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重生之二郎真神 >

第97部分

重生之二郎真神-第97部分

小说: 重生之二郎真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吒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师傅说男女之情,乃是七情六欲其中的一种,就连得道的仙人也做不到忘情绝义,但是我想二哥是现在是不会谈论男女之情的。”

碧霄不明白的看着哪吒,说道:“你不是刚说连得道的仙家也不能做到忘情绝义吗?为什么他就可以呢?”

哪吒摇头道:“不是这样的,我想二哥现在不想谈论男女之事,是因为他怕伤害到其他人吧。”躲在丛林中的杨戬,却是浑身一震,哪吒在他面前,只是一个调皮的兄弟,都是自己再照顾他。

可是现在的他那里会想到,哪吒竟然能了解他的心思,他一直把哪吒当成小孩子,就像是一直把杨婵当成小孩子一样,可是现在杨婵长大了,哪吒还是小孩子吗?

哪吒碧霄两人坐在山顶之上,碧霄问道:“我不懂你说的意思。”

哪吒道:“你可知道我二哥一家发生过什么事情吗?”

碧霄点头道:“我知道,我也听说了一些。”杨戬的一切她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也能知道个大概,尤其是自己与杨戬相处的那一段时日,她记得他们之间发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心跳。现在这份记忆是越来越清晰。

哪吒又问道:“那你知道他经历这些事情的心情吗?”

碧霄哽咽,突然间这个问题她发现自己无法回答,她试问自己,她想象过当时杨戬的心情吗?倘若她想到了,会不会就理解了现在杨戬所做的事情呢?

哪吒接着道:“其实我也是听我三姐给我说的,他们家遭遇横祸的时候,那时候,三姐说二哥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绝望,当时天庭派了五千天兵,更有大金乌、天蓬元帅带领,而玉帝要下的命令是要灭杨家满门,

当自己的舅舅是那样的绝情,当看见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兄长在自己的面前化为乌有,我理解不了当时二哥的心情,换做是我,我或许会伤心的昏了过去,也或者我会拼上去,拼的一死。

但是二哥承受下来了,他又看着自己的母亲被自己的舅舅关押在桃山之下,长达十多年,又派天兵对他们赶尽杀绝,可是你知道他们具体是过的什么日子吗?三姐说,那时候他们会在山林中,两人紧紧依偎,渡过一夜,

那时候耳边有野狼的嚎叫,有其他猛兽的出没,三姐每一次醒来都是看着二哥睁着双眼警惕的看着周围。

而在后来,二哥救母未成,又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晒化在自己面前,却又不能为力,他当时的那种无助,又有谁能理解?又有谁能关怀呢?现在二哥看似什么痕迹都没有了。他也会说说笑笑。

可是这却是他永远的痛。现在他只有三姐一个亲人,顾全的少了,他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了,三姐说二哥要去建造一番丰功伟业,这样才能让人瞧得起他,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或许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能去想自己的男女之事吧!”

哪吒一番言语,将杨戬的心声全然说了出来,躲在丛林中的杨戬更是寂静无声了,碧霄一脸茫然不知不觉眼角里已经流出了两行泪珠,她真正了解他有多少?她再一次见到他之后为什么没有意识到他的心已是伤痕累累呢?

碧霄沉默了很久很久,哪吒不知不觉说哭了一个人,顿时就手足无措了起来,急忙道:“姐姐,你可不要再哭了,我说的可能也不对啊,二哥肚量那么大,现在或许都看开了,现在你看二哥的本事那么大,你真是喜欢二哥的话,可以跟他说。

他说不定……哎呀,你不要哭了。”哪吒越说越乱,心也急了,急忙跳了起来。

第140章玉虚大会(六)

哪吒一时心急,急忙道:“好了,既然你真的喜欢我二哥,我就……”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直接冲进了杨戬所在的丛林中,身子一闪便进入其中,但是这丛林中已是空空如也,哪里还有杨进的身影?

碧霄跟了过来,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说道:“你怎么了?这里面还有人听说我们谈话吗?”

