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啬夫记 >

第103部分

啬夫记-第103部分

小说: 啬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然是边塞,那就有意思了……”,冯仕丝毫不以为意,想了半响后才颔首道,“既然是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地势,这本身就是绝好的天堑,只需要依地势修建城墙即可,若有充足资金的话,还可以在河道上建立水门。”

    于梁笑着拍了拍手掌,这冯仕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当即眨眼道,“若我将这工程交给你来设计,有问题没?”

    “我?这能行么?”,冯仕这才惊觉过来,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若真是朝廷的工程,那么必须要经过工部的备案审批,自有工部的大人们给出预案,轮不到我来插嘴。”

    这死板的书呆子,若老子能动用工部那些大爷,又何必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跟你磨叽?

    于梁无奈的笑笑,手指敲着关节道,“你只需要回答,这种程度的设计,你能不能做到?”

    冯仕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略微思付后,肯定的点头道,“单单是设计,没有问题,但具体实施起来,还得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配合,我一个人做不到。”om开心阅读每一天

第213章 不速之客() 
给 力 文 学 网

    “那就行了,你要的工人,我来提供,你只需要拿出方案和监督施工就是”

    于梁当即拍板,颔首道,“那么我就以皇帝密使的名义,邀请你去南岱乡一趟……”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那块皇帝交给自己的身份铭牌,冯仕接过一看,顿时变了脸色,估计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高端玩意

    “可是,我现在赋闲在家,按照规矩,是不能……”,冯仕还想提醒几句,于梁已经果断的吩咐他住嘴,意味深长的淡淡笑道,“我看你也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想不想再进入工部一展才学?”

    冯仕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不再多话……他自然是想的,否则被贬之后又何必龟缩在京城不走?不就是想有朝一日再入朝廷么

    “我知道你是得罪了宁王才被收回了官帽子,你可以放心,跟我合作之后,我敢保证,除非你自己辞官不干,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再将你赶出朝廷”

    于梁拍着胸部保证着,他知道劝诱人的流程,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成功率会高,这冯仕虽然有点工科特有的神经质,但说到底也是凡胎俗子,没道理不会心动

    “而且我还可以将话放在前面,你帮我弄好南岱乡的筑城工作,我便可以在皇帝面前保举你进入工部,比你以前员外郎的位置要高得多”

    见他还在犹豫不决,于梁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这次冯仕再也不淡定了,哆嗦着确认道,“你,真的能保证?”

    “若你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这位裴度大人”,于梁就知道带裴度来没坏处,他说话别人不信,堂堂大理寺少卿说话,总不至于胡咧咧不是?

    “裴某敢以身家性命担保,若你完成这位于大人的任务,那么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关键时刻,裴度可是一点都不含糊,伸出三根指头便发了重誓,这份信任简直比儿子对老子还要真诚

    “我,我再考虑一下……给我一刻钟”,冯仕兴奋的结结巴巴,连话都说不清楚

    于梁能理解他的心情,话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搁在谁头上,那都得有过接受过程,包括他自己都一样

    所以于梁含笑点头,并没有催促他,只是和裴度相视一笑,站起身来在门外等候……这屋子里霉味太重,多待一秒钟都是煎熬

    一刻钟后,冯仕准时的钻了出来,还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忐忑的问道,“我答应你,跟你走”

    “很好,你会为你的选择而骄傲的”,于梁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的点头道,“那么我就提前祝咱们合作愉快了”

    冯仕谄笑着搓着手,将头点得飞快,于梁晒然笑笑,示意他不用紧张,指着屋子道,“我们在外面等你,你去收拾一下行礼,去大理寺暂住,然后我会安排人手送你去南岱乡”

    “不用麻烦,东西都在这里”,冯仕感激提了提手中的包袱,带着几分尴尬说道,“说来也巧,今日正是交房租的时候,我身上的银两不够,你们不来的话,估计我还真得露宿街头了”

