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茶道传承系统 >

第69部分

茶道传承系统-第69部分

小说: 茶道传承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以看出位于茶馆上方的油灯应该是百年以上的古物,它们看起来古朴厚重,这应该是把所有的锋芒都内敛了,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只能是通过时光的洗刷才行的。

    让他心惊的还有油灯中的灯油,如果他的鼻子没闻错的话,那应该是从野茶树中提炼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

    这两者的完美结合,让整间屋子里的光线都保持在同一亮度下,不增不减,极其柔和。难怪他一进来就有眼睛一亮的感觉,他当时还以为是其他原因,原来这都是茶馆主人的巧思。

    单单这两样,就让他有一种低调奢华的感觉了,这哪里是茶馆,分明就是博物馆呀!

    不对,博物馆都没有这种大手笔,先不说这统一款式的油灯很难找齐,这野茶树提炼的茶油也是稀罕物呀,特别是现在野茶树越来越少了,这茶馆里居然用它来点灯,这绝对是暴殄天物呀。

    如果,让庄赐贤知道这野茶树还是百年以上的,他铁定无法保持如此镇定的。那时,他应该会直接跳上去用抢的吧。

    如果这茶馆只有这两样拿的出手的,那就弱爆了。

    庄赐贤还发现了,这茶馆内的木桌,木椅皆是古茶树的树心无缝拼接而成,它们的制作工艺全部都是宗师级木匠纯手工制作的水准,桌子椅子内部的衔接,没用过一根金属物,也没使用化工粘合剂,全都是用卯栓制作而成的。

    更惊奇的是,它们中居然还蕴含着些许的茶树灵性,这个发现让他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他只敢正襟危坐着,生怕坐坏了它们。

    ,

第一三四章 大跌眼镜() 
苏仲康一走出来,就看到差不多十人左右在茶馆里坐着。

    而坐在泡茶位的李皓,此时满头大汗的,他泡茶泡到一半了,但是再也泡不下去,两只手抖得厉害。

    李皓一看到苏仲康过来,叫了一声:“师傅”。他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赶紧把位子让给了苏仲康,自己伺立在一旁。

    这些人的眼神太可怕了,就像是能看透自己拙劣的茶艺一样,让他无所遁形。李皓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仍心有余悸。

    这种境况,犹如他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小子在一群书法家面前表演书法一样,光是他们的眼神就让自己无法进行下去了。特别是场中那两个年纪最大的,他们的眼神不及有些人锐利,还略带着慈祥,但是他们给李皓的压力是最大的。

    邓寅看到苏仲康走出来,也是如释重负,他实在是受不了一旁的李专家了。凡是他看到的,都可以成为他啧啧语气的对象,从他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心里的不屑和瞧不起。

    “仲康,你总算来了。”邓寅微笑着迎了上去,这苏仲康一出现,他就好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刚才的他可是如坐针毡。

    “苏小友,我们又见面了。”吴清波也是一脸喜色。他刚才一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见到苏仲康后,表情第一次出现了变化。

    “我来帮你介绍一下贵客。”说完,吴清波就一一为他介绍认识这些人。

    苏仲康淡淡的微笑着,落落大方,并没有因对方的身份而有丝毫的做作,保持着一贯的礼貌和客气。

    吴清波将他这一作派,看在眼里,不禁暗暗地点头。他更加确认,苏仲康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过,要不然第一次见这种级别的大师,不会表现得如此淡然。

    只要是参悟茶道境界的人,在面对同样是茶道高手时,会有一种模糊的感应,其感应因人而异,通俗来说,就是人们所说的直觉这一类的。

    吴清波在茶道上浸淫几十年,他可以感应到庄赐贤大师的强大,所以他自己在面对着庄赐贤大师时,会有一股来自内心深处的敬仰,进而带着一丝卑微的心理,可是苏仲康竟然一副没事人模样,这让他极为惊奇。

