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285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285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他对大唐良田的了解,以及减免赋税的规律,今年的粮食收入,至少要比唐俭罗列的这个多一倍。

    商业税这个,也有点少,虽然这个商业税不好控制和把控,而且因为战事的缘故,很多地方可能都受到了影响,但也不可能这么少。

    这样看过之后,秦天抬头道:“唐大人,这些赋税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唐俭一愣,摇头道:“没有啊,一切都是按照规定收的,没有什么问题。”

    “那为何粮赋和商税这么少?”

    “这个……侯爷,就这么多啊。”

    唐俭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跟平时,跟往年的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他以为秦天第一次关注这个,所以不清楚。

    秦天却是摇摇头,道:“把征收土地的情况给我拿来看看。”

    唐俭撇嘴,觉得秦天这真是找事,他负责的事情,能有错吗?

    不过,他还是给秦天拿了过来,那是一个本本,上面写着那个地方的土地免去赋税,那个地方的土地不能免去赋税。

    秦天拿过来仔细看了一眼,看过之后,秦天就凝起了眉头,因为免去赋税的土地,未免太多了一些。

    这些,完全跟朝廷颁布的一些诏令是违背的。

    他把那些免去赋税的土地又找出来看了一遍,这样看完之后,他指着这些土地道:“唐大人,如果本侯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土地朝廷并没有免去今年的赋税吧,这是怎么回事?”

    唐俭看了一眼秦天手指的那些地方,道:“这些都是寺院的土地,寺院是不收税的。”

    从来都只有和尚化缘,向别人要钱,还从来没有人向和尚要钱的,朝廷也不例外,所以,寺院的财产,朝廷不收税。

    秦天微微凝眉,这个情况,他多少了解一点,只是他没有想到,寺院的土地竟然这么多。

    “唐大人,这些寺院倒是挺阔气啊,竟然有这么多土地。”

    寺院的土地,少的几千亩,多的都上万亩了,而且多半都还是良田,这些每年的收入可不低啊。

    唐俭见秦天话里有话,也开始重视起来,道:“侯爷有所不知,隋末大乱,天下纷争,很多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都纷纷躲进寺院当起了和尚,连带着,把一些土地也带了过去,寺院是当时纷争时代的一块乐土,当时人口锐减,很多土地成为了无主之地,这些寺院的人多,就慢慢的给占为己有了。”

    说到这里,唐俭又苦笑一下:“虽说我们大唐的国教是道教,但佛教的发展却也不弱,民间信徒更多啊,所以现如今整个大唐,规模巨大的寺院有很多,他们的土地自然也不少。”

    乱世的时候,人往往都会想着躲避灾难,所以乱世佛徒多,因为这让他们的心灵有了栖息之地,可以让他们暂时忘却世间的痛苦。

    不难发现,华夏几千年,只要是乱世,佛教的发展都会很快,而且发展的很庞大,不过,一旦社会稳定下来,那些统治者,可就要灭佛了。

    没有办法,他们的存在,影响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地位和一些经济发展,不灭他们,国家无法强大啊。

    如果人人都避世的话,这大唐还怎么发展?

    如今,大唐开国十年,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然,现如今这种问题并不是很明显,还没有引起李世民的主意。

    但今年户部赋税的减少,却已经是个端倪了。

    秦天眼眉微凝,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多说什么,灭佛,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说随便说说就行的,必须慎重。

    “唐大人,这些商税怎么也不是很多?”

    “侯爷,这个跟平时是一样的,并没有少什么啊,这个是真的,一点不假。”说到这里,唐俭苦笑:“不过侯爷也应该清楚,偷税漏税这种事情,是屡禁不止的,我们朝廷想绝对禁止,也做不到,不然,这些收入,肯定是要再增加许多的。”

    (本章完)

第587章 早朝之后() 
“不过侯爷也应该清楚,偷税漏税这种事情,是屡禁不止的,我们朝廷想绝对禁止,也做不到,不然,这些收入,肯定是要再增加许多的。”

    唐俭的脸色苦着,这种情况,他们户部可以说是想了很多来杜绝的,但像这种事情,是好杜绝的吗?

