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香郁果 >

第139部分

香郁果-第139部分

小说: 香郁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教员可是金豆豆,要求高,乡长要亲自把关,咱村里推荐了四五个人,都被打回来了,乡长说,这文化教员,宁缺毋滥,不能滥于充数,误人子弟。俺说,那俺村没有人了,乡长说,谁说没有人,你村里的王书图,可是洛阳中学的高材生,你给盯紧了,要叫人家别的乡给挖走了,我可不依你。”父亲说:“那我洗洗脸、换换衣服,吃点东西就去。”黑猫爷说:“还洗什么脸,换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快点走,到我家去,黑猫爷给你接风洗尘,晚上就得开课。”

    父亲很晚才回家,这是他第一天当先生,下面坐的不是六七岁、七八岁的黄口小儿,而是一二十岁,二三十岁的大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村里、乡里的干部,虽然他们年龄比他大,辈分比他长,职位比他高,但文化却比他低,所以这老师再小也是老师,学生再大也是学生,那些平日里他十分恭敬的村长叔叔、书记爷爷们,如今都对他毕敬毕恭的叫老师,他可能就是课讲得不赖,黑猫爷听得十分专心,一下课就抢上讲台,要帮他拿教案,搬凳子,嘴里不停得说:“图侄孙,你真是讲的能行,这上学读书就是美气,还有那几个年龄比较大、反应有点慢的学生,也是父亲的爷爷辈,课堂上听得不大明白,如今都把他围起来,七嘴八舌。

    “图孙儿,这个问题我不大懂,你再给俺讲一讲。”

    “你,太不礼貌,什么图孙儿,应该叫王老师,你以为你是爷呀,你现在就是你孙子的学生,他是老师,他比你高一辈。”

    “对对对,俺错了不行,王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

    父亲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他的学问好,脾气也好,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这些叔叔爷爷都整明白了,才回家。

    父亲看见,四周一片黑暗,只有他和母亲的那间房子亮着灯,他心里有点喜悦,还是有媳妇好,最起码,晚上有人点着灯,等着你回家,父亲踏进房门,看见母亲坐在桌子边,低着头,不是纳鞋底,也不是绣花巾,而是在写字,看见父亲进来,抬起头莞尔一笑,可能母亲那笑容有点妩媚动人,父亲虽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的,马上就上去抱住,热烈的和母亲拥抱,但心中也是春情荡漾,毕竟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分开了一个多月了,久别胜新婚嘛。

    父亲说:“这么晚了,还不睡?“

    母亲说:“不是等你么?俺给你抽开火下点面条吧。“

    父亲说:“我不饥也不渴,就是困。“

    母亲说:“困,肯定困了,走了十几天的路,回来也没歇一会儿,你就睡吧。”

    父亲说:“你也睡吧。”

    母亲说:“俺少等会儿睡,俺的作业没做完呢。”

    父亲说:“啥作业?”

    母亲说:“俺上了妇女识字班,老师布置得有生字,还有算术题,俺没做完呢。”

    父亲就睡着了,睡得很香甜,等他一觉醒来,看见母亲还没睡,她写完了作业,又拿起针线活,她得给未出世的孩子做衣服。

    父亲说:“啥时候了,赶紧睡吧。”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睡在了父亲的身边。

    “你每晚都熬得这样晚?”

    “俺这不是点灯熬油,傻婆娘等憨汉吗。”

    “你把身体熬坏了倒没什么,你不能害了俺的孩子啊。”

    “这倒是,你的孩子太能闹腾,俺只要干活他就踢俺,俺只要睡觉,他就稳稳实实。可俺,哪能老睡觉呢?你不在家,这地里活那么多,俺不干行么?晚上回家吃过饭,还得完成咱奶交给的任务,纺一两花,俺又上了识字班,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得完成,还有孩子要出生了,不得给他做衣服缝帽子吗。”

    父亲说:“明天你就不上地了,地里活我来干。”

    母亲说:“算了吧,你现在是先生了,下地干活丢你的面子,再说,领导对你恁器重,您得把工作干好,这地里家中的活,你就不用操心了,俺都能干好,儿子她踢俺,是在夸俺能干。”

    父亲说:“那让我也听听儿子到底是在说什么”

    父亲趴在母亲的肚子上听了一会儿,母亲说:“你听见儿子说什么了?是不是在说他的妈妈很能干?”

    父亲说:“儿子是在唱歌。”

    母亲说:“唱什么歌?”

