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第44部分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儿,听说你在武昌城的时候,你大伯父亲自来想把你接回家去你都没有愿意,可是真的?”黄月英一脸好奇的问道。

    “那日伯父的确是来劝说我回家去,只不过我看出来了,伯父是受人逼迫才这样做的,不然以伯父的为人断然不会做这样的事”诸葛乔笑道;

    按照诸葛乔的记忆,那一日诸葛瑾来劝说自己回家的时候总是很委婉诸葛乔多了那么一丝察觉;若是诸葛瑾是真实想让自己回家,定然不会草草收场,毕竟他的确是自己的亲爹。

    “那若是你伯父是真心的,你会与他回家吗”黄月英最问道;

    “娘亲,你放心!若是伯父是真心的,乔儿也不会随伯父回家的;乔儿现在只有一个爹、娘,至于伯父家中,我们有时间前去探望就行了;毕竟我现在可是蜀汉的骠姚校尉,以后的冠军侯”诸葛乔闪着亲切的目光,轻轻回应道;

    黄月英听着听着,脸上的笑意一扫而空,“骠姚校尉;当初是谁准许你去荆州战场的,居然敢带着你那三百士卒就去战场,你若是殉国了,你光荣了!娘却要痛苦一辈子”黄月英突然一转话锋指责诸葛乔道;

    诸葛乔无奈的叹了一口,该来的还是要来;“娘,乔儿当初只想去张三将军哪里学学练兵,没想到刚刚碰到陛下下达讨伐东吴的诏令,三将军就拉着我一起,说让我见见真真的战场,我就做了三将军的护卫,随军出征”诸葛乔眼睛一闭就胡编了一皱;

    “就你,还想骗娘!练兵!成都城里面几万军队你不去

    ,偏偏去阆中那么远;不过你还的确是一员少年良将,陛下居然敢封你为骠姚校尉,虽然说现在没有实权,但是却具有无可匹敌的象征地位”黄月英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

    看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如此的成就,自己的丈夫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什么都瞒不过娘,乔儿也就是想早日为将,能够在爹手下做事,为爹分担一些负担,不让爹太过于操劳“诸葛乔轻轻的应道。

    鉴于正史诸葛亮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五丈原,诸葛乔并不想这历史一幕再重演;按照正史司马懿还比诸葛亮大两岁,结果司马懿却比诸葛亮还多活了十七年,若是诸葛亮再次积劳成疾,那么谁又能代表蜀汉去对抗司马懿的谋略;

    虽然自己拥有超越一千八百年的智慧,但却不能说可以与司马懿匹敌,毕竟司马懿是这个时代的天纵之才,而自己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比常人懂得多一些、思考得多些、能预知后世的发展仅此而已;

    “各位快入座”诸葛亮打断了黄月英这边的谈话;

    随即狼牙士卒各自入席跪坐,黄月英却来了邓艾娘亲的身旁,两人私语了一番;而后黄月英带走了邓氏。

    诸葛亮坐在主位,其余人相续跪在了其左右;

    “诸位,亮先敬诸位壮士一杯”说着诸葛亮就端起了酒杯,朝众人示意。

    其下众人急忙端起酒杯回应,尽皆一饮而尽;

    “诸位,我们也敬策划丞相一杯,谢丞相的盛情款待”刘宇站了起来说道;

    众人立即端起了酒杯就朝诸葛亮敬去“谢丞相款待”众人齐声道。

    诸葛亮没有推辞,一饮而尽!毕竟在他眼前的这可都是虎狼之人,是经历过生与死的抉择,自身那股军人的气质也为诸葛亮所感叹;

    “丞相,第一杯酒在下敬丞相;丞相能够遣公子为使,拜在丞相帐下,在下倍感荣幸;日后若是丞相用得着在下,定当效犬马之劳,已报丞相知遇之恩”说着邓艾端着酒杯伸直了手。

    诸葛亮也端起酒杯满脸的笑意回道:“我得你,才是蜀汉之福也”

    “校尉,第二杯酒在下敬骠姚校尉;骠姚校尉能够不顾及自身身份,到上蔡小县来寻访在下,不胜感激”邓艾说道。

    虽然邓艾口吃,但却已经不妨碍其学识与其应变之道,开始足一敬酒。

    “士载兄言重了,士载兄大才我爱之不急,又怎会嫌弃士载兄的身份;以乔观之,那些对于士载兄有偏见的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安能真真的理解士载的志向”诸葛乔伸端着酒杯回应道。

