身边,颔首道,“对不起了。。pbx。”

    说着他便不由分说的一记手刀打了过去,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根本没有给尉迟子弟和楚良阻拦的机会。

    李隆基的哭闹声戛然而止,这小子活生生的被打晕了过去。

    孙思邈眼睛都瞪直了,要知道,打皇亲国戚,那可是要吃官司的……于梁疯了么?

    “那些官船,并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于梁看着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飞快解释着,“我们船小,又没有点灯笼,这江面如此宽阔,他们不可能瞧得见,只能凭感觉朝可能的方向搜查。”

    于梁指了指那艘官船上的灯笼,狞笑道,“证据便是,若他们真的知道我们的行踪,肯定不会提前暴露目标,绝对熄灭灯火,等快速追近了再突然现身,他们之所以要点灯笼,就是为了看清楚附近江面的情况。”

    这分析合情合理,尉迟子弟率先点头表示支持。

    “所以,咱们不必紧张,先不强求渡河,悄悄顺流而下,避开他们的视野再说。”

    于梁给艄公下达了命令,后者会意,赶紧调转了方向。

    “……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注意,我们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安排了定计,于梁这才淡淡解释他为什么要出手的原因,“我知道你们都不敢打他,所以,这口锅我自己背了便是,日后陛下有所怪罪,我来承担。”

    他的话说到这份上,楚良就是一脸怨气也发作不得,毕竟双方身份差距摆在那儿,于梁肯解释,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渔船上的气氛有些古怪,在追兵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沉默不语,只是顺着湍急的河水慢慢靠向河对岸。

    于梁一直盯着那艘突然出现的官船,手心里全是汗,直到一炷香之后,他终于轻轻松了一口气……他赌对了!

    对方果然不知道自己的方位,行进到江面中央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而且方向也出现了偏差,与自己这艘渔船渐行渐远。

    “大哥,我们安全了。”,尉迟子弟兴奋的笑笑,恨不得欢呼一声。

    “……还没,若对方真是冲着咱们来的,肯定不会只派一艘船。”,于梁却苦笑着,做了最坏的打算。

    和宁王易地而处的话,他同样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放虎归山,以后再想收拾对方,那就真难了……所以宁王会不计一切代价,务必要自己死在回去南岱乡的途中。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他们已经脱离了这艘突然出现的官船视线,一行人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然而,尾随而来的坏消息便是……他们已经偏离了渡河口岸起码十里以上!

    “公子,下一个能上岸的渡口,还有些远呢。”,这艄公略带疲惫的说道,划了一晚上船,他这年纪的人真是累了。

    “……没事,天亮之前赶过去就行。”,于梁带着歉意的看了他一眼,温和的说道。

    这艄公本来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是自己将他卷入到这祸端中来,人家也没什么怨言,还主动收拾东西背井离乡,虽然给了足够多的银子,但这份情谊却是难能可贵的……否则自己这一行人,多半要被困在白天渡口处,完全给宁王的手下瓮中捉鳖的机会。

    “是,老朽知道了。”,这艄公盘算一下时间,差不多够用,随即满口答应下来,奋起力气继续操控渔船。

    于梁的预计丝毫不差,在向下游的过程中,果然还看见了其他官船的踪迹,看样子是整个江面都有对方活动的痕迹。

    “哼,还挺快的……”,于梁冷哼一声,再次看出了宁王潜在的实力,这沿途河道隶属于不同的郡县,居然这么整齐划一的行动,简直堪比皇帝圣旨的效力。

    当然,黑夜是他们最好的保护色,黑灯瞎火的,要在这宽阔的江面上找一艘小船,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总算于梁运气不错,这晚上没有什么月光,乌云遮天,让本来就昏暗的江面上更显得伸手不见五指,那些官船为了增加视野,一个个都点着灯笼,简直是江面上的靶子,于梁这艘渔船轻而易举的避开了他们。

    不过,代价便是,他们错过了渡河的最佳路线,随着河流漂移,到了下游更加宽阔的江面上。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已经蒙蒙亮了,于梁的视线中终于出现了期盼已久的对方渡口模样,经过一晚上紧张而漫长的等待,不要说他,就算是尉迟子弟,都罕见的露出了疲态。

第624章 藏在何处?() 
一行人默不作声的靠向渡口,算算时间,只要再几株香的时间便能彻底摆脱宁王的搜捕。。pbx。

    “***,老子将你从草原上捞回来,你特么就这么对老子。”,于梁郁闷的哼了一声,忍不住爆了粗口,“只要老子今日不死,以后有的是你受的。”

    他公然骂宁王,尉迟子弟面面相觑,碍于尉迟家规,只能在心理默默叫好。

    “总算老子命大,再加上足智多谋,区区宁王的伎俩,能奈我何。”,一吐心中郁闷后,于梁又开始给自己打气,经过一晚上的压抑,他太需要振作这些弟兄的士气了。

    “那是,大哥你神机妙算,宁王他……”,尉迟子弟笑着拍他马屁,话说到一半,突然跟见了鬼似的,失声道,“……好像发现我们了!”