    于梁顿时一愣,随即和裴度齐齐笑出声来……这冯仕,真有意思

    重回城后,于梁将冯仕托付给了裴度,以那哥们的待人接客之道,必然会让那傻里傻气的工科男满意,他自己则带着尉迟子弟回鸿胪寺中稍事休息

    这一路上,都有人暗中跟着他,尉迟子弟早就发觉了对方的踪迹,几次请示于梁要不要干掉这些讨厌的尾巴,不过于梁都断然否决了

    眼下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他和宁王图穷匕首见,人家监视自己再正常不过……虽然于梁很不愿意随时被人盯着

    但他必须得忍,在彻底处理完吕伯仟的事前,不能再竖立靶子给敌人来打,被集火这种事,交给裴度那哥们去做就好,他需要的,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大哥,外面有一个人想要见你”

    正在**上闭目养神的时候,尉迟子弟突然进来通报,于梁眉头一皱,心道这个节骨眼上会有谁来找自己,不怕被宁王盯上么?

    他眼珠子转了转,吩咐尉迟子弟做好戒备再将人带进来,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炷香之后,于梁总算见到了这位不之客,对方虽然来的人不少,但是在尉迟子弟的要求下,最终只进来了一个代表

    于梁上下打量着对方,确认以前没有见过面……此人长得平平无奇,丢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一种,约莫四十岁出头,脸上写满了常年操劳而留下的艰辛痕迹

    他穿着最朴素的粗布衣服,甚至能看到关节处还打了补丁,脚上则是一双踢倒山的靴子,走过的路面上都有黄土的印迹

    于梁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摸不清楚对方的来意,但是他可待人接客的本事要比那冯仕高明得多,绝对不会说出什么“我没见过你”之类的逗比话

    “来即是客,请坐”,于梁大方的挥了挥手,满含笑意的说道

    这中年汉子到也不拘谨,拉了一张椅子陪着他坐下,于梁注意到他在坐之前还特意拍了拍裤子,显然怕把椅子弄脏……这应该是个受过礼仪教育的人,只是为什么混得这么落魄?

    “你喝什么茶?龙井还是铁观音?”,于梁伸手拿过茶壶笑问道,当然,这两种茶叶他都没有准备

    “随便什么都行”,这中年汉子连连摆手,显得异常客气,抿了抿嘴唇,看着于梁的眼皮试探性的问道,“听说大人你在求购一些日常物资?”

    于梁眉色一动,不答反问道,“你什么时候听说的?”

    “大概有两个月了,我记得那个时候,大人在西市上卖牛羊皮,同时也收购大米”,这中年人的记性相当不错,出声提醒道

    于梁这才恍然,那还是他上次来长安城的事,也就是那个时候将柳青青收入麾下

    om开心阅读每一天

第214章 意外的见面() 
“嗯哼?我以前的确做过这事,这跟你今日来找我有关?”,于梁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决定让对方先说明来意,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排除这人的动机问题,话说宁王出招,下作的手段多如牛毛,派个奸细什么的再正常不过。给 力 文 学 网

    “我就是想问问,大人你还收购这些东西不?”,中年人赶紧回答道,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什么。

    “暂时不需要了。”,于梁目光一凛,笑着摇头否认道,他自然不能再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目的,特别是眼下被宁王盯上的节骨眼上,必须得谨小慎微。

    “哎,那可惜了。”,这中年人眼神中顿时流出了懊恼之色,神情真挚并不像是在作伪。

    于梁莞尔一笑道,“可惜什么?难道你还想卖给我不成?”,他隐隐有些猜到了这中年人的目的,故意主动撩起话题。

    “唉,是呀,当时犹豫了一阵子,没想到大人已经离开长安城了。”,这中年人叹了一口气,开始解释起来。

    原来,当初于梁在西市叫卖的时候,他们就在左近看着,手头正好有货,只是瞧见尉迟子弟和一干士子闹起来的架势,不敢上前趟浑水,所以才作罢,此时听闻于梁又到了长安城,便赶紧来碰碰运气。