    父亲笑着唱起来:“老爸老爸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父亲和母亲那一夜睡得太酣畅了,一觉都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母亲说:“坏了。坏了,赶紧起来上地去。”

    院子里静悄悄的,家中的人老早都去地了,是爷爷奶奶心疼他们这一段太累了,就没有叫他们,不过,也有一个人没有下地,这个人是俺的蓝姑姑,她坐在哥嫂的门口,等着哥嫂醒来开开门,端着洗脸水进屋说:“哥,快洗脸吧。”母亲说:“蓝妹妹,你什么时候给你哥端过洗脸水,是有难处,求到你哥了吧。”蓝姑姑还有点不好意思说:“俺没啥难事儿求哥帮助,俺就是想给俺哥端洗脸水嘛。”母亲说:“你没啥难事最好,嫂子我替你哥谢谢你的洗脸水,俺俩这都有事,我得下地,他得备课,你也该干点自己的事吧。”父亲说:“这一个多月没见,我发现蓝妹妹比以前更漂亮了,差不多就赶得上林妹妹了,不知谁家小子有福气,能娶到俺这漂亮的蓝妹妹。”母亲说:“蓝妹妹如今是名花有主了。”父亲说:“嗷,真的吗?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给哥说,不让哥给你参谋参谋。”

    蓝姑姑说:“俺这不是来给你说嘛。”

    蓝姑姑的确是遇到难事了,求哥哥帮忙。

    蓝姑姑她自由恋爱找老公了,她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老公,双方的老人都愿意,婶子嫂子看了也说能中,这在一般人家就算成了,就等着下聘迎娶了,男方家中人少,就是叔侄俩相依为命,亲娘倒是有,在城里工作,家中没个女人,就急着要蓝姑姑过门,挑家过日子,可是,蓝姑姑,她不是生在一般人家,她生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家中有一个治家很严的奶奶,立下很多规矩,闺女找婆家,一定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世要清白,家境要殷实,人才还要好”。而蓝姑姑,她却不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婆家就是他自己找的,这犯了曾祖母的大忌,她认为孙女这样做,就是丢家族的脸面,就是个不知羞丑的疯闺女,这也难怪她,其实,她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想当年她年轻时,不就是很喜欢曾祖叔吗?可是,她就是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违心的嫁给了曾祖父,而害的曾祖叔打了一辈子光棍,如今,这悲剧又要重演了,蓝姑姑可是他最宠爱的孙女了,蓝姑姑能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曾祖母她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她却坚决反对,不但他反对,连曾祖父都反对,曾祖父反对,是因为男方和我家门不当户不对,说白了就是嫌贫爱富,他害怕他的宝贝孙女嫁过去受穷,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情况,要是放到现在,一对热恋的年轻人,完全可以不顾家人的感受,自己的爱情自己做主。可是蓝姑姑不能这样做,她还是想让奶奶回心转意,奶奶高兴了,这一家人才能高兴,蓝姑姑也是个特别恋娘家的闺女,可是,奶奶却放出话,如果她一意孤行,就不准她再登娘家的门,这是她无论如何都受不了的,可是奶奶就是个封建老搅筋,无论谁劝都不行,蓝姑姑不甘心,她觉得奶奶什么都听哥哥的,这能劝动奶奶的也就只有哥哥了。

    父亲听了蓝姑姑的情况介绍说:“蓝妹妹,如今解放了,自由恋爱是你的权利,哥哥支持你,你找的对象也差不多,这事保到哥身上,俺一定能说服爷爷奶奶,让你高高兴兴的嫁出去。”

    母亲说:“蓝妹妹,如果你哥帮你做通爷奶的工作了,你给哥哥嫂子什么奖励?”

    蓝姑姑说:“俺会有啥奖励,俺给哥做两双鞋呗。”

    母亲说:“这是二尺鞋面,你拿走吧,给你哥做一双鞋,等你嫁的时候他得穿上送你,剩下的给你女婿做吧。”

    蓝姑姑说:“嫂子,你真好。”

    父亲能做通曾祖母的工作吗?这事情有点悬。

    下面是一段他们的对话:

    “孙子,谁让你来当说客的。”

    “奶,俺觉得蓝妹妹她找的婆家也可以,你咋能不愿意呢?”

