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不聊斋 >

第115部分

不聊斋-第115部分

小说: 不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唐点头道:“那是当然。”

    于是王默告辞,坐着自家牛车出城回去了。

    “公子,王默不住衙门了吗?”

    阿宝问道。

    陈唐回答:“未曾交接,别人还住在里面呢。”

    阿宝就叹了口气,遗憾地道:“这样没办法了。”

    陈唐呵呵一笑:“晚一两天罢了,你很想住官署?”

    “那是当然,说出去多威风。”

    阿宝满脸向往之色。

    连一个长随都如斯心态,可见官位的吸引力何其大?只要当了官,不管是芝麻小还是绿豆大,身份都摇身一变,霍然不同。因为每个官位,都对应着职权,官身加持的绝非名声,还有实则的权力。

    阿来问:“公子,那我们现在去哪?”

    “当然是找间客栈暂住,还有,一上午没吃东西,饿得慌,要赶紧找吃的。”

    南服县占地不小,有着两、三间客栈。打听之后,陈唐选择了名气最大的“悦来客栈”。这客栈的条件要比其他两家好一些,入住之后,放好行李,便下楼吃饭。

    客栈内的白菜肉包子味道不错,很有江南风味,陈唐一顿吃了三笼。

    对于他的大胃口,阿宝等人早司空见惯。以前还想不通,昨晚见陈唐大展身手后,大家都明白了:练武之人,吃得多才是常态。

    吃过早饭,陈唐叫过阿宝,吩咐他到处走走,多观察多打探,看这县城有甚情况。

    阿宝心领神会,说道:“明白。”

    很快就走了出去。

    至于性格较为憨实的阿来,则一如既往地负责看守马车。

    陈唐上楼,在房间内,并不读书写字,而是在回想着先前面对黄道志时的情况。并非他多疑,只是经历诸多事件后,总是情不自禁地便留着心眼。

    在黄道志身上,陈唐并未感应到异样气息,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所有。他从来就不认为,天人之气能洞察一切。至少目前的修为,还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地步。当对方实力强横,而或拥有某种独门秘法,就能遮蔽气机。

    好比以前面对浮山观的老道士时,便毫无察觉;还有与燕还丹共处之际,同样有着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正应了那句老话:高人不露相。

    是以随着修为增涨,陈唐行径,反而越发小心谨慎。更何况这南服县的情形,总是透着一股诡谲来。

    想了一阵,陈唐又拿出剑匣来。剑匣本身,天生克制邪祟,但对于妖魔并无效果,需要激发出剑气,才能造成杀伤。剑气一日未养出,总觉得有些心虚。

    上次在义山县,汲取了贞洁娘娘的鬼魂,剑匣颇受裨益。匣中剑重新焕发锋锐,虽然还没有达到饱满状态,但也相距不远。而陈唐本身的气息不断壮大后,与剑匣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清晰。

    这种联系,是唯一的。换而言之,就算别人抢了剑匣去,也只能用到其的被动威能,而无法勘察到匣子内的情况,更无法驾驭剑气激发了。

    即使如此,对于这件宝物,陈唐一向都是不离左右。他一直在思考,以及寻找,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更加便捷地携带剑匣,藏于身上。可惜至今为止,仍无头绪。

    突然间,陈唐想到个可能性,便把剑匣放置于床上,然后自己走开,走到房间的另一头。彼此之间,相距足有两丈。

    然后,他潜心感应,随即伸手一招。

    嗖的,剑匣飞来,正落在手上,宛若有灵。

第两百二十一章:为官() 
(十一月第一天,求点票票!)

    “公子,我在城中各处都走了一圈。问了不少人,就听说过几桩人口失踪的事,别的并无发现。”

    阿宝喘着气,一边禀告,一边擦汗。

    陈唐放下手中书卷,问道:“那失踪的,是否都是读书人?”

    阿宝点头:“不错,不过他们不是在城内出事的。而是出外游学时,一去不复返;又有的是到郊外踏青,游山玩水,然后就莫名失去了影踪。”

    “城外么?”

    陈唐摸了摸下巴,外面的环境,的确较为凶险。又想到驴猪两妖,也是在郊外欺男霸女。那么,是偶然?还是兔子不吃窝边草?

