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926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926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说着,李世民却是眼眸微凝,隐隐有一些不喜。

    这些人之所以反对锦衣卫,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李世民是天子,很多事情他看的比其他人都透彻。

    不过,这些人越是想要反对,他就越要组建锦衣卫,因为他不想像瞎子一样的活着,锦衣卫就是他的眼睛,他在皇宫外面的眼睛。

    “诸位爱卿所担心的,是不是钱财问题,这个不用户部操心,朕组建一支亲军锦衣卫,不用户部和国库的钱粮,一切用度,从内库出就是了。”

    “至于御史台,朕并没有取消你们的意思,你们在御史台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不过,你们说御史台没有什么过错,那这一次排查官员,各部门查出来了这么多有问题的官员,你们御史台怎么解释?”

    “这个锦衣卫,朕组建定了。”

第1913章 事变() 
这个世上,如果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的话,多半都是能够成功的。

    李世民想要组建锦衣卫,谁能拦住吗?

    没有人能拦住,而且这一次李世民还占理了。

    当然,就算李世民不占理,可只要他想,也是照样能够做成的。

    天子,特别是像李世民这种已经大权在握,而且威望什么都有的天子,更是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做什么事情的。

    锦衣卫的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下朝之后,李世民便安排人开始组建锦衣卫。

    组建锦衣卫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毕竟亲军要一个个的挑选,各地的锦衣卫卫所,也都需要建造,好在李世民也不是很着急。

    锦衣卫就这样组建着,秦天这里,仍旧忙着对官员的排查,以及身份证的制作等等、

    而就在这个时候,云南边陲,突然传来一封急报。

    急报入京,这天早朝,一名官员早早的就站了出来。

    “圣上,云南传来急报,云南王顾良得病身亡,他的属下石强发动兵变,杀了顾良独子顾阳,掌控了整个云南地界,与我大唐为敌,如今,只有顾良的独女顾梦逃了出来,但就算如此,那顾梦也不知所踪。”

    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大殿一下子就喧嚣起来。

    一直以来,云南王顾良对大唐都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正是因为顾良的镇守,云南才能够一直这般的平静下去,大唐接连除去了两个异姓王,唯独没有对顾良动手,就是因为只有顾良,才能够镇压住云南地方上的一些势力。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顾良一死,这云南就乱了。

    “可恶,这个石强真是好大胆子,他竟然敢兵变谋反,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圣上,我大唐应该尽快发兵云南,平定叛乱。”

    “不错,这个石强趁人之危,夺取了云南的政权,实在是可恶至极,我们大唐绝对不能允许他这般猖狂,我们应该派兵镇压。”

    “像石强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够姑息,我们必须想办法将他们给灭掉才行。”

    “不错,不错,必须尽快派兵镇压石强叛军。”

    “…………”

    朝堂之上的官员很愤怒,那石强竟然谋反了,真是找死啊。

    众人说着的时候,李世民的眼眸微凝了一下。

    他对于异姓王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除掉的,如果异姓王肯对他们大唐忠心耿耿,愿意为他们大唐效力,他也还是能够容下这些异姓王的。

    比如说这个顾良,在他的带领下,云南一直都很平静,而他也对朝廷忠心耿耿,每年的赋税从来都没有短缺过,朝廷有需要他们效力的地方,他们也都十分的积极。

    在李世民看来,只要顾良一直这个样子,那他可以让顾良甚至整个顾家一直都帮他镇守云南。

    可是,顾良死了之后,他的手下就造反了,这让他觉得很客气。

    不过,虽然觉得客气,但李世民也并没有觉得这事有什么麻烦的,因为云南造反了,他正好可以派兵前去镇压,然后将所有的异姓王都给除去、

    他虽然能够容忍异姓王的存在,但如果能够除去异姓王的话,他还是很喜欢的。

    如今,朝中的官员都觉得应该讨伐,那他顺着应下来就行了。

    如果是以前,他想要征讨异姓王,还得有理由和借口,不然就是不义之兵,但现在则是顺理成章啊。

    “诸位爱卿说的极是,云南一直都是我大唐的领土,那云南王顾良也一直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如今石强造反,不除他怎么能行。”

    说完,李世民扫了一眼群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谁愿意领兵出征,平定石强叛乱?”

