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54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54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是明白了,但他还是不想去龙口县,在秦家村待着多舒服啊?

    而且,有他在,秦家村才有可能发展嘛,他要是离开了,自己要想让秦家成为大族,少不得又要推迟几年了。

    可李绩对于秦天的请求却并不以为意,道:“你好歹也是个开国县男了,怎么能说是无名小卒,那龙口县虽然艰苦了一点,但以你的聪明才智,还怕治理不了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你且去,等时机到来,王爷自会想办法把你给弄回来的。”

    “英国公,这……”

    “别这这的了,你走之后,秦家村就交给王爷了,保证不会让太子秋后算账就是了。”

    李绩的话不容人拒绝,秦天暗自苦笑,自己的命还真是苦啊,好不容易有钱了,可以慢慢享受美好生活了,结果突然就把自己贬到边远之地了,这算什么事啊?

    没有办法,秦天只能一摇三叹的认命离开。

    却说秦天离开之后,秦叔宝有些不解问道:“英国公,小天只是个县男,让他去外面应该没什么作用吧,他不想去,何不想办法留下来?”

    李绩摇头:“翼国公啊,他离开更安全一点,就因为他跟卢花娘的事情,他把整个崔家都给得罪了,如果他还留在长安城,那就是打崔家的脸,你以为崔家肯善罢甘休?再者,圣上已经有意削弱王爷身边的实力,秦天便是圣上的第一步棋,如果圣上的第一步棋都没有走顺的话,后面只怕会激怒圣上用强,那个时候,我们就是想离开长安都不太可能了。”

    听到李绩这话,秦叔宝神色微动,作为李渊第一个拿来开刀的人,如果这刀下去的不顺,对之后的情况的确不利。

    明白这点之后,秦叔宝也就没有多言,只能希望秦天自求多福了。

    却说秦天离开翼国公府后,也没在长安城多做停留,直接便赶回了秦家村。

    回去之后,他便开始让唐蓉帮他整理东西,李渊让他三天之内出发,超过了这个期限,就有可能被人拿来当把柄啊。

    虽然不至于要自己的命,但想来也够烦人的,所以能少一事,现在就尽量少一事。

    唐蓉见秦天真的要去龙口县,整个人心情都有点不好了。

    “相公,我陪你一起去吧。”唐蓉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她是真的有点舍不得秦天。

    秦天也不想跟唐蓉分开,但若是去其他富饶的地方当县令,让唐蓉跟着当个少奶奶也就当了,可那龙口县乃混乱之地,唐蓉去了怕是要受苦。

    他又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夫人受苦?

    这让秦天很痛苦,很纠结,不过许久之后,他还是摇摇头:“秦家庄园没个女主人不行,夫人还得留下来当家,就别去了。”

    刚说完,唐蓉突然就扑到了秦天怀里:“不嘛,不嘛,我就要去,我不想跟相公分开,不管那龙口县多么艰苦,我都要跟相公一起去。”

    唐蓉半是撒娇半是央求,看的秦天突然紧紧的保住了她。

    “夫人啊……相公是不想你去受苦啊。”

    “我不怕,只要跟相公在一起,多苦我都不怕。”

    “夫人说真的?”

    “今生今世,相公荣华,我便跟着荣华,相公受苦,我便跟着受苦,绝不后悔。”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唐蓉对秦天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相处了这么久,她的心已经全部都给秦天了,秦天就是她的一切,秦天去那里,她就去那里。

    唐蓉一番话,说的秦天内心一热。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既然夫人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一起去龙口县,等夫君归来之时,定要你荣耀加身。”

    夫妻二人在屋内一边说着一边整理要捎带的东西,这样整理完后,秦天就又去见了秦飞燕。

    “阿姐,蓉儿要跟我一起去龙口县,这个家只怕要托付给阿姐了。”

    秦飞燕神色有点差,抬头看了一眼秦天之后,突然叹了一口气:“唉,阿姐糊涂啊,本来还以为跟五姓七宗扯上关系是好事,没想到却把你给扯到龙口县去了,你说这么远,阿姐想见你可咋办?”