    【由于面临马上毕业投简历阶段,之后只能实现一日一更大家谅解!历史很、希望喜欢!愿大家每日都有好心情】

第八十四章 刘备的诏令() 
刘备的召见

    宴会还在热闹的;诸葛亮对于邓艾也越加满意,两人越谈越起劲,就好比相逢知音一般。

    “老爷,马主薄求见”一个家丁禀报道。

    马主薄,除了马谡还会有谁,看来跟随自己游历一趟江东回来就镀金了,居然都是丞相府主薄了;诸葛乔暗自想到。

    “传他进来,再加一副桌席”诸葛亮思索道。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青衣,头戴黑色纶巾的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马谡拜见丞相”来到诸葛亮的桌前行礼道,面容似乎也是一脸飞喜气;

    “幼常,此来所谓何事”诸葛亮问道

    “只为来见骠姚校尉一面,昔日在武昌城下一别,就失去了消息,着实让在下担心了一阵;今日听说伯松归来,特此前来相探,已解心中大结”马谡抱拳轻轻说道。

    却也让诸葛乔一惊,没想到这马谡居然还这么关心自己,这也说不通啊!自己与马谡不过只是同朝为官,各尽其职罢了,没必要自己才回家张飞都还没有来看望自己,马谡倒是第一个来;难不成另有所图,想到诸葛乔摇了摇头,或许自己对于马谡有成见才会多想吧。

    “伯松,幼常如此牵挂于你,还不拜谢”诸葛亮对着沉思着的诸葛乔说道。

    被诸葛亮这么一唤也醒了过来;“幼常兄牵挂,伯松不胜感激”诸葛乔对着马谡抱拳道。

    “伯松,哪里的话,昔日若不是有你在武昌城据理力争;哪有荆州一年的税赋,又哪有陛下对我的信任”马谡扶过诸葛乔委婉的说道。

    “幼常兄言重了,这其中也有你都功劳,若不是你提前就说得江东武文无言已对,有哪里有他们的重视”诸葛乔笑道;

    马谡却无意中投来了一个鄙视的眼神“若不是伯松的天问之辩,有哪里有我马幼常的功劳”马谡轻轻叹道。

    说完;诸葛乔却被惊住了,现在诸葛亮也在这里,若是再问自己其他的知识,那还不得尴尬退场。

    “幸运罢了,我平常就喜欢诗经,所以对其也有一些理解”诸葛乔小声的解释道;

    突然诸葛乔想到了什么,缓缓的说道“对了,陛下最后是如何处置傅士仁的”;

    没办法了;只能随便找个话题先避开再说,再说自己心底里也是好奇的猜测着,按照演义里面;傅士仁、糜芳是被关兴用刀剐了,以祭奠关羽,却不知此时的刘备又会如何处置他;毕竟傅士仁也是追随刘备很多年不离不弃的人,也算得上元老级别的人。

    “傅士仁被陛下亲自押解到了二将军的墓前,召集了文武百官,令关兴持不周见给剐了,傅士仁的惨叫声整整持续了有一个小时,才死去”马良回想起哪个画面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

    “杀得好!傅士仁不死,不足以让陛下息怒、也不足以平民愤”诸葛乔沉声道。

    因为诸葛乔知道傅士仁对蜀汉所造成的创伤,也知道刘备这次撤军的理由就是:二弟大仇已报,潘璋已被斩、傅士仁也被擒;所以傅士仁不死,就没有办法收场,只是没有想到,居然同演义一样被给剐了。

    “幼常,来了就快坐下吧,已经为你也制备了一席”诸葛亮指着刚刚准备的一张桌子。

    “谢过丞相”马谡没有推辞就直朝席位的方向走去。

    只不过身旁在他朝桌席走去的时候,目光却停在了狼牙的士卒身上,但是他又怎能知道;普通的士卒其实也可以同当朝丞相,参加同一个宴会。

    伴随着马谡惊愕的眼神,宴会又恢复了正常;却也让诸葛乔感到无奈,诸葛亮最终还是和马谡走在了一起,却是不知道是否还有街亭之战的持续。

    “丞相,陛下有令诸葛校尉到宫中一叙”一个宫中使者模样的人,走了进来;

    这消息也传得也太快了吧,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陛下居然就知道我已经回成都了;诸葛乔思索着。

    “请回复陛下,诸葛乔立即入宫”诸葛亮轻轻回应道;