    “我有啥不愿意,这自古以来,儿女的婚姻都是大人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闺女自己给自己找婆家的?这村里人笑话死了,说咱氺墅出个疯闺女,你叫奶这脸往哪搁。”

    “如今不是新社会了吗?婚姻自主,蓝妹妹自己做主找婆家,也没啥错。”

    “孙子你是新社会,新思想,奶奶我是老社会,老思想,还有村里的哪些老爷老奶们更是老思想,你出去听听他们怎么议论咱家,反正这门亲我不愿意。”

    “奶奶,别人的话你听,孙子的话你倒不听了?”

    “孙子的话对了我听,孙子的话不对,奶奶就是不听。”

    “就是因为蓝妹妹自己做主找婆家,你就不同意,奶奶您有点不讲理吧。”

    “我就是不讲理了,怎么样?龟孙子,你长大了,敢和奶奶较劲了,这个家还轮不到你说话,这婚事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父亲在曾祖母这里碰了钉子,去劝蓝姑姑:“算了吧,奶奶不愿意,爹娘也不称心,他家又不是老好,你就放手吧,你这么好看,又这么灵巧,还愁找不到好婆家。”

    谁知道蓝姑姑也是刚性脾气:“俺这是找女婿,不是到集市上买东西,这个不行,再挑一个,俺就认准这一家了,不愿意就不愿意,是俺嫁人过日子,和别人何干。”

    父亲有点生气了说:“蓝妹妹,你这脾气最像咱奶了,你俩怄吧,我不管你了。”

    蓝姑姑确实是刚性脾气,她自己做主要嫁人,奶奶哭着拦住她:“你这死闺女,你本事有多大,你就是嫁到皇帝家,也得娘家给你送过去,这么一大家子人,都干什么的,你自己做主嫁人,你嫁嫁试试。”

    奶奶让爷爷去劝曾祖母,爷爷说:“连你孩子这大红人都劝不动她,我去劝她,我这不是自找没趣么?这疯闺女就是我养的。”

    奶奶说:“这咋办,你能看着她就这样哭天抹泪,寻死觅活的,不管咋说,这是咱的闺女,有个好歹,伤心的是咱俩呀。”

    爷爷又对父亲说:“这事你还得管。”

    父亲想来想去,就去找曾祖父说:“爷,蓝妹妹是你的孙女,她的婚事,俺亲伯都不上心,你咋恁上心呢。”

    曾祖父说:“就是因为你亲伯不上心,我们才得上心,这闺女找婆家,就恁简单,蓝子她年轻,不懂事,人家几句好话把她哄了,可是,她嫁过去可是得过日子,日子过不好了,再回来找娘家,娘家有啥法?”

    曾祖父的话父亲是赞成的,氺墅辈辈闺女多,这给闺女找婆家就是一件大事,都是宰辅主母亲自把关的,虽然不像官宦之家有那么多的讲究和挑剔,但也不能潦草行事。

    父亲说:爷,你对这门亲有啥不满意。“

    曾祖父说:“不满意的多了,首先是他们家门第不清。”

    父亲说:“爷,这可是大事,咱可不能随便说。”

    曾祖父说:“这事是村里传,没有真凭实据,咱不能胡说,但是结亲戚就不能不问”

    父亲说:“这算个事,还有么?”

    爷爷说:“主要还是他家境不好,没有亲父母、亲兄妹,只有一个远方的叔叔,房子小,土地少,家底薄,蓝子嫁过去,这日子过得肯定会艰难。”

    父亲说:“爷,现在是新社会了,靠劳动吃饭,主要是看人行不行,蓝妹妹找的对象怎么样?”

    曾祖父说:“人倒是差不多,人才不赖,也怪精明,很能干,配蓝儿吧,也能配得上。”

    父亲说:“这就得了,我还听说他的亲爹,是被日本人抓到西安修飞机厂,他的娘是因为要去寻他的亲爹,才把他留给他叔,他的亲爹是死是活没有消息,他的娘就留在西安有工作,挣得钱不少,回来给儿子修房子娶媳妇,对蓝子很满意,说,只要咱这边愿意,他们不要嫁妆也娶媳妇,爷,你想想,咱不赔嫁妆都嫁闺女,这还不是好事吗?”

    曾祖父说:“真的?他们不要嫁妆?”

    父亲说:“是真的,爷,你好好劝劝我奶,成全蓝子吧,蓝子嫁过去不会受穷,女婿能干,还有个在城里挣钱的婆婆,就是她的摇钱树,人家这叔也是个好人,憨厚老实,肯定不会错待蓝子,蓝子她嫁过去就当家,没有人会忤她的意,这样的人家可不是容易找的,再说,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