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特工皇后很倾城 >

第43部分

特工皇后很倾城-第43部分

小说: 特工皇后很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公见凤九天答应了,千恩万谢了一番,欢天喜地地走了。

    凤九天望着王公公的背影出神,穆念问道:“殿下,太子被陛下禁足,您这时候过去探望,会不会”

    凤九天摇摇头,望着远处的殿宇说道:“不会的。父皇虽然禁了太子的足,可对太子并没有完全放弃。我身为皇弟,去看望一下被禁足的皇兄,并没有什么不妥。你去准备一些礼物,随本宫去一趟东宫。”

    二人正要进屋子里去,突然看到从旁边的近卫所里飞出两个人来,前面一个正是穆青,如大鹏般的身躯在空中划过,迅速朝着旁边的楼宇而去。

    后面紧追着一个燕雀般的小身影,体格不大,速度倒也很快,与前面的穆青只有一个身子的距离。可就是这么短的距离,却怎么也追不上。

    只听得穆青的声音说道:“小子,认输吧,乖乖回去跳个一百下来。”

    姜墨言不服输的声音也传过来:“休想,我一定能追上你。”

    凤九天看看二人飞掠的身影,会心一笑,进屋子里去了。

    穆念羡慕的看看二人逐渐远去的影子,心里发痒,可惜他还有事要做,只能眼馋得看了看,也跟着凤九天进屋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一章 一起用膳() 
凤九天到东宫的时候,太子正在发脾气。书房里遍地都是被摔碎的东西,几个宫女太监吓得蜷缩在角落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引起暴怒之人的注意。

    王公公站在书房外,见到一派儒雅的九皇子,忙迎接过来,引着九皇子往书房去。

    太子余怒未消,见到门口的凤九天,冷哼一声,说道:“你来干什么?如今本宫被禁足,个个躲着本宫都来不及,你还来干什么?”

    凤九天微微一笑,没有忘记给太子行礼,然后才挨着太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有眼色的王公公很快斟上茶来,又叫着那些哆嗦成一团的宫女太监们退出了书房,只留下这兄弟二人在此谈话。

    太子依旧是一幅气鼓鼓的样子,对凤九天也不理不睬。

    凤九天也不生气,自己拿起杯子喝茶,喝完又给自己续了一杯,然后安安稳稳的喝茶,也不说话。

    最后还是太子先忍不住了,问道:“你的紫宸宫里没有好茶吗?到本宫这里蹭茶喝来了?”

    凤九天放下杯子,一脸回味的样子说道:“皇兄这里的茶当然与众不同,能有机会喝当然要好好品尝了?要知道,除了父皇那里,这全天下的好东西可都在东宫里了。”

    “哼!”太子冷哼一声,“东宫再好,让你憋个半年,怕也会憋出病来。”

    凤九天摆摆手,对太子诚挚的说道:“皇兄,难道你真看不出父皇的苦心吗?”

    太子闻言,不明白他的意思,回头追问:“此话怎讲?”

    凤九天站起来,背对着太子负手而立,说道:“此番礼部大案,皇兄确实是伤透了父皇的心。不过,父皇罚你思过半年,却是护着皇兄啊!”

    太子更不明白了,他也站起来,站到凤九天旁边,问道:“父皇都把本宫赶出朝堂了,怎么会是护着本宫?”

    凤九天道:“正是父皇赶你出朝堂,才是真正护着你呀。你想想,你这次犯了这么大的错,如果有人要借此弹劾你德行有失,甚至废除你的太子之位,你待如何?就算父皇能护你一时,有了这个污点,今后再有什么事情发生,皇兄的太子之位岂不危矣!”

    太子倒抽一口冷气,大冬天的,额上竟然渗出细密的汗来。是呀,他怎么没想到呢,如果父皇不是先惩罚了他,朝上那些向着老二的老家伙们必会弹劾他,这种落井下石的事情老二一党肯定不会放过。这些朝臣们最经不得鼓动,也最会见风使舵,万一被老二搞得群情激奋,到那时他才是真的危险了。

    太子想明白了这层意思,心思活络起来,也不似先前那般生气了。他拉着凤九天坐回椅子上,促膝谈心:“皇弟,为兄还有一事不明,父皇把本宫关在东宫,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让他老二一个人在朝廷之上占尽先机。这今后,本宫该如何是好呢?”

