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茶道传承系统 >

第117部分

茶道传承系统-第117部分

小说: 茶道传承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进去忙了,你看一下这里面的书,试试看能不能看懂。等一下我们再聊。”

    说完后,老人家就进入厨房之中。

    “出去,别捣乱。”老人家笑着骂了在厨房中添倒忙的海廷一句。

    海廷被推出了厨房,他整了整衣服,走过来径直瘫坐在沙发上。

    他刚掏出手机,一眼看到茶桌上的布包,然后看了一眼正在犹豫不决的苏仲康,直接把布包拿了起来。

    “这个布包好像是外婆的宝贝疙瘩,平常都不让人碰一下的,怎么她今天舍得拿出来了?”海廷兴奋地用手掂了几下,然后朝着厨房看了一眼,就打算动手拆开它。

    从小到大,他不知道多少次吵着要这个布包,但是都被外婆狠心地藏了起来。他记得有一次,他都偷偷拿到手了,刚要打开,就被外婆收回去了,自己因此还被打了一顿。

    所以,他愈发地奇怪了,该不会这人才真的是外婆失散多年的亲孙子吧,要不然怎么舍得把这布包拿给他呢!

    不过,管他到底什么身份,既然这布包到他手里了,那么他是势必要亲手解开看一下的,也算是圆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执念。

    海廷又看了一眼厨房,直到确认她们暂时不会出来了,这才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

    他解开了一层布,随即就又有一层包着,直到他解开了五六层样式漂亮的陈年花布时,这才看清里面的东西。

    “这是什么?”海廷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还以为里面到底是什么呢,没想到,里面居然只有半本保存得还算完好的古书。

    “什么玩意?武功秘籍?”海廷慎重地将古书拿了起来,迫切地翻阅了几张。

    “这写的都是什么啊,狗屁不通的。就这,还被外婆当成是宝贝呢!”海廷看着里面晦涩难懂的古文,瞬间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了。

    海廷失去了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直接将古书放回布包中,随意地卷了起来,然后又继续瘫在沙发上,玩他的游戏去了。

    这时,苏仲康才回过神来。在他看到布包的瞬间,系统又给他发布了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的级别居然跟兴建博物馆的那个任务是一样的。

    系统要求苏仲康一定要收集整本的大观茶论手稿,没有期限要求。

    原来,这布包里存在的即是大观茶论的部分手稿,它乃是宋徽宗赵佶所著。

    书中主要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做了详细的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它给了后世人认识前朝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不过,随着朝代的更迭,这部手稿早已失传了几百年。没想到,它居然出现在这边,虽然只是一部分。

    苏仲康刚才的发呆,其实就是在吸收茶道传承系统传输过来的全文。所以,他才没第一时间去解开布包,反而让海廷抢了先。

    大观茶论并没有很长,全文只有二十篇而已,苏仲康花了一点时间,就将内容记了个大概。

    他看着桌上凌乱的这个布包,又看了一眼瘫坐在一旁的海廷,便明白了,一定是这小子趁着他刚才失神的瞬间,将这布包拆开了。

    苏仲康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捧在膝盖上,然后逐层解开被揉得皱巴巴的花布,并将它们舒展开,这才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拿了起来。

    他对照着脑中的记忆,慢慢地翻阅着。

    这份手稿刚好是全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就是点茶的步骤和评鉴茶汤的品级,其字至瘦而不失其肉,随处可见笔迹风姿绰约,大开大合,真的就是宋徽宗的手稿。

    苏仲康看了许久这本集大成者的茶论,心中的明悟又多了一些。

    当海薇和她外婆出来招呼他们一起过来吃饭时,苏仲康依然看得如痴如醉的,这一幕被老人家看在了眼里,让她一阵欣慰。

    “快别看了,过来吃饭。”海薇走到苏仲康面前,又喊了他一次。

    苏仲康这才醒转过来,他看着一旁笑靥如花的海薇,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

    “我看得入神了,不好意思。”

