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159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159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气的不行,可也没有办法,道:“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宋公卿连忙领命,接着派人把那些晒好的棉花给送到了秦家村。

    秦家村突然变的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来往往的,不是把棉花送来的,就是要把弹好的棉花给带回去。

    这种热闹,在以前是很少见的,而按照他们的估算,这种情况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一个月后。

    没办法,棉花太多了,弹棉花虽然很快,但这么多棉花,也需要他们花费一个月才能够完成。

    福伯带着几个账房先生每天在这里忙忙碌碌,就等着把那些棉花的情况给记录下来,以后好算账。

    而随着棉花和大豆的丰收,整个长安城外,一下子空旷了许多。

    (本章完)

第319章 犁地() 
棉花和大豆收了回来。

    但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没有几个人是能闲着的。

    秦家的下人已经很多了,但在这样的农忙时节,人还是显得有点不够用。

    弹棉花的就不说了,都是秦家村的人,但豆子收回来后要脱籽,这也是很需要人的。

    而除了这些收回家的,那些田地也需要犁一下了。

    在种上小麦之前,田地不犁一下是不行的,不然小麦长势不好,下一年的收成也可能不好。

    秦天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这个。

    是这天他见自己的姐姐秦飞燕让人调集下人去犁地,他才发现这个问题。

    “姐,犁地去这么早吗?”现在才不过刚丰收,在秦天看来,种小麦之前去犁地就行了吧?

    “已经不早了,我们有差不多两千多亩地了,这么多地,就算有几十头牛,也得花上几天才能够犁一遍的,芒种之后就要种小麦了,能不抓紧吗?”

    秦飞燕对于种庄稼还是很在行的,秦天听完之后,多少也了解了。

    地多人少,犁地又慢,必须尽早开始啊。

    秦天点点头后,便也跟着秦飞燕去了地里。

    他们秦家的两千多亩地,并没有在一个地方,东一片西一片的,特别的乱,所以这也为他们浪费了不少时间。

    到了地里后,已经有下人从秦家庄园把犁地的犁给运了来,那是一种十分笨重的犁,入地之后,会越来越深,想要翻一下的话,得好几个人抬才行。

    掉头也特别的麻烦,也需要几个人。

    那些下人在地里犁着的时候,秦天站在地头是越看越觉得这东西笨拙。

    前世的时候,他也有见过农村的那种犁地的老古董,但是他见到的,好像一个人就能够操作吧,怎么唐朝的犁这么笨重?

    秦天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很快发现了原因。

    原来,这个时候唐朝的犁还是短辕犁,这种犁相对来说更加的笨拙,而且犁地的时候不够灵活,无法控制深浅。

    唐后期的时候,才出现曲辕犁,这种犁相对来说就解决了短辕犁,或者是直辕犁一些缺点,让犁地变的更为快捷和有效率了一些。

    宋朝的时候,人们在曲辕犁的基础上又进行改造,这才终于成为了后世他见到的那种犁地的东西。

    如果用改造好的曲辕犁犁地的话,效率差不多能够提高两倍。

    了解到这些后,秦天也没有在田地里继续带着,回到府上后,便开始动手制作改良版的曲辕犁。

    这东西有十一个部件组成,相对来说是比较繁琐的,不过有金手指,对秦天来说也不算什么,所以回到府上后没多久,他就做出了一个曲辕犁。

    接着,他立马派人召集大量工匠,让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开始疯狂的制作。

    与此同时,他又急匆匆的去了秦王府。

    有些东西,秦天是可以拿来赚钱的,比如说小鸡的孵化啊,弹棉花等等,因为这些并不会影响百姓的生存。

    但犁地就不行了。

    古人常说抢收抢种,小麦的种植其实就是抢种的,如果在芒种之前你不能把地给犁好,那下一年恐怕就要没有收成了。

    没有收成,百姓吃什么?