    于梁有些莫名其妙的瞪了他们一眼,随即便察觉不对,扭头一看,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上了一艘中型船……造型跟渔船相似,但速度却快很多。

    此时天色已经亮得差不多了,江面的视野逐渐转好,对方直冲冲对着自己而来,显然是发现了行踪,同样的,于梁等人也瞧见了那船上的人影。

    “……我勒个去!”,于梁再次爆了粗口,突然发现自立***真是作孽的典型……他前脚才笑话人家宁王,下一秒钟,对方的追兵便如同神兵天将一般,出现在了不远处!

    他们是怎么跟上来的?于梁一时半会儿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重要……他在意的,是在那渔船上,船舷两边整整齐齐的坐着两排壮汉,整齐划一的划着桨,难怪这速度跟飞一样。。

    对方是有备而来!于梁第一时间肯定了这个结论,随即又发现了一个更坏的消息,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他们怕是刚刚到岸边,还来不及上岸,便会被人咬上……

    “老大爷,拜托你了,还得再快一些。”,于梁郑重的要求着,看了尉迟子弟一眼,“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也帮着划。”

    “不用,不用,人多反而坏事。”,这艄公也紧张得紧,却没有病急乱投医,急声道,“用力不对的话,要翻船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十足的力气,敞开衣衫,嗬嗬的叫着口号,总算让渔船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大哥,还是不成,他们更快。”,尉迟空有一身本事却用不上,郁闷的直喘粗气,恨不得跳到对方船上去拼个痛快。

    于梁阴沉着脸,微微点头,苦苦思付着对策,猛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意味深长的问道,“你们听说过当年赤壁之战,赵子龙接祭风后的诸葛亮回江夏的故事么?”

    在大唐,三国时代虽然不如后世那么让人津津乐道,但对于有名的武人,尉迟子弟自然熟悉得紧,连连点头道,“知道,知道。”

    “……那赵子龙,能一箭射断敌船的旗杆,吓得丁奉不敢再追,咳咳,我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不过你们也应该有这个本事吧。”

    于梁这才苦笑着提出要求,尽管他自己都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不过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尉迟子弟顿时面面相觑,明显没有底气,若在陆地上他们还有几分把握,不过在这移动的渔船上,还得忍受颠簸,对方船的速度又快得惊人,他们可不敢打包票。

    “……总之,试试吧。”,于梁微微叹了一口气,让他们放手一搏。

    尉迟子弟这才领命而行,抽出随身携带的弓矢,都只取了一半箭矢在手……若在船上射不中对方,等会儿有机会上岸,还得留下一半备用。

    对方船越来越近,尉迟子弟纷纷出手,尽管他们射术都足够精湛,但那渔船船帆本来就小,箭矢纷纷擦着桅杆而过,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不行,换目标,射船上的人。”,于梁见事不可为,立刻换了方式,就算不能打断对方行动,也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的追上来。

    这灵机一动的法子倒是颇有些成效……毕竟拿人当靶子,可比射桅杆什么的目标大多了。

    当然,具体破坏效果却也强得有限,那些划桨的人身手都不错,又有同船的人帮着举盾,再加上河面上风大,箭矢什么的偏的厉害,哪怕尉迟子弟臂力再强,也只能延缓对方的行动,那船还是以肉眼可见的差距追了上来。

    “再加把力!”,于梁眼看着就要靠岸,立刻对一行人加油鼓劲,上了岸,以尉迟子弟的身手,就算人数上处于劣势,也未尝没有放手一搏的机会,比在河面上被动还击要强得多。

    那艄公真是豁出老命,浑身的衣衫早就湿透,奋力的摇着浆,居然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还能提高几分速度。

    于梁紧张的判断的局势,终于等到了渔船靠岸,他兴奋的吼了一声,“弃船!”

    说着便抢先拉了孙思邈一把,将仍然昏迷不醒的小皇子李隆基交到他手上,让他先走。

    尉迟子弟主动留下来断后,渔船靠岸后,他们射箭的准头立刻高了上来,那些划桨的人再也不敢随意躲避,只能降低速度,分拨出一半人手,同样射箭给予还击。

    对方有备而来,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