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敏归 >

第4部分

红楼之敏归-第4部分

小说: 红楼之敏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敏儿饿了,我们什么时候用早膳啊。”贾敏说道。

    “怎么?你没吃早膳就来了?”说完,眼睛扫了一下钱嬷嬷她们,怒道:“你们是怎么照顾姑娘的,还没用过早膳怎么就让姑娘出门了?”

    钱嬷嬷她们都纷纷认错,贾敏不忍道:“敏儿因病已几天没和母亲一起用膳了,十分想念,故今日早早来与母亲一起用。与嬷嬷们无关,也不知为何,总觉得敏儿那的饭菜没这里的香甜,母亲您是不是私藏好东西啊?”

    “你这丫头又胡说,我这与你那饭菜那不都是小厨房做的,哪有什么不同。”贾母气笑道,转头又对跪在地上的钱嬷嬷说:“好了,都起来吧。既然姑娘说与你们无关,那这次就不罚了。只是你们要明白,姑娘还小,遇事总有思虑不周之时,你们就多多劝诫,才是。”

    钱嬷嬷她们低头应下,桌上已摆上了燕窝粥和鸭肉粥,一碟豆腐皮的包子,一碟奶油松瓤卷酥,一碟鸡油卷儿,一碟蟹肉烧卖还有一些小菜,共是两粥四点心六小菜。贾母携着她来到桌前坐下静静用膳,‘食不言,寝不语’是世家的规矩。

    用毕,贾敏就告退了,贾母本想留她,但听要去向老太太请安也就放她离开了。

    老太太住在荣禧堂西面三进的春晖院,本与贾母所住的正房院有穿堂相通,但是因贾母与老太太不和,所以中间的小门常年锁着。贾敏出了正院向西行,半柱香的时间就来到了春晖院,顺着抄手游廊来到来到了小三间,老太太身边的顾嬷嬷在此等侯,见贾敏来上前行礼

    “顾嬷嬷,不用如此多礼,你老怎么亲看来接我呢,让那些小丫头做就行了。”贾敏忙上前阻止道。

    “姑娘,礼不可费。”说完后,还是行了礼。之后拉着她的手边走边说:“姑娘,这此一病,看着都瘦了少许,可要好好的补补。”

    “嬷嬷,不是瘦了,是长高了,你瞧瞧是不是啊?”说着肃立着身体。

    “是,是,是,都快要在大姑娘,过几年府上的门槛可要被踩烂了,不知到时老奴能不能看到。”顾嬷嬷说道。

    “嬷嬷又胡说,你跟祖母肯定会长命百岁的。”贾安慰道,却一时没明白‘门槛可要被踩烂’的意思。

    “若真姑娘说的,到时老奴和老太太不就成了老妖精了吗。”顾嬷嬷打趣道。旁边的丫头婆子们被‘老妖精’三个字都逗乐了。

    贾敏刚想回道,她们已经来正房。进入屋中,身着灰兰色府绸压黑色缎边的圆领对襟衫搭着乌色的马面裙。亚麻色的头发挽在头顶用一个赤金的压发钗压着,额上勒着松黄色镶珠抹额,面带慈祥坐在软塌上。

    “请祖母安,不知祖母近来可好。”贾敏问安道。

    “敏丫头来了,来,快到祖母这来。怎么几天不见,这小脸就瘦这么多了。”老太太将她拉到身过,摸她的脸心疼道。

    顾嬷嬷听了,笑道:“刚才老奴见了,也觉得姑娘瘦了,可姑娘却说是长高了。”

    老太太拉着贾敏的双手,打量道:“是高了,但也瘦了,以后可不能胡闹了,就是跟着赦儿出去也要带着人,知道吗?”

    “祖母,敏儿已经被母亲训斥过了,您就别在训了。”撒娇道。

    “那你也好长长记性,幸好只是病了一场,真是菩萨保佑了。”双手合着念叨。“你们还有将姑娘喜欢的点心,端上来。”

    “祖母,不用了,才用过早膳,还不饿。”

    “那给你上点蜂蜜水,你还小那茶水可不能多喝。你们都出去吧,大暑天,人多了闷得狠。”老太太说道。

    丫头嬷嬷们听了,都走了出去,只留下了钱嬷嬷和顾嬷嬷两人,顾嬷嬷给贾敏倒了杯蜂蜜水就立在了老太太的身后。

    贾敏见老太太将人都遣走,就问道:“祖母,您是不是有话对敏儿说。”