    凤九天叹息一声,说道:“不瞒皇兄,二皇兄这些日子确实动了不少手脚,尤其现在礼部和大理寺空出好多位子,如今被他的人填补了不少。”

    太子一听就急了,“这个老二,父皇就这般纵容他么?”

    凤九天摇摇头,皱眉道:“我也是听人说的。我不在朝中,这些事情真得帮不了皇兄。”

    太子更急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才几天,老二的动作就这么快。等他出去的时候,整个朝廷说不定都是老二的人了,他再想往回收,恐怕就难了。太子急得抓耳挠腮,一个劲儿的在屋子里打转。

    突然,太子看着凤九天,眼中露出兴奋的光来。对了,这不是还有老九吗?自己虽然出不去,可如果让凤九天替他站在朝中,凭借他的聪明才智,一样能与老二抗衡。太子想到这里,拉着凤九天的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凤九天有些为难的说道:“皇兄可是糊涂了,皇弟从未参与过朝政,对朝中庶务也不了解,怎么能与二皇兄抗衡?皇兄还是另想他法吧!”

    太子却很坚持:“诶——你虽然对政务了解不多,可你够聪明啊?再者,本宫虽然人不在朝中,可还有不少追随者,等你进了朝中,自有人会从旁协助与你,你不用担心。”

    “这——行吗?”凤九天故意犹豫不决。

    太子拍拍凤九天的肩膀,爽利的说道:“行,怎么会不行呢?”

    他拉着凤九天如此这般的密谈了半日,这才放凤九天离开。

    凤九天刚刚回到紫宸宫,又有皇帝身边的人来请,说是皇帝在御书房等他。

    凤九天到了御书房,看到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他悄悄站在一旁,直到皇帝放下笔,叫他的名字,他才上前行礼参拜。

    皇帝的脸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但仍然有些憔悴。皇帝走下龙椅,走到一旁的矮几旁坐下。矮几上放着一套茶具和一个小铜壶,壶下是一个精致小巧的炉子,此时的小铜壶里正滋滋冒着热气,显然里面的水已经烧开了。

    凤九天拿起铜壶,熟练的给皇帝泡了一杯功夫茶,递上去。

    皇帝欣慰的接过来,放在鼻下轻轻嗅了嗅,让那股清新的茶香溢满整个鼻腔,这才放在嘴边轻轻啜饮一口,点头道:“不错,味道很好,你泡茶的功夫又长进了。”

    凤九天得了父皇的夸赞,如个得了糖吃的孩子般,满脸兴奋的坐下,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陪着父皇饮了一杯。

    皇帝品味了一番茶水,这才开口问道:“他怎么样了?”

    皇帝并没有明说“他”是谁,可凤九天知道,父皇问得是太子的情况。他放下杯子,郑重的说道:“皇兄心情不大好。”

    “哼,犯了那么大的错,要是再无所觉,真真是没心没肺了!”老皇帝提到太子,依旧气恼。

    凤九天忙给父皇再斟了一杯茶,说道:“皇兄他知道自己错了,一再请儿臣替他向父皇转达,说他必定会好好反省,今后再不让父皇失望了。”

    皇帝叹息一声,说道:“但愿如此吧!”

    皇帝又看看凤九天,脸色稍缓道:“这次你的表现很好,让朕很欣慰。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凤九天显然也很高兴,就像小时候常做的那样,他对老皇帝撒娇道:“父皇真要赏我?那就让儿臣陪父皇一起用膳吧!儿臣已经很久没有跟父皇一起用过膳了。”

    皇帝笑着点点头,说:“当然可以,朕也想跟你一起用膳了。”皇帝回身,对着一旁的宫人道:“来人,去准备一些九儿爱吃的菜来,朕今晚要和九儿好好喝一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二章 天下大势() 
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

    皇帝端起凤九天再次给他续上的茶水,继续问道:“除了一起用膳,还有什么想要的?趁着朕今日高兴,就一并赏了你吧!”

    凤九天拿着铜壶的手顿了顿,摇摇头没有说话。

    皇帝望着他笑道:“怎么?不敢跟朕开口?”

