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敏归 >

第25部分

红楼之敏归-第25部分

小说: 红楼之敏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分派给了她。

    虽然荣国府正经人口只有六个,平日里也没那么忙碌。不过荣国府下人不少,待下又宽厚,因此年节时不但是主子,就连底下伺候的人新衣也要全部顾及到。现在将进换季,王显家的也是忙的脚部沾地。

    贾敏在念的时候留意了一下,发现除了皮草,其他的布匹绸缎差不多是近一年时间入的库。那些记载了出库日期的料子,都是入库的时间超过了一年的,便赏给了下面的丫头们做了四季衣裳。

    不过荣国府每个人做衣裳都是有份例的,只是换季之前做一次,逢年过节的例也不会少。但是其他主子不一样,只要念头兴起来了,便会请锦绣坊的人上门来看衣服料子。这账目有时过公中,有时是走个人的私库。像贾敏去年就由太太跟老太太各自出钱去云锦绣庄做了五套衣服。

    这云锦绣庄是京城最大的布庄,货源也走海上的生意,因此倒经常有不大常见的好料子。荣国府采买的多,也不小气,云锦绣庄只要有了新料子,便会送到荣国府来给老太太与太太过目,老太太与太太总会留下一些给贾敏兄妹三人做衣服。只是老太太喜欢雅致一些的,而太太喜欢艳丽的。

    反正荣国府就这么几个主子,也不会有人在背后说闲话。光贾敏这两年,她每季的衣衫都新做了二十多套,加上旧年的,即使每日换两套都没有重复的。

    平日里倒是不觉得,现在看着这本账册,贾敏就不禁有些心惊。光荣国府府库内的衣料,就只存放一年之内的,多出了的就不再记录到这本册子上了。只是这本册子里记载的料子,就足以堆满一个房间。

    荣国府到底有多富贵,贾敏确实是不得而知,但是她却知道,前世在王夫人管理下却一日不如一日,最后也只剩毛皮了。

    “敏儿可是念完了,这府库里登记的账册都是大同小异的,只要下面人细心一些,也出不了什么大错。”老太太见贾敏没声了便转头问着,贾敏才从沉思中醒过来,点了点头。

    崔顺大家的便知道这是老太太在教敏姑娘管家,也不敢插话,却见老太太从贾敏手中把那本册子抽出来递给了她:“上个月入库的料子我看不上眼,其他的也存了小半年了,恐怕花色也旧了。”

    “料子到都是难得的,只是姑娘穿着颜色未免显得素了一些。”崔顺大家的接过贾敏手中的册子。她管着衣料,自然是知道册子里是什么,便揣度着接了一句,果然见老太太点了点头。

    “这也该换季了,明日里让云锦绣庄的人来一趟,该挑些料子给敏儿和赦儿兄弟俩做些新衣了。”老太太便回头吩咐着顾嬷嬷。

    贾敏动了动嘴,本想说的话始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老太太,这是照着您的吩咐新登记的册子,这眼下就要过节了,这节礼您自己挑,我便顺手把册子带过来了。”等老太太和顾嬷嬷说完话,崔顺大家的便往前走了几步,从红木束腰高花几上又拿了一本册子过目。

    老太太点了点头,接过崔顺大家手中的册子,认真的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让贾敏记着她指出来的东西,还解释说为什么送这些礼,若有什么想不到的并由崔顺大家在一旁补充着。

    她端着采兰送过来的调了玫瑰蜜的水,深一口浅一口的喝着。采兰带过来的是青花图案的磨砂闻香杯,挡住了贾敏的大半张脸,也挡住了她脸上不断变化的神色。

    贾敏见老太太按排了很多家的礼少说也有十几家,可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与贾府来往的就中剩那几家了呢?

    “上个月得了一柄的蓝田玉如意和一个和田玉的长寿青玉枕,这俩件听着吉祥就送给史家老太太,添上去做个彩头也是好的。”老太太脸上带了笑,望了一眼在一旁端着杯子的贾敏,又道,“这人老了就爱听吉祥话,所以送府中有老人的就要选寓意好的物件。”

    贾敏把手中的闻香杯递给采兰,暗自思忖着应该问些什么才能让老太太满意,最后也只是“嗯”了一声,便顺着老太太的意思问了一些其他应要注意的事情。

    老太太便让崔顺大家的把刚才她指出来的东西给拾缀了出来,存着教孙女认贵重物的心思,便让崔顺大家的把小物件带过来给她过过目。

    崔顺大家的应声下去了,老太太不放心其一人,便又让顾嬷嬷一起过去照料着,之后给贾敏讲起一些人家因送礼而断交的,也有应送更加亲密的,各种各样有什么都有,贾敏听的津津有味,因这些事她之前也没遇到过。