    所以,不义之财秦天不会去赚的,如今曲辕犁利在百姓,他还是希望可以利用朝廷的力量,尽快大面积推广开来的。

    来到秦王府后,秦天把曲辕犁的情况跟李世民说了一下,李世民听闻这种曲辕犁小巧灵活,而且效率更好后,顿时大喜。

    作为一个有心帝位的王爷,李世民其实还是很为万民着想的,如果有利于百姓,那他就会去做。

    不做迟疑,李世民带着秦天进了皇宫,然后把情况跟李渊说了一下。

    “父皇,这种曲辕犁对于农耕的好处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如今百姓都在抢种,朝廷必须尽快让工部大量制作,然后推广全国才行啊。”

    李渊看着曲辕犁,问道:“这曲辕犁真的比之前的犁要更好?”

    直辕犁这种东西,从汉朝的时候就传下来了,一直传到现在,也有几百年了,虽然偶有变化,但效率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秦天的这种曲辕犁看起来也就比直辕犁多了几个部件而已,真的就有这样的效果?

    李渊这么一开口质疑,李世民才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亲眼见过,听到秦天说好,就直接来了。

    还是太信任秦天了啊。

    所以,他直接望向了秦天,秦天也不急,道:“圣上,这种曲辕犁的确很方便,臣制作出来后,已经在府上试过了,如果圣上想看效果,臣派人去府上取来就是了。”

    李渊点点头,很快,有人从秦府把秦天做的曲辕犁拿了来。

    那东西,的确比现在普通百姓用的要小瞧很多,东西拿来后,李渊带人来到了御花园,在这里,几个太监在前面拉着,秦天一个人扶着犁地,显得十分轻松。

    需要掉头的时候,也只是稍微转一下就行了。

    秦天这么试着的时候,李世民和李渊两人看的称奇不已。

    因为大唐是鼓励农耕的,所以每年种小麦的时候,李世民和李渊都会亲自到田间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再象征性的扶犁耕地。

    他们知道那种东西很难掌握,至少需要两个人负责才能够稳稳的把地给犁了。

    可如今秦天改良的曲辕犁一个人就行,这无疑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啊。

    李渊对于农业是重视的,只要有利于农业的,他肯定都支持,所以,秦天刚走过来,李渊就兴奋的说道:“好啊,秦爱卿为我大唐百姓,又做了一件好事,该赏,该赏……”

    李渊正要赏赐,秦天道:“圣上,此事是为百姓,臣不敢邀功请赏,只要能够尽快赶制这种曲辕犁,然后投入到田地里,臣就已经很满足了。”

    “高风亮节,高风亮节啊,若我大唐的官员都能像你这样,何愁我大唐不富强?”李渊对秦天越发喜爱起来,紧接着,吩咐道:“来人,通知工部的人,让他们日夜赶工,一定要把这种曲辕犁大量制作,然后给那些百姓使用。”

    “喏!”宫人急匆匆的下去传令,秦天看到这些之后,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本章完)

第320章 宠李世民() 
工部的人日夜不停的赶工。

    曲辕犁很快便投入了使用,而且这个消息,在长安城也慢慢的传开了。

    九公主府。

    “公主殿下,听说秦天改进了犁,制作出了曲辕犁,能够将犁地的效率提高很多呢,如今圣上已经命工部赶工,投入使用了。”

    阿飞又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跟九公主说了一下,九公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倒是有些震惊。

    她作为公主,对于一些农业的事情还是了解的,直辕犁从汉朝开始已经使用,用了几百年了,在这几百年里,也不见有人改进,可秦天怎么突然就给改进了?

    而且听阿飞所说,好像效率还不错。

    对于秦天的这个本事,她自然是欢喜的。

    不过此时她却表现的有些冷淡,道:“这个秦天,平日里极其贪财,弹棉花就不知道赚了多少钱,这曲辕犁怕也没少要赏吧?”

    阿飞摇摇头:“圣上是准备赏他的,不过他没有要。”

    “没有要?”九公主有些吃惊,因为她以为秦天肯定会要的,不过很快,她便多少明白了一点,对秦天也越发的有了一些敬意。

    她知道,秦天肯定是有原则的人,一些生意的钱,他可以赚,但像这种对百姓十分有利的钱,他却不会赚。

    其实也好理解,棉花虽好,但种的都是权贵世家,他们种了之后,也是自己穿,绝不会让那些普通百姓穿,那些百姓也买不起。

    如此,秦天就是赚了他们的钱又如何?

