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特工皇后很倾城 >

第102部分

特工皇后很倾城-第102部分

小说: 特工皇后很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的及时,恐怕连这天下都要被她们拿去了。

    凤九天有些疲惫的靠在椅背上,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揉捏着自己的眉心,然后又说道:“让人查查是谁栽赃的二皇兄。”

    穆青点头,有些疑惑的问道:“殿下就不担心二殿下真的谋反?”

    凤九天苦笑一声,说道:“二皇兄为人谨慎小心,荣国公办事沉稳有度,他们绝不会在事情未成之前轻易授人以柄。私制龙袍?哼!手段太拙略了。”

    想到皇后,凤九天微微闭了闭眼,又再次睁开。他走到书案着,从一个锦盒里取出那块金矿石,用力攥了攥,才重新放下。

    “莫言那里可有消息?”

    穆青未语先笑,“莫言这次又给了阿古拉一个不少的教训!”

    “哦?快说来听听?”凤九天回头,饶有兴致的看了看穆青,转身做回软椅上,准备洗耳恭待。

    定州城外的东煌大营里,姜莫言刚刚用完晚饭,正准备出门透透气。她这几天一直钻在营帐里研究战术,已经好几天没有出过大帐了。刚刚的饭菜有一道新鲜的炒菠菜,让她突然意识到外面的春意盎然,俨然已经到了春日时节。

    姜莫言放下碗盏,出了大帐。营地里光秃秃的没有多少树木,当然也没有应季的花朵,不过却有大片绿油油的草地。今年的春色来的早,草地上的青草已经有寸许来高了,夹杂着几朵色泽不算明艳的小花儿,摇摇摆摆的在晚风中绽放。

    姜莫言抬头远眺,见营门外不远的地方倒是有一片杨树林,林子里的树梢泛着青绿色,还有许多未开花儿的杨絮串子挂在上面,随风拂动。姜莫言信步走向营门方向。早有眼尖的营门官迎上来,问道:“元帅,您这是要出去?”

    姜莫言不紧不慢的说道:“晚饭吃多了,随便走走,消消食儿。你们忙你们的,不必管我。”

    此时虽然是两军对垒之际,可自从上次姜莫言带领人马射伤了阿古拉之后,已经有半月之久没有战事了。营门口偶有出门办事的兵勇走动,倒也没什么危险。

    姜莫言来到营门外,朝着那处杨树林走去。这里因为走动的人少,所以林子里的草比别的地方略高一些。姜莫言边走边踢着草里间杂着的几朵蒲公英,让那白色的伞状种子四散飘飞。突然,姜莫言看到一处草地上有被人踏过的痕迹,新鲜的被踩折的嫩草显示有人刚刚走过不久。

    姜莫言微愣,这个时候,有谁会来这里?她抬头仔细看了看,四周静谧一片,并没有人或动物发出的声音。她继续走了几步,依旧看到草地有被踩踏过的痕迹。

    姜莫言有些好奇的寻着那痕迹找过去,却看到了一个藏青色的背影,正背对着她,朝着定州城的方向眺望。姜莫言会心一笑,悄悄提起脚步,快速朝那人扑过去。

    她本来是想吓对方一下,取个乐子。没想到对方还真被她吓到了。看着封腾明显惊吓过度的样子,姜莫言微微呆了一下。自己刚刚真有那么吓人吗?

    被吓得脸色惨白的封腾见到突然出现的姜莫言,忙调整好脸上的神色,尴尬的问道:“大哥怎么来了,是来找我的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百九十九章 逃得了人,逃得了心吗?() 
姜莫言挑挑眉头,转而道:“我出来透透气,见这里郁郁葱葱的,就信步过来走走。你怎么也在这里?”姜莫言望向封腾,眼里有几分探究。

    封腾神色里有一丝慌乱,不过很快就消失了。他一向严肃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我也是出来透透气的。”

    姜莫言看看旁边的杨树,和树上摇曳的枝条,微微有些出神。

    封腾看看姜莫言,又望望远方的定州城,开口道:“大哥,你将来可有什么打算?”

    姜莫言的神思被封腾拉回来,有些不解的看向他,“将来?打算?”

    封腾点头,望着她的眼睛重复道:“大哥难道从没想过将来吗?”

    姜莫言被他问住了。她还真不是没想过,只是不敢深想。因为将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她感觉现在的自己就是只被命运耍弄并被命运牵着鼻子往前走的傻蛋,很多事情根本容不得她细想和筹谋,就已经发生了。

    望着姜莫言迷茫的神色。封腾的眉头紧紧皱起来。

    “难道你要在军中待一辈子?还是回到九殿下身边?”

