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香郁果 >

第241部分

香郁果-第241部分

小说: 香郁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劫后余生的表姊妹泪流满面。

    夫人和康怡敏是两姨姐妹,夫人的父亲王槐青早年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在康佳?三木公司勤工俭学,得到康易梁的赏识和资助,康易梁的儿子康斯挺和王槐青同岁,两人关系极好,情同手足,兄弟相称,共同娶了留学日本的董氏姐妹,是天津富商之家的千金小姐,就是连襟,辛亥革命后,他们一同回国,康斯挺投笔从戎,王槐青崇尚实业救国,王槐青先得一女大名光美,小名董朴,康斯挺紧随其后,也得一女起名康怡敏,康斯挺为国捐躯,王槐青很是悲伤,就想把烈士的遗骨收养,但是小姨子是个刚烈女子,要踏着烈士的鲜血前进,把女儿托付给了大管家,从此没有音讯,姐妹情殇,寄情后人,董夫人经常去南京看望外甥女,康怡敏也经常到天津探视姨母,朴儿和怡儿这一对表姐妹相处的非常好,王槐青对康怡敏说:“等你中学毕业了,就来北平上大学,大学毕业,姨父就将我们的怡儿和朴儿一起送到美国留学,朴儿喜欢物理,怡儿,你喜欢什么?”怡儿说:“我喜欢服装设计”王槐青说:“那你就不去美国了,姨父送你到法国的巴黎留学,给你找最好的大学,跟着世界顶尖的设计大师学习。”

    想到这里,康怡敏叹一口气,是战争毁了她的幸福,她的梦想,毁了她的家,毁了世间一切最美好的情感和事物。”

    不过她又笑了,那美好的往事,一件件浮上心头:

    王光美夫人拉着康怡敏的手,她以为自己在做梦,因为在她的臆想中,表妹已经不存在了,她已经随着康佳公司消失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强盗杀害了我们三十万同胞,其中就有她的几十个亲人,还有她最亲最亲的怡妹,她的相册里至今还珍藏着和怡妹的一张合影照,她常常端详着照片泪流满面,谁知道,她的怡妹还还活着“活着就好”。康怡敏也没想到,其实她应该想到,眼前这个鼎鼎大名的主席夫人,竟是她的朴姐,她告诉朴姐:“当年,日军围困南京,我是要去北平的,可是养父说,北平和天津都被日军占领不安全,洛阳没有战事,我就到了洛阳,在这儿碰到了我的最爱,我结了婚,有了儿子,我和丈夫回到这上下寨省亲,日本飞机来轰炸上下寨,我的丈夫被炸死了,我在昏迷中生下了儿子,我没有活路,是上下寨的乡亲救助了我们母子,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如今我过的很幸福,儿子已经长大当了兵,我也有自己的事业,我心满意足了。”夫人点着头:“好了,现在都好了,战争结束了,和平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都有好日子过了。”夫人像小时候一样,胳膊团起来搂住表妹的肩头,康怡敏挣脱了说:“我们都不是小时候了,时光蹉跎,物是人非,咱俩的差距太大了,你是国家主席的夫人,是人上人,俺是一个乡间农妇??????”夫人说:“那又咋样,不管命运把我们甩到那里,我们都是最亲的姊妹,如果母亲知道她最宠爱的外甥女还活着,她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

    康怡敏携着表姐回到张家大院,进了屋,从箱子底翻出了一件旗袍,给了夫人说:“这是一件旗袍,是我亲手给姨娘做的,在箱子底压了快三十多年,你给姨娘捎回去吧。”抖开一看,表姐哈哈大笑,这是一件大红色的金丝绒的绣花旗袍,夫人自己穿上,在穿衣镜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三十年前的母亲就是这样子,雍容华贵,靓丽俏皮,夫人叹口气,“怡妹你说的不错,时光蹉跎,物是人非,你那年轻俏丽的姨母,如今变成了臃肿老态的耄耋老人了,怎么还能穿这样华丽的衣服?”康怡敏说:“那就朴姐你穿吧,你穿上给姨娘看,闺女就是娘的影子,让她知道,她年轻时就是这样的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夫人高兴地说:“行,过一段我要陪主席出访南洋诸国,礼宾司要给做衣服,现在不用做了。”康怡敏说:“这衣服你可以平日里穿,但是出国不行?你是主席夫人,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这大红色不适合你,而且这腰插儿开的也太高,不够端庄典雅,南洋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讲究穿衣打扮,特别是那些富贵之家的女人,审美水平很高,你要把咱东方女人最美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除了你自身的气质修养,这服装首饰也很重要。”

