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不聊斋 >

第12部分

不聊斋-第12部分

小说: 不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

    陈唐立刻来了精神。

    诚如对方所言,画像被吸收后所剩下的这张空白皮纸,对他确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羊皮也好,人皮也好,而或画皮也罢,都不如换银子的好。

    花了两百钱还神后,陈唐现在可是又窘迫起来,很需要钱。

    詹阳春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百钱?”

    陈唐有些失望。

    三百钱或许不算少,但在他看来,也就是卖一幅字给赵三爷的价格罢了。

    詹阳春却摇摇头,缓缓道:“不,是三千钱。”

    听到这个数字,陈唐猛吸口气,脑袋似乎有点晕:三千钱,那是多少钱?

    三十枚大钱,三百枚中钱,三千枚小钱……

    用钱袋装着,要全部是小钱面额的话,只怕都装不下。

    “詹道长,你是跟我开玩笑吗?”

    陈唐有些不敢相信。

    詹阳春呵呵一笑:“本道向来不说大话,不过我现在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需要你跟我进府城去,到赵府,我找三爷借出来给你。”

    说着,转头面对赵三爷:“三爷,这次就劳烦你了。”

    花费三千钱买一张皮纸,饶是赵三爷见多识广,做惯大买卖,也是忍不住脸容微微变色。不过他却是知道,练武要钱,修道更要钱,花起钱来,简直如同滔滔流水,没个底数。

    别的不说,光说赵三爷每天练拳,花钱买字画,买各种药材进补,以及每天的精细吃喝,平均下来,一天也得近百钱。

    这笔钱,对于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完全是天文数字,根本承受不起。

    据赵三爷所了解的,修道用度,比练武还要多一倍左右。只有大笔银子消耗维持,才能练出些名堂气候。

    他当即豪爽地道:“詹道长开口,区区三千钱而已,没问题。”

    当下说定,一行人奔赴潘州府,来到赵府,赵三爷命人取来三千钱,都是大钱,一共三十枚,装在一口锦袋里头,沉甸甸的,足有四、五斤重,极具分量。

    每一枚大钱里头,都融合着黄金成分的。

    陈唐拿了钱,把皮纸交给詹阳春,便等于交易完成了。

    提着这袋沉重的钱,陈唐还有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在前一刻,他还是不值一文的穷秀才,而今已是坐拥巨款的富贵达人了。

    人生啊,真是尿性,憋的时候膀胱胀痛,求一泄不得;崩的时候却倾泻如注,淋漓飞溅……

    赵三爷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陈秀才,你现在带这么多钱在身上,可不安全。”

    陈唐一听,心中一凛,问道:“三爷有何建议?”

    “不知你是否想在府城内买个房子?”

    陈唐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作为另一时空的人,对于房子简直又爱又恨,有着一种深沉的执念,连忙道:“不知三爷可有介绍?”

    赵三爷呵呵一笑:“实不相瞒,我顺福镖局名下,在翰墨街那边正有一座两进两出的闲置房屋,环境清雅,颇为不错。售价的话,卖给陈秀才你,打个折扣,只需两千钱。”

    顿一顿道:“如果你怕我坑你,可以先去打听行情。”

    陈唐忙道:“赵三爷道义,我自是相信的。”

    经过几次接触,他对于赵三爷和詹阳春都有所了解,绝对是信人,值得一交。

    詹阳春得了皮纸,满心欢喜,笑道:“陈秀才,本道说句公道话,绝非是替三爷做掮客。翰墨街那房子,按照行情慢慢卖,估计能卖到两千五钱,甚至三千钱的。”

    陈唐想了想,一咬牙:“我可以先去看看吗?”

