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第68部分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68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边战边退,魏军长驱直入;眼前景象似乎已经超出了校尉的预想,他没有想到郭淮的骑兵竟然如此凶猛,虽然自己已经布置了军阵防御,不过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居然相形见绌,没有了抵挡的能力。后军撤退,前军组织防御,的士卒都知道,只要将这批魏军,引到自己军队埋伏区域,那么战事就将反写。

    只不过这段距离太长,长得很多汉军士卒都不能到达,就永远的倒在了地上。

    在折损了将近千余士卒之后,汉军终究还是将魏军引来了自己埋伏的终点,就在的汉军士卒准备松一口气,暗叹自己还活着的时候;郭淮突却然停止了追击,“全军撤退”郭淮下令道。

    “将军眼看就可以全歼汉军,为何下令撤退!”身旁一个小校问道。

    “汉军虽败,但是其阵型却未乱,始终保持着抵抗之力,而且前方极容易藏匿伏兵,撤为上计。”郭淮应道。

    “只是可惜了这次机会!”小校感叹道!

    “有何可惜,至少让我知道了赵云率领的不过是一支偏师,而不是蜀汉主力大军”郭淮应道。

    “将军何以知晓,赵云率领的不是蜀汉主力。”小校好奇的问道。

    “就在刚刚与他们交手时我就确定了,赵云不过是偏师;如若不然,怎会让如此小将来城外叫阵,岂不是自己折损已士气;”郭淮缓缓应道。

    “既然汉军无大将,为何还要在城下叫阵?”小校问道。

    “我料想是,赵云认定我军不会出城与自己叫阵才出此下策,或者是引诱我军到他的伏击地点以歼灭我军;不过他长子是在太弱,可谓是虎父犬子也!”郭淮放声笑道,而后向郿国城奔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马望的猜想() 
司马望的猜想

    汉军缓缓撤回了营中;由于之前阻挡赵统的士卒提前禀报了战事,赵云立即引军出战,只不过却也已经无力回天,赵统军的溃败无疑在这个时候给已军蒙上了一沉浓浓的阴影,再加上赵统的中箭,此时还生死未卜,更加让营中的汉军消退些许士气。

    “上将军,校尉还活着,多亏校尉的铠甲消弱了箭支的劲道,校尉现在只是失血过多暂时陷入了昏迷。”一个郎中模样的老者在检查了赵统的身体之后,缓缓说道。

    “有劳刘老了,”赵云面无表情的说道;当知道赵统要与郭淮较劲的时候,赵云其实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还好天幸,他还活着。

    老者缓缓退出了营帐,只留下赵云与赵统、赵广。

    “爹,接下来我们还要叫阵吗?”赵广沉声问道。

    “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停留下去,郭淮已经知道了我军虚实,不然他不会贸然出兵,明日退军凤鸣山!在观察雍州战局,陛下此刻应该也已经攻占了陇右了吧”赵云沉思道。

    “对了!一定要将你鲜叔的尸骨找回来,我要亲自送他一程;自从当年在幽州加入白马义从随公孙将军一起抵御外族的时候,你鲜叔就同我一营;直到最后公孙将军覆灭,我投奔陛下的时候你鲜叔与另外百余白马义从一直追随着我,一直到现在,你鲜叔的逝去,之前仅剩的百余白马义从现在却只有我一人了;当初我们一起投奔陛下时,就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重新组建白马义从白马义从这个番可以永世流传,只是陛下一直受制于曹操,所处之地也没有组建白马义从的能力,虽然我们终于驻足于益州,可惜天府之国也没有供我们白马义从发展的机会,即使组建了三百余骑,却也只是抚慰大家已经垂丧的心!”赵云默默的说道,紧闭着双眼,此刻恐怕已经穿梭到了幽州,白马义从起始的地方。

    “爹,鲜叔是你派去保护大哥的吗?”赵广突然问道。

    赵云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知道你兄长他性格好强,若是郭淮一旦探知我军虚实必然出城迎战,而你兄长的武力却与郭淮相差甚远,所以才让你鲜叔出阵,已护你兄长周全;本想好好历练一下,没想到却是这般结局”

    “爹,既然事已如此,你也不要在自责了;陛下大军现在已经攻入了雍州,只要我们取下雍凉之地,上奏陛下,定能重新组建白马义从,也能愿众位叔伯的心愿!”赵广轻轻劝说道。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传令全军退军:凤鸣山。”赵云沉声说道,却也没有忍得住念出了当年他们口口相传的信念;却似乎赵云并不愿意让白马义从如同一颗流星,一闪即逝。