    这话出口后,大殿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众人相互张望,愿意站出来的却是没有几个,没办法,此时的云南乃是边陲之地,地势十分的不好走,而且那里的天气,很多人都适应不了。

    他们若是去的话,很有可能会直接在那里挂掉的,所以他们都不怎么想去。

    哪怕他们都很清楚,平定了叛乱,就是大功一件,可他们也还是不想去,毕竟此去,九死一生啊。

    看到这种情况,李世民眼眸微凝,有点生气,紧接着他便指出了一人,道:“陈古,朕命你为征讨石强叛军的大将军,务必要将那些叛军都给朕灭了。”

    陈古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不过看起来要更为年轻一点,他是大唐的一员猛将,同时也很会用兵,不过,他算是大器晚成的人物,没有赶上隋末大乱,是在贞观年间,才崛起的一个人物。

    听到李世民要他去平乱,他的心里就有点暗自叫苦,他成名晚啊,因此更加的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些东西,可万一出征出现了问题,他现在所拥有的这些东西,可就要完蛋了啊。

    有些东西,人越是得到的艰难,就会越发的珍惜,陈古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但李世民点名要他出征,他也拒绝不得,只能站出来应道:“末将领命。”

    陈古接下了这个差事,朝中的很多人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大唐的人都是愿意领兵打仗的,很多武将也都热衷于抛头颅洒热血,但更多的人还是热衷那种能够成功的,能够开疆扩土的,平叛这种事情,虽然也是战功,但跟开疆扩土比起来,却是差了一些。

    而且,朝中的多数武将都有其他事情在身,如今能找出来可用的,也就只有少数的几个人,陈古刚好是其中之一,那也就只能让他去了。

    此事说完之后,刚才大殿上的那种紧张气氛,才算是终于好了一些,紧接着,李世民就与群臣继续讨论事情,大殿之上很快又争吵了起来。

    这是惯例,大家都习惯了。

    一个朝会下来,总会又那么几个人吵的嗓子沙哑的。

    而就在这天的早朝结束之后,云南那边石强发生叛乱的消息,便很快传了起来,而战事起,长安城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想要建功立业的,十分兴奋,而那些有家人要出去打仗的百姓,则满是担心。

    他们很好奇,为什么又要打仗了呢?

第1914章 无子() 
为什么又要打仗?

    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不排除一些人想要建功立业,但更多的百姓,还是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的、

    而问出这个问题的,也有陈古。

    他不仅想问为什么要打仗,还想问为何倒霉的是他自己?

    为什么大唐的那些名将,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事,要不然,何至于让他这个半吊子领兵?

    可他有选择的余地吗?

    陈府在长安城城东,算得上是这一片比较豪华的一个府邸了。

    进得府邸之后,陈古便把情况跟自己的年轻和夫人说了一下。

    陈古的娘亲已经六十多岁了,看起来颇显老态,不过,陈古的夫人,却是个二十来岁的妙龄女子。

    陈古在没有发迹之前,日子过的不怎么样,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不曾娶妻,后来发迹,成了将军,就直接娶了一个比他小二十来岁的女子,想着能够为他们陈家传宗接代。

    可不知是他年龄太大的缘故,亦或者是多年不曾有过那种体验,他夫人的肚子好几年了,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

    而此时,听到陈古要领兵出征,陈古的老娘脸色立马就变了。

    “你不能去,你可是我们陈家的单传啊,如今你娘子又没有什么身孕,你若是去了,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陈家怎么办?”

