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896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896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就在他这么嚷嚷了一句之后,李承乾就挥了挥手,紧接着一支利箭飞射而去,直接射中了那个人的面门,那个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扑通一下倒了下去。

    鲜血喷洒,四周顿时慌乱散开。

    场面又安静了下来,那些几名看着城楼上的人,都有点弥漫,有点惊恐。

    竟然真的杀人了吗?

    “想要活命,就去五里外的帐篷那里吃饭,我早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食物和住处,还有一些大夫,帮你们看病,可你们若是在这里继续闹腾,那很不好意思,本太子杀人,从来不会手软。”

    这一次,没有人再质疑李承乾的话了,他们也才终于明白,他们很多时候的性命,就真的如同蝼蚁一般,朝廷重视他们,也可以轻视他们。

    很快,就有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亦或者是饿的不行,转身去往粥篷那里赶去。

    有人去了,其他人也都连忙跟着跑了去。

第1851章 弹劾太子() 
第一批难民去了粥篷那里,虽说又多走了一段路,但最后他们吃到了饭,又有地方住,相对来说都是有点安分的。

    毕竟能够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只不过,难民得到了安置,李承乾下令射杀了一个饥民的事情,却是在长安城传开了。

    事情传开之后,百姓对李承乾倒是很欣赏。

    “好啊,太子殿下可是帮了我们大忙的,若是放那些饥民进入到了长安城来,他们少不得要抢店铺,要抢粮食的,他们那些人就是饿死鬼啊,恐怖,到时候的场面肯定会很恐怖。”

    “谁说不是,幸亏太子殿下没有让他们进来,我们这些人也才能够幸免于难。”

    “极是,极是啊。”

    百姓对于李承乾的行为很欣赏,可百官对于这个行为,就有点其他想法了。

    这天早朝,很快,就有一个言官站了出来,对李承乾进行弹劾。

    “圣上,太子殿下赈灾,昨天却杀了一个饥民,如今那些饥民对太子殿下可是颇有怨言啊,我们是要赈灾的,不是杀他们的,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臣以为,太子殿下此事做的不好,应该另外派遣其他人去做这事才行。”

    这名言官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其他官员立马便跟着站了出来。

    “圣上,太子殿下这样做,的确是有些不妥的,臣请圣上派遣其他人去做此事。”

    “是啊,请圣上换掉太子殿下,派其他人去做此事。”

    “若是那些饥民因此对朝廷怀恨在心,事情可就得不偿失了啊。”

    “请圣上明断。”

    “请圣上明断。”

    “…………”

    众人不停的说着,李承乾站在大殿上,眼眸微凝,很显然,这些人是不想让他继续负责此事了,不然等他赈灾完成后,可就是功劳一件,而且他这个行为,可是得到了长安城很多人的赞同的。

    不过,若是他的父皇真的把他给换了,那就等于告诉天下人,他李承乾做这个事情不行,如此,很容易就会让百姓对他失去信心,失去敬仰的。

    为了自己的储君之位,这件事情,他肯定是不能被人抢的。

    所以,李承乾很快就站了出来:“父皇,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那些饥民都很疯狂,他们进来之后,只能去抢那些商铺啊,如此的话,长安城内可就乱了,那些商家的损失也很严重,诸位在长安城可能都是有店铺的,若是那些难民抢了你们的店铺,你们是不是甘愿吃这个亏啊?”

    李承乾这话说完,朝中的那些人顿时就沉默了,若是难民进来了,真的抢了他们的店铺,那他们怎么办?

    当然,难民也不一定就会抢他们的店铺,毕竟他们的运气不可能那么差吧,但万一抢了呢?