哪吒尴尬一笑,心中想道:二哥真的是怕见这个女人啊,看来二哥他们之间是真的发生这件事情了,呵呵,连天庭都不怕的二哥,竟然会怕一个女人,这真是好玩多了。

不过杨戬既然不愿相见,哪吒心中知道,也没有必要说出杨戬方才就在这里,急忙笑道:“没有啊,我以为是人呢,原来是一只……什么玩意,我也没有看清楚,你是知道的,这昆仑山乃是灵气之山,有好多灵兽出没的。”

碧霄道:“哦,这样啊。”

哪吒看她已经平复好自己的心情,急忙道:“姐姐,对不起啊,方才可能是我说错话了,惹的你都哭了,我向你赔不是了。”

碧霄摇头道:“你说的很对,是我的错,现在我才想明白,是我自己太自私了,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多谢你了小兄弟。”

哪吒嘿嘿一笑,道:“哎,对了,我们都聊天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姐姐,你怎么称呼呢?”

碧霄道:“我叫碧霄。”

……

下了山峰之后,哪吒一路直奔玉鼎真人所在的庭院,喊了几声,想要找到杨戬,却发现杨戬不在院中,四下无聊,便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

杨戬独自一人在山峰中站了一个晚上,他并没有离开,而是使出了隐身法,收住了自己的真气,哪吒这才没有这才发现他,站在山顶之上,站在碧霄站的位置,他想了很多,很多。直至拂晓东升,火红的朝阳将天地染成了一片红色。

他在怔过神来,身后的昆仑主峰之上,早早就有仙童忙碌,因为近日便是三十年一次的玉虚大会。

霞光万丈,鸾凤齐飞,琼酿酒香,百仙站朝。阐截两教门徒各列左右,早早的玉虚洞前等待,两位仙尊驾临。

阐教在左,截教在右,杨戬看见阐教门人中有十二金仙,云中子等人,截教门徒中首位多宝四大弟子,身后三霄、赵公明、九龙岛四圣。虔诚等待,不消片刻,只见玉虚洞门打开,其中走出一个手持路透拐杖,满头银发,身着白色道袍的老道走出来。

听得门中子弟有人说:“南极仙翁出来了。”杨戬仔细打量了几眼,看南极仙翁笑眼盈盈,一副喜态之象,这就是以后的寿星公啊?

南极仙翁走到众人面前,看了一眼阐截两教门人,虽是面容不同,但却安静无比,秩序非常。这使得南极仙翁欣慰一笑。

南极仙翁朗声道:“贫道乃阐教门人南极仙翁是也,今日乃是阐教三十年一次的玉虚大会,百仙齐乐,万仙来朝之日,此次大会,请的截教门诸位道友前来昆仑欢聚一堂,此乃两教之盛事。

如今天道茫茫,岁月苍苍,只因两位天尊顺从天意,我等须遵循天意,奉迎天尊,如今仙尊已到,引贫道前来宣读今日大会长简。”

他的话一说完,就从袖中拿出了一条金色的长布,乃是他口中说的长简。南极仙翁打开长简,众仙恭敬。

“今,吾门盛会,玉虚也,时下三教统一,又分数根,吾阐教、尔截教,本同根,多年

……”南极仙翁一条长简念了有一个多时辰,那些金仙、真人却都是很认真的停着,杨戬刚开始还能听进去。

越是到最后,发现越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客套话,也就神游天外。终于听到南极仙翁说道:“诸位道友,两位天尊等候,诸位进洞。”

杨戬听到这话才缓缓的舒了一口气,这便跟随泱泱的人群走玉虚宫,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来到昆仑山几乎没一处地方都能令其惊喜,但是等走进了玉虚宫,他以为是南极仙翁带错了地方,里面山洞婉转诸多。

像是一个迷宫一样,而且里面的装饰皆为平常,就和普通的山洞无疑,杨戬心道:元始天尊也是一个注重门面的人啊,这昆仑山上上下下都装饰的眼花缭乱,玉石满地,而自己住的玉虚洞却是这般的简朴。

随着人群,不多时只觉得眼前一样,发现山洞中心,乃是一个而已容纳千人的广场,众仙走到广场之上,又是整齐队形,秩序非常,众人前方,是两个普通的石台,两侧站着四名仙童。

南极仙翁走上前去,伏地行礼:“恭迎天尊。”众仙皆跪,山顶之上飞来两道祥光,一白一红,落在石台之上,仙雾弥漫,等散去仙雾之后,只见石台之上,落下两人,一位一身白色宽松道袍,双目和蔼,却有一股无形的尊严。