    秦天听到唐俭的话后,也是表示能够理解,偷税漏税这种情况,在后世各项技术都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都有发生,更别说是现如今的大唐了。

    “唐大人,偷税漏税杜绝不了,但却可以减少,之前我跟圣上说过借贷记账法,此事你也知道,你觉得,把借贷记账法推行开来,现在是时候了吗?”

    听到秦天要推行借贷记账法,唐俭神色微微一动,思虑过后,道:“侯爷,如今朝廷财政紧张,若是能够增加赋税收入,自然是好事,至于大唐局面嘛,击退了突厥,朝中藩王又不敢蠢蠢欲动,如今推行借贷记账法,正是时候。”

    推行借贷记账法,肯定会引起一些轰动,以及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在稳定的大环境下,这些都不算什么问题,至少,动不了大唐的根基。

    唐俭是支持的,秦天点点头:“好,明天我跟圣上说。”

    两人这样说完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雨还在哗啦啦的下着。

    次日,早朝。

    秦天并没有在朝堂上提及这些事情,不管是灭佛,亦或者是借贷记账法,这些都不是可以随便提出来的。

    只有在李世民同意之后,他才能够在朝堂上说。

    早朝谈论了很多的问题,李世民这里,也没有说织布机的事情,高士廉站在大殿上,有些着急,可一时半会间,又不敢开口提出来。

    早朝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早朝结束之后,秦天并没有就这样离开,而是去了御书房。

    李世民这里,也正想见秦天,见秦天来了,他倒省事了。

    “圣上……”

    秦天敢开口,李世民就突然笑了起来:“秦爱卿来的正好啊,朕刚好有事跟你说,听闻你改进了织布机,一个人就能织布,而且还很快?”

    蓦然,秦天有一种要被算计的感觉,因为怎么看,李世民的笑容里都带着一股子奸诈。

    早知道这样,他就不来了。

    “咳咳,圣上,这个……就是随便改进了一点。”

    “还是秦爱卿厉害啊,随便改进了一点,就把我大唐的布价给降低了,这要是拉到西域去卖,不知道能赚多少钱呢。”

    李世民就这样恭维着,只是他越是这样说,秦天心里越是不安,因为他有一种随时都要掉进坑里的感觉。

    这种手段,让秦天很不适应。

    “圣上,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一直这样,臣这小心肝有点受不了。”

    李世民撇了撇嘴,道:“秦爱卿啊,你看,你把布料的价格降低了这么多,很多普通百姓家的妇人织的布,可就没有销路了啊,他们卖不了布,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说呢?”

    “这个……”

    “秦爱卿,关系到日常的东西,朕还是希望你能有一些博爱之心的。”

    秦天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他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太坑了,自己的钱啊。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这样做,好像的确断了很多人百姓的生路,断商人的生路没问题,普通百姓的,问题就大了,这样不好。

    “所以圣上是想让臣把织布机给推广开来?”

    李世民笑了笑:“秦爱卿真聪明!”

    秦天呵呵。

    “圣上,织布机自然是可以推广开来的,不过这织布机臣可以卖出去,不能就这样平白给人家。”

    “这个也是正常的,朕允许了。”

    秦天点点头,虽然垄断不可能达成了,但贩卖织布机,也能让他大赚一笔,大不了以后,从其他方面来改进就行了。

    这样说完之后,李世民才终于询问:“秦爱卿进宫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圣上,这是今年户部的收入。”

    秦天把自己昨天看的东西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看过之后,也是神色一凝,有点不好看,大唐很大,可是半年的收入却只有这么一点,实在是有些令人纠结和心疼的。

    “秦爱卿,今年前半年的收入,不多啊。”

    “后半年的会更少。”

    李世民一愣,脸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秦爱卿,你进宫来,应该不只是让朕看这些的吧?”

