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谁说女不如男 >

第48部分

谁说女不如男-第48部分

小说: 谁说女不如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让我来试试。”景安已经按捺不住了,看到宝宝喝米汤的样子,高兴的合不拢嘴。

    婆婆左右叮嘱,孩子还小,一定要注意的每个细节。

    三个月前只能喂米粥里面的清汤,不能吃米粒,等孩子大些,肠胃才能吸收。

    每隔两个时辰就要喂食,跟换尿片,就算宝宝睡着了也别忘了,一个星期后再慢慢拉长中间间隔的时间,这样宝宝吃得好睡得好。

    要尽快生奶,米汤营养不足,要想宝宝长得好,关键还是妈妈有足够的母乳喂养。

    妈妈每天要保持好的情绪,每天多用热毛巾按摩,奶量就会充足哦。

    每天早上一碗红糖鸡蛋,喝到恶露干了为止,不要过早的同房。

    洗漱都要用开水放温,不要受风寒,一个月子就相当于一次重生,调理好身体能改掉不少旧毛病,调理不好能生出不少坏毛病。

    景安听得很认真,小心翼翼的接过米汤勺,轻轻的抱起小家伙放在怀里,然后一点一点的学着起来,小家伙吃的可香了,一下也不愿意停顿。

    咏梅的父亲从厨房来了,端来了一大碗鸡汤,加了自己亲做的面条,香味十足呀。

    在咏梅怀孕的时候,父亲买来五十多只在后院喂养了,如今是它们奉献的时候到了。

    面条也是父亲平日里自己磨的米粉,做好在院里晒干,就是为咏梅坐月子准备的。

    不得不说,父亲永远最疼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坐在床边用汤勺一口一口的喂自己的女儿,连温热都准备的刚刚好。

    接生婆看着咏梅父亲,很是感动,面前的这个男人真的是细心的不得了,想想他这一辈子也挺苦的,年纪轻轻老婆就去世,一直一个人把孩子带大。

    婆婆再看看景安,喂米汤的动作也熟练了,“你看,小家伙饿的,你得赶紧生奶,按照我说的来回按摩。”

    接生婆嘱咐完,开始收拾收拾,准备离开了。

    咏梅父亲一把拉住她,要留她吃晚饭,可刚邀请完,又有人来请她去接生了。

    “那我就先走了,如果有什么其他的事,你也可以让景安去找我。”景安赶紧起身,想起给接生婆的红包还没准备好,可手里还抱着宝宝。

    咏梅父亲站了起来,随手从裤兜里掏出了一碟摸着就很厚的红包,“老妹,真的是谢谢你,谢谢你。”

    接生婆将红包推了过去,“还是你女儿自己坚强,我也没帮上什么忙,来的时候宝宝都已经生下来了,有机会请我吃顿饭就行了。”

    “红包先收着,喜酒肯定是有的,九朝礼的时候一定请你过来喝一杯。”九朝是地方习俗礼,宝宝出生的第七天或者第九天,宴请家里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和大家一起分享家里的喜悦。

    “那就当是婆婆给小宝宝的见面礼了。”可咏梅父亲再三推脱,“你红包不是给我了吗,就是我的啦,现在这份是我给宝宝的,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说完,接生婆拿起她的接生药箱往门外走,咏梅父亲赶紧放下手里的汤勺,出门去送送她。

    夜里,父亲睡在隔壁的房间,每隔两小时就给咏梅端鸡汤面,母乳量也渐渐的多了。

    景安一直每隔两小时起身给宝宝换洗,给咏梅擦洗,有时候母乳量不足的时候就给热些米汤,有时候就算刚睡下,只要小家伙的一个哭声,景安立刻起身。

    咏梅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所发生的,感觉像做梦一样,觉得自己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遍一样,平生第一次感受从未有过的疼痛,才明白以前经常有老人说,女人生孩子其实就是从鬼门关走过来的,在医学不发达的旧社会不少妇女就卡在这一关,再也没回来。

    看着父亲来来回回忙碌的身影,时时刻刻都感受到他的关心。

    景安初为人父喜悦的笑脸,一点也不懈怠的给自己洗换女人的用品。

    小家伙这会儿在怀里刚喝完奶睡熟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如果这一切母亲能看到,该多好。