    以前陈古没有发迹,没有老婆的时候,陈古的老娘倒也不在乎这些,反正老婆都没有,不出去拼怎么能行?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嘛。

    可现在他们发达了,老婆有了,府邸田产都有了,若是再去拼命,这心里自然就有点担心了。

    而陈古的老娘说完之后,陈古的夫人也不由得哭泣起来、

    “相公莫要走,我不舍得相公。”

    这陈古的夫人也算是小家碧玉了,家境说不上好,但也绝对不差,如果陈古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她怎么活?

    还有,陈古在府上的话,他的老娘对她还好一点,可若是陈古出现了意外,他的老娘肯定要怪他没有为陈家留下一儿半女了,那个时候,他的日子更不好过。

    两个女人,一老一少,都不想让自己走,陈古的心里也十分的不怎么好受,但他有得选择吗?

    看着两个女人,陈古也只能一声轻叹,道:“圣上已经下旨了,我若抗旨,那只怕性命都要没有了,这出征,还是要去的。”

    两个女人听到这话,都愣了一下,但紧接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不停的哭泣着。

    陈古心情不爽,又见着两个女人哭泣,不由得愤懑,道:“哭,就知道哭,哭什么哭嘛……”

    说完,陈古气的一甩手,转身离去。

    两个女人相互张望,那陈古的老娘瞪了一眼陈古的夫人,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追上去啊,这两天,就不用让他出门了,让他天天守着你,生不出儿子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

    ………

    千般不舍也不行,陈古还是带着兵马离开了长安城,向云南赶去。

    而就在他离开之后没多久,冬天来了。

    冬天的长安城,有些冷,冷的让人受不了,这才是初冬时节,就已经冷的不行了。

    不过,冬天再冷,冷的也只是那些平民百姓罢了,但凡有些闲钱的人,现在就已经想着用各种办法来取暖了。

    一般的就用红泥小火炉,好一点的就用煤炉,若是再好一点的,就是暖坑,甚至是壁暖了。

    在这样的冷冷天气,少有人想要出门的,多半都是要待在家里。

    这天早上,长安城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一开始的时候,雪花并不是很大,落下来后就很快融化了。

    不过快中午时,却突然变成了鹅毛大雪,只一个时辰,整个长安城就成为了一片雪白。

    下午的时候,秦天乘坐着马车进了皇宫,如今有关身份证的事情,他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他需要把现如今的情况,去跟李世民汇报一下。

    皇宫的雪也是纷纷扬扬的,白的不行。

    而在皇宫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一名女子正在赏雪。

    在这样的雪天,赏雪是一件很有雅兴的事情,不过这名女子的却并无雅致,她整个人都有点不好,甚至是有些郁闷和憋屈。

    她就是武媚娘。

    当初选秀女的时候,他有幸入了后宫,后来又与长孙无忌合作,成功成为了李世民的一个才人,而他以为自己正要大展拳脚,在后宫掀起风云的时候,她却受到了打击。

    倒不是李世民不临幸她,相反,李世民一个月,总有一天会去她那里的,而且去了他那里后,也没少在他身上发泄,只是不管他把李世民服侍的多么舒服,李世民却从来没有想过给他晋升爵位,以至于他现如今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十分的低,身份也十分的尴尬。

    跟他同时期的才人,都差不多晋升了,就她没有。

    他很奇怪,她甚至都绝望了。

    而绝望的人,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雪还在不停的下着,武媚娘突然叹了一口气,雪是好雪,可惜心情不是好心情啊。

    而就在他叹息了一声的时候,后面突然有一个声音传来:“你为何叹息,这雪不好吗?”

    听到这个声音,武媚娘吓了一跳,就好像自己有什么心事被人看穿了一般。

    她连忙转过身来,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半大的青年,看到这个青年,武媚娘连忙上前行礼:“拜见晋王殿下。”

    来人,正是晋王李治。

    当初训马,李治对武媚娘一见倾心,此后便对武媚娘多了一些注意,每当他的父皇临幸武媚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