    夫人说:“主席就是这样说,看来我还真得好好准备了。”

    康怡敏把一个笔记本给了夫人,“这是我闲来无事,自己胡乱描描画画,随便设计的几款旗袍,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的元素,但是咱这乡下人欣赏不来,也不能穿,你带回去交给礼宾司的大设计师,让他们做点参考吧。”

    夫人说:“你就是礼宾司的大设计师,跟我去北京吧。”

    康怡敏说:“那不行,我家中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儿子就在北京当兵,家中还有一个年老的公爹,他对我恩深义重,没有他我和儿子都活不到今天,如今他老了,我不能丢下他受孤单。”

    夫人说:“那有啥,带上老人嘛,你们一家到北京团圆。”

    康怡敏说:“那我得准备准备。”

    王光美说:“行,你准备吧,我回去告诉母亲,过一段儿就来接你们。”

苦娘(二十七)() 
太阳火辣辣的曝晒着大地,天气更热了,而粪场里散发的恶臭味儿也足以让人窒息,汗珠子吧嗒吧嗒的从她的脸上滚下来,衣服湿透了,粘在身上,十分难受,但是康怡敏却浑然不觉,因为她的心被美好的回忆充满了,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粪杈在她的手中上下舞动,就和手中的剪刀一样,在进行着美的创造。

    她想啊想啊,时而仰头看天笑一笑,时而低头看地叹口气:

    她的脑海中出现了悲凉的一幕:

    康怡敏送走了表姐,就做起了准备,她先要说服公爹,让他和自己一起到“北京去享福,”可是,公爹不走,说什么:“我老了,活不了几天,我不能把我这把老骨头扔到外面去,再说呢,我怕火,听说大城市的人死了都得火化,那把人烧的多疼。”康怡敏说:“爹,你放心,你就是跟我们到北京住,如果你不行了,你孙子会把你送回来的,人死了,还会知道疼?这没听说过,如果你进了火化炉喊疼的话,你孙子就把你拉出来。”公爹说:“那也不行,我不能去,这世事难料,今日是达官贵人,明日说不定就是阶下囚,官场就是战场,那些人都是在走钢丝,一步不慎就掉下来了,遭难了连个去处都没有,我得在家中给你们守着这张家大院,有朝一日,你们母子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得回来。”

    下一步就是办户口,李万祥说:“不要太着急,等上面的事情办妥了,就是你人走了,再办户口也不迟。”

    这两样事情办不好,康怡敏心中就没有底,她想,我的命苦,这一次会不会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康怡敏就是满怀期待的等着等着,等了一年,终于等来了北京的来人,但不是来接她到北京去,而是交给她一封信,这信就是朴姐写来的:

    怡妹:“你好!

    我是朴姐,这封信不知能不能到你手中,这是我在监禁中写的,先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我的母亲,你的姨娘,于昨天仙逝了,我没能给她送行,值得安慰的是,我把你还活着的事情告诉了她,她说她这一辈子没有牵挂了,她走的很安然,再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其实,这已经是公开的了,我自己的身体受到摧残,人格受到侮辱,而且,我还连累了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他们有的受批判,有的被关押,我现在真的是夫离子散,家破人亡,众叛亲离了,这没有什么,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牺牲不仅是生命,也可以是名誉,比起那些早死的同志,我们算是后死者,算是幸运的,所以我不担心什么,子女,都已成年,可以过自己的生活,我现在唯一牵挂的是我们的最小的女儿,才三岁,就失去了爹娘,就像你一样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好则我们有一个好保姆,她把孩子带到乡下了,她会善待孩子的,人情冷暖,我都体会到了,到了这时候,我啥也不求,只要人家能给她一口饭吃,让她长大成人,我就感恩不尽,好歹一点,咱们的关系没有明朗,你还不至于受到连累,你说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很满足,我真的有点羡慕你了,如果现在让我到你的身边,到你们上下寨去,和你一样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农妇,我很乐意,可是不能,我连这么一点权利都被剥夺了,我没有自由了,不自由,毋宁死,我的生命虽然没有结束,但心要死了,但是,我又不能死,因为我还有信仰,有希望,我相信阴霾遮不住太阳,一群跳梁小丑,不能主宰历史,更不能篡改历史,我期待着那一天,底下的火升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姐姐要去了,此一去可能永不复返,姐姐只希望一件事,希望你如果有条件的话,去找到你的外甥女,如果可能的话,把她接到你的身边,帮姐姐养育她,告诉她,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那些污蔑和诽谤,都经不住历史的验证,党和人民会澄清事实,会还她父母公道的,你要像培养你的儿子一样,把我的女儿也培养的那样优秀,朴姐拜托你了。