第167章() 
第167章春晖

    天刚亮没多久,就有人在敲门,景安赶紧起身去开门。

    原来是母亲,她手脚不灵活,可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昨天景安和亲家走了后,一个人在院子里来回转悠了很久,自己一个手脚不灵活的老太婆,去了也只能给大家填麻烦,可是心里一刻也闲不住,亲家昨日走得急,只抓了一只鸡,只能管今天的量,要不自己炖一只鸡明早送过去,这样丫头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好,亲家也不需要多跑。

    下定决心后,一个人在鸡窝里打转了很多圈,才抓住了一只母鸡,手脚的不利索连逮一只鸡也困难了。

    用小火慢炖了一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去加个火,一大早天刚亮,用罐子装好,一路蹒跚的来到了咏梅家,心里是又焦虑又喜悦。

    “咏梅怎么样了?”一进门,景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关心咏梅,像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因为她是清露的女儿,如果清露还在,她肯定也会非常担心女儿的身体。

    “娘,你怎么来了,你手脚不方便,要是摔着了怎么办呀?”景安一手赶紧接过罐子,一手扶着母亲。

    景家和倪家虽不远,也有三公里,对于一个手脚已经不听使唤,眼睛视力也退化到几乎是摸墙壁而行,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提着汤罐的七十多岁老太太而言,能想象出她一路的艰辛和小心。膝盖处有些泥土,一定路上磕碰了。

    “炖了一晚上的鸡汤,赶紧拿个碗来。”罐子还是热的,真的很难想象母亲是怎么做到的,又是怎么来的。

    景安扶着母亲去咏梅的房间,咏梅正在努力试着喂母乳,可能是姿势的不对,宝宝允吸起来非常的困难,喝一会儿哭一会儿。

    丽珍一步一步的走到咏梅身边,握着她的手,“孩子,受苦了,现在好些了吗?”

    “娘,好很多了。”

    “咏梅,喝汤,这是妈昨晚熬了一晚上的汤,一大早带过来的。”景安从厨房端来一碗汤,说着自己将脸转过去了。

    “妈。”咏梅眼里含着眼泪,她心里明白,面前的婆婆,犹如自己的母亲一样。

    景安看到咏梅像是要掉眼泪的样子,想起接生婆叮嘱过不能让孕妈妈掉眼泪,怕是以后留下风沙眼,一遇风就会流泪,所以赶紧抱起宝宝,给母亲看,转移两人的注意力,“妈,你看,你的大孙子。”

    景妈妈笑着说,“好好好。”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孩子的毛发,“这一头的好头发,真像他爸小时候。”

    这时候宝宝醒了,眼睛滴溜溜的看着奶奶,“你们给孩子取名字了吗?”

    “还没呢,之前查过族谱,宝宝这一辈分是春字辈,咏梅说,叫景春晖,我觉得叫景春杰,你觉得怎么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很好的名字,就这个了。”

    “娘,还是你懂我。”咏梅听到婆婆很快就能道出自己取得名字内寓,很是心喜。

    “原来这名字还有这层寓意,你看我这脑袋,看来是书读少了。”景安摸着脑袋,说完三人都笑了。

    “好,我们就叫景春晖,小名叫小晖,我的小晖晖,吃的真香哦。”景妈妈抱着宝宝,笑开了花,好久没见到她脸上这么开心的笑了。

第168章() 
第168章月子

    咏梅含着泪一口喝完了婆婆带来的鸡汤,产期的女人总是容易多愁伤感,景妈妈的用心让她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

    按照老家的习俗,一般生孩子后,女方的母亲都会亲自过来照料月子,主要是考虑到女人在这个时期情绪特别敏感,不能受气,更不能伤心难过,否则以后都会留下后遗症。咏梅从小就感受不到那份丧失的母爱,自从嫁到景家后,婆婆一直待她如自己的女儿般,虽然年纪大了,也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到她照顾,那也是在替清露在照顾女儿。

    小家伙又饿着哭了,咏梅从床上坐了起来,抱起来小家伙开始哺乳,动作慢慢的开始熟练,小家伙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味道,只要咏梅抱起他,连哭闹的声音都变得兴奋起来。

    咏梅一直按照接生婆说的经验进行按摩,很快母乳的量越来越多,可是量还是不够小家伙喝的,加上咏梅经验不足,每次喝到差不多,小家伙就会接着哭闹,因为喜欢上了母乳,米汤也不喝了。