    “阿姐放心吧,一两年内,弟弟必定会回来的。”

    秦飞燕看着自己的弟弟,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她的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现如今面对这样的事情,竟然也能镇定自若。

    相比较下,她这个姐姐反倒越来越不像姐姐了。

    “放心吧,有你阿姐在,秦家庄园就绝不会有任何问题,你阿姐还是以前的阿姐,谁敢欺负到我们头上,阿姐抽他。”

    秦飞燕突然又恢复了往昔霸气的摸样,之前凡事有秦天在,她渐渐的越来越女人了,可如今秦家重担又落在了她的肩膀上,那她就要挺起腰杆再扛起来。

    看到熟悉的阿姐又回来了,秦天笑了笑:“我就知道凡事有阿姐,就绝不用有任何的担心。”

    得到自己弟弟这样的评价,秦飞燕还是很欣喜的,道:“好了,秦家的事情你不用管了,不过你们去龙口县,准备带多少人去,那地方可不安全啊。”

    “不多,我和蓉儿、小青,再加上秦五以及胡十八,一共五个人就行了。”

    “你们五个人太少了,让福伯也跟着去,他最是了解你的。”

    “有胡十八在,我们的安全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福伯就不用去了,家里的生意,福伯比较了解,有他留下帮衬阿姐,凡事更得心应手一些,再者说了,去到了龙口县,仆人衙役还不是多的是?”

    秦飞燕一想也是,便也没有坚持,于是又问东问西了好多事情后,这才终于作罢。

    (本章完)

第110章 心事一杯中() 
时间过的很快,秦天和唐蓉他们把东西收拾好之后,便坐着马车直接离开了。

    他们一共准备了两辆马车,一辆坐人,一辆装的货物,秦五和胡十八各驾一辆马车,所以五个人刚刚好。

    他们离开的时候,是这天的早晨。

    仲秋的早晨天气有些清冷,一层薄雾渐散不散。

    他们刚离开没多久,便听到后面有人高喊,以及马蹄哒哒的声响。

    “秦大哥……秦大哥……”

    秦天和唐蓉坐在马车里,听到这些声音有点奇怪,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人送他们。

    停下马车之后,没多久便见秦怀玉和程处默这几个小公爷骑着快马赶了来,别看他们才十来岁,作为将门之子,这骑射功夫,已然十分了得。

    秦天下了马车,向他们微一施礼,道:“几位小兄弟怎么来了?”

    “秦大哥要去龙口县,父亲说他们不便相送,便让我们来了。”秦怀玉说着,从马背上取下了一葫芦酒,然后又拿了几个酒杯。

    “此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我们敬秦大哥一杯酒吧。”

    程处默等人把酒倒满,秦天端着酒杯,笑道:“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满引此杯,我们就此别过。”

    说完,秦天一口将酒喝下,秦怀玉等人也不含糊,也跟着喝了去。

    秦天见他们喝完,啪的一下把酒杯摔在了地上,转身哈哈大笑而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走也!

    秦天说着飞身上了马车,吩咐道:“走!”

    马车疾驰而去,秦怀道等人站在后面相送许久,直到再也看不到马车的影子,他们这才相互张望了一眼,转身往长安赶去。

    “秦兄,秦大哥刚才说的那话什么意思,什么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后来又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

    程处默不好读书,整天就只知道玩,对于秦天的这两句诗很是不解,秦怀玉稍微好点,想了想,道:“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应该是说秦大哥此去是要立功的,所有的话都藏在刚才的那杯酒中,不多言,饮下就是了,至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却也不解,回去之后,找个学问高的问问吧。”

    几人这样说着,不由得又加快了速度。

    进得长安城之后,他们并没有急着回府,而是准备找个有学问的人问问秦天的那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这样回去之后,也好跟他们的父亲说。

