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470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470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72章 直逼新罗() 
    

    太子李承乾要监国,那么李世民给他留的人,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他离开之后长安城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

    文,就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

    武嘛,有一个李靖就足够了。

    一个李靖,便可震慑其他诸多藩王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李靖灭掉突厥,功劳已经很高了,李世民也不想他再立功,不然李靖恐怕就要有点功高盖主了。

    而李世民要去灭掉新罗国,那么身边没有能手是不行的。

    智谋军师这方面,李绩、秦天都是可以的,武将这里,就有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他们。

    这么多猛将谋士,李世民觉得要灭掉新罗国,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李世民这样安排之后,朝中的那些人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个安排还是很不错的。

    只不过秦天这里,却是有点不乐意。

    若是没有九公主怀孕这事,他去就去了,可如今九公主有了身孕,他自然是想在家陪九公主的。

    不过,李世民都已经说了,想让他收回成命,怕也不太可能。

    而且这一战大唐灭掉新罗国的可能很大,秦天若是不去,也有点不放心。

    因此,虽然秦天站在大殿上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退朝之后,秦天回府。

    只是他回去之后,却不知该如何面对九公主。

    在九公主的庭院外面踌躇了许久之后,他才终于走进去。

    而九公主看到他之后,嘴角就露出了一丝浅笑:“看你的样子,是不是皇兄让你随军出征?”

    九公主是个聪明的女人,秦天想留下来,李世民想让他去,如此,秦天肯定会很纠结的,而她只要看一眼,就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

    秦天苦笑:“圣上要求,我也是没有办法。”

    不过,九公主并没有伤心,她反而笑了笑:“你去也好,自古忠义难两全,你要去杀敌报国,又怎么能在家里陪我?而且,我也希望我的男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只要你能够好好的活着回来,我和我们的孩子,都在家里等着你。”

    有的女人是很能够深明大义的,他们知道一个男人该做什么,至少他们知道男人在两件事情当中,应该如何取舍。

    男人,就应该去建功立业,而不是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样的男人,才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听到九公主这话,秦天的心里突然感到一股说不出的温暖,一个女人如果能够理解自己的话,那种感觉真的是很舒服的。

    秦天把九公主搂进了怀里,道:“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而且,我一定在孩子出生之前赶回来。”

    不管怎么说,他是一定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的。

    九公主点点头:“嗯!”

    皇宫。

    御书房。

    早朝退去之后,李世民就把李承乾给叫了来。

    已经十几岁的李承乾看起来已经像个大人了,身高跟李世民也都差不多了。

    “父皇,宣儿臣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世民道:“父皇我准备御驾亲征,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学习治理国家了,我离开后,由你监国。”

    听到让自己监国,李承乾内心是有点兴奋的,作为太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当天子,亦或者是行使天子的权力,只不过,他一直都没敢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表露出来,毕竟他父皇李世民也才不过当了几年皇帝罢了。

    他那敢让李世民知道他的这个意愿?

    甚至,如今李世民说出这话之后,李承乾也不敢表现出兴奋的神色来。

    “父皇,儿臣还有很多不足,只怕无法胜任吧?”

    李承乾没有拒绝,但他也不能让自己表现的多么渴望监国,这样的话,他的父亲才会放心。

    本来,父子之间是不用这个样子的,但有了玄武门之变,他们大唐父子之前的感情,还真没有那么自然,李世民都可以逼自己的父皇李渊,那么李世民自然也担心自己的儿子效仿啊。

    而听到李承乾这么一番话后,李世民的心里倒是突然松了一口气。

    “你的确没有经验,不过任何事情都是要有第一次的,而且,父皇给你留了几个治国能人,他们会帮你的,你到时候,要虚心纳谏,要仁智爱民”

    李世民对李承乾一番教导,李承乾在旁边连忙听着。

    父子两人的交谈,一直到黄昏前才终于结束。

    而就在他们父子两个人在御书房交谈着这些的时候,长孙皇后的寝宫,已经有人把这件事情给她传了过来。

    听闻李世民要让李承乾监国,长孙皇后的神色倒是一喜。

    长孙皇后是很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

    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几个皇子像李世民和李承乾他们那样,为了皇位相互厮杀争夺,不管谁杀了谁,那都是他的孩子,她并不想要看到这种情况。

    所以,虽然李承乾并不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孩子,但她却仍旧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承乾身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李世民是喜欢李泰的,长孙皇后一直都担心李世民会给李泰太多的宠爱,因为给李泰的宠爱太多,会让李承乾心里不舒服,不平衡,同时,也会让李泰的内心多一些野心。

    其他皇子有了野心,自然就会去争夺皇位,那个时候,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恐怕是会重演的。

    她不想看到这些,所以,李世民捧李承乾,他高兴,如果能够再打压一下其他皇子的话,她会更高兴。

    李世民在安排事情,群臣也在忙碌,秦叔宝和李绩等人在点将。

    长安城不时的有兵马调动,几天时间,十万兵马便集结完毕了。

    既然是李世民御驾亲征,兵马自然不能少了。

    而就在这十万兵马集结完毕之后,在一个略有些清爽的早晨,李世民带着十万兵马离开了长安城,直逼新罗国而去。

    十万兵马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直逼新罗国,与此同时,这个消息也已经开始四散开来,向不同的地方和国家传去。

    消息传开,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忧愁。

    本书来自

第973章 集结三十万() 
    李世民带着兵马离开长安城后,长安城这里一切正常,并没有发生什么让人觉得不安的事情。

    只是,就在这平静下面,却也暗流涌动。

    赵王府。

    李元景坐在一处凉亭里饮酒,他的神色平静,不时的,却又露出一丝浅笑。

    而在他的旁边,站着一名男子。

    “王爷,如今李世民御驾亲征,长安城可以说是相对空虚的,我们的兵马已经招的差不多了,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攻入长安城来?”

