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40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40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天理了啊。

    出了秦王府,程咬金立马把秦天给拦住了。

    “小子,你一个人也用不了两套黄金甲,给你叔父我一套怎么样?”程咬金厚着老脸来要,秦天看看盔甲,又看看程咬金,但就是不说话。

    程咬金顿时觉得有点尴尬:“你小子什么意思?”

    秦天呵呵一笑:“卢国公,这两套黄金甲可是小侄费了好大的劲才从王爷那里得来的,给您您好意思要?”

    程咬金翻了个白眼,那有费好大劲,分明就站在那里写了一首诗嘛,他觉得秦天这小子真不地道。

    “我有什么不好意思要的,作为你的叔父,我觉得我要的很理所应当。”

    程咬金无赖出身,脸皮要是厚起来,能把人给羞死,秦天一愣,倒没想到这个。

    “卢国公好意思要,小侄可不好意思给,您要这东西也就放在府上装饰,小侄可是要这东西保命的。”

    这话出口,程咬金顿时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自己再无赖,也不能把人家保命的东西平白要了啊?

    不过他又实在喜欢黄金甲,想了想,道:“你就直说吧,到底怎样才肯把盔甲让给我一套。”

    秦天笑了笑:“卢国公要真想要,也简单,把您府上的其他盔甲拿出十套来换怎么样,也不用太好,当然也不用太次。”

    听到秦天要十套盔甲来换,程咬金顿时明白秦天的意思了,秦家村这次出征的人数可不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盔甲的。

    而这东西又贵的很,秦家村的那些人只怕也买不来,于是秦天便想通过黄金甲从自己这里换一些普通盔甲去。

    哪怕是普通盔甲,在战场上有时候也能保人一命,缺之不得。

    明白之后,程咬金觉得秦天这小子还真是挺靠谱,心中越发对他喜欢的不得了,哈哈一笑之后,道:“好,这个好说,不就是十套盔甲嘛,换了。”

    见程咬金答应的这么痛快,秦天突然有点后悔,早知道这样,就多要几套了。

    (本章完)

第81章 出征() 
程咬金的十套盔甲虽然没有李世民赏赐的黄金甲好看,但也绝对是中等偏上的盔甲了。

    秦天选了一套最好的给了胡十八,然后把其他几套送给了秦五他们。

    秦五他们这些人正愁没有盔甲呢,见秦天送盔甲给他们,个个都感激涕零。

    他们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也知道在战场上盔甲对他们的作用有多大。

    秦天给他们盔甲,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件护身符啊,如同再生父母。

    “天哥,以后我们就跟着你了。”

    “没错,到了战场上,你们让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

    秦天浅笑:“你们的这个决定是对的,跟着我,保管让你们都能够活命,而且都能立下军功,我在这里言明,听我的命令,好处少不了你们的,但若是有人敢违背,那就别怪我秦天不客气。”

    上了战场,最忌讳的就是不听从号令者,所以秦天虽然知道自己说的话有点难听,但还是要提前跟他们把情况说一下,避免以后到了战场上出现意外。

    好在他的行动已经赢取了秦家村这些壮丁的尊敬和好感,所以这些人立马就应了下来。

    这样跟秦家村的壮丁说完之后,秦天就又把福伯找了来。

    “此一去只怕要几个月,府上的事情你和夫人多多帮衬。”

    “少爷放心吧,有老奴在,绝对不会让府上出事的。”

    秦天颔首,又道:“把刚酿出来的那些白酒给我装一些上去,我要带走。”

    听到这个,福伯一愣,道:“少爷,出征还要带酒啊,这要是被王爷发现了,只怕饶不了你。”

    秦天蹙眉:“让你装上就装上,怎么废话那么多?”

    福伯悻悻然,撇了撇嘴,但还是连忙应了下来。

    一应事物都准备好后,天色已晚,秦天这才回房休息,一万兵马长孙无忌已经招募够了,按照秦天接到的消息,明天他们就要出征了。

    回到卧室,唐蓉显得有点闷闷不乐。

    “相公明天就要出征,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秦天笑了笑:“夫人舍不得我?”

