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1126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1126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航是上午去的展厅,下午的时候,他心里就有点不安了起来。

    他总觉得,时间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

    可是,他的商品还没有消息传来啊。

    这就让他有些担心了。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商品才不过拜访在那里半天时间而已,他只是有些心里着急罢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商人找了上来。

    “可是余老板?”

    老板这个词让余航一时半会间没有反应过来,他的确开始做生意了,但在此之前,却还从来没有谁叫他老板呢。

    不过,他还算是镇定,道:“在下余航,不知阁下是?”

    那人笑道:“在下陈冲,这是展厅那边的凭证,你所有的咸鸭蛋我要了,不知现在可否提货?”

    拿到了凭证,就等于是给了钱的,这个毋庸置疑,余航检查了一下凭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在确定凭证没有问题之后,他顿时就有些震惊了。

    自己之前在东西两市好几天都没有卖出去的东西,现在半天时间就卖出去了?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些吧?

    他都有点不敢置信了。

    难道这个展厅就真的这么有效果?

    他只是第一次做生意啊,也没有人脉,也不认识京城的商人,想要把货物卖出去很困难啊,可是吧商品放到展厅之后,就很快卖出去了?

    这岂不是表明,他以后也不用担心没有什么人脉了?

    余航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连忙领着那个叫陈冲的人去装货去了。

    而这陈冲刚走,就又有人来了,这是来拿他的其他货物的。

    余航看过凭证,立马把他们要的货物给他们拿了出来。

    黄昏来临之前,他便把自己拉来的商品,全部给卖掉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兴奋劲已经有点过去了,他突然又担心起来,自己的货物可都已经弄出去了啊,但现在自己还一分钱没有拿到手呢?

    万一自己一分钱都没有,那可就倾家荡产了。

    想着,他也不敢有丝毫迟疑,急匆匆便去了展厅那里,他要把自己的钱给取出来。

    到了展厅之后,他把凭证拿了出来,展厅的人看过核查后,基本上没有任何迟疑,便把他的钱财给拿了出来,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

    拿到这些钱后,余航才终于相信着一切都是真的,他赚钱了,而且很快就赚钱了。

    “余老板,你的保证金还在这里呢,你若以后还继续做生意,就可以继续留这里,如果不想做了,现在也可以连着保证金一起领走,如何?”

    “做,当然做生意了,这保证金就放这里吧。”余航也不是傻子,这么好的生意模式,他怎么可能不要?

    他是一定要继续做下去的。

    而这个时候,其他商人也都疯狂的扑了进来。

    成功是能够让人趋之若鹜的。 富品中文

    

第2335章 收成不好() 
秋尽时节,有关各地的粮食产出,已经有数据传入了京城。

    负责此事的官员看到这些个数据之后,脸色略微就有些阴沉了起来。

    再三确定没有出错后,他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次日早朝,群臣商议事情,很快就商议到了今年的粮食上来,这个官员站了出来,递交了一份数据。

    “圣上,今年秋季的粮食产量,比之去年下降了不少啊。”

    数据都写的清清楚楚,李承乾看过之后,也是一震,如果只是减少了一点的话,那还没有什么问题,可这上面的数据,减产厉害啊,很多地方减产三分之一。

    这种情况,未免太过震撼了一些。

    如果,今年不是风调雨顺,那也还说得过去,可今年他们大唐并没有发生任何的灾害啊,这就很有问题了。

    “的确减产很多,司农寺的人可有调查出是因为什么?”

    “回圣上话,自从大面积推广玉米、花生之后,土地的产量就开始减少了,那些没有种玉米花生的地方,产量就还可以,但种了的,就百姓,司农寺的一些农员觉得,可能是因为玉米、花生这些庄稼导致的,明年的小麦,只怕也要减产啊。”

    这话出口,朝中群臣顿时就是一愣。

    “竟然有这种事情,那岂不是说,玉米花生虽好,但对土地的破坏却是很大的,如果一直这种下去的话,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会越来越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未免就太恐怖了一些,圣上,此事必须做出应对啊。”

    “那些玉米、花生什么的,不能再继续种了啊。”

    “没错,没错,不能再继续种了。”

    “不然我大唐将会无粮可用啊。”

    “…………”

    朝中的一些官员有些痛心疾首,他们倒也不是跟秦天作对,就是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未免太过恐怖了一些,万一真的控制不住,那情况可就不妙了啊。

    大家都反对种植玉米、花生这样的农作物。

    其实这些情况,在此之前,都是又发生的,一些新的农作物引进之后,对于原声地的一些农作物就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此,很多人就只能做出一些个选择了。

    而在玉米、花生和小麦、大米之间做选择的话,他们自然是要选择小麦和大米的了。

    不少人嘀嘀咕咕的说着,李承乾也有点心动。

    不过,他又有一些纠结。

    玉米、花生的出现,的确缓解了他们大唐的粮荒啊,有了这些,百姓填饱肚子将会变的更加容易。

    他思虑了片刻,而后将目光投向了秦天。

    “西凉王,对于此你可有什么看法?”

    在他们这些人讨论着的时候,秦天表现的十分平静,好像对于他们说的这些情况一点都不担心,李承乾询问,秦天才站出来道:“圣上,这种做法,不过是因噎废食罢了,不可取。”

    因噎废食,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如果他们放着好好的粮食不种,那他们大唐岂不是又回到了从前?

    李承乾道:“可粮食减产,这只怕对我们大唐也不是很有利吧?”