压垮三界的威严,众仙不敢抬头,这老道面带微笑,慈祥满目,头顶之上霞光隐现,正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是也,而另外一位却是黑发相见,看似只有四十出头,身着大红道袍,面如重枣,身似乾坤。

一副力拔山兮气盖世之象,双目不怒自威,乃是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是也!两人坐在石台之上,万仙低首,不敢抬起,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两人对视一笑,元始天尊道:“众仙起身。”

众仙得令,纷纷站起,依旧是低眉颔首,不敢直视,杨戬忍不住多瞧了一眼,看着自己一直都想拜师的元始天尊,忽然发现与玉鼎真人有些相似,像是一个自己和蔼的长辈,有一份亲切之感。

而那通天教主,虽是威严满面,不怒自威,却也有一股说不出的霸气,真是他向往的霸气。

南极仙翁上前道:“启禀师尊,师叔,众仙已到。”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道:“师弟,你我门中弟子已有多久没有在一起相聚了?”元始天尊对着通天教主问了一句。

通天教主掐指一算,笑道:“回师兄,已有一千三百二十七年,上一次乃是截教中的盛会,我请师兄前去,这才促成两教相会。”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道:“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有了一千多年了。前几日我上天请师兄前来,却发现师兄不在,估计又去云游海外了。”

通天教主道:“师兄脾气如此,仙游惯了,只是师尊交代的事情便有我们两人完成了。”他微微一笑,言语中虽是有些不高兴,不过只是玩笑而已。

两位天尊谈话,众仙寂静无比,针落可闻,就连杨戬也屏住了呼吸,本是不肯屈服的他,不知道怎的,在这两位天尊面前,却怎么也驱赶不了自己的心中的屈服,难道这就是上古大神的力量吗?

元始天尊道:“师弟,此事你来是客。便有你来说吧。”

通天教主摇头不依道:“师兄此言差异,我虽是客,但你是主,此是虽是两教之事,此刻却在你昆仑山上,而且师兄乃是兄长,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师兄宣告。”两人各自谦虚片刻,最后元始天尊以一声:“那为兄就来了。”来了却。

杨戬这些天尊也和普通人有些相似之处。元始天尊看着众仙说道:“诸位,今日两教相会,一来是共襄盛举,已进交情,二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此时乃是教主鸿钧所颁布。众仙好生听着。”

他一声落下,只见众仙颔首齐声道:“是。”元始天尊的声音不高,语气平和,但是就是这样的语气中,那一股威严却压得众人透不过来气。这玉虚洞中此刻乃是一副森严之象。这洞中原来不只是布置与外面截然不同。

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他知道阐教门徒众多,就好比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君主需要仁爱治国,但是一贯的仁爱,并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林子大了各种鸟都会有,难免会有一些宵小之辈惹出祸端。

阻碍国家太平,这样就出现了法律,人分三六九等,但是大部分人都喜欢吃软不吃硬,而那些什么都不吃的人,只要用威严,用法律来制裁,此时阐教井井有条,众仙和谐,这也算是元始天尊的厉害之处了。

同样通天教主也是一样,不过看两人性子便能猜出大概,元始天尊理应是仁政大于法政,而通天教主则是相反。不过,无论是怎样的手段,现如今两教门徒遍布三界,而且教中相亲相爱,也算是天下少见了。

元始天尊道:“天道茫茫,众位星神职位虽有,却无正神在职,天界空虚,人间鼎沸,如今天下又大乱,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下界会有一君王,残害百姓,祸害忠良,乃是人间之一祸主。

乱世之中便有枭雄,也有明主,此时我等身为仙人,已是得道,但却无任何用途,单是提高自身,如今天下已乱,特例颁下封神榜一事,与众仙得道飞升之用,如今阐截两教需要提出一人上顺天意。

寻找明主,救百姓于水中之中。”

元始天尊顿了顿接着道:“但是其中不免有不安之辈,贪图下界繁华,下界扰乱天意,所以我与通天师弟,便商量至此大会之后,众仙需要各自安分在山中、洞府中修为,莫要下界误事。

而封神榜之上必有繁华之人,倒是缘分一到,自然有各位施展之处,切记,切记。”

第141章玉虚大会(七)

听元始天尊一言,杨戬心中豁然开朗,果真是与自己预想的一样,说出了封神榜一事,但是心中却有些不明:今日元始天尊颁下法旨,说是须在山中好生修为,等到了时机,自然会安排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