    郿国城;“报,将军,赵云撤军了。”斥候向郭淮报道。

    “什么!居然退了!可探知他们撤往了何方?”郭淮着实怔了一下,他不敢相信赵云居然会退军;

    如果赵云现在退军,不就是在告诉人,他只是一支偏师,不具备攻城的兵力;而可以让雍州乃至中原的援兵向陇右靠近,去那里阻击蜀汉大军,赵云的这支军队也将不再具有威胁的作用。

    “回将军:赵云退往了凤鸣山”斥候回应道。

    “什么,凤鸣山!难道赵云还没有死心,还想凭借他手中的兵力在这雍州可以有所作为!”郭淮愤然道。

    “将军,我倒觉得赵云没有想要在攻取我们郿国城的意图,他只是在等一个人?”立于厅堂的司马望缓缓说道,一双总是充斥着冰冷的幽深碧眸冷淡,此刻正在琢磨着雍州的整个战局。

    凭借自身实力升校尉的司马望,在郭淮的眼中却是此刻用以依奈能人,他们都是在那一场羌胡入侵中得到了赏识,郭淮以冷静、胆略诸于世,而司马望则是果断与谋略;如果是郭淮是名门之后,那么司马望则是河内贵族司马家族的之后,其父乃是司马孚、而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亲弟弟,也就是说司马望乃是司马懿的侄儿。

    当初在将司马望遣出朝那为将时,虽说是占着司马家族的关系,但是司马望最后的晋升却是完全凭借自身实力体现。

    “哦!那他在等谁?”郭淮好奇的问道。

    “刘备!”司马望沉声说道,当说刘备二字的时候眼神尤为犀利,在曹魏任谁都知道被曹丕加封为魏武帝、魏国创建者曹操,赞为当世英雄,并且为此生最大的敌人。作为魏国人,只要能大败刘备,再能擒获他,则是最大的荣耀,将会胜过的光辉。

    “你的意思是?”郭淮问道,自己似乎也闻到了这其中的味道。

    “将军,赵云在这里拖住了我雍州的能战之兵,而雍州的陇右则彻底的暴露在刘备大军眼下,刘备此时取陇右可谓是探囊取物;若将军你是刘备,在你占领了陇右之后,你又将如何用兵?”司马望缓缓说道,

    “对于雍州我再熟悉不过,若是我是刘备;在占领了陇右之后,派一上将驻守街亭,街亭乃是雍州东部通往陇右的必经之道,只要守住街亭则陇右无忧;之后在率大军沿渭河顺水而下,便可直取雍州腹地、、、你的意思是赵云是在这里准备接应刘备,而后在攻取我郿国城”郭淮立即明白了过来,这一刻似乎也明白了司马望所指的是什么。

    “将军所言极是,既然陇右已经被刘备攻占,那么他的大军也一定在摩拳擦掌准备向雍州腹地用兵;而我们郿国城刚好立于渭河庞,刘备若想进攻雍州腹地,就必须经过郿国城,恰巧这个时候赵云却退军至易守难攻的凤鸣山,说明刘备所用的计策与将军刚刚所说,乃是同处一抽。”司马望缓缓说道,

    郭淮紧紧的司马望,不是说他为司马望的才华所惊叹,而是在想如何在这里抵挡住即将到来的敌人。

    “将军,在下刚刚所言也不过只是猜测而已,若是刘备当真如此行军,那么一旦街亭失守,不只是陇右被我军收复,更的是汉军的后路与粮道,将会被我军掐断,刘备将会被困死在雍州;而刘备也不一定是将军这样敢赌上整个大军的人,毕竟蜀汉是倾国之兵,必须慎重、再慎重;当然若是有赵云在这里接应,即使街亭失守,汉军后路被断,也有褒斜谷可供撤军。”司马望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只不过这一切还需要镇西长史郭淮做最后的定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姜维的抉择 一() 
姜维的抉择一

    “既然,赵云想要接应刘备,那我偏偏不要他们回合;虽然凤鸣山易守难攻,但是他们却需要粮食的运输,传令全军整备,出击赵云;剩下的就交给大将军处置了”郭淮沉声说道,虽然知道赵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此时却也得试一试,谁让他是镇西长史,谁让他统帅着雍州两万的能战之兵。