    唐蓉见秦天还有心情取笑,便要嗔怒,可抬头看到他后,想到此后几个月见不到他,这怒气却是怎么都生不出来。

    最后,只能羞涩的点了点头:“相公知道还问。”

    秦天被唐蓉的一抹娇羞给惊艳到了,突然就朝她扑了过去:“既然夫人舍不得,那今天晚上便把这几个月的都给补上如何?”

    “讨厌……”

    一番云雨过后,两人都是香汗淋漓,唐蓉趴在秦天的胸口,许久之后,悠悠道:“相公,我舍不得你,你跟王爷说,不去行不行?”

    她本来告诉自己,自己的夫君是去建功立业的,是要觅封侯的,自己应该支持才行,可真的事到临头,她却又不舍、担心起来。

    她担心此一去便是永别,担心今后再无心静……

    秦天看着唐蓉,自然明白她的担心,自己去拼命,唐蓉在家里又怎么安心的下?

    他刮了一下唐蓉的鼻子,笑道:“傻瓜,不去怎么能行,放心吧,这次你夫君定要立了大功回来……”

    话还没有说完,唐蓉突然捂住了他的嘴:“我才不要你立什么大功,只要你能平安回来就好。”

    

    次日一早,一万大军集合完毕之后,便离开了长安城,向灵州方向进发。

    秦天作为宣节校尉,虽然只是一个武散官,但李世民还是把秦家村的几十人分配给了他,而且又从其他地方找了几十人,给他凑够了一百名属下。

    秦天带着这一百名属下跟在大队后面,就这样走了起来。

    古代道路狭窄,一万人听起来不是很多,但是加上骑兵,加上物资等等,能把这条队伍拉上几里远。

    后面的人要跑到前面传令,说不定都得走上半柱香的时间。

    秦天刚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一百名将士在队伍后面跟着,只负责一些物资的押运什么的,走的不是很快。

    而他带的那一车白酒也混杂在其中,并没有被什么人察觉。

    这样走着,一路上倒也没发生什么事情。

    不过几天之后,李世民却是派人把秦天给叫到了前面。

    能够跟在李世民旁边的,都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而且在朝中担任的官职不低,比如说程咬金,比如说长孙无忌等人。

    当然,李世民身边有两个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过李世民离开长安城,他担心有人在长安破坏他的根基,所以就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留了下来。

    现如今,充当他智囊的只有一个长孙无忌。

    他们已经走了好几天了,再走上十来天差不多就能够赶到灵州,李世民决定商讨一下对策。

    “诸位,马上就要到灵州了,梁和后隋的两万兵马正在后方攻打我唐军,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一名武将站了出来,道:“王爷,既然梁和后隋跟突厥勾结,把太子的兵马给包围了,那我们就从梁的后面攻过去,将梁和后隋给包围了,直接把他们给灭了算了。”

    武将说完,其他人纷纷跟着附和。

    “不错,灭了他们。”

    “就是,就是,只要灭了他们,太子的兵马自然就无恙,可以专心攻打突厥大军了。”

    “…………”

    众人这样说着,长孙无忌却是闭口不言,李世民微微沉思,许久之后,将目光投向了最不起眼的秦天这里。

    “秦天,你觉得我大军应该如何做?”

    秦天就是个宣节校尉,是这些人中官职最低的,他就没想过开口,其他人也没有想过,所以李世民问他的时候,他和其他人一样感到震惊。

    不过李世民问了,他不敢迟疑,连忙站出来道:“王爷,属下觉得,我们应该放弃救援灵州。”

    这话出口,其他武将顿时就嚷嚷了起来。

    “胡闹,我们这一万兵马就是要解灵州困局的,不去灵州怎么能行?”

    “你一个无知小子不懂怎么打仗,就不要在这里瞎说了,还去后面押运你的粮草吧。”

    “哼,误国啊……”

    (本章完)

第82章 围魏救赵() 
一众武将嚷嚷不已,秦天却是一点不急,只淡然一笑。

    李世民见秦天如此镇定,很是好奇,问道:“为何不去灵州?”

