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426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426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明年春天最为合适。”

    “是啊圣上,春暖花开,更可见我大唐之锦绣,不如就定在二三月份。”

    “对对,那个时候,百花盛开,美轮美奂,周边的那些国家,肯定没有我们长安城的这些风景……”

    百官议论,很快就把时间给定了下来,贞观五年的二月底。

    这样定下时间之后,李世民就又问道:“那诸位爱卿觉得,那些国家可以派人去通知啊?”

    李世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虽说是万国来朝,但毕竟是朝贡,朝贡,就有仰慕他们大唐的意思,一些国家实力不弱,还真没有巴结他们大唐的想法。

    如果他们把帖子送去了,可人家不来,那个时候可就要打脸了。

    而且他们要真的不来,你是打他们,还是不打他们?

    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有可能来的给请了,那些本来就请不来的,就免了。

    李世民的想法是这样的,只是他这么说完之后,朝中的群臣根本就没理解他的意思,或者说,大唐的群臣,膨胀了。

    “圣上,什么那些国家,只要是个国家,我们都派人去通知。”

    “就是,就是,像什么吐谷浑啊,吐蕃啊,高丽啊,薛延陀啊,西域诸国,西突厥什么的,都给他们送去通知,让他们都派人来。”

    “没错,没错,只要是个国家,就得来我们大唐朝贡。”

    “不朝贡,就干他们……”

    在此时大唐群臣的观念里面,他们大唐已经天下无敌了,谁不得给他们面子,不给面子,就干他们,灭掉他们。

    而他们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是正常。

    突厥啊,当年那般强悍的一个国家,结果就这样被他们给灭了,如此,他们还不眼高于顶,谁都不放在眼里?

    大家就这样说着,李世民听来却是一阵苦笑。

    而且,这也让李世民有点为难起来。

    百官都这样说了,他要是再区分区分,是不是就显得有点魄力不够?

    要是有人反对,他也好顺着走,可如今朝中群臣,那有一个反对的?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样认为,那就这样办吧,吩咐下去,派人去给其他人送去通知,务必要让那些国家的使臣,在明年三月份之前,赶到长安城来,如若不然,就是不给我大唐面子。”

    不给面子,就得干你。

    被群臣逼的,李世民也只能霸气一点了。

    而李世民这样说完,群臣的自尊心顿时就得到了满足,他们觉得,大唐就应该这个样子。

    这样说完之后,群臣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然后才终于退朝。

    秦天离开大殿,外面的寒风呼呼的刮着,让人冷的有点受不了。

    秦天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然后便连忙裹紧了自己的衣服。

    而他刚要离开,程咬金突然从后面抓住了他。

    “小子别走。”

    秦天看了一眼程咬金,道:“卢国公又有什么事吗?”

    “明年万国来朝,肯定能刺激我大唐的生意,你小子就不想几个点子出来,我们把业务再扩展扩展?”

    程咬金是无利不起早,想到诸国的使臣来了,他们不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敲一笔,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秦天被程咬金拉着,想了想,道:“卢国公,你这样让我想,我那想得出来,再说了,离万国来朝还早着呢,过了年再想赚钱的门路都不晚。”

    寒风吹的又凌厉了一些,秦天拉了拉自己的衣服,然后便向自己的马车赶去,程咬金撇了撇嘴,然后就又追了上去。

    “什么时候我不管,但只要有钱赚,有生意做,你就得跟我说一声。”

    现在的程咬金是缠上秦天了,秦天不想再跟程咬金这样说下去,于是就直接应了下来:“放心,放心,绝对忘不了卢国公你。”

    “这还差不多……”

    秦天的马车迎着寒风离去,而秦天刚坐上马车,就不由得苦笑摇头,自言自语道:“程咬金啊程咬金,你还真是……让人无语啊,连这种生意都想做。”

    对于程咬金这种贪财的情况,秦天也是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所以能躲就躲。

    秦天离开了,程咬金突然阿嚏了一下,他揉了揉鼻子。

    “谁在说我吗?”