    “看什么呢,这么好看啊。”海薇环视了一下,随即便看到了那一叠被解开的布包,脸色随即就僵了一下。

    “快来吃饭吧。”老人家在远处又招呼了一声。

    “来了,来了。”海薇恢复脸色后,就带着苏仲康走了过去。

    “今天煮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大家都没拘束,当自己家一样。”坐在上首的老人家,接过海薇递过来的饭碗,吩咐道。

    “不会,我最爱吃家常菜了。”苏仲康急忙回应道。

    “我们早知道了,我姐说了好几遍。”海廷扒拉了一口饭,夹起桌上的一块红烧肉,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就你话多,赶紧吃。”海薇随手夹起一块糖醋排骨放在海廷的碗中,低声说了一句。

    “快点吃,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老人家又说了一句,便也动筷子开吃。

    苏仲康笑了一下,也捧起了饭碗。

    这一顿饭,苏仲康是吃得极其过瘾,这些饭菜都是他熟悉的味道,虽然看起来不精致,但是绝对好吃,所以他不知不觉就吃了三大碗米饭。

    在吃饭时,他也了解到,海薇的爸妈刚好都出去旅游了,所以他们姐弟俩就过来外婆这边蹭饭吃。

    闲暇之余,海薇知道外婆喜好喝茶,就用她在苏仲康那边学到的茶艺,给她泡了几次茶,没想到获得了外婆的好评。

    而且,海薇还跟他们说了前几天发生的事。

    说者无心,却听者有意。海薇的外婆在听到那些事后,便让海薇将苏仲康邀来家中做客。

第二三二章 赠送茶论() 
其实,海薇外婆的娘家人祖上也是声名远播的茶艺师,他们那一脉传承的正是陈氏点茶法。

    可惜的是,由于龙凤茶饼被当局叫停之后,世面上的茶叶大多改为炒青工艺,而不再沿袭蒸青工艺,所以随着老一辈的陈氏点茶传承者过世后,点茶法也慢慢失传了。

    直到最后一位传承者临终时,他将传承好几代人的大观茶论手稿一撕为二,一半给后代子孙留下当做一个念想,另一半把它传给了外姓徒弟。

    海薇外婆的娘家姓陈,所以,苏仲康手中拿着的便是陈氏一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下半本。

    “我看刚才小苏看得津津有味的。”陈英绒,也就是海薇的外婆,微笑着说道。

    像是这半本茶论,全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晦涩难懂,不要说像是苏仲康这种年轻人,就连她自己都看不下去的。

    所以,当她看到苏仲康好像一副明了的样子,她的内心是很开心的。从她得到这个布包开始,她就承载着陈家的一个念想。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让陈氏点茶法恢复荣光!

    这就是她一听到仙顶云雾茶的消息,就立马将苏仲康召至家中的原因。

    “你知道书里讲的是什么吗?”陈英绒现出一脸期待的模样。

    “你们不知道吗?这本就是大名鼎鼎的茶论,也被称为大观茶论。不过,很可惜,它只是下半部分。”苏仲康脱口而出。

    “咦,这本还真的就是写茶的呀。之前,都没听您说过?”海薇吃惊地问道。

    她只知道外婆家有一本很古老的书,却没想到它里面的内容居然是跟茶有关的。

    “等一等。这个书名挺熟悉的呀,我之前翻阅茶叶资料的时候好像有见过!”海薇又想了一下,发现她好像真的听过这个名字。

    “没错!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大观茶论的拓印本都只有上半本而已,它所缺少的部分就全在这里!”苏仲康直接从网上搜索出资料,展示在众人面前。

    “不是吧!这也太神奇了。”本来一副事不关己态度的海廷,无意中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立马就把耳朵竖得很高,还发出了惊叹声。

    “外婆,我们发财了!这些破书价值连城。”海廷不自觉地叫了起来,兴奋不已。

    陈英绒佯装生气地在海廷头上拍了一下,连说胡闹。

    “发什么财!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给后人的,难道你要把它卖了?”