    可种地啊,关系着大唐很多普通百姓是不是能够在下一年有饭吃,这可是普通百姓的大事,秦天又怎么会拿这个赚钱?

    本来已经被九公主压下去的心,突然又跃跃欲试起来。

    阿飞倒不知道九公主是怎么想的,只是突然问道:“公主殿下,明天圣上要去城外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您去吗?”

    这个时候的祭祀,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时候文武百官都会去的,九公主突然生出了一个心思,道:“去!”

    阿飞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便下去准备去了。

    时间过的很快,次日一早,李渊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城外的一块土地上。

    在礼部的主持下,开始祭祀,祈求风调雨顺。

    秦天站在人群之中,本来他是在看李渊祭祀的,不过一扭头看到九公主在不远处向他这边张望,他顿时心跳加速起来。

    紧接着,他便向九公主走了过去。

    “公主殿下也来了?”秦天问了一句,九公主道:“怎么,本公主不能来?”

    “这倒不是。”

    九公主看了一眼秦天,道:“那边放的就是你改造的曲辕犁?”

    “没错,这曲辕犁用起来很方便,除了曲辕犁外,我还又发明了一种播种机,到时候只要把小麦种子倒入播种机中,用牛在前面拉就行了,这样种出来的庄稼,很直。”

    这个时候耕地之后种,一般都是用锄头拉一条条的沟,然后把种子撒上去再覆盖住就行了。

    但这样的话,太慢了一些,所以秦天回去之后,就又制造了一种播种机。

    播种机相对来说要大很多,跟手推车有点像,有两个长把,这个主要是套在牛身上的。

    除了这个之外,再有就是装种子的地方了,这个比较考究,因为种子要播种的均匀,那就要让小麦落的不多不少才行。

    秦天其实也就是随便说说,可九公主听到之后,却是一愣,本来他以为秦天就只是制造了曲辕犁,没想到连播种子的东西就发明了出来。

    听秦天的叙述,要这东西真的能行,那播种的时候可就方便多了啊,而且,小麦种的整齐,长势肯定会好很多的。

    “跟我父皇说过了吗?”

    “已经跟圣上提过了,工部的人在赶制,芒种的时候,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九公主哦了一声,心却扑通扑通直跳。

    今天之所以来,就只是想稍微近距离的看一眼秦天,没想到他却走了来,还跟自己说了这些,这让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如今的长安城,有关他们两人的事情虽然不如以前传的那么盛了,但也保不齐因为两人的再次碰头而被人提起啊。

    所以,两人这样说了几句后,九公主就找了个借口离开。

    郊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在人身上倒也舒服,一片又一片的庄稼都给犁过了,但还是留了一小片的。

    祭祀结束后,李渊带人来到了那块地前面。

    “来,来,让朕也试一下这曲辕犁,世民啊,你在前面牵牛。”李渊说着,就挽起了衣袖,好像要大干一场似的。

    而他这话出口,跟着的文武百官,有不少都是神情一变。

    往年祭祀,牵牛这活都是太子李建成干的,可今年却变成了李世民,那太子和秦王两人谁更受宠,也就一目了然了吧?

    李世民有点受宠若惊,不过还是连忙领命跑去牵牛。

    今年的他可谓是立了大功的,先不说自己的人秦天改进的曲辕犁以及制造的播种机,就收复庆州,打的吐谷浑上降表,就已是大功一件了。

    李渊若不对他一番表彰,好好安抚,还真有点说不过去。

    李世民牵着牛在前面走,李渊一个人挽着袖子扶犁,他虽是贵族出身,但这活每年都干,也还算能够适应。

    所以两人配合的还算是很不错的。

    太子李建成站在地头,却是神色凝重,脸色铁青,气愤到了极点。

    他才是太子,才是大唐的继承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