    凤九天放下铜壶,犹豫了一下,才说道:“父皇,儿臣确实有个请求,只是不想现在就说出来。儿臣舍不得父皇,还想在父皇身边多多陪伴些日子。”

    听话听音,皇帝听他话里有话,便也放下杯子,认真的看着他问道:“九儿有什么话直说吧,父皇虽然年迈,却不昏聩。你可是有什么打算了?告诉朕,只要朕能办到的,必会为你准备好一切。”

    凤九天凤眸中流露出一丝忧色,犹豫再三才对皇帝说道:“此番我东煌与北冥交恶,父皇可有什么打算?”

    皇帝见他提到国事,便敛正神色,一双饱经沧桑的眼里也露出几分无奈,叹息道:“我东煌与北冥百十年前就是宿敌。虽然两国停战数载,也是为了民生考虑,但两国的宿怨难消哇。你皇兄这一次真真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凤九天看着皇帝惆怅的样子,不自觉伸出手挽住皇帝的胳膊,安慰道:“父皇不必忧心。虽然皇兄此次冒失了一些,但北冥的野心却是由来已久。北冥人生性好战,挑起战事是迟早之事。”

    皇帝认真看看凤九天的脸,这张曾经在他怀里哭闹着找母妃的小男孩儿,在他不经意间已经长成了风俊的青年,也许他不应该再拿他当孩子来看了吧!

    “九儿说说,你对这天下之事是如何看的?”皇帝饶有兴趣地问凤九天。

    凤九天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想告诉父皇,如今得了机会,心中也非常高兴,两只眼中射出兴奋的光,似乎要向父皇展示他的什么新奇的发现一般。

    “父皇,其实孩儿并不支持与北冥结盟。这倒不只是因为这件案子,而是因为我们与北冥结盟得不到任何好处不说,反而会给北冥人提供挑起战争的机会。”

    “哦?”皇帝也被他的话挑起了兴趣,继续追问道:“此话怎么讲?”

    “北冥原来占有蒙古草原,百年前引兵南下,越过长城,侵占燕云之地建都,这一占就是百年之久。国子监的师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当初先祖率军拼死反抗,这整个中原大地恐怕都会被企蒙部的铁蹄踏平。”

    皇帝听他说到那段惨痛的历史,紧锁眉宇点点头。

    凤九天接着说道:“这些野蛮之人如果身在长城之外,即使控弦三十万,也只是一群牧民,最多只拥有骑兵的优势。可一旦他们越过长城,游牧民族就会变成草原帝国。他们利用我中原的铁矿和工匠,组建成天下无敌之军队。若不是我东煌控制着鱼米之乡,又联合华国,一起封锁了北冥的粮道,恐怕现在的天下早已经是北冥的天下了。因此,儿臣以为华国绝不可让。华国破,则北冥粮道通,我东煌危矣。”

    皇帝闻言吃惊不小,倒不是他没有想到过这些道理,而是惊奇凤九天能有如此的真知灼见。就连那些从政多年的文臣武将们都未必想得明白,而这个从未参与过政事的小儿子怎么会对形势和格局看得如此透彻?

    皇帝怔怔看着侃侃而谈的凤九天,半晌才用有些激动到颤抖的声音问道:“那皇儿以为,当此乱局,我东煌要如何应对?”

    凤九天不假思索,开口便道:“当今天下,四分五裂。北冥强、中华富、西秦悍、南诏险。我东煌虽富不弱中华,强不弱北冥,但要以一国之力西吞中华,北抗北冥,却也不易,需要充足的准备。另外,南诏国虽不用担心,但最西方的秦国却不容小觑,会不会乘着我等混战之际壮大进而东征,也未可知。”

    他略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不过,若想一统江山,联华抗冥乃为上策。只有将北冥打出长城,方为天下安定之始。”

    皇帝看凤九天条理清晰,判断精准,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九儿,这些事情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么?”

    凤九天一楞,突然明白过来。父皇对他呵护有加,一直把他当成最心爱的孩子娇着、宠着,从未让他参与过那些累人的朝政。他今日这番言辞,恐怕对老皇帝冲击不小。

    虽然如此,凤九天还是果断的点点头,对皇帝说道:“父皇,孩儿闲来无事,便拿些史集兵书翻阅,这些都是孩儿胡乱猜度的,如有什么错漏之处,还请父皇指正。”

    老皇帝欣慰的摇摇头,眼里居然闪出几朵泪花。皇帝抬起头,把眼中还未掉落的眼泪眨回去,这才抽着鼻子说道:“你的母妃泉下有知,也该瞑目啦!没想到哇没想到,我一生辛劳,终究是后继有人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