    暗自嘀咕了一句,程咬金也连忙进了自己的马车。

    (本章完)

第885章 因为利益() 
    入冬之后,天气一天冷似一天。

    大唐派往周边各国的信使已经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十天之后,离大唐很近的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已经街道了大唐的诏书。

    看到诏书的时候,慕容伏允神色显得有些狰狞。

    “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有什么看法没有?”

    慕容伏允询问,朝中群臣相互张望,紧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

    “国王陛下,大唐竟然用诏书来让我们去朝贡,这不是明显逼我们承认他们宗主国的意思吗,臣以为,不能去。”

    “没错,我吐谷浑好歹也是不小的国家,大唐这个样子,简直太不给我们吐谷浑面子了,我们不去朝贡。”

    “没错,没错,不去朝贡,大唐真以为自己是谁了啊,我们不去攻打他们就已经很不错了。”

    “…………”

    吐谷浑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很彪悍的,虽然屡次败给大唐,但他们还真的不愿意承认大唐的宗主国地位。

    所以,很多大臣都不主张去大唐朝贡。

    不过就在群臣这样义愤填膺的时候,一名老臣站了出来:“圣上,此事要三思啊。”

    “哦,爱卿有什么建议吗?”

    “不敢,只是老臣觉得,我吐谷浑紧邻着大唐,如果不给大唐面子,大唐想要立威的话,首选对象,只怕是我们吐谷浑啊,不过给大唐一点面子而已,我们又不损失什么,犯不着冒险。”

    说到这里,这个老臣又沉吟了一下,随即才又继续说道:“如今大唐兵力强盛,我吐谷浑比之突厥如何?”

    这个老臣的这话说出之后,大殿之上就安静了下来。

    他们吐谷浑的确强悍,但跟突厥比却还是差远了的。

    大唐连突厥都能灭了,那要灭他们吐谷浑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如果就因为一点面子的事情跟大唐闹翻,以至于遭到灭顶之灾,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大家都把目光投降了慕容伏允,慕容伏允思虑片刻,道:“爱卿言之有理,不过面子罢了,小事,过年之后,就派人出使长安吧。”

    慕容伏允相对来说还是很年轻的,也有一定的魄力,不过他更为理智和谨慎,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为了吐谷浑,他自然是可以选择隐忍的。

    吐谷浑这边因为离大唐太近,担心被大唐侵扰,所以选择低头,准备朝贡。

    与此同时,离吐谷浑很近的吐蕃,也接到了大唐的诏书。

    此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他才不过十三岁。

    大唐诏令下达,松赞干布随即把朝中一些大臣召集了来。

    而这些大臣当中,以他的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为尊。

    议事厅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有着他这个年龄所没有的沉稳,他看了一眼众人,而后把大唐的诏书拿了出来。

    “大唐想让我吐蕃去朝贡,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要说的?”

    听到要他们吐蕃去朝贡,很快就有一些武将不耐烦了。

    “赞普,不能去啊,我吐蕃在这高原之上称雄,怕过谁啊?”

    “就是,大唐的确很厉害,但跟我们吐蕃比,恐怕还差一些,他们不敢攻打我们的。”

    “就是,不能去……”

    吐蕃一些臣子的想法和吐谷浑一些臣子的想法差不多,他们都觉得没面子,而且,他们也不用担心大唐对他们出手。

    因为地势的缘故,很多中原人到了他们这里都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一般来说,他们不欺负大唐就不错了,大唐是不敢欺负他们的。

    这些臣子说着,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宰相尚囊却摇摇头,道:“赞普,我吐蕃现如今这种情况,不宜再招惹大唐这样厉害的仇敌,大唐灭掉了突厥,足见其实力之强悍,如今又要弄什么万国来朝,就是想要一些面子,他们想要,我们给他们就是了。”

    松赞干布的父亲在贞观三年的时候,也就是去年被吐蕃的一些叛军、部落所杀,松赞干布是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的扶持下登基的。