    “你啊,真是个机灵精。天赦儿身边的大丫头来说他这几天怪怪的,既不玩他那些宝贝了,又不跟那些丫头们调笑了,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发呆。昨儿来请安时还让我将那些不规矩的丫头们给打发了。所以祖母想问问你,是不是你跟赦儿说了什么。”老太太说道,又补充:“你可别说你不知道,他可是从看了你之后来变的。”

    “呵,呵,真是什么也逃不过祖母的眼睛。”贾敏回道,将那天的事慢慢讲给老太太听,还包括了玉珠的事也一并说了,最后还道:“祖母,你说敏儿猜的对不对啊。”

    老太太听了,脸色都变了,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老太太的娘家本是山东世家,已经八代。所见所识更是良多。她低头想了想说:“敏儿,你猜不无道理,那人肯定与皇家有所关联,至于是不是五皇子,这就不能肯定。不过这事大概是无意的,毕竟,你父亲并不在府中,而且赦儿在外的名声也不好,那又能图什么呢?最重要的是,现圣人还未过不惑之年,身体健康,想来还有二三十年之寿。且太子亦身得宠爱,群臣拥戴。怕是各皇子也不敢有其它想法。”

    “祖母说的对,是敏儿多想了。”贾敏回道。

    “唉,你那是多想啊,这样的局面最多再保持个十多年就算好的了。圣人多疑,而太子下面皇子慢慢长大毕对他形成威胁。若太子成住气那还好说,若不能怕免不了又是一场斗争。”老太太叹气说道。而贾敏听了却很是心惊,没想到老太太对未来之势说的如此精准,可见其不凡。只是她不明白老太太在大哥哥的教养如何如此胡涂。

第五回() 
贾敏心中思虑一番,不得其解,若以老太太真知灼见断不会如此,疑问道:“祖母,天家之事,与我们无关。只是敏儿一事不解,望祖母解一二。”

    见贾敏神情,老太太便知她所问之事,只是她没想到的是才七岁的小人儿,就想到如此之多,脑中不由想起儿子平日感叹‘若敏儿是男子,何愁家业不兴。’如今老太太亦认同:“敏儿,是不是想问为何放任赦儿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贾敏面露惊讶,没想到会看透人心,后有点了点头。

    见她惊讶的小脸,老太太拉着她的小手笑道:“你那点小心事,我还能猜不到?赦儿才出生时,我也想过要要教养成材,只是随他慢慢长大,你父亲也越来越受圣人器重,连身上的爵位都未降半分,我这样的恩宠满京城能有几家。我也就没那的想法,只是让赦儿做平庸之人,不得你父亲喜欢。这样只有好没坏,这一来,是让圣人对贾家放心,不管你父亲有再大的功绩,却后继无人。二来,是防着以后的皇位之争,若以后你父亲去了,赦儿继承爵位那贾府就没有现在这般炙手可热,亦不会成为别人的棋子,也可平平安安的。”

    老太太说了一堆,有些口干,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再说赦儿虽然不知上进,但心性纯良,只是在古玩字画上心,决不会做出有违国法之事。而那些丫头们,不过是个玩物,更不算什么。凡世家公子谁屋里没有几个丫头,只不过家里规矩严没有传风声来罢了。等赦说亲时,将屋里的丫头全都放出去,再给他找个门户相当的世家之女来帮他打理后院,到时就会慢慢好了。”

    听了此言,贾敏才了解道老太太为大哥算的如此精道,只是老太太虽想的长远,只是世事无常,人心亦变,大哥哥在母亲的打压越来越荒唐,大嫂早逝,贾母却成了真正的撑权者,二房成了当家人。

    已知后事的她,提醒道:“祖母所说甚有理,但我看来父亲百年后,母亲若在,大哥哥并不一定就能当家。”

    老太太没有想道贾敏会这样说,她本是世家之女,自幼深受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教导,,从未想过贾母会怎样,脱口说道:“自古‘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夫老从子’就算你母亲在又能怎样,难不成还能乱了礼法?”

