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第54部分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5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之际刘备的御车已经驶入了城中,准备登上城楼瞭望自己军队的阵容。

    却似乎余下的百姓却没有缓过神来,或许今日的带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原本已经消沉的心,在此刻或许已经燃烧了起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句已经印在了心中;毕竟四百年的大汉王朝,余威已然还,若不然午时已过,都未曾有一人离开。

    战鼓再次鸣响,的人努力伸长着自己的脖子,只为能亲眼见一次属于大汉的最后一支军队。

    一千御林军在陈到带领下,率先踏进了校场的中央,接受蜀汉百姓的检阅;战鼓不停的变化的鼓声,御林军在陈到的指挥下开始转动了起来;瞬间转化两列队伍,陈到立于中央挥动了手中的银色的长枪,两边士卒开始又开始不停地转化着自己的阵型;随着陈到挥动的长枪缓缓落下,左右两边的士卒开始朝对方嘶喊着嗓子,冲杀了过来。

    一千根长枪交错在最中央的校场,没有一根长枪不具有杀人的能力,但是却又不曾有一人受伤,随着鼓声不停的变化着阵型,厮杀依旧还在不停的持续,一千根长枪的撞击声、与呐喊声混杂着那最雄厚的鼓声,演绎着此时校场上最为悦耳也最为震撼的扬声。

    对于崇尚武力的南方酋长、与孟获而言,这无疑是具有直接的威慑,试问南方谁人能拥有这样的军队,必定称王霸一方;“若是蜀汉有这支军队在,自己还是安稳的待在南蛮,做自己的南蛮王”孟获默默念叨。

    也有许多将军担忧一开始就拿出了白耳精兵,之后会不会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伴随着他们的念想御林军已经在一次集合,开始朝着右边撤去。

    紧随着之后便是赵云率领的五校营军,五校营军共分五部: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共两千人,涉及步军、马军、弓弩三军;在赵云的指挥下开始不断的变化着军阵,充分发挥了各军的长处,以及互相配合的能力,使之两千士卒,此刻犹如千军万马般在校场中随着挥动的长旗不停的变换着。

    如果说刚刚的陈到率领的御林军是无坚不摧,那么此时的五校营军就是无阵不破。

    再之后是一千七部营军,在诸葛亮的提议之下,此时的五部营军一直训练着三床弓弩这种杀伤力极强而又极难操作的利器;一千七部营军驾着五百副三床弓弩,昂首挺胸的走进了校场中央;之后没有如同御林军那样互相攻伐、也没有如同五校营军那样变换阵营,而是安静的组装着三床弓弩。

    在此之前,三床弓弩是一个整体;之后经过诸葛乔加以改进,分做了各部零器件方便行军携带,也增加了弓弩强劲;经过了一个短暂的组装,三床弓弩已经呈现在了阅兵的校场中央;只是箭支的方向却是对准了站在城楼顶上的刘备及其众臣,似乎已经要松手了一般。

    【现实真残酷,今天补更昨日!愿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

第一百零五章 成都阅兵 五() 
成都阅兵五

    城楼看着三床弓弩对准着自己的方向,而且似乎已经要松手了一般;此时的三床弓弩将近城楼只有百余步的距离,在此范围内的杀害力将会不惧一切。

    城楼上刘备身旁的官员正在擦拭着冬日的汗水,小步小步往后退去;刘备却未曾移动半步,只是身边多了两个提拿着盾牌的御林军在堤防着。

    校场上令旗飘荡,一千七部营军已经准备就绪,整个校场

    乃至整个阅兵的现场此刻都保持着格外的肃静,只为这眼睛直溜溜的盯着三床弓弩,而后又盯向了城楼,三床弓弩箭支的方向。

    弓已经被拉了满铉,令旗也已经举起;

    这一刻没有声响,只有令旗落下的呼呼风声;手已离弩,剩下的只有弓床还在孤单的颤抖着,箭杆已经离它远去。

    顺着划破空气的声响,箭头直直的朝着城墙飞去;城楼上却已经乱作糊粥,只有刘备及其身边的大臣依旧未动声色,及其淡然。

    箭杆也并没有落在城楼上,而是狠狠的扎进了城墙,只是有些箭杆碰到了坚硬的花岗岩,折了下去。

    还未待惊慌的人群反应过来,第二波箭矢又射了过来,没有偏差,都稳稳的射在女墙下;当惊慌的人群知道这其实本就是一场演练,而皇帝却也还站在自己身前,缓缓了心便准备着回到女墙观看演练。