    孩子一哭,母亲自然会变得焦躁起来。

    景妈妈看了咏梅着急的样子,安慰说,“丫头,你躺下来,将小晖放在你怀里。你这样坐着时间久了,以后腰和胳膊都会落下毛病,躺着孩子喝完了就睡着了,不必担心会吵醒他。”

    把心情放的开朗点,有什么不开心的就说出来,我们要是做的不合你胃口,不如你意,你都可以说出来,坐月子容不得半点抑郁的情绪,都是一家人,说出来都能理解并改正。

    只要你的情绪不好,奶量会自然变少,这样孩子更哭得厉害,你就更无法休息好。

    景妈妈开始一点一点的传授她多年生娃的经验。

    可以侧躺着给宝宝哺乳,这样减少长期坐着对腰部不好,出了月子手臂以后也会疼痛。

    排恶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全部只能用烧开的水,否则会有炎症。

    红糖什么时候喝比较合适,喝多久会刚刚好。

    接生婆虽传授了不少,毕竟无法在边上进行指导,有了景妈妈在,咏梅一下子不那么闹心了,时而也能睡一个安稳的觉了,小家伙一天一个样,才几天小双下巴就出来了,一双大大炯炯有神的眼睛,肉肉的小脸颊非常可爱。

    咏梅父亲每天都要来回跑好几趟去景宅,景宅养了不少鸡,可自己家里没有多余的院子,这坐月子自是离不开一天一个鸡,早上去抓鸡,晚上还要回去喂养,景妈妈也是每天来回奔波,来照料咏梅母子。

    看着一家人的忙碌,咏梅虽然很喜欢待在自己家里,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和自己的房间,可是毕竟给大家带来了不便,而且在那个时代,只有丧夫和离异才会在破家坐月子,所以考虑到风俗习惯和免于来回奔波,于是她提议寻个好日子,搬回景宅,全家人也都很乐意。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很足,景安不知道从哪儿寻来了一个马车,一早起来就收拾东西,父亲在菜园里摘新鲜的菜,咏梅在母亲的牌位前烧香拜别,景妈妈一早在家就开始准备他们今天回家。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到了景宅,开始了专心的照料咏梅的月子。

第169章() 
第169章九朝礼(1)

    宝宝的九朝礼到了,当天来的宾客很多,大部分是景妈妈这么多年的人脉,早些年间做了不少好媒,后来在合作社里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还有一些咏梅父亲在职场的旧友,虽然已经院里官场,可是那些敬佩老书记勤恳敬业、高风亮节的人也不少。

    喜事当天,家里非常热闹,一早开始给孩子洗九朝,景妈妈不愿意自己来,觉得自己一生并不顺,福命薄,生了那么多孩子都走在自己前面,找来了那天的接生婆,婆婆很是乐意,也很开心。

    澡盆里放了一些红枣桂圆,洗的时候说了很多吉祥的话,寓意孩子身体健康,顺顺意意。

    村里来了很多小孩子来抢喜糖,大人们都来看出生的宝宝,景妈妈忙着招待客人,咏梅父亲担任今天的大厨,一家人忙的乐呵呵的。

    宾客中有一位是景妈妈的老朋友,当年离开家乡的孙掌柜,这次他特意是带着弟弟的骨灰回来安葬,恰逢遇到景家的喜事,自然是不会错过和景妈妈的重逢。

    “老姐姐,我们又见面了。”孙掌柜两鬓全白了,手里住了一个拐杖,看到景妈妈心情特别的好,脸上笑满了褶子。

    “你是?”景妈妈眼力不太好,加上多年未见,一下子都认不出来了。

    “我是老孙呀,你看这一老,你都不认识了。”孙掌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起来的酒窝比以前深邃多了,景妈妈一下子想起来了。

    “孙掌柜,你怎么回来了?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哦!快点请进请进。”景妈妈十分惊喜,随着年纪的增大,有些朋友慢慢的就散了,有些人真的是再也无法见到了。

    “我是送我弟弟回来。”孙掌柜的语气里带着哀伤的语气。

    “回来?人呢?”

    “前不久大病了一场,走了,临走前要我一定送他回老家,这不帮他完成心愿。本来大喜日子,不该提这事。”

    “不碍事,哎,时间就是一把慢性毒药呀,让我们这些老骨头一点点的啃去。”景妈妈边说边摇着头。

    “是呀,你身体可都还好?”

    “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这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