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1093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1093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武媚娘也不是笨蛋,如今发生了太子被人行刺的事情,那李世民也已经开话了,他们不离开的话,那就等于承认刺杀李承乾的事情是他所为了。

    如此的话,武媚娘自然是希望李治能够离开的,不然后果很严重。

    而只要李治离开了,那他们以后就有希望啊。

    看过武媚娘的信后,本来还有些纠结的李治却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命令下去,让府上的人准备离开的东西,后天我们就离开长安城,回封地去。”

    通过正规手段获得皇储之位的可能已经没有了,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从长计议。

    李治没有选择,其他人也没有选择。

    所以几天之后,长安城的皇子便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长安城,向自己的封地赶去。

    在这样的寒冷天气里离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他们却不得不离开。

    蜀王李恪是离开最早的一个王爷,他本来就已经决定要离开了,就算没有太子李承乾被刺杀的事情,他也是准备离开的,所以在太子李承乾被刺杀之后,他便立马离开了。

    魏王李泰走的最晚,他心里是最不甘心的,他还心存希望,他觉得自己是李世民很喜欢的一个儿子,李世民万一回心转意了呢?

    只是他等到了最后期限,他的父皇也没有回心转意,他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选择离开。

    而当他的队伍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李泰回首看了一眼长安城,也许以后,自己再也回不来了,也许很快就能够回来。

    “一定要调查清楚,那个刺杀李承乾的人,我要他不得好死。”

    此时,李泰可是把所有恨意都转嫁到了那个刺杀太子李承乾的人身上了的。

    本章完

第2266章 兄弟相议() 
寒风很重,天气很冷。

    去魏地对于李泰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他讨厌马车的颠簸,讨厌天气的寒冷。

    他甚至讨厌离开长安城。

    可是面对这种情况,他却一点办法没有、

    这一路上,他已经不知道把那个刺杀太子李承乾的人骂了多少遍了,可不管骂多少遍,他都觉得不解恨。

    马车艰难的走着,这样离开长安城大概十几天后,他们的队伍停下来休息。

    而就在李泰住进了营帐的时候,一名侍卫急匆匆来报:“王爷,晋王殿下求见。”

    “李治?”李泰有点惊讶,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他以前可以说是充满了敌意的,但现在嘛,他却跟李治有点同病相怜。

    都是被遣送回了封地啊,现在他们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只不过那李治早已经离开长安城,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再有,他找自己做什么?

    很是好奇,很是不解,但李治已经专门在这里等着他了,他肯定是不能不见的。

    “让他进来吧。”

    侍卫领命退去,不多时,就把李治领了进来。

    “四哥!”

    进来之后,李治就很是热情的喊了一声四哥,而这声四哥,李泰已经许多年没有听到过了,今天从李治的嘴里听到,他觉得怪怪的,总觉得这声四哥带着一股子很讽刺的味道。

    不过,李泰的城府还是有的,他也连忙笑了起来:“晋王快坐。”

    李治点点他,然后在李泰旁边坐了下来。

    “晋王不是早已经离开长安城了吗,而且听闻你的队伍已经快到封地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晋王李治道:“这不还都是为了等四哥嘛。”

    “等我?等我做什么?”李泰有些不解。

    李治突然叹了一口气,一脸的哀怨。

    “四哥啊,父皇此前,对你最是喜欢,就因为大哥是老大,所以他才成为了太子,对于此,弟弟我一向都是看不惯的,论才情,论能力,大哥那里比得上四哥?”

    这话听着舒服,只不过李泰听了之后,神色已是开始谨慎起来了,这李治突然说这些,怕是有诈啊。

    不过,李泰也未表露出来,道:“哦,晋王想说什么呢?”

    李治嘴角微微动了一下,道:“四哥啊,父皇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万一父皇驾崩,难道我们真的就将这天下,拱手让给大哥?”

    李治为了武媚娘,是有反心的,只是他晋王封地的兵马,并不是很多,想要跟李承乾一争长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跟其他藩王联手了。

    他只这样说了一下,魏王李泰已是明白了李治的意思,只是他并没有表态,道:“父皇的身体好的很,晋王不要这样说。”

    李治轻声一笑,道:“父皇的身体怎么样,四哥应该是清楚的,父皇的身体若是好的很,就不会把我们这些皇子给遣送到各自的封地去了,他这是害怕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啊,我们这些皇子都在封地,到时候太子自然可以顺利的登基,可若是太子登基了,你我的日子会好到那里去吗?”

    此前,他们可是没少跟李承乾使绊子的,就算李承乾胸怀宽广,不要他们的性命,可也不会让他们太舒坦?

    当初那些跟着他们的官员,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那些官员,必定不甘心如此,那么就是这些官员,也不会让他们就这样平白的让太子李承乾顺利登基。

    李治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

    魏王李泰沉思了片刻,片刻之后,才开口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若父皇驾崩,我等藩王可起兵,直逼长安城,到时候与太子来一场厮杀,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可还不一定呢,若能成功,我等藩王分割大唐,如何?”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这个办法很可以,这个条件也很诱人,很丰厚,只要能够击败太子李承乾,到时候谁得天下,就看谁的本事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很公平。

    魏王李泰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道:“就凭你我两个藩王的力量就想击败太子,你不觉得这样想太天真了一些?”

    李治摇摇头:“不只是我们两个人,其他所有藩王,到时候都会出手的。”

    “哦,你有把握?”

    “自然,只要四哥你答应了,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李泰神情放松了许多,道:“如果其他藩王都动手了,本王自然也不能不出手啊,毕竟这天下是父皇传下来的,凭什么让太子去主宰?”