    于梁微微点头,随口问了对方当日的一些细节,都一一对上号,证明这人没有说谎话。

    双方又闲谈一阵,这中年人见于梁当真没有买卖的意思,便兴趣缺缺的离开了,他前脚刚走,于梁便让尉迟子弟走了进来。

    “你们派个人跟上这中年人,摸清楚他们的底细。”,于梁沉声吩咐道,顿时让尉迟子弟有些茫然。

    “大哥,是需要我们盯梢么?”,尉迟子弟出声问道,话音还未落,于梁便果断的摇摇头,“不是,没让你们整天盯着他们,只是要弄清楚这些人的身份即可。”

    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朋友是于梁一贯准则,听这中年人的口气,似乎有一批自己急需的物资准备出手,若对方真心做买卖的,绝对值得答应下来……所以他要仔细确认一番。

    尉迟子弟这才恍然大悟,领命而去,只是于梁还有些不放心,眼珠子一转,干脆再加上一道保险,让小吉祥的麾下好手出马,以保证打探情报的可靠。

    当然,鉴于小吉祥和他的秘密关系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尉迟子弟显然很想不明白为何于梁要他们带着“贡品”去那个指定的寺庙烧香,话说这哥们平常也不信佛不是,而且,一根拇指粗的开口蜡烛也算是贡品么?

    入夜之后,小吉祥那边便将消息反馈了回来,不得不说,人家专业人士的效率当真比尉迟子弟这些半吊子要靠谱多了。

    从摸底的情报来看,那中年人今日倒是没有说谎话……此人大名刘东阳,河北真定人,身上有八分之一的沙陀血统,是一只小型商队的头目。

    这只商队和柳青青家族那种豪商不同,他们仅有二十多人,跑商的路线也不是最有油水的丝绸之路,而是从四川边境往大非川的地界,贸易的对象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羌族氏族都是小意思,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曾在吐蕃贸易过!

    和原本历史上的吐蕃一样,这跑偏的历史中,吐蕃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幅员辽阔,兵力强大,一向是大唐西边的劲敌,双方以大非川为默认的缓冲区,交火了很多次。

    换句话说,虽然这吐蕃不像是突厥那般和大唐敌对,但绝非谈不上什么朋友,双方有商贸上的往来,但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决计不会买卖的。

    所以说,别看这刘东阳在于梁面前一副土包子的样子,其实这人也算是号人物,至少在于梁的印象中,哪怕是后世发达的文明时代,往**边境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坐火车都可能有高原反应不是?更何况这些古代商贾只能带着骡马,用双脚赶路。

    据说这只商队自从入冬以来就在长安城驻留了下来,带着从吐蕃边境换回来的货物寻找买主,只是行情并不让人满意,所以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而眼下开春有几天了,正是商队再次出发的好时机,经过了一个寒冬的消耗,大非川附近那些边民的物资肯定匮乏到了极点,正是卖的起价钱的时候。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资金周转得过来,所以刘东阳才会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要将手上的货物脱手。

    于梁不得不感叹这哥们的运气之糟糕,难道是出门前没洗手么?

    此人带回来的货物都是当地的土特产,什么青稞酒、中草药、少部分玉石等等,几乎五花八门,按道理讲,这些东西应该不至于卖不出去,但问题是,他回来晚了!

    没错,原因就是简单的回来晚了……走西域的商人在冬月间便全部回到了长安城,带来的货物大多也是土特产,与刘东阳的商品重叠度很高,有了这些倒爷的出手,很快的便将长安城市场充斥饱和。

    而等刘东阳等人从大非川边境回来时,已经是腊月时分,黄花菜都凉了。

    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故事……对于小商队而言,一次错误的买卖往往能让整个团体都解散掉,毕竟都是小本生意人,亏不起。

    刘东阳自然不想自己的幸苦付诸东流,这才在长安城疯狂的寻找可能的买家。

    于梁粗略的看完这些资料,对着刘东阳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几分,对于他而言,只要确定了此人跟宁王没有交集后,那么这生意上的朋友,也是可以结交的……毕竟江湖救急嘛,他于梁也不是那么见死不救的人。

    更何况,于梁真正感兴趣的,还不是对方手上的那些货物,而是……出入大非川的丰富经验!

    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