    “丞相,陛下说:要我和诸葛校尉一同入宫,我在外面恭候”使者缓缓的答道。

    诸葛亮却是一惊,没有想到刘备如今这么重视诸葛乔,居然才回成都就立即召见,而且还是很着急的模样;只是诸葛亮不知道刘备撤兵最大的缘由罢了。

    随着使者的退去,诸葛乔来到了陈期的身旁:“待会儿回城外的军营,吴桐已经率大部队回去了”轻轻说道;

    原来诸葛乔在离开公安城的时候,就已经下达了指示;让吴桐等人再战争结束之后就随大部队回军成都,之后安营扎寨于之前的大本营,毕竟在刘备还没有给自己调兵遣将的权力之前,能有自己几百亲卫,又有何不可;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落人把柄。

    陈期应了一声。

    “爹,既然陛下有诏令,孩儿就先行告退;”诸葛乔来到诸葛亮的身前行礼道;

    “去吧”诸葛亮小声应道;从眼神之中便也知道了,此时诸葛亮一定在想陛下为何,对一个才十七岁的孩子居然如此看重。

    “爹,我还得带士载兄前往,陛下到时候问及我也好说明缘由”诸葛乔缓缓道;

    “但你一定得告知陛下,邓艾已经被我收入门下了”诸葛亮笑道,而又朝邓艾望了一眼。

    随即诸葛乔与邓艾拜别了诸葛亮,便同使者入宫去了。

    留下酒宴上这些人的兴奋,“丞相,看来令公子大才已被陛下看中,不久之后也会成为我蜀汉一个重臣;马谡先提前向丞相道喜了”说着马谡就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诸葛亮略微回应了一下;确实还是在沉思着,毕竟现在诸葛乔还小,若是此时变锋芒毕露,会不会遭到百官妒忌,而有流言相向,使他招之大祸;诸葛亮细细的思索着。

    诸葛乔却不知道自己的爹为自己所担忧;自己却还是想着自己的宏图大业,如何协助刘备去完成这件事情,毕竟自己按照了将近超越了两千年的智慧所总结的策略。

第八十五章 蜀汉兵马() 
蜀汉兵马宫中;一处书房内刘备跪坐在一张桌前,桌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茶杯与一个茶壶;这间屋子也只有两张桌子,另一张桌子也只有茶杯与茶壶,刘备时不时望了门外似乎还在着什么人。一阵突然而至的脚步声穿进了他的耳朵;脸上也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陛下,诸葛校尉到”一个使者轻轻的走了进屋,朝刘备拜道。“传他进来”刘备道。在使者退去了之后,诸葛乔缓缓的朝着刘备走去:“末将诸葛乔拜见陛下”“伯松快起,今日听之你已经回到了成都,所以特此招你前来品茶论事”刘备说道,手也指向了另外一张茶桌,示意诸葛乔坐下。诸葛乔缓缓的跪坐在了茶桌前,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好茶,好茶”“伯松可从这茶中品味出了,茶外之事”刘备盯着诸葛乔细细的说道。看着刘备的此时的眼神与他这么急于召见自己,诸葛乔却也猜到了这其中的意味;昔日在猇亭城内自己提出了,阅兵已震慑蛮族与其余反叛势力、再者让自己的国家充满战意,时刻准备为国而战。或许这就是刘备这次主要所要谈论的茶外之事,诸葛乔思索着。“品出来了!陛下这茶外之事可是除夕的阅兵仪式”诸葛乔小声说道,心中也颇为激动,毕竟这是自己的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主张,而且可以关乎蜀汉中兴与否。“正是此事,当日听伯松谈起;还以为是丞相所教,后与丞相谈起此事,丞相竟然不知所云,所以朕才信任此事全为伯松所出,今日特此向伯松商议一二”刘备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眼神之中也透露出了对于诸葛乔的肯定。诸葛乔闭上眼睛将蜀汉的军队番都过滤一遍,而又联想到了现代每一个国家的阅兵仪式,的程序,以及必须的安排。眼中更是燃起了熊熊烈火,因为它将开创一个时代的奇迹,震慑这个时代人的耳朵、眼球。“陛下,此次阅兵不能在校场进行,应当在每个平民、世族、蛮族都可以观看的位置;臣以为可在成都东门城墙之下进行,陛下所邀之人,皆可站在城楼上观赏,而平民、世族等人也可在城外观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展示我蜀汉军力,以震慑南蛮与南中大族、鼓舞军心”思索了一会儿,诸葛乔回应道。刘备放下了刚刚端起的茶杯,却是陷入了沉思,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