    贾敏听着老太太讲的这些,心中也不无感慨。现在荣国府交好之家如此之多,若是老太太知道贾家落得那样的境地会如何想。

    “怎么了敏儿?”老太太讲的口渴了,便接过采兰端来的茶,刚吃了一口,就看到贾敏正直愣愣的看着自己。

    贾敏立刻露了笑意:“没什么,只是觉得这礼要注意的事太多了,不由得听呆了。”

    “这是当然了,每家有每家的规矩,各人有人的性情,这些不同,所送之礼给不一样了,日后多做这事,你也就能体会到了。”贾敏也不大在意,只是翻看着手中的另外一本册子。

    “是的,敏儿知道了。”

    待顾嬷嬷回来,老太太便回院里出去了。

    第二日云锦绣庄的掌柜就进了荣国府的门,因为要和内宅的夫人姑娘们打交道,云锦绣庄便聘了几个女掌柜。这次来的就是一个姓徐的女掌柜,看摸样也只有二十五左右的年纪,人有些微胖,一团和气。见到谁都是笑脸相对的,倒着实让人讨厌不起来。

    这荣国府的管事嬷嬷们似乎跟她都很熟悉,临到进门的时候贾敏还看到她在院子里跟韩嬷嬷寒暄了几句。

    韩嬷嬷之前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很得老太太的信任。年纪大了放出府后,做主给她找乡下一户地主的人家,上面没有婆母,日子过的也算殷实。

    可是她的命不好,结婚四年后她男人不知怎么的掉进塘里淹死了,留下了一个还不到一岁的孩子。族里的亲戚们早就眼红他们的家产,看他们孤儿寡母的便想趁机要抢夺他们的田地。

    能在老太太身边这么多年,韩嬷嬷也是见过世面之人,有些手段,故那族里的亲戚们没得手,两边就这么僵持了很久。

    最终韩嬷嬷还是用大部分的田地换了自己抚养儿子的权力,只是母子俩在那个地方她在也待不下去,便卖了余下的田地和房屋,来贾府投奔了老太太。正好那时老太太小管厨房的嬷嬷退了下来,老太太便让她管着自己的小厨房。

    本来老太太没有打算让韩嬷嬷入奴籍,只是韩嬷嬷却把自己的身契硬是给了老太太。韩嬷嬷的儿子小柱子比贾赦大上半岁,平日里没有人带,韩嬷嬷怕他跑出来胡闹,白日里便把他锁在屋子里读书,希望他能有个好的前途。

    韩嬷嬷也是个严厉的,平日里即使是对着老太太这里四个大丫头,也是不苟言笑。但是这几日脸见到人也不算面无表情了,她只是和徐掌柜说了几句话,脸上便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让贾敏很惊奇。

    贾敏往屋外看了一眼,歪着头微微想了一下,便收回了目光继续盯着采兰手边的动作。

    前两日为贾敏寻的刺绣师傅就已经到了,故贾敏也变得逐渐忙乱起来。早上的时间是一定要去听女先生讲课的,即使女先生不管她,贾敏也是要按时去听课的。

    中午歇了午觉,那位刺绣师傅便要到她屋子里教她刺绣。那位师傅姓常,年轻时也是苏州一带有名的刺绣师傅,以双面绣的技艺见长。只是长期做活,视线又要集中,只是三十岁不到的年纪,眼力就不怎么好了。

    她怕眼睛坏了,也不敢再继续做活,便开始上门教大户人家的姑娘们刺绣。

    在到荣国府之前,她教的那户人家的姑娘刚刚出嫁,老太太得了消息,便让人把这位常师傅请到了府里来。

    但是贾敏前世也会这些,但经过钱嬷嬷提配,她再也不敢表露会的意思,只当个初学者表现的很僵硬,常绣娘见她手指活动的太过笨拙,便让她从打络子开始学起。等手指灵活些了,再学刺绣。

    贾敏这几日便开始跟着采兰学习打络子,而常绣娘则教了她如何配色,现在她就在各色的线团中挣扎着。

    “给老太太姑娘请安了。”那徐掌柜由映荷带着进到屋子里,便突然间跪下来,结结实实的磕了个头。

    “行了,徐掌柜快起来吧。”她的动作让第一次见的贾敏有些错愕,但是满屋子的丫头和老太太却已经见怪不怪了,“你是经常到我们府里来的,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不用讲那么多虚礼。”说完她又扭头让顾嬷嬷请徐掌柜坐下。