    读完了这封信,就烧了吧,姐姐不能再连累任何人了。

    爱你的朴姐

    *月*日

    康怡敏使劲的挥舞着粪杈,将一杈粪高高的扬起,扔到很远的地方,长长的叹一口气:“朴姐,你还好吧,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我去看过孩子了,孩子很好,如果有机会,我会把孩子接到我的身边抚养。”

    康怡敏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

    朴姐说让她把信烧了,可是,她哪里舍得呢,再说,她和朴姐相差十万八千里呢,怎么能连累到她呢?可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她不经意间把信放到了桌子上,这信被珍珍看到了,珍珍拿回家让爹爹张银行看了。

    张银行听说康怡敏要转户口,就问珍珍:“是咋回事”,

    珍珍说:“旺在北京当兵,认识了一位亲戚,这亲戚官很大。”

    张银行很感兴趣:“有多大?比县长大?”

    珍珍说:“比省长还大呢?说娘是个人才,要调她到什么外交部的礼宾司当服装设计师。”

    张银行说:“你去吗?”

    珍珍说:“我暂时不去,爷爷不愿离开家,我得陪着爷爷,娘说,等爷爷老了,就接我去北京生活。”

    张银行很高兴:“没想到,这死丫头,倒有福份,你将来过上好日子了,会把爹忘了吗?”

    珍珍说:“哪能呢?你是我亲爹,你愿意,就接你到北京享福。”

    张银行很得意,连走路都飘飘然,又碰到了马朝月,马朝月看见张银行哼着小曲,脸面朝天,东张西望,知道这小子又有好事了。

    “张银行,那么兴致,中彩票了?”

    张银行看看马朝月:“马大队,我没有中彩票,但是,比中彩票还高兴,中彩票发一次大财,能到北京去可是享一辈子福。”

    马朝月哼了一声:“做梦娶媳妇,净想美事,尿泡尿照照你,还去北京呢,洛阳郑州你去过几次?踏踏实实在上下寨呆着吧。”

    “你这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张银行真的能去北京。”

    “你去北京干什么?啊,对了,你会钉马掌,可是现在的领导都不骑马呀,对了,你会怕马屁,给领导提鞋吧”

    “马大队,你太损人了,不过我不给你一般见识,实话告诉你,珍珍要去北京了,我是她亲爹,亲爹跟着闺女去北京享福不行吗?”

    “珍珍去北京干啥?去当服装设计师吗?她那水平还不行,康怡敏还差不多!”

    “你说的对,就是康怡敏要到外交部的礼宾司当设计师。”

    “张银行你照点调吧,康怡敏是有点小能耐,但是也就是在上下寨可以,外交部礼宾司那是啥地方?你是不是埋汰她?”

    “真的,马大队,俺这亲家来头可是不小,她在北京有亲戚,官做得可是大。”

    “有多大?比县长大?”

    “县长算什么?比省长还大呢,提拔个人就是上嘴唇碰碰下嘴唇的事情,我女婿在北京当兵,提干不成问题,我亲家进了外交部,我闺女不得跟着去侍奉婆婆,我这爹爹去闺女家住个一年半载的有啥问题,说不定,还能在北京常驻呢,到时候,马大队想我了,就去北京找我,我带你先登天安门,再参观历史博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