    “圣上,粮食减产,在于土地不够肥沃了,圣上想一下,以前的土地,可能就只种植小麦,一年种一次,这土地里的养分很多,粮食的产量自然是会高一些的,以前我们可能还会种植一些大豆,种植大豆之后,小麦的产量反而会更高,这是因为大豆的根部的那些小疙瘩能够为小麦提供一些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但是玉米花生不能提供,所以着土地就变的贫瘠了。”

    大豆根部的小疙瘩能够为植物提供氮养分,不过秦天也不想把这些说的太过复杂了。

    而秦天这么说完之后,一众官员顿时就有点明白过来了,原来土地减产是这么回事啊。

    “西凉王,那是不是说,只要能够增加土地的肥沃程度,这粮食的产量就能够提高?”

    很快,就有官员询问了起来。

    秦天点点头:“是这样的。”

    “那又该如何让土地变的肥沃呢,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粪弄到田地里去,可不管是人粪还是畜生的粪,都不够多啊,而且这些东西发酵也需要时间,这些根本不足以满足我们种地所需,不然粮食也不会减产了。”

    这些粪便,他们都是有拉到地里的,可如此,土地还是减产,那就说明他们的粪便是不够的。

    当然,如果是以前,只是支撑小麦亦或者大米所需,那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还要有玉米和花生啊,这土地基本上就没有怎么闲着,如此一来,这些粪便的肥力自然也就不够了。

    如何让土地变的肥沃一些,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除了往地里拉粪便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吧?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天,秦天浅笑,道:“植物生长,需要很多的养分,而这些养分不仅仅在粪便里,其实很多的东西里面都有,我这里有一个加工肥料的办法,只要开设一些工厂,将这些肥料生产出来,然后耕入土地之中,来年的小麦必定会丰收的。”

    听秦天这样说,众人都很是奇怪,什么肥料,还要加工?

    你秦天说可以,那就一定可以吗?

    他们觉得秦天的话很神奇,因为他们完全找不到支撑秦天所说这些的依据啊。

    太过梦幻了一些,可偏偏,他们听完秦天的话后,还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亦或者是质疑的理由来,因为秦天从来就不曾失败过。

    如果他说这件事情是可以的,那这件事情多半就是可以的吧。

    大家都没有说什么,此事如何决断,还得看李承乾的。

    李承乾思虑了一下,最后点点头,道:“既然西凉王有提高土地肥沃的办法,那就试一下吧,我们且看看,如果真的能够提高产量的话,我大唐此后将会没有粮食短缺之患。”

    既然是秦天提出来的,那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觉得应该尝试一下才行,李承乾这样决定之后,立马就有官员应了下来。 富品中文

    

第2336章 访客() 
津门。

    这是大唐南边最为著名的一个港口。

    大唐出海的风气风靡之后,这里来来往往的商船就多了起来,津门,一个本来并不怎么起眼的城镇,也随之拔地而起,成为了大唐南方数一数二的城池。

    津门还在不停的扩张,虽然他仍旧只是一个小县城,但现如今的他的面积和经济,已经一点不比其他州城差了。

    津门的县令名叫方二,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他此前在大唐的科举考试当中,也只是得了一个二甲三十八名,这个名词一点都说不上高,有点垫底了。

    所以,他才会被派出这么远,来到了大唐的南边边境的一个小县城做县令。

    刚来的时候,方二的心里也是有一些怨言的,可自己好歹成了官,总不能不要,一直抱怨,也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在津门待了一段时间后,他便也顺理成章的接受了这个命运。

    别看他科举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治理地方却是很有本事,来到这里之后,他便把这里的一些乡绅恶霸给治理了一番,紧接着又带领百姓开垦土地,打鱼捕猎等等,很快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可能会跟其他县令一样,在一个地方担任三年县令后,根据政绩的考核,派到其他地方去做县令,这样在外面辗转几年后,他才有可能升迁,不过着升迁也不太可能是入京,最多就是其其他地方做同知啊,知府下属之类的官员,这样混几年后,才有可能做知府刺史。

    这是大唐官员升迁最为常规的一条路线。

    很少有人能够越级升迁,当然,秦天算是个例外,像秦天这种情况,可能几百年内,都不会出一个的。

    方二有本事,把这津门城治理的很是不错。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唐的出海风靡起来,他们津门地势优越,很快就成为了大唐很重要的一个港口。

    这里的船只来来往往十分频繁,很快就把这里的经济给带动了起来,这才让津门变的如此繁华,不亚于一个州城。

    津门繁茂,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方二现在方二很喜欢在这里当县令,因为他在这里当县令很有成就感,他也很受人尊敬。

    而就在秋风将尽时节,方二正在府上忙着县衙的一些事物的时候,远处的海面上,十几艘大船,正向津门方向快速的行驶来。

    在这片海域,大船的往来是十分频繁的,不过这十几艘大船,又有一些不一样,他们的船只跟大唐的船只不一样,当然,他们船只的体型是很大的,这个跟大唐的差不多,只不过船只的样式啊,以及船头的旗子有一些不一样。

    在这十几艘大船上,他们的旗子很奇怪,画着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以及两柄交叉的刀。

    很显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旗子,不过这样的旗子,很多人都没有见过。

    船只快速的行进,船头,一名金发碧眼的男子望着津门方向,眼神里面有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贪婪。

    “在那里,有一个叫大唐的国家,他们很富有,他们的钱财多的花不完,他们那里的女人都很漂亮,那是一个富饶的国家,特别富饶。”

    男子名叫杰克逊,是欧国的一名伯爵,他们的国家离大唐有些距离,他们的发展很快,丝毫不亚于大唐,他们也是富强的,也有着璀璨的文化,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欧国和大唐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知道有一天,大唐的一名商人流落到了他们的国家。

    那个商人的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他好不容易才找到陆地活了下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