    如果只是这些,在早朝上就可以说,没有必要再进宫,而户部收入不高,他这个尚书令也是有很大责任的,所以聪明如李世民,自然很快看出了秦天另有目的。

    “圣上,户部税收不高,想要强我大唐,就不太可能,臣已经看过而且分析了一下这种情况,发现有两个地方问题很大,如果改进,可让我大唐的收入增加一倍。”

    听闻收入增加一倍,李世民顿时瞪大了眼睛,很是期待的望向秦天,道:“哦,秦爱卿觉得那两个方面可以改进?”

    “第一,臣发现我大唐的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和尚未免也太多了一些,他们不事生产,对我大唐来说就不利,而且他们的土地还不用交税,若是能够收回他们的土地,遣散一些和尚,让他们回家娶妻生子,我大唐的收入会增加,人口也会增加,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秦天把这事说的有点随意,听起来不严重,但李世民听了之后,脸色就有点发紫了,因为秦天说的再随意,他听来却也已经清楚了秦天的意思,这不就是灭佛吗?

    整个华夏大地,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那都是做过这事的,他们唐朝嘛,还没有,只是真的去做,恐怕多有不便,会有麻烦。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秦天,觉得这小子真会找事,竟然动了寺院的心思。

    可仔细想想,秦天说的也有道理,寺院占据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土地,人口,而且这些土地和人口,都不用交税,服劳役,他们的存在,好像对整个大唐的贡献不大。

    至少对于现如今极其需要强大和发展的大唐来说,贡献不大。

    (本章完)

第588章 先易后难() 
御书房内,李世民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秦天,紧接着道:“秦爱卿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要动寺院,怕是牵扯甚广吧。”

    寺院有信徒,信徒很多,动了寺院,这些信徒万一不乐意闹起来,那可如何是好?

    在李世民看来,这些信徒都是有信仰的,人嘛,最难动的,就是信仰。

    秦天道:“圣上说的的确需要注意,但我们并非不让他们有信仰,他们想信佛还是可以继续信的,我们只是要收走他们的土地,遣散一些和尚罢了,当然,一些寺庙的规模若是过于庞大,超过了规格,我们该拆还是要拆的,佛家不是讲究四大皆空嘛,那这寺庙有没有,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心中有佛,佛便无处不在嘛。”

    秦天拿佛的一些理论来说这事,听的李世民都有点想笑,只怕让秦天做这事的话,他非得把那些和尚给坑死不可。

    不过,这些情况,也让李世民多少对这件事情有了一点信心。

    “好,此事可为,不过不可大意。”

    见李世民同意了,秦天心里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道:“圣上,商业税收的也不多,显然是有人偷税漏税啊,臣以为,现如今的记账方法,太容易作假了,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推行借贷记账法才行,这样,可增加朝廷赋税。”

    借贷记账法李世民也是知道的,秦天当时提出来的时候,他刚登基,还没有年后,什么都不稳定,也没有得到多少民心。

    所以他觉得时机不到,就没有支持。

    如今,秦天再次提了出来,而且将其上升到了赋税上,很显然,如果商户都用这种记账的办法记账,想做手脚,可能就要麻烦许多了。

    “圣上,如今突厥已退,那些藩王也不敢出头,百姓对您已经日渐承认,再者说了,这些记账方法,跟那些百姓也没有什么关系,大唐富强了,他们的日子才好过,说不定他们还支持呢,现在,的确已经是时机到来的时候了。”

    怕李世民不同意,秦天就又说了一些,李世民听完这话,又思虑了一番,道:“秦爱卿说的有道理,那这事就这么办吧,明天早朝,秦爱卿先把借贷记账法的事情提出来,等这件事情解决之后,我们再说寺院的事情,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嘛。”

    李世民想要先易后难,解决了借贷记账法的事情,再腾出手去做寺院的工作。

    秦天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毕竟若是两个一起做的话,压力会很大,而且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君臣两人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