    陇右;章武三年冬,刘备终于开始行动了,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完美的进行。魏文帝曹丕听说蜀汉大军打算从褒斜谷出兵攻打郿国,于是立即派大将军曹真率大军驻守郿国,防御汉军,赵云出褒斜谷,成功引诱曹真大军。而刘备所率领的主力,成功的从武都郡‘偷渡’穿越,居然没有被发现。

    当刘备突然将自己的帝王旗竖立起来的时候,当称百万大军的汉军突然出现在陇右,陇右的郡县这一刻终于知道了,原来汉军兵出褒斜谷只是一个幌子,而真正的目标却是自己。

    此时,陇右、关中很多人由于惊慌失措,没有想到蜀汉会对陇右地区发动奇袭,所以人心惶惶。

    刘备亲率大军出祁山直接向天水而去,而且魏国的天水郡,其实是不完善的,因为蜀汉的武都郡本也就属于天水郡的门户,由于早年被蜀汉夺去,此时也就相当于门户大开;天水郡丧失了门户,而且常年忽略防御。

    天水郡西县;此时正值寒冬来临之际,天水郡太守马遵正带着郡中大小官员在巡视西县,视察民情;西县的百姓也因为马遵的到来而略显庆奋,毕竟太守下县镇巡视不会空着手来,寒冬时节送来些许粮食却也是这个时候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太守,这几日西县的百姓都在庆贺太守的恩德,有几家百姓都将太守视为再生父母,粮食已经分拨完毕,不知太守准备何日回翼城呢?”马遵身旁一个文官摸样的士人抱拳缓缓道,眯缝双眼只剩下一丝间隙。

    “哎!寒冬将至,我朝军队正在褒斜谷也汉军交战,刺史大人吩咐各郡太守务必身先赴县镇慰问视察,以安民心;来与不来、问与不问岂是本太守能做主的。”马遵叹道,似乎这一切并不是自己所愿意一般。

    “刺史大人也真是!只知道下发令,运来的粮食还不够一县之所用,这不,咱们翼城的府库这也去了大半了!”那名文士也跟着马遵的模样叹息道。

    “这不是,把府库中的粮草用了将近一半,这些年所做的一切,也算是被我的这刺史大人一个口令给搅黄了;不过!也好,这样做至少可以让我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天水郡还得是我说了算。”马遵轻轻说道。顿时笑意布满了整个眼帘。

    就在马遵与旁边的文士,相谈正欢时,一个斥候模样的士卒突然冲了进来,头发凌乱,脸庞也被尘土给渲染着,焦急的脸庞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倾述。

    “报,太守,前方加急战报!蜀汉皇帝刘备正率领百万汉军直赴天水而来,历县、木门皆以投降,不日就将达到西县太守定夺!”

    “什么”一听,马遵大叫一声再也坐不住了,脸就涨得更红;恼羞成怒地瞪着他吼道,站了起来。

    当他听到斥候说战报二字的时候就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汉魏大军应该在褒斜谷交战,就算魏军战败,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打到天水郡来,若是斥候所言非虚那么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汉军一旦攻陷天水自己岂有立家之根本。

    “细细说来,我朝大将军曹真,张颌、徐晃不是刚刚率军十余万,怎么会转眼之间就被汉军突破。”马遵问道,毕竟张颌、徐晃都是当世名将,谁又敢相信他们会这么快败亡。

    “回太守;刘备根本没有走褒斜谷,而是借道武都,走得祁山大道;褒斜谷只是汉军的一支偏军,刘备的大军已经驻进天水郡了。”斥候立即补充道。

    只是斥候刚刚说完,马遵绷住双脚却再也站不住了,瘫了下去;惊吓过后的脸庞罩上了一层僵硬,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深深呼了一口气使自己镇定下来“走!回翼城!”

    “不对!去上邽县,哪里易守难攻;”马遵回过神来缓缓的说道。

    “诺;我这就去通知大家,立即收拾行李启程”刚刚那名文士抱拳应道。

    只是还没有走出去几步,便被马遵又叫了回来,似乎还有什么非常的事情要交代一般,语调非常深沉。

    马遵暗沉的目光愈渐凌厉,敛神垂下眼,似乎正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似的;“历城、木门的守城者都投降了,难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