    只是现如今松赞干布虽然登基,而且是吐蕃名义上的赞普,但吐蕃各部落之间,对松赞干布这个半大小子是一点都不尊重的,更不认可他的地位。

    所以松赞干布的情况并不是很妙。

    在尚囊看来,如今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宜再招惹大唐这样的强敌。

    而且,如果他们可以跟大唐联手的话,说不定能够让松赞干布的底气更足一些,这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平叛和收服,会有很好的好处。

    尚囊是吐蕃少有的能臣,而且颇具谋略,他这么说了一番话后,不少人都是心神一动,突然就恍悟了过来。

    松赞干布这里,思虑了片刻,而后点点头:“宰相言之有理,如今我们的情况,的确需要傍一下大唐这棵大树了。”

    别看松赞干布年纪小,但他看事情也是十分清晰透彻的,吐蕃各部落对他这个赞普阳奉阴违,如今的吐蕃境内,更是有不少叛军四起。

    如果他不能够尽快想办法压制这些叛军,收服那些部落的话,很快,他的这个赞普怕也坐不长久了。

    而且,吐蕃想要强大,必须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吐蕃部落才行。

    他不容刚刚统一没多久的吐蕃,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情况里去。

    吐蕃,因为自己国内的一些情况,再加上想要利用大唐,也很快做出决定,新年过后,派兵前往长安朝贡。

    时间慢慢,大唐的诏令也已经发到了西域诸国,以及北边靺鞨,高丽等等国家。

    这些国家倒是不怎么担心被大唐攻打,特别是靺鞨这些部落小国,他们的地方处于极寒之地,大唐就是想打,怕也不敢来吧。

    不过,他们这些国家很大一部分在接到诏书之后,都在思虑之后,选择向大唐朝贡。

    无他,因为他们看上了大唐的利益。

    他们知道大唐很繁华,去了之后,对他们国家的发展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面对如今这样的一个有着霸主实力的人,他们也还是不怎么想招惹的。

    但,凡事皆有例外,就在很多国家都表示会去朝贡的时候,有一个却很不给面子的拒绝了。

    (本章完)

第886章 拓跋部的不从() 
    大唐的诏书很快送到了党项八部。

    而这个诏书送去之后,很多党项部落并没有怎么犹豫,直接就同意了下来。

    但作为党项八部中最为强大的拓跋部落,却是犹豫了一下。

    拓跋部落的首领叫拓跋勇,是个十分富有野心的人。

    他一直都想要一统党项八部,而后建立一个像吐谷浑亦或者是吐蕃那样的王朝。

    因为只有让党项建国了,他们党项才有可能慢慢强大起来,成为可以和中原王朝争霸的一个存在。

    只是,让拓跋勇感到气愤的是,不少党项部落竟然纷纷投唐起来。

    比如说那个细封部落的客非小可汗,他就投靠了大唐,而且还帮大唐抓住了突厥的颉利可汗。

    这些部落的投唐,让拓跋勇的计划越来越偏离轨道了。

    他们越是投唐,他就越难一统党项八部啊。

    对于这种情况,拓跋勇有时候气愤的想要杀人,他觉得自己的党项族人真是愚蠢,竟然投靠大唐,难道他们忘记自己身上流的是党项人的血了吗?

    如今大唐要让他们朝贡,其他党项部落基本上都答应了,如果他也答应的话,那他一辈子都别想完成的自己的目标了。

    如此种种原因,让拓跋勇很愤怒。

    “诸位,这种情况,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拓跋勇把自己的谋士武将叫了来,而后询问。

    “头领,大唐很厉害,我看我们不妨先向他们朝贡,等有了机会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是啊,我们只有两万兵马,根本不是大唐的对手,还是先服软吧。”

    “…………”

    拓跋部落的人跟其他国家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其他国家都要面子,他们的臣子却是不要。

    说到底,还是没有国家的概念,让他们觉得面子什么的,真不怎么重要。

    而拓跋勇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情况,他想要把党项八部建立成一个国家。

    所以,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