    赵三爷道:“当然。”

    于是诸人便去翰墨街。

    那房子在街尾处,稍显偏了点,临街,门口不远一株大槐树,绿荫撑开,如一柄大伞。

    而房子委实不错,青砖墙壁,青色瓦顶,整体看上去,素雅清静,颇具人文气息。里面格局恰当,有前院有后院,一间主房,三间客房,有正厅,有厨房有杂物房,一应俱全。

    房子里头,还有不少家具东西等,光是这些实木家具,都价值一两百钱了。

    陈唐看着欢喜,当即拍板:“三爷,这房子,我买了。”

    双方当即签订文书,赵三爷在潘州府人脉宽广,在府衙内也有人情,因此房契过户这些手续办得利索,短短一会儿工夫便完成了。要是正常走流程的话,起码得两三天。

    做完这些,天已经黑了。

    可以说,为了帮办这事,州衙那位户房刘主事可是推迟了下班时间。

    为了表示感谢,陈唐要做东,请刘主事,以及赵三爷等人到四海楼吃饭。

    一番吃喝不提,等陈唐下来结账,却听那掌柜说,酒菜的钱,赵三爷早给过了。

    陈唐闻言,只得作罢。

    已入夜,潘州州府城门早已关闭,不得出入。好在离开家门时,陈唐叮嘱过苏菱,说自己赶不回去的话,会留在城内过夜,这样的话,苏菱便不会担忧。

    与赵三爷等人告别,陈唐返回刚买到手的房子中。

    从此以后,这里,便是他的新家了!

第二十四章:进城() 
第二天清晨,陈唐在新家的床上醒来。

    起身后,里里外外,在房子内走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心中欢喜。他完全没有想到,前一阵子自己还在前面的翰墨街上摆摊子,每天为十文八文钱的进项而殚思极虑,而今却已成为翰墨街的业主之一,完全拥有一座两进两出的大房子了。

    看完,锁门渡步出去,路过的时候,正看见吴函在开摊。

    这老秀才见到他,眼睛登时瞪了起来:几天来,他都没见陈唐来做生意,以为陈唐赚了赵三爷一百钱,心态飘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天挥霍……

    心中又是妒忌,又是冷眼相看,觉得陈唐迟早又会变得一穷二白,再来摆摊。

    这不?今天就来了。

    然而见到陈唐真得来了,吴函内心又是不爽,觉得多了个人抢生意。这几天陈唐不在,他生意额有所增长,起码赚多了八文钱。

    这种纠结矛盾的心理活动真是来得淋漓尽致,面上则露出假笑道:“陈老弟,我还以为你不来做生意了呢。怎地,钱花光了?”

    陈唐瞥他一眼:“我的确是不再摆摊了。”

    “啊!”

    吴函有些傻眼,立刻注意到陈唐身上并没有背负书箧,施施然的悠闲样子,哪里像是来开摊的?

    陈唐不理他,自走了过去,寻个面摊,吃过早饭,出城回陈家村。

    “搬家?”

    昨晚苏菱明显没睡好,显得有些憔悴。

    陈唐点头道:“不错,我已经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

    苏菱眼睛睁得大大的,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陈唐叫她去打包,自己也入房收拾。

    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主要是笔墨书本之类,两件旧衣裳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块天人剑匣。

    此物不同失去画像的皮纸,属于真正的宝物,陈唐不想让其曝光,被詹阳春看到。

    把它当枕头用,安置在床头上,不会引人注意。

    散杂的东西一股脑装进书箧,抱起剑匣,就可以走了。

    苏菱同样没有什么行李,就些换洗衣服,打成个小包袱便完事。

    至于那些破旧家具,统统留了下来。

    这屋,毕竟是祖宅,以后陈唐高中的话,衣锦还乡,要回来翻建一新的。

    临行前,陈唐还去跟村中的族老们道别,没说买房子的事,只说在潘州府租了个地方,住在城内,方便去潘州学院读书,准备不久后的举子试。

    族老们也没想太多,村子就巴掌大,昨天赵三爷等骑马来找陈唐,他们却是知道了,以为陈唐得了贵人青睐——有些落魄的读书人会得到有钱人的看重,获得钱财相赠等。

    其实这属于一种投资,日后读书人高中,有了功名,有了官身,便得对当初帮助过自己的恩人报恩。

    不过这样的事也不常有,最关键的前提是:你得有才华,有潜力,才会被看好。

    否则的话,人家干嘛把钱砸到你身上?要是没有回报,便等于把钱扔到了水里,打了水漂。

    所以村中的人都觉得陈唐走了大运,纷纷替他开心。不管如何,如果陈唐日后真能中举,对于陈家村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村人都会沾光。