    偌大一个县城,人口虽然不是很多,但上万的人数是有的。几名读书人失踪,难以引起什么波澜。除了出事的家庭以外,别的人,并不会太在意。听说之后,只把此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阿宝又道:“公子,我觉得这城有点死气沉沉的,街上商贩也不多。定然是那县令大人不懂管治,弄得如此冷清。”

    陈唐道:“县城,本来就比州府落后,说明不了什么。”

    毕竟是农业社会,经济方面并不发达,小地方,难以热闹得起来。

    顿一顿,又道:“今晚你随我去赴宴,阿来他们留在客栈。”

    “好。”

    阿宝美滋滋地应道,跟在公子身边,有肉吃。

    ……

    县衙偏院,停放着两具特殊的大棺材。棺材里头躺着的不是死人,分别是一头肥猪;一只驴子;肥猪的头颅都被砍断了,还是重新安放上去的。

    黄师爷给棺材上好盖板,随后对着棺材做个礼:“二弟三弟,你们惨死于他人之手,此等血海深仇,一定要报。不过大人说了,要等他离开南服县才能动手。到时我也将随大人前往州府,你们的仇,我会叮嘱老四执行。他有着本领,能将这南服县弄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到了那时,再将那探花郎的头颅摘下,给你们祭灵。”

    念叨完毕,他离开院子,取出一封书信,交给一名衙役:“阿凯,你将此信送去北山的书斋。”

    听说要去北山,那衙役神色迟疑地道:“黄师爷,这个?”

    黄师爷脸色一冷:“怎地,看大人要升迁,将要离开县城,就不听话了?”

    面对他阴冷的目光,衙役浑身打个冷战,忙道:“不敢。”接过书信,转身就去了。

    “哼,见风使舵的贱骨头。”

    黄师爷骂一句。

    官署内正在忙活着,收拾东西。黄道志担任南服县县令,并没有带着家眷上任,身边就个心腹黄师爷。行李等物也不多,不过由于不知陈唐何时来交接,很多东西今天才开始装箱子。

    黄师爷进去,面见黄道志:“大人,我们是明天便离开此地吗?”

    黄道志道:“交接完毕就走。”

    两任交接,主要是账目,以及一些重要的宗卷事宜等。过程并不会太复杂,南服县这两年,基本没出什么大事,相对平静。

    黄师爷又问:“那今晚的宴会?”

    黄道志瞥他一眼:“就是普通的接风宴,不用想太多,也不要轻举妄动。”

    黄师爷点头道:“属下明白。”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傍晚时分,县城内最大的酒楼:百杯楼上,整个二楼都被包了下来。

    黄大人宴请赴任的陈大人,本身就是件有象征意义的事。当消息传开,整个县城的乡绅阶层,以及一些势力纷纷变得活络起来。他们到处打听,新任的陈大人是何来头,有甚背景来历……

    至于城中的寻常百姓,倒是事不关己般,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衙门、官员,其实距离他们很远很远。谁来当官,似乎毫无影响。

    宴席进行了大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这本就是走过程的一个仪式,寒暄几句,说些事情,就过去了。而按照程序,陈唐正式上任后,还得摆一次酒宴,主要宴请南服县的地方名流,乡绅宿老等。不过那是陈唐的事,与黄道志无关。

    宴席之后,告辞分别。

    一夜无事,第二天上午,陈唐等人准时来到衙门,与黄道志进行交接流程。

    对过库存、看过宗卷、又见过人事,陈唐仔细审阅过后,表示无异议。衙门上的确还留着些手尾,比如说那几桩人口失踪悬案,但这个在规则允许之内,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人都是出去后不见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称不上“命案”。相比之下,税收库存方面的数目,反而更为重要。

    到了最后,黄道志交出官印:“陈大人,这南服县便交给你了。”

    陈唐接过,验明无误,便道:“恭祝黄大人此去官运亨通。”