    他们对于李承乾多少是有一点了解的,知道李承乾现在变的有点狡诈,万一李承乾专门引导那些难民去抢他们的店铺,那他们现在弹劾李承乾,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种沉默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道:“圣上,那些难民的确不应该就这样进入长安城来,但太子殿下也不能用杀人的方法来震慑他们,办法有很多,为何要杀人?一条人命就这样没了啊,圣上,一条人命啊。”

    这个官员说的痛心疾首,好像一条人命关系很大,而他这么说完后,很快,朝中的其他人便不停的跟着嚷嚷了起来。

    “圣上,一条人命啊,太子殿下竟然就这样要了一条人命,他简直毫无恻隐之心。”

    “没错,没错,太子殿下这样做,实在是不妥,不妥啊。”

    “圣上尚且爱惜那些百姓的性命,可太子却如此,圣上,臣请撤换太子殿下,派其他人负责这件事情。”

    “圣上,臣也请撤换太子殿下。”

    “…………”

    这些人把矛头指向了李承乾办法使用不当了,过于暴力了一些。

    而群臣这样不停的嚷嚷,李承乾的脸色就变的有点难看了,当时那种情况,不杀人震慑,还能怎么办?

    跟一群饥饿之人讲道理,有用吗?

    可他到底是杀了人的,所以他现在也不好说什么为自己辩解。

    不过这个时候,唐俭站了出来,道:“圣上,太子杀人,的确有点不对,不过当时那种情况下,若不手段强硬一点,那些饥民怕是不会离开的,作为我大唐储君,太子殿下救助那些饥民,是仁慈,而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强硬的手段才行,臣以为太子殿下做的并没有什么过错,这是一个储君应该有的态度。”

    唐俭开口,很快就有其他人又站了出来,跟着附和。

    “不错,太子作为我大唐储君,说话也应该是有一定的效用的吧,可是那些难民不当回事,不震慑一下他们怎么能行,难道要太子殿下去求他们吗,那样的话,我大唐的脸面何在?”

    “极是,极是,太子殿下作为我大唐储君,做这件事情好像并无任何不妥吧,太子殿下在这个高度,就应该做这样的事情。”

    “…………”

    人在一定的高度,做一定的事情,就不会让人觉得不合理。

    比如说有人很有钱,那么他买了一件奢侈品,就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因为这个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可若是一个人没有钱,他借钱买了一件奢侈品,那就让人觉得这个人做这件事情很不对,很有问题了。

    太子是大唐储君,他的话就是命令,有人不听,杀了不是很正常吗,这是太子应该有的特权。

    朝中群臣不停的说着,李世民听着朝中群臣不同观点,心里也是衡量了一下,李承乾做的事情,是对的,杀人多少有点不太好,但太子,大唐储君的威严,又绝对不容人侵犯啊、

    这两点叠加之后,李世民觉得太子杀了一个人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小事,很小的事情了。

    所以,在众人这样不停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挥了挥手,道:“好了,此事不必再提了,那些难民,太子一定要好生安顿,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发生了。”

第1852章 走水() 
自从那次弹劾之后,李承乾仍旧负责从河南道来长安城的那些饥民事宜。

    此后一段时间,那些饥民陆陆续续的来。

    可能是有了前车之鉴吧,来的那些饥民并没有什么人再嚷嚷着进城,而他们刚到京城地界后,就会被人给领到粥篷那里,安排食物和住处,所以整个赈灾事情,还是很顺利的。

    等杜正伦将河南道的灾情彻底解决了,这些饥民差不多就可以离开长安城,回他们自己的家去了。

    也就是说,杜正伦的赈灾结束,李承乾这边的事情才算是结束,如果河南道那边的事情一直托着,这边虽然不至于出现什么事情,但朝廷为之付出的粮食,肯定是要多一些的。

    不过,在李承乾看来,以杜正伦的能力,要解决河南道的事情,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他只需要在长安城这边做事,防止一些意外发生就行了。

    至于粮草,户部的粮食还有很多,应付这些是饥民一段时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管是谁,都觉得饥民的事情差不多要结束了。

    整件事情,并没有起什么波澜。

    可就在众人觉得,只要将此事交给时间就行了的时候,长安城却突然出事了。

    这天晚上,李承乾正在东宫休息的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好了,出事了……”

    李承乾听到这个声音之后,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李承乾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一名太监满头大汗,整个人的脸颊都红彤彤的。

    “太子殿下,户部……户部存放赈灾粮的地方走水了,好大的火,好大的火啊,粮食……粮食怕是要毁于一旦。”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承乾整个人都差点跌坐在地上,他救济那些灾民的前提,就是户部的担心赈灾粮食,一旦这些粮食毁掉了,那如何救济那些灾民?