    秦天道:“王爷,灵州梁和后隋的兵马两万,我军一万,去攻打的话,只怕胜算不大,如此,倒不如直接攻打梁和后隋的城池,围魏救赵,梁和后隋虽然都依附突厥,但若他们的城池被攻,他们怕也无心在灵州恋战了。”

    秦天说完,一众武将顿时一愣,他们倒没有想到这点,不过如今听秦天所言,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他们只有一万兵马,去灵州解围的话,势必会跟梁和后隋的两万兵马碰头,如果是一万大唐精兵,他们也不怕,可这一万兵马大部分人此前都没有打过仗,如此的话,还真没有什么胜算。

    长孙无忌抚须浅笑,但仍旧不语。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就依秦天之言,不去灵州,改去攻打梁的吕州以及后隋的云州。”

    说着,李世民略一沉思,就又吩咐道:“七千兵马随本王去攻打吕州,另外三千随秦天去攻打云州。”

    这话出口,众人皆是一震,紧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

    “王爷,秦天不过是一个宣节校尉,何以能够单独领兵去攻打云州,王爷还是派一员老将的好。”

    “是啊,王爷千万不可冒险,此举非同小可啊。”

    “…………”

    他们很纳闷,秦天一无战功,二无经验的,李世民怎么就放心让他领兵?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李世民却是微一摆手:“就这么说定了,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见此,心中很是闷闷不乐,但也无可奈何。

    大家退去之后,李世民望向长孙无忌道:“辅机啊,本王说的怎么样,这小子肯定能想到围魏救赵这招,现在让他领兵去云州,你应该没什么意见了吧?”

    长孙无忌苦笑,围魏救赵是他们早就想好的,只不过派谁去云州他们两人有了分歧,长孙无忌觉得让高士廉去比较合适,比较他有经验,而且身份足够高贵,能够镇得住场子。

    不过李世民却比较推崇秦天,两人商议不决,便只好把秦天叫来,看看他有什么主意,并且约定,如果秦天提出了围魏救赵,就将攻打云州的事情交给秦天。

    此时已成定局,长孙无忌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应道:“愿赌服输,下官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意见。”

    军中兵马开始调配,七千跟随李世民,三千跟着秦天。

    不过在分配的时候,很多将士都不愿意跟着秦天去,他们对秦天没有多大的信心,生怕去了成炮灰。

    跟着李世民就不同了,李世民常年征战,经验丰富,而且身边谋士武将都不少,相对来说更安全一点。

    将士都有情绪,最后只能强制着分开,不过那三千人就算被命令着跟着秦天,他们心里也多有怨言,对秦天很是不喜。

    这种情况,秦天自然也察觉了,不过在跟李世民离开之前,他并未说什么,只是命秦五抱了几天酒来到了军中大夫扁行之这里。

    扁行之今年四十多岁,常年跟随大军行医,身边只有一个叫扁素问的女儿帮忙。

    扁素问今年才不过十二三岁,但医术已经十分了得。

    离开长安城后,秦天便不时跟扁行之父女来往,所以几天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

    特别是扁素问,她常年在军中,性格颇有点男孩子气,只是对外面的事情所见不多,秦天又是什么都了解一些的。

    再加上秦天会做美食,直引的扁素问恨不能每天都能见到他。

    如此久而久之,哄的扁素问大哥前大哥后的叫个不停。

    秦天刚到这里,扁素问就跑了过去:“秦大哥今天又带了什么好吃的,昨天的包子真好吃,阿爹也很喜欢呢。”

    秦天笑了笑:“王爷命我领兵攻打云州,以后我们就要分开了,好吃的没有,不过给你们父女两人带来了几坛酒。”

    “酒?”秦天刚说完,扁行之就从营帐里面走了出来,而且神色微凝:“军中是禁止私自带酒的,小天你这是要闯祸啊。”

    秦天不以为意,道:“扁大夫,你不把它当成酒不就行了。”

    扁素问好奇,问道:“不当成酒当成什么?”

    “自然是当成药了,这酒十分烈,用来处理伤口最为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