    造成这种情况的,只能有唯二的解释,其一为苏仲康对于这种场景并不陌生;其二为苏仲康的茶道修为并不比庄赐贤大师差多少。

    吴清波暂时还没有从苏仲康身上感受到他不一般的茶道气息,所以合理的解释就应该是他见惯了这种场面。

    如果让吴清波知道,苏仲康自己本身的制茶工艺就快要晋级制茶大师级别,并不比庄赐贤逊色多少,他绝对会目瞪口呆的。

    不过,就算苏仲康这样说的话,应该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除了庄赐贤大师。

    此刻,全场的人中,应该只有庄赐贤大师是处于震惊状态的。

    他从苏仲康的身上看出了不同于其他茶艺师的气质,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位茶艺师应该也是一位制茶师,而且造诣不低。

    苏仲康的手指白皙修长,暗藏不低的指力,这是长期制茶的表现。

    据他了解,苏仲康已经是一位茶艺了得的一星茶艺师了,其手艺并不比那些成名多年的老家伙差多少,他的这份成就在同年龄段已经是拔尖的了。如果再加上他还有一身的制茶手艺,这就太骇人听闻了。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苏仲康身上的茶道气质,他仅在几位国宝级人物的嫡传弟子中见到过。

    “欢迎欢迎。”苏仲康随着吴清波的介绍,也算是了解了来人的身份。

    其他人也都出于礼貌,客套了一下。只有李专家还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嘴里不知道嘟囔着什么。如果让旁人认真倾听一下的话,应该可以听出是他在嫌弃茶馆的简陋。

    “你这茶馆不错。”庄赐贤大师夸赞了苏仲康一句,但是他并没有点出这个不错指的是什么。

    在场的其他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简朴的茶馆居然得到了庄赐贤大师的称赞,而且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特别是庄赐贤大师的助理,他直接愣住了。他跟随大师的日子也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期间跟他一起进过的茶楼,没有上百座,也有几十座吧,这还是仅有的一次听到大师称赞一座规模如此袖珍的茶馆。

    还有同样站立一旁的李专家,他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被大师当场啪啪打脸的滋味可不好受。虽然,这次并不是大师主动打他脸,因为他刚才嘀咕的时候,可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才知道的。他毕竟是来自神都的专家,就算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也不会像个二愣子一样直接将心里话表达出来。

    “谢谢大师能看得起小茶馆,这就是混口饭吃。”苏仲康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大师就是大师呀,绝对不能小看的。人家也就随便看一下,居然就让人给瞧出底细了。

    苏仲康又看了庄赐贤大师一眼,这一次他看到大师的眼神之中蕴含着一团火热,分明就是一副你懂我也懂的模样啊。

    虽然底细让大师瞧出来了,但是苏仲康却并不慌乱,反而客套了一下。人家大师也是见多识广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呀,要是自己大喇喇地应承下来,说不定人家就得笑话了。

    随后,苏仲康就跟庄赐贤大师聊开了。说到底,庄赐贤大师起了结交的心思,又加上苏仲康性格也还不错,进退有据,并不是眼高于顶之辈,这一来二往的,颇有点忘年之交的感觉。

    不过,这可苦了剩下的这些人。他们从进来到现在,可是一口茶没喝的。之前,李皓哆哆嗦嗦地泡了半天,什么都没泡出来。

    好不容易把正主给盼来了,居然和大师聊得火热。这个大师也真是的,平常惜字如金,什么人都引不起他的兴趣,没想到居然跟这位年纪跟他相差这么多的年轻人也能聊得有声有色的,让众人大跌眼镜。

    难道这个茶馆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神奇之处?众人眼里的困惑越来越多了,能让大师赞不绝口的,怎么也不简单吧。

    这一下子,很多人已经打算要开始重新审视茶馆了,但他们毕竟是肉眼凡胎,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瞧出来呢!