    事情这样便算是妥了。

    两个人接下来又商议了一些隐秘的事情,这话说开之后,很多事情商议起来,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顾虑,所以两个人还算是畅谈甚欢的。

    这样说完后,晋王李治才离开魏王李泰的军营。

    而李治离开之后,魏王李泰的谋士赵无畏便从后面站了出来。

    “王爷真的准备跟晋王李治联手?”

    对于赵无畏的出现,魏王李泰表现的很平静,如果说谁是魏王李泰最信任的人,那必定是这个赵无畏了,因为从几年前,赵无畏就是魏王李泰的谋士,只不过因为一些其他事情,他一直都不在李泰的身边罢了。

    如今,魏王李涛要回封地,他自然也是要跟着回去的。

    “本王有其他选择吗?本王努力了这么久,如果就这样把江山拱手让人,你说我能甘心吗?”

    一个人为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多,如果最后功亏一篑了,他肯定心里很不爽,如此的话,但凡有那么一点机会,哪怕这个机会很冒险,他也肯定会去做的。

    赵无畏沉默了片刻,而后点点头:“这件事情很危险,稍有不慎便要满盘皆输,不过既然王爷决定去做了,那属下必定竭尽全力,帮助王爷夺得天下。”

    这话不带一点虚言,魏王李泰点了点头,这去了封地之后,很多事情还真就少不了赵无畏的帮忙,而他此时,只希望自己的父皇能够多活一段时间,这样他才好在自己的封地,发展更多的兵力,以便谋事。

第2267章 要禀报否() 
腊月中旬,离新年已经越来越近了。

    长安城又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纷飞,寒冷至极。

    李世民的身体比之以前又差了一些。

    东宫,李承乾则沉浸在太子妃方晴怀有身孕的喜悦之中。

    这已经是方晴给李承乾怀的第二个孩子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一些探子送来了一些消息。

    “太子殿下,晋王和魏王那些藩王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后,动作频繁,大有招兵买马之意,他们的封地都十分的富饶,人口也是众多啊,他们要召集一些兵马,可能不是什么难事,他们怕是要……用武力来对付太子殿下了。”

    探子把这些情况跟李承乾说了一下,李承乾听完之后,眼眸微凝。

    他从来都不放心自己的那些弟弟,而现在根据探子送过来的消息,自己的不放心是对的,他们果然都是狼子野心之辈,见通过正常手段无法获取储君之位,他们便想要谋反。

    只是现如今这种情况,他该怎么办?

    难道要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父皇吗?

    凭借着自己父皇的威望,可能只需要稍微施展一些手段,就能够把自己的那些弟弟的阴谋给勘破?

    甚至,只要自己的父皇在,他立马就可派遣兵马,将那些想要谋反的人给抓捕来。

    只是自己能去说吗?

    说了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自己的父皇会做出如何的反应?

    他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

    他的父皇身体不好了,但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他父皇不想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所以他不希望兄弟相残,他父皇已经把自己的弟弟给赶去封地了?

    如果自己说了这些话,自己的父皇会信吗?

    如果是以前,他的父皇可能是会信的,但现在,却是有点难说啊,他的父皇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让自己的儿子都离开了长安城,如果自己去说这个,自己的父皇恐怕会觉得是自己容不下那些弟弟。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仁慈,就是给人一种能够让自己弟弟也很好的生活下去的太子啊。

    如果自己现在就说自己弟弟的不是,那他的父皇肯定会觉得自己登基之后,也不会让自己的弟弟好过,如此,自己的储君之位,可就危险了啊。

    他很清楚,只要他父皇还活着,自己的储君之位就绝不是绝对稳固的。

    思虑了许久之后,太子李承乾也只能暗叹一声,道:“派人继续盯着吧,不过不要轻举妄动。”

    “喏!”

    探子领命之后退了出去,李承乾这里,却总觉得有点不安,如今他手中也并非没有多少兵权,只是大部分的兵权还在他父皇手里啊。

    万一自己登基之后出现了意外,那些藩王又来作乱,那该如何是好?

    可他能在现在就觊觎那些兵权吗?

    显然也是不行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哪怕袁楼已经有一点投诚的意思,但他现在仍旧是绝对忠于自己的父皇的。

    …

    皇宫,后宫之中。

    虽是大雪天气,寒冷非常,但后宫的这里却是很暖和的。

    武媚娘的寝宫这里,有关太子的一些反应,已经有探子把消息给他送了过来。

    看到李承乾并未向李世民禀报那些藩王的事情,武媚娘的脸色就有些难看起来。

    她曾经跟晋王李治说过,要他去了封地之后,就跟其他藩王联系,要他们联手造反,只要李世民一挂,他们就可以起兵了。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她要李治联系其他藩王的同时,自己可假意谋反,并不要真的谋反。

    他知道李承乾的消息很灵通,一旦李承乾知道了这些情况,他觉得李承乾应该会向李世民告状的。

    而只要李承乾向李世民说了此事,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李世民并不信李承乾所说,对李承乾也会有芥蒂,会觉得李承乾这是容不下自己的儿子,那他自然就会担心李承乾登基之后,会把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

    第二种情况,李世民信了李承乾的话,那李世民可能会派兵镇压,亦或者将那些藩王调查关押,如此,其他藩王肯定难以逃脱,但李治却是假意谋反,难有证据。

    这样,其他藩王被抓被捕,晋王李治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个时候,李世民所剩下的皇子之中,可以争夺皇储的,就只有李承乾和李治了。

    而李承乾害自己的兄弟,李世民对他必定有所担忧。

    那个时候,李世民可能会生出废储之心,如此,李治的机会也就大多了。

    不管那一种情况,李治都是赢家。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