    灾民没有粮食吃,刚刚平静的日子,只怕很快就会再次闹腾起来吧?

    之前有一两千人,还可以杀一儆百,可如今有一两万人,你杀几个人就有用了吗?

    这么多难民一下子涌入长安城,会是个什么情况?

    李承乾还是很快让自己镇定了下来,然后便急匆匆的向户部赶去,不过他还没有走到户部,便看到户部有浓烟飘起,再走的近了一些,便看到了火光。

    火光如同一条条火龙,在四周乱窜,靠近户部之后,便感觉到了一股灼热。

    此时,户部救火的人进进出出,乱成了一团。

    李承乾看到这种情况,眼眸凝的厉害,他进得户部之后,找到了户部的官员,厉声问道:“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会起火?”

    户部因为对于朝廷至关重要,所以不管是防盗啊亦或者是防火,都是做足了准备的,户部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今天晚上,却起火了。

    李承乾询问,那名官员却是害怕的整张脸都变了颜色。

    “太……太子殿下,下官……下官也不知道啊,下官已经派人去查了,应该很快就能够查出来。”

    李承乾哼了一声,喝道:“赶快救火,一定要减少损失,还有,尽快弄出一批粮食出来,明天要送去城外灾民那里,若是没有粮食,整个长安城就都乱套了,到时候,本太子要你全家人的脑袋。”

    听到这话,那个官员顿时吓的瑟瑟发抖起来,但也不敢反驳,只能连连点头应下——

    蜀王李恪的府上。

    夜色已经很深了,但李恪并没有丝毫去休息的意思。

    他在等消息,而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够等到消息。

    没过多久,一名黑衣人便出现在了他的房间里。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回王爷话,已经办妥了,如今户部大火已经烧了起来,赈灾那些饥民的粮草,恐怕剩不下多少了。”

    听到这个结果,蜀王李恪才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本来,他是想派人去蛊惑一些难民,然后让那些难民冲进长安城,在长安城进行抢劫和打砸店铺的,而只要发生了这种事情,太子李承乾少不得就要治一个办事不利之罪。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承乾竟然成功阻止了第一波要进城的难民,而且杀一儆百,让其他难民知道了厉害,以至于那些难民来了之后,也不敢再嚷嚷着进城。

    如此的话,他之前的安排也就等于作废了。

    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作罢,所以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毁掉那些饥民的粮草。

    只要那些饥民没有了粮草,他们肯定是会闹事的,那个时候,就算李承乾杀多少人,都没有用。

    就算一开始的时候,李承乾还能找到一些粮食应付支撑着,可粮食不多,总有用完的时候,一旦粮食用完,李承乾还是要接受即将面临的危险。

    李恪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而后望向那个人,道:“你做的不错,这壶好酒是本王赏给你的,喝了之后就回去休息吧。”

    这个人是李恪的亲信,也是李恪培养的死士,他听完李恪的话后,并没有丝毫迟疑,拿起那一壶酒就喝了起来。

    只是他这么刚喝完,整个人的面部突然就变的极度扭曲起来,紧接着,他便七窍流血,扑通一下倒地身亡。

    他到死都不敢相信,李恪竟然要毒死他,他可是李恪的死士啊,李恪要他去死,他绝不会皱一下眉头,可这样,李恪还不肯相信他,还要他死吗?

    那个死士死了,李恪看着地上躺着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