    “大师请坐,来喝一杯我们这边的好茶。”苏仲康陪着大师聊了一会儿后,这才想起其他人都在眼巴巴地坐着干瞪眼,自己居然失礼了。

    ,

第一三五章 泛泛之辈() 
听苏仲康这么一说,其他人这才重新振作起来。

    虽然他们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洽谈龙凤茶饼的事,但是怎么说对方也算是一星茶艺师,他们都杀到人家大本营了,总不能不喝一口茶吧,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苏仲康看着他们一个个闪着亮光的小眼神,居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真的是三十年河东呀。

    曾几何时,别人一看到他这么一个年轻人开茶馆卖茶艺,可是不会有这种期待的,不要冷嘲热讽就不错了。

    当然了,眼下的这一群人中有几个的眼神之中还带着别样的心思。苏仲康直接忽略那些带着怀疑之人,他一贯喜欢用事实说话。

    这次到访之人有些多了,而且又来得很突然,所以茶馆里并没有准备合用的茶具。

    于是,苏仲康只能把那些茶碗拿出来。随着他现在茶艺的提高,他已经可以在保证茶汤质量的前提下,将速度提升到同时冲泡三碗的水平了。

    可以看出这一些人的嘴巴应该是挺刁的,为了不砸掉自己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招牌,苏仲康也算是做足了准备。

    不过,当他将那些茶碗拿出去时,他才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事了。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博物馆中的精英,那双眼神或许在茶叶的品鉴上稍有不如,但是他们在茶具上的鉴赏水平可都不是盖的。

    苏仲康心中一察觉出不妙,想要马上将那些茶具收回去时,已经来不及了。

    “咦,这茶碗!”首先出声的赫然是那个碎嘴的李专家。

    他之所以会第一个瞧出端倪,是因为他是一个茶具控,他的目光从苏仲康开始准备泡茶时就紧盯着茶盘上。

    苏仲康在准备泡茶时,就将原本李皓使用的那套较为常见的茶具收起来了。

    这个小动作,一下子就把李专家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他不觉得苏仲康能够拿出让他眼前一亮的茶具,但是他身为茶具控,在别人要作势拿出茶具时,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视线,所以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在看到苏仲康拿出黑不溜秋的茶碗时,李专家有点失望,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不应该还抱有一丝期待的。

    他苦笑了一下,苏仲康身为一星茶艺师,居然用这种土陶碗来招待贵客,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些破陶碗还不如刚才那些茶具呢!

    这就是他的待客之道!

    李专家又看了那些茶碗一眼,他打算不再忍了,准备要好好酸一酸苏仲康。之前,他碍于礼节,忍了那么久,但是在看到苏仲康这种把粗俗当成个性的黄毛小子,他觉得自己再忍下去,那就是对他的纵容。

    他们这些人不求别人要有多高的礼节,但是最起码的敬重还是要有的。他不排斥土陶碗,但是你得分场合呀。不要仗着大师跟你客套了几句,你就尾巴翘上天了。

    李专家越想越气,特别是看着苏仲康板着一张自以为淡然处之的脸时,简直就是怒不可竭,怒火中烧。

    但是,当他又看了一眼茶碗时,居然有了新的发现。他隐隐想到了某种茶碗,片刻过后,不自觉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些就快要被他一吐而出的粗鄙之词,最后化为了那几个字。

    “我再看看。”李专家不待苏仲康回答,就立马拿起离他最近的一个,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

    其他人在看到李专家的突然动作后,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都知道李专家痴迷茶具,看茶具的眼光很独到,既然这茶具能够吸引他的注意,而且反应还这么大,说明这茶具应该不简单。

    这些人也都不是泛泛之辈,只不过有时候比较不敏感而已,又有谁会无时无刻带着一双发现古物的眼光去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呢。

    特别是像这种以接待茶客为主的茶馆,又有哪个老板会那么财大气粗的,直接把珍藏级别的茶具真的拿来当作茶具给客人使用的。

    所以,当他们开始认真研究这些茶碗时,一个个都称奇不已。

    这一批款式相同的茶碗,应该是一整套的建窑兔毫盏。

    像这种品质的建窑兔毫盏,很多茶博物馆中也都有收集一两个的,尤其是三大茶博物馆中所收集的建窑盏,其品相比现在他们手中拿着的茶盏还要再好一些,算是精品中的精品。

    可以说,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建窑盏还是不少的,只是品相有好有坏而已。比如说,李专家手中就有珍藏一个精品级的建窑盏,虽然很难得,但却不是极其宝贵的。但是,他们看到这些兔毫盏还是止不住惊呼出声,因为像这种形制一样的整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