    黄道志哈哈一笑,不再多说,把行李装上车子。还有一辆板车,摆着两副棺材,里面装着驴猪两精怪的尸身,棺材上盖好油布。到了城外长亭处,自有相熟的乡绅来相送,不提。

    他们离开,官署换了主人,陈唐等人搬进来。一番打扫收拾,在所难免。

    在殷国,衙门之地,基本都是前面办公,后面作为居所,一体化,倒也方便。

    打扫卫生,搬弄家具这些事,皆有阿宝他们来负责完成,忙活了两个时辰,差不多就弄好了。

    衙门后院,颇为清幽干净,房间自是够用的。苏菱与阿花住一间,陈唐住一间,还有一间书房,阿宝与阿来则住在侧院。衙门里有个马厩,里面养着几匹马。不过这些马的品相只能说一般,属于老马。胭脂住进去后,立刻成为老大。

    第二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下了决心的王默来投,愿意当师爷。

    这王默的性格虽然弱了些,但做个师爷还是合适的。

    接下来几天,陈唐开始宴请地方乡绅,这些交际免不了。衙门要做事,不少地方都得依仗他们。

    对于陈唐这位年轻的探花郎来当县令,众人的态度倒是热情,至少面子上是给足了的。至于暗地里会做什么勾当,那就是另一回事。

    刚上任的一段时日,衙门清闲,陈唐每天除了做功课外,便是骑马驰骋,作训练。胭脂灵性越发圆通,只要一声口哨,牠便会飞奔而至。

    然而很快,这般的悠闲日子便到头了。

    “大人,大人,不好了……”

第两百二十二章:命案() 
公房内,陈唐正在把玩那枚官印。

    拿到印后,送走黄道志等,回去时,他便对官印进行了些研究。发现其内有一缕官气沉积着,但并不多。

    官气的酝酿本就不易,更与官阶挂钩。县令作为七品,在整个阶层上,属于次等层面,算不上什么大官。

    遇着官气,见猎心喜。不过对于此印的官气,却不好汲取,生怕会损坏了印章,那就麻烦。

    是以平时,只能把玩一二,濡染一点官气,也可以成为裨益。

    便在此时,王默神色焦急地跑来,口中大呼:“大人,大人不好了!”

    陈唐放好官印,沉声问道:“出了甚事?”

    “命案!西郊出了命案,一家六口,一夜毙命,血流出屋。”

    王默慌失失地道。

    陈唐霍然起身,目光闪动。

    人在不同的位置时,对于同一件事情,都会有着不同的立场与态度。换做以前,当听到有命案发生,陈唐并未考虑太多,第一时间,会联想到邪祟或者妖魔方面去。不过现在当了县令,管辖境内出了事,他的想法一下子就变得繁杂了。

    当即问道:“杜县尉呢?”

    县尉相当于公安局长,负责县城的治安刑侦事宜,出了命案,多是由他出面处理。

    王默定一定神:“杜县尉已经带领捕快衙役赶过去了。”

    陈唐又问:“是村民来报的案?”

    王默点头:“是。”

    陈唐又坐了回去:一个村庄,一户人家出事,发生灭门惨案,这样的事情,绝不多见。毕竟村民多淳朴,而且同村的,基本都属于宗族,有着血缘关系,等闲下不得手。

    如果不是乡里矛盾凶杀,又会是什么呢?山贼劫掠,杀人越货?

    陈唐目光闪动着。

    算起来,今天是自己与黄道志完成交接的第五天。这时间,不长不短,颇为微妙。

    那日接风宴,赴宴之前,陈唐想到一句老话:筵无好筵,会无好会,还预备着会发生点什么事。然而到了之后,风平浪静,就是吃饭,喝点小酒,彼此之间交谈的内容,三句不离公事。

    但对于黄道志的疑心和戒备,陈唐从未放下。眼下突然间爆发出这么一件命案来,他立刻联想两者之间,是否会存在某种关系。

    交接之前,这南服县,还是黄道志的管辖。如果出了事,他得负责;但交接后,这责任便落在陈唐头上来了。

    假如推测准确,这位黄大人可真是城府深沉。离开之前,把场面压得稳稳当当的,看上去云淡风轻;可一旦抽身离去,脱了责任,马上就出了事故。这等手腕,才是为官者的本色?

    都说官场腌臜,这算是给陈唐上了一课么?

    “大人,该怎么办?”

    王默问道,他是第一次当幕僚师爷,做文书宗卷的工作可以,但真碰到事,经验欠缺,难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