    在殷国便是如此,宗族的关系非常重要,乃是枢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是陈家村是个很小的村子,人口不多,所以很多关于宗族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

    一番没有多少营养的道别话后,陈唐与苏菱带着书箧包袱等,踏出了陈家村。

    在村口的时候,见到变傻的陈虎披头散发的,被一群小孩子追着玩。

    有些孩子还朝他身上扔石块,扔泥巴。

    陈唐不知陈虎为何会变傻,记得前身没有考中秀才之前,也是受过对方欺凌的,反正没有什么好印象便是。因此对他成为傻子,自不会抱有什么怜悯之意。

    自此一别,以后陈唐回村的次数估计就少了。

    他昨天之所以一掷千金,买下那房子,除了的确觉得房子不错之外,还有一种逃离陈家庄的思想作祟。

    接连经历了邪祟之事,让陈唐觉得很没安全感。

    这时空,不正常;这世道,不太平。

    相比落后破旧的陈家庄,潘州府城大墙高,隶属州府直接管辖,街上有衙役巡逻,城门有将士把守,无疑要安全稳妥得多。

    两人进了城,来到翰墨街,到了房屋前。看着陈唐掏出钥匙开门进去,苏菱那种不真实的感觉才有所消散。

    “阿菱,你自己挑选一间房间,喜欢哪间就住哪间。”

    陈唐笑道。

    “嗯!”

    苏菱重重地一点头,兴奋地去选房间了。

    选好之后,陈唐又带她到后院:“这块空地可以种些花草什么的,看着舒服。”

    苏菱双眸亮晶晶:“不矜哥,这里应该用来种菜的,这样的话,就不用买菜了,可以省不少钱。”

    陈唐呵呵一笑:“随你,都归你管了。”

    进城之后,苏菱自不可能再出去爬山采摘野果,也不用再种田什么的了。但如果什么事都不做,百无聊赖,也不是好事。让她负责打理后院,种花种菜,便有了消遣。而且很是实用,有了产出之后,平时做饭,买些肉类即可。

    陈唐掏出一百钱给她:“这是家用,你看着花。”

    苏菱接过,咬着嘴唇,微微低下头去。

    陈唐伸手去摸了摸她头发:“现在家境好了,进了城,你应该去剪裁些新衣服来穿,花钱的事,不用太计较,我现在可会赚钱了。”

    “好的,不矜哥。”

    苏菱忽想起一事:“不矜哥,你有了钱,是不是要去读书了?”

    陈唐点头道:“不错,安顿下来后,我便会去潘州学院报读。不过不会在学院里住宿,那边距离翰墨街不远,我每天都会回来吃饭睡觉的。”

    “好,我会做好吃的等你回来。”

    苏菱高兴得小脸红扑扑的。

    陈唐道:“好了,你就留在家里收拾。我现在就出门去学院,办些手续。午饭的话,等我回来,一起到外面去吃。”

    苏菱道:“外面多浪费,不如我去买菜在家里做吧。”

    陈唐摇头道:“收拾家里就得一阵子,不用那么麻烦了,听我的,到外面吃。”

    说着,他一拍腰间钱袋:“现在,不矜哥有钱。”

    苏菱被他逗得噗嗤一笑,笑着笑着,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这眼泪,名叫“幸福”!

第二十五章:不公() 
潘州学院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仿若一座大庄园,其内有数座教室,书馆等建筑,又有一排溜的生员宿舍,中间地带,甚至还有一面小湖泊……

    到学院进修读书的主要有两类生员,一为“廪生”,俗话又称“头等生”,在各县童子试中成绩优异,排名三甲的,他们来学院读书,不但不用缴纳学费,每个月还有米粮领取,待遇十分优厚。

    当然,廪生也有期限,以三年为期,三年后,不管中不中举,都会被取消廪生资格,变成普通的生员了。

    第二类为增生,学院内大部分的学员都是增生,要交学费,在院内住宿饮食的话,还得缴纳不菲的生活费。

    俗话有说:穷文富武。

    但其实,读书花的钱也不少。否则的话,殷国之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盲了,足足占了八、九成之多。

    潘州学院的生员中,绝大部分都是秀才级,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举人,他们主要是为了准备天子试的,自成编制,单独成班。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