    只是还为靠近女墙,却又退了回去。

    原来在三波箭矢之后,将近一百七部营军的士卒便飞快的冲向了城墙,借着扎进城墙缝隙的箭杆,熟练的登上了城楼,朝刘备服拜。

    而后,又顺着箭杆撤离了城楼,行云流水之间仿佛没有的犹豫,也没有一刻的懈怠;随着鼓声在一刻停息,七部营军缓缓退离校场中央,看着此刻还空着的一排女墙没人靠近,又仿佛他们未曾来过一般,除了依旧还插在城墙上的箭矢,其他都已经被永久的记在了心中。

    校场上的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之后来的大多数都是被无数的呐喊给呼唤,似乎必须要亲眼见见,才能放下心中那份憋不住的好奇。

    已经放空的校场中央此刻又迎来了一支虎贲之师,三千虎步军的将士举着长戟、拿着刀盾正布阵于刘备的眼皮之下、、、

    接下是一千赤甲军、一千四部斯儿、以及吴懿率领的五千东州军纷纷展露着自己最强悍的一面、、、

    在五千东州缓缓退下之后,校场上便没有声响,就连围观的百姓都在猜测着为什么这次会等这么久,难道下一队人马还能超过前面的部队吗,百姓们焦急的猜测着。

    就在这时,骏马的嘶声在这一刻传遍了整个战场,望去那层层马匹之上乘坐着,都是属于西凉的好战将士,他们个个身负精甲,面容坚定;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此刻,更是由着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的神威天将军率领,万马奔腾般朝校场奔袭而来;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插着标枪,手中持长戟或是长枪。

    校场的最右边面在这时被堆积了方形的木板,距离此时的校场中央位置还差着将近百步,堆积的士卒此时藏于木板之后着。

    铁骑已经接近校场中央,背上的标枪此刻也被握在手中,一个弧形的转弯,手中的标枪却也脱手而出,直直的奔向刚刚所堆积的木板,稳稳的扎在木板之上,木板似乎也为之颤抖。借着这个弧形的弯度,铁骑都掷出了背上的三杆标枪,也几乎全部稳稳扎进了木板,彰显了西凉汉子雄壮的臂力,铁骑之上百步之内皆可杀人。

    之后马超指挥着骑兵的战阵,也只属于西凉铁骑的战阵,在中央的校场内左右穿梭着、变化着,尘起卷、马长嘶、枪气如霜。对于益州缺少战马来说,西凉铁骑的阵列无疑给了众人视觉上的盛宴;这支骑兵也是属于凉州的最强兵团,迟早还得重回故土,也让看客肯定了刚刚自己心中的猜想。

    非常不甘的目送西凉铁骑退出了校场中央,漫天的尘土却还依旧留在那里,似乎是为着迎接下一支阵列的到来—一千突将。

    这是一支在诸葛亮后出师表中出现的军队,其兵源来至世代从军的军人之后,其能打得羌人世代相传,不敢南下的军队,似乎也不多了。

    再之后,也就是最后的阵列五千荆州精兵,这是一支在荆州追随刘备展开王霸之业的军队,也是蜀汉此时战力最强的步军;至于御林军由于人数太少而被排除在外。

    黑色的精甲配上明晃晃的长戟、战刀,以及此时最坚定的神情,踏上了校场的中央,的看客此时都伸长着脖子注目着最后的精锐。

    在车骑将军张飞的率领下,荆州军以着非常沉稳的步子跨进了校场的中央,之中没有浮夸,只有蓄力的沉稳;在已经列队完全了之后,张飞位于阵列的中央开始挥动着长矛指挥者军队的运转。长矛刚刚落下,士卒便来是穿梭了起来,之前的纯方形阵列,此时已经变得模糊不堪,但却似乎又能寻找那么一丝规律。