    当然,他们这些小公爷家里都请有老师的,只不过这些老师对他们很苛刻,要是知道他们连句诗都理解不了,非得抽他们不可。

    所以,他们想在街上找一个。

    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天已大亮,长安街上人来人往,还是相当热闹的,秦怀玉等人在人群里来回穿梭,很快,尉迟宝琳找到了一人,连忙喊道:“你们快过来,这里有个帮人代写书信的,看来像是个读书人,我们问问他吧。”

    秦怀玉和程处默听了这话,连忙便跟着跑了来,然后他们便看到了一个文弱书生。

    这书生大概二十几岁摸样,长的清瘦,脸颊稍微有点露骨,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浑然正气。

    他摆了一个书摊,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旁边挂了一个牌子,写着帮人代写书信,一封信五文钱。

    不过此时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人照顾他们的生意。

    秦怀玉等人见此,便直接走了过去。

    “读书的,问你两句诗的意思,给我好好解释解释。”程处默啪的一下坐在了那书生的书摊上,书摊单薄,顿时有点摇摇晃晃。

    那书生可能久在长安,抬头一看,见是长安城的几个小煞星,顿时把要出口的话又给咽了下去,问道:“想问什么诗?”

    在这书生看来,这几个小公爷要问的,无非是什么四书五经乐府诗集里面的诗句,甚至可能是他们的先生布置的作业,他们不知道怎么理解,所以就跑出来寻求帮助了。

    虽然对他来说有点无聊,但能赶快把这几个小公爷给打发了,他还是希望赶紧给打发了的。

    程处默坐在书摊上摆着推,书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他张口欲说,却发现突然有点忘词,于是就看了一眼秦怀玉:“你说。”

    秦怀玉道:“两句诗,第一句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第二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给解释一下吧。”

    那书生听到第一句的时候,神色已是微微一动,这句诗对于他们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在他们看来,整句诗都十分的简单。

    可诗句虽然简单,但这样写出来后,却别有一番说不出的味道来。

    而等他听到第二句的时候,浑身已是一震,仿佛这句诗突然击中了自己的内心,让他也想忍不住哈哈大笑一番,然后也来这么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过在这长安大街上,在这几个小公爷面前,他还是忍住了这种冲动。

    只是,他又很好奇,这两句诗显然以前是没有的,这几个小公爷那里听来的?

    心里想着,书生已是开口说道:“几位小公爷,这两句诗好理解,第一句,有点像是离别时的劝勉,说我此去万里是要立功的,所有的话就不多说了,只在这一杯酒中。”

    听到这个,秦怀玉有点得意:“跟我理解的一样,你快说第二句。”

    书生浅笑:“想必几位小公爷是不理解蓬蒿人的意思,蓬蒿都是一些草本植物,所以蓬蒿人在这里代指是的那些不得志,亦或者是位卑,甚至是没有当官的人,这样的话,理解这句话就好理解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岂是永远不得志亦或者是位卑的人,说这句诗的人,大志气啊,不知这诗是何人所做?”

    听书生解释完,秦怀玉等人多少便也了解了,见这书生态度不错,对这两句诗也欣赏,他们想着替秦天宣传一下,便告诉了他。

    “这是我们秦天大哥去龙口县的时候说的两句诗。”

    说完,秦怀玉等人就离开了,那书生好像也知道秦天,听完之后,倒是突然愣了一下:“那秦天竟然还有这等才情?”

    (本章完)

第111章 暖香阁() 
书生在大街上愣了许久。

    不过等他反应过来之后,便没有再继续支摊。

    而是把书摊寄存在旁边的铺子里后,便直接向暖香阁赶去。

    暖香阁听名字好像是家青楼,但其实并不是,这是一家书馆,而且是长安城中,可与崇文馆相提并论的书馆。

    崇文馆是秦王李世民负责的一个用来招纳贤才的地方,不过大唐建国之后,朝廷选材大多通过科举和举荐,是以崇文馆渐渐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和热闹。

    不过暖香阁却一直都是很热闹的。

    暖香阁是李渊的九公主李菱香创办的一家书馆,一开始这家书馆也是为了朝廷招纳贤才而举办。

    不过后来因为九公主偏爱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最后这家书馆渐渐成了文人雅士在此切磋才艺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