    贾敏轻轻的说道:“祖母忘了还有孝道一说,孝经中有云:‘百善孝为先,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德之本也。’开国建朝以为圣人以孝之治国。若母亲以孝道压着大哥哥,他又不能驳之。然,功勋之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一辈都有跟小儿子住的习俗,若以母亲以这个为借口,让着二哥哥住进荣禧堂,大哥哥也不能说什么啊。”

    还没等老太太想明白,而一边的顾嬷嬷却已想明白了,贾府中的下人比主子看的明白,很多事都是瞒着上面的而已。就对老太太说道:“老太太,姑娘所说的很是有理,若太太真此行事,大爷肯定也没办法的。还有大爷本就想亲近太太,若那时太太稍稍放软态度哄着大爷,怕也会遂了太太之愿的。”

    老太太拍桌怒道:“若她真此行事,宗族长老能饶她,还有皇家律法在呢?”

    贾敏给顾嬷嬷递了个眼神,让她跟老太太说明白一点。顾嬷嬷会意道:“老太太,你这是知理的想法,但太太就不一定这想做了,你想想啊,太太平时对大爷不面子上的事,真正疼的是二爷,还有外面谁都知道大爷是个游手好闲喜爱女色的,而且却是爱好读书的。若不是太太的默许,这些事怎么传的人人皆知。还有就是贾氏宗亲真正有人为的还是就宁荣两府,宁国府那的化老爷本就比老爷大,真到那时怕也不在了。敬二爷虽是族长,但太太总归是长辈加上大爷自个也愿意,他又能说些什么呢?还是就大爷若不去大理寺诉告,朝廷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老太太将贾敏和顾嬷嬷的仔仔细细相一遍,才缓缓说道:“是我想的太简单,忘了我那个好媳妇是个好强的,若以前我和善儿都不在了,这家怕是要落她的手上了,还有我的赦儿什么事啊。”说完脸上的眼泪就哗哗流。

    见之,贾敏拿锦帕抬起手帮老太太拭了眼泪,劝慰道:“祖母,莫急。这也是敏儿和顾嬷嬷瞎猜的,当不得真,若真到了父亲出的那一个,也会将府中之事安排好的。断不会让大哥哥跟二哥哥起嫌隙的。”

    顾嬷嬷也跟说:“是啊,老太太。我刚说的不过是最坏的一面罢了,只是未来之事谁能知,只不过是瞎操心罢了。你若为这个哭坏了身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老太太这时也稳住了情绪说道:“你们想的不错,往常我总想着外面之事对贾府,对赦儿影响,却从未想过贾府之内的事。倒是忘了树死从根烂,人死从心烂。上到朝廷下到小家也是从内部开始*的。真是当多年的老太君,享受惯了,反而将从前的谨慎之心给丢了。不行我要好好想想。”

    见老太太恢复往日的睿智,贾敏才放心下来说道:“祖母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现在却还要家里操持,敏心真是心生不安。只是这事还是在于大哥哥,若其能撑立门户,抵的过母亲的强势,我们想的那些就不会发生了。”

    老太太也明白贾敏所说乃是根本所在,只是赦儿已是舞勺之年,若再让他去习文弄武怕也没有什么效果。看着贾敏问道:“不知敏儿有何想法?”

    贾敏笑道:“敏儿也不知该怎么办,但书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大哥哥的事就应在由父亲来管。只是父亲常年争战在外,怕是有心而无力。不如。。。。。。”看了看老太太最后的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老太太看她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好笑道:“跟祖母还有什么话不好讲的,若是错了我又不会罚你。”

    “我才不是怕您罚我,只怕你舍不得,我是想将大哥哥送到父亲那去。一来出门在出大哥哥可心长长见识,二来父亲也会好好的教导,这三来吗,大哥哥跟父亲的感情也会更亲密。”

    “要将赦儿送到他父亲那去,这,这,这可是不行,那里可是在打仗,兵荒马乱,若出了事可怎么得了。”老太太连连摇头道。

    贾敏也料到了老太太的反映,又耐心的劝道:“祖母,又父亲在你还怕什么呢,这不是为了大哥哥好吗。再在京中谁又能教导他呢,难道还要任由他如此胡闹下去不成?”

    “老太太,退一步讲,将大爷送到老爷是最好的,毕竟大爷与姑娘不同,以后是当家人要与各家来往,这个老太太和太太都教不了,男人之间事,也只能是老爷来交的。”顾嬷嬷也跟着劝道。

    “我要好好的想一想。”老太太说道。

    贾敏见老太太虽未允许,但可松动,便知送大哥哥去父亲那里能成,只是时间问题。遂就掩下些话不再谈这事了。

    不过半旬,大哥哥就被送走了,贾母本想阻拦,却老太太给打压下来。经此一事,贾母就更怨恨起了老太太。这事对外说是贾代善来信,接贾赦去要要磨练。贾母不是没怀意过,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