    有见识的智者、将军、文士都在猜测着此阵名,乃至此阵的功效,只有诸葛亮依旧带着笑容摇动着羽扇,似乎还带着那么一丝得意。

    慢慢的士卒动作有所缓慢,尘土也已经消沉,荆州军的阵型却也呈现在了看客的眼前,只是的看客皆不知道名,或许也不知道功效。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伴随着恒大夺冠,补更;愿大家每日都有好心情】

第一百零六章 成都阅兵 六() 
成都阅兵六

    五千荆州士卒不停的穿梭,不停地变换自己的位置,刀枪戟盾此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不可琢磨;在失去了陆逊的铺垫之后,八阵图依旧被诸葛亮转化为蜀汉军中最强的一道防线。

    众臣刚刚还在疑问为何陛下会将御林军列为第一梯队,而将荆州军用做压轴;在看完荆州的军的阵列之后,也都为之释然,毕竟八阵图带给他们的震撼绝不会低于御林军。

    伴随着最后的阵列退出校场,这次的阅兵仪式也告一段落;校场边的百姓却还久久没能离去,似乎没还有来得及消化刚刚视觉所带给自己撼动,没有想到大汉王朝的最后一支兵马尽能有如此雄壮。

    孟获瞪大双眼,满脸惊骇,一副惊吓之后的反应,或许是在南中丛林之地未曾见过真正中原兵马锋刃;其余南方酋长也同孟获一样,惊叹于蜀汉兵马的强盛。

    在结束了阅兵仪式之后此时已经将近酉时,寒风中虽然有着战鼓为伴,还不觉饥饿;刘备已然领着众文武、各郡县官员世族、南方各个酋长与一些显赫的世家大族正往皇宫的方向奔,在那里已经布置了将近千余桌席。

    而刘备也准备着在那里完成此次阅兵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对于这里很多人而言今生或许只有这一次进皇宫机会,跟追随刘备的车驾大家都显得异常的谨慎,恰巧的是在这条路的侍者、与御林军的守卫数量却比平常多了三倍有余,而且每个人士卒没有表情的流露,只有瞠目的眼神盯着过往的人群,似乎在刻意制造着什么气氛似的。

    坐席分作主宾。只是孟获两边位置却是一直空着,好像正在着谁一样;待众人已经全部安定之后,刚刚阅兵校场上的将军此时也来到了宴会,拜见了刘备之后,马超与张飞好像早就已经预谋好了一样,直直的直接向孟获走去,然后跪坐在了孟获左右的位置,补上了席位的空缺。

    宴会在这时也就开始!

    宴会进行的热闹而流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乐师敲响了音律、歌舞升平。

    就在大家都沉醉于今宵除夕时,刘备却似乎如同喝醉了一般,举起酒杯对向南蛮王孟获:“南王,今日见之我大汉兵可强?”

    “强,非我南方可能比拟”孟获显得有些惊讶的回答道。

    “马可健壮”刘备问道。

    “实则良驹”孟获应道。

    “铠甲、兵器可还锋刃”刘备再问道。

    “乃上国之铠甲、兵刃也”孟获应道。

    “既然如此,依南王之见,我大汉可能恢复汉室,一统中原?”刘备借着酒意问道。

    “上国之兵马兵,定能踏平魏、吴;孟获先预祝陛下一统中原之时”说罢,举杯便饮。

    其余官员似乎也注意到了,刘备与孟获之间的谈话,都好奇的将耳朵侧了过来;

    刘备见着沉稳了一下,朝诸葛亮的方向盯了一眼,诸葛乔见着刘备询问自己,连忙点头示意。

    “南王,实不相瞒,朕有一事相求,还请南王能相助”刘备望着孟获,眼神里泛起了波澜。

    “陛下尽管开口,若是陛下不嫌弃我南方之地,孟获定然全力已助”孟获借着酒意,放出了豪言。

    刘备本来那颗显得有些担忧的心,此时也有所平静。

    “既然如此,朕便据实相告;再过不久,大军将要北伐,朕想调南方之兵两万,协同出战,不知南王可能许可也”刘备沉声说道;

    其余众臣听见这句话之后,却突然释然了;原来这才是陛下召见孟获与南方各国酋长的目的,都将目光聚集在了孟获的身上着他的回答。

    孟获舌头打结,看着眼前的刘备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头下山的猛虎,盯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