    海廷嘟着嘴巴,在一旁装可怜。

    “小苏,你怎么看?”老人家又把目光转到了苏仲康这边。

    这位年轻人能够一眼看出来,说明他很有可能就是继承上半部的外姓弟子的后人。

    她听家里的老人家说过,当初在分给两人时,外姓弟子年纪较大,对点茶法很感兴趣,所以他在后来央求过陈家后人,让他手抄回去研读。

    所以,如果有人能够看出这本是大观茶论的,就只能是外姓弟子那一脉。

    “怎么看?”苏仲康眼睛眨了几下,说道:“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手艺,特别是涉及到点茶手法的秘辛,我觉得不适宜公开。正所谓,法不轻传。人们对于能够轻松到手的东西,都不会去珍惜,所以我不赞同卖掉。”

    其实,苏仲康还有一点没讲,就是其他区一直在孤立华夏茶道,认为自己的才算是正宗。如果这手稿被他们买了,那么说不定点茶法就变成他们的了,到时候还真的说不清楚。

    “太容易得手的东西,反倒不会被珍惜。这句话我很赞同。”老人家越看苏仲康越顺眼了。这孩子有着超乎他年纪的稳重,也就比海廷大那么几岁而已,但是两人一对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你以前看过这些内容没有?”老人家凭着他可以一眼说出书名,已经差不多认定这位年轻人应该就是老祖宗的外姓弟子的传承者了。

    “看过,但是没有这么详尽!”苏仲康有点困惑,他发现这本书中记载的内容,居然比茶道传承系统给他的还要更详尽一些。

    “那你会点茶?”老人家又问了一句。

    此时的苏仲康已经差不多可以确定这位老人家的祖上应该就是点茶高人,要不然也不会留下这么一大笔的财富。

    只不过苏仲康有点可惜,为什么他们现在反倒是看不懂这些了呢!

    “我给您看几篇报道。”苏仲康直接搜索出茶盟官网上公布的他上交龙凤茶饼的新闻。

    “龙凤茶饼?又出世了?”老人家看着这些新闻,内心激荡之下,久久不能平静。

    当初,就是因为龙凤茶饼失传了,这点茶法才无用武之地的。

    如果龙凤茶饼都出世了,那么这点茶法就不该再隐匿下去了。

    “真希望我的有生之年,能够喝上这么一杯茶汤。”

    “一定会有机会的,相信我。”

    陈英绒看着目光坚定的苏仲康,心中没来由地轻松了不少。

    苏仲康又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儿,就打算告辞回去了。

    当他站起来时,陈英绒将重新绑扎好的布包郑重地放下苏仲康的手中。

    “您,这是什么。使不得,这太贵重了,我受不起的。”苏仲康有点惊恐,他刚才还在脑中琢磨着怎么样以一个双方互利的方法,从她手上拿到这份手稿,毕竟他的任务之一就是收集整本的大观茶论手稿,却没想到幸福来得太突然,她直接就打算把手稿给他了。

    “在我看来,你是最有希望能够传承陈氏点茶法的才俊。而且,我也衷心希望整本大观茶论手稿可以合二为一。”陈英绒语重心长地说道。

    原来,她把我当成是另一脉的传承者了!苏仲康这才恍然大悟,老人家在此之前已经跟他们详谈了以前的一些事。

    “我将它交给你,也是有私心的。”陈英绒看着苏仲康并不敢心安理得收下时,只能又想了另一套说辞。

    “”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也能将点茶法教会海薇或者海廷。那么,这本手稿就作为他们的拜师礼。”陈英绒的目光极其坦然,如果陈氏点茶法可以在她有生之年重现的话,那么区区一本手稿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听到她把话都讲到这份上了,苏仲康只能暂且收下这份重礼。

第二三三章 故意为之() 
苏仲康完全没想到,一次小小的饭局,居然能够有这么大的收获。

    最后,陈英绒还让海薇送一送苏仲康。

    “我弟弟从小就被家人宠坏了,所以如果他有说什么不对的话,请你不要介意。”海薇和苏仲康并肩走在去往公交站台的路上。

    她这个弟弟,性子直,平常有话都直说,不会去顾虑其他人的感受。但是,他的本质是不坏的,如果跟他熟悉了之后,就会感受到他不天兵的一面。

    “他挺好的。我挺喜欢这孩子的,心思比较简单,而且他也没说不好的话。”苏仲康安慰了一下。从他慢慢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