    李元景的封地离长安城很近,在雍州,只要他们愿意,四五天内,他们的兵马就可以直逼长安城下。

    甚至不给长安城里的人多少反应的时间。

    在这名男子看来,他们造反的时机到了。

    不过,李元景却摇了摇头:“李世民离开长安城,长安城的确没有以前那么牢固了,不过你也太小看李世民的安排了,我们的兵马不过三万多一点而已,但这长安城,李世民可是留了四万兵马的,而且有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在,你以为要攻下长安城,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这王爷,我们可以找其他帮手啊,其他藩王肯定也是想动手的。”

    李元景摇摇头:“如果是两年前的话,那些藩王可能还会有人忍不住动手,但如今李世民灭掉了突厥,又弄了个什么万国来朝,那些藩王现在可都忌惮李世民呢,想要让他们出手,除非打到了他们的骨血,不然他们是不会来的。”

    只有真的动了那些藩王的利益,这些藩王才有可能领兵造反,如今李世民又没有怎么样他们,那些藩王才不会蹚浑水呢。

    这样说完,李元景就摆了摆手:“好了,现在还不时造反的时候,此事不要再提了。”

    “喏!”

    玉门关。

    初夏的玉门关闷热,而且风沙有些弥漫,让人望而生畏。

    而就在通往玉门关的这些大道上,不时有一些商队艰难的走着。

    这些商队走的很辛苦,而且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够走到西域诸国,亦或者是长安城。

    毕竟这一路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说不定他们还没有走出这里,就被风沙给席卷了。

    不过,就算他们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前途未知,但他们仍旧愿意走这条路。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走过了这条路,他们就能够得到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报酬。

    那可能就不是几倍的报酬了,可能是几十倍的报酬。

    在金钱的诱惑下,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去做的。

    而就在这些商队来来往往的走着的时候,一匹快马飞奔着进入了玉门关。

    玉门关有些破旧,里面的百姓和商人来来往往的忙碌着。

    快马进入玉门关后,停在了最为豪华的一个府宅前面。

    府宅上书萧王府三个大字。

    “快,有消息通禀王爷。”

    探子急匆匆进了萧王府,见到萧德之后,便把李世民御驾亲征的消息说了一遍。

    听到李世民御驾亲征,萧德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们的这个圣上,把面子看的很重嘛,只是新罗国没有朝贡,他就生气,结果又导致使臣被杀,如今大唐与新罗国战事将起,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啊。”

    这样说着,萧德又道:“把这个消息传给波斯,如今大唐已经无暇顾及他们了,他们可以开始着手控制西域诸国了。”

    西域诸国很多,虽然不大,但想要控制也不容易,至少得几年时间,不过若他们真的可以成功的话,对波斯国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波斯国之所以需要几年时间,也是不敢做的太过明显,毕竟在这条丝绸之路上,除了玉门关的萧王外,还有一个西域都护府呢。

    在西域都护府里,有李世民安排的三千兵马,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监控这里的一切。

    如果让这些人察觉出了端倪,大唐肯定会在波斯国没有成功之前插手的。

    探子听完之后领命退去,想办法将消息传到波斯过。

    而就在消息这样传着的时候,新罗国内,田一更也已经听闻了消息。

    “相爷,大唐的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了,带了十万兵马,看来他们真的很气愤啊。”

    崔不见说着,还忍不住的摇了摇头,似乎李世民御驾亲征这事,他也没有料到。

    就为了一个使臣,李世民竟然御驾亲征,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可能,但李世民就是御驾亲征了。

    听到这个消息,田一更神色也是稍微愣了一下,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都是一个很强悍的存在,田一更就算再高傲,只怕也得把李世民看在眼里才行。

    不过,片刻之后,田一更就哼了一声:“李世民御驾亲征又如何,十万唐军,就想攻下我新罗国吗?”

    说着,田一更问道:“我新罗国已经集结了多少兵马?”

    “回相爷的话,如今我们新罗国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兵马,只要相爷一声令下,他们立马就可以出发了。”

    田一更点点头:“我新罗国的将士,也许没有唐军强悍,但三十万兵马,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击败唐军,并没有什么问题,去把世子叫来。”

    吩咐下去后,没过多久,一名二十来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就走了进来,这男子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给人的感觉就是极其彪悍。

    他是田一更的儿子田原,是新罗国少有的猛将,同时,也跟他父亲田一更一样,颇有谋略,十分能打仗,田一更能够掌控兵权,田原可没少帮忙。

    “父亲,您叫我?”

    田一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唐的兵马很快就来了,为父命你为元帅,带领三十万大军,屯兵安市城,掌控辽水,务必要将唐军阻挡,不可让他们进我新罗国寸步。”

    要打仗了,但庆州城这边,也是不敢大意马虎的,毕竟那个崔仙之可很是不安分,所以,他要留守京城,掌控全局,打仗的事情,就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了。

    田原听到要打仗,心头顿喜,道:“父亲放心,有我在,保证让唐军连辽水都渡不过来。”

    (本章完)

第974章 李绩的烦心事() 
    

    夏日炎炎,大唐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新罗国方向进发。

    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