    “哎哟哟,老太太是菩萨心肠,只是我这还真是一刻钟也坐不住。昨日里王显媳妇说夫人想看看新近的料子,我是一宿都没睡好,生怕拿过来的衣料入不了老太太的眼。”她夸张的捂着嘴笑了一声,眼睛一转,“幸好今早新到了一批,哦候着老太太下午有空闲,就赶紧着给送过来了。”

    贾敏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听着她的话,倒是多出了几分有趣。

    顾嬷嬷看着老太太的神色,便问道:“不知道徐掌柜说的是什么料子,要是好的话,不妨都送进来给我们老太太姑娘过过目。”

    徐掌柜看了一眼在这期间只抬头看了一眼的贾敏。她长期在各个府中走动,那些夫人姑娘们的性情多多少少也能揣测到几分,只是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她却有些看不大明白。

    徐掌柜心中暗自思忖着,她是在荣国府第一次见到这位敏姑娘,按道理说九岁的小孩子,看到有新料子来,反应不应该是那么冷淡的。就拿前个王家的姑娘来说,每次她带着新料子去的时候,她脸上都是克制也克制不住的笑意。

    毕竟,小姑娘们哪个不喜欢新衣的?

    不过看今天的情形,她应该伺候的正主,就是眼前这个反应的确很平淡的敏姑娘。这荣国府的老太太素来出手都是少有的大方,要是这个小姑娘不满意,今日这笔大买卖多半是做不成了。这样想着,徐掌柜的眼中没由来的多出了几分忐忑。

    虽然心中焦急,但是徐掌柜脸上依然带着笑意:“今日带来的是四川蜀锦和金陵的云锦,花色和颜色倒是很多。”

    “金陵。。。。。。”老太太重复了一句,便说道,“既然这样,徐掌柜还是拿进来看看吧。”

    徐掌柜看了贾敏身上的衣物一眼,便连声应着点头倒退出去了。

    不一会儿就有十几个小丫头鱼贯进来,手中都托着两匹锦缎,小心翼翼的放到中间的八角石桌上陈列着给老太太过目。

    老太太大略的看了一会儿,才点点头道:“这颜色看着倒还尚可。”

    徐掌柜连连点头,又偷偷的瞄了老太太一眼:“这颜色既不是太过素净,也不会显得张扬,正适合给府里的姑娘做衣裳。”大多是她平进喜欢的样式。

    老太太心中暗自点头,面上却不显,只是转头对贾敏道:“敏儿也瞧瞧,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贾敏就舍了手中的线,抬头往堆满了桌子的锦缎瞧去。桌子上大概堆了十几匹料子,两张并拢的椅子上也放了一些。她个子矮,便站起来走到了桌子旁边。

    “这是蜀地的雨丝锦,虽然蜀地以红锦闻名,但是这雨丝锦可是丝毫不逊色的。”见贾敏的手碰到了一匹料子,徐掌柜便口若悬河的说了起来“虽然底色看起来素,但是上面又纹了莲花纹样,烘云托月的,又多了一份贵气。”

    贾敏只是碰了碰,手便离开了。那掌柜怕是贾敏不满意,急忙上前抖开了那匹料子,白色的锦缎在光下显出丝丝雨水状,再加上暗色的浅红莲花花纹,倒还真的显出了几分意境。

    “这也是蜀地的月华锦,虽然是大红色,但是用的金色团花纹路,对着光及其鲜活。”说罢她又忙不迭的抖开了那匹料子,“敏姑娘要是觉得不喜欢,蜀锦中也有一些事淡色系的料子,也是十分出彩的。”

    “这边还有金陵的云锦,颜色也都有淡雅的。”见贾敏没多大兴致的坐了下来,徐掌柜心中一惊,便又讲起了摆在椅子上的云锦。

    老太太和贾敏也不打断,只是让徐掌柜讲着,脸上多少显出了几分漫不经心。

    徐掌柜说了小半个时辰,就已经觉得口干舌燥了,只是心中依然是忐忑的。荣国府是大主顾,京城这边有名的布庄却不止他们云锦绣庄一家,要是今日不满意,而去了别家,日后想要拉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顾嬷嬷,给徐掌柜倒杯茶。”见徐掌柜的声音已经干哑了,老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