    封腾犹豫的一下,把“嫁给九皇子”换成了“回到九殿下身边”,因为那几个字虽然只是在他脑海里闪了一下,依旧让他很不舒服,所以干脆改了个说法。

    姜莫言最怕提起凤九天,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做。离开吗?她已经试过一次了,这一年的离别让她尝到了离别的滋味。这种咫尺天涯的离别之苦,又与那种生死两隔的离别之苦不同。除了思念之外,更多了一些不舍、猜测、嫉妒、克制和进退两难。

    至于“回到九殿下身边”,姜莫言不是不想,是不敢。以前不敢,如今还是不敢。

    封腾看到姜莫言沉默的样子,心中一阵揪痛。他有些失态的走到姜莫言面前,盯着她的眼睛问道:“你真的想想跟着他?”

    见姜莫言依旧没有回答,封腾急了。他伸手拉住姜莫言的双臂,摇晃了几下,“莫言,你清醒一点好不好?他是皇子,他身边多的是莺莺燕燕,怎么可能钟情你一人?难道你要跟那些女人们一起,被关进他的后宅里,做个普通的妇人?”

    也不知道是被他晃动得急了,还是被他的话吓到了,姜莫言一个激灵,眼神恢复了清明。她有些无措的甩开封腾的手,退后了几步,这才说道:“我不会的,我不会的。”

    “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

    封腾的话说得很突兀,姜莫言被吓了一跳。离开?

    “对,我们离开。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摆脱九殿下的纠缠。你依旧是你,不会再为这些事情烦恼。做回原来那样无忧无虑的姜莫言不好吗?”

    “无忧无虑吗?”姜莫言看着封腾,问道:“你以为我以前就无忧无虑了吗?”

    封腾听懂了姜莫言的话,心中一片冰凉,难道她早就?

    姜莫言转身背对着封腾,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但她也知道,这个世上,如果还有人真心关心自己的话,那就是眼前这个义弟了。

    她叹息一声,幽幽道:“你以为我没逃过吗?当初从京城逃来边关,就是为了离开!可有什么用呢?该来的还是会来,逃也逃不脱。”

    封腾满脸震惊,片刻,他倔强的说道:“那就逃到一个他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去。”

    姜莫言微微摇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再说了,逃得了人,还逃得了心吗?”

    封腾听着那悲伤的声音,心似乎被人剜掉一般。他紧咬牙关,愤恨道:“会的,只要有我在,就一定能让你逃出去。无论是人,还是心,我都会帮你逃出来!”封腾的话低沉狠烈,带着一股子让人生寒的决绝,只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姜莫言却没有察觉。

    半晌,姜莫言才幽幽叹息一声,收回神思。她望望远处的城池,说道:“回吧,趁着阿古拉的箭伤未愈,咱们还能多准备些日子。”姜莫言说完,率先转身,朝着林子外面走去。

    封腾看着她消瘦的背影,一股难耐的烦躁袭上心头。

    坤宁宫里,太子正举杯对皇后道:“还是母后手段高明,轻轻一动就解决了老二母子。儿臣要好好敬母后几杯!”

    皇后一身大红金丝绣袄裙,端庄的脸上难得的露出几分得意之色来。她接过酒杯,一口饮下,这才说道:“要不是老九回来捣乱,说不定今日就是你的登基大典了!”

    说到凤九天,皇后心中有些丧气,放杯子的动作不免有些用力。

    太子心中一振,一丝说不上来的不悦从心头升起。他试探着说道:“这样也好,父皇经此一病,身体必是大不如前了。这今后的政事恐怕会越来越依仗儿臣。等他寿终正寝了,这皇位必然就交给儿臣了。”

    太子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那是他的亲生父亲,要说一点儿感情也无?那是骗人的。而且一旦弑父夺位的事情被人知道了,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甚至还会记载在史书上,被世代诟病。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些皇子们真没几个甘心弑父的。

    皇后有些看不上眼的斜睨了太子一眼,有些愤恨:没出息的东西,关紧时刻手软,真是上不得台面!

    只是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她也不想破坏与儿子的感情。因为自从上次礼部那件案子之后,她感觉太子与她有些疏远了。她瞪了太子两眼,没再说什么。

    半个月后,皇帝终于能上朝了。满朝文武经过了前段时间的重新站队,已经有一半多的人向太子靠拢过来。没了能干的二皇子,再没人能跟太子抗衡了。

    凤九天看看朝堂上的众朝臣,一个个紧跟在太子身后的巴结模样,不由得心中冷笑。

    他上前一步,对皇帝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皇帝看看这个日夜陪伴着自己的老儿子,点头微笑:“九儿有何本奏,旦讲无妨!”

    “我东煌与北冥开战,已经半年有余。如今正是两军对垒的关键之期,这军饷和军粮万万不能短缺。儿臣敢问,军饷军粮何时能运抵边关?”

    皇帝听完,眼睛看向户部尚书。

    一个有些秃顶的花白胡子的老尚书颤巍巍走出来,说道:“启禀部下,如今正是春耕时节,各地都等着种子播种,百姓们余量有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钱粮上嘛,都有些困难。”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章 开弓() 
户部尚书的话早在凤九天的意料之中。别说如今朝中真有些钱粮吃紧,就算有多余的钱粮,就凭着二皇子的娘舅在户部经营多年,在如今这个时候,也不会拿出来给太子一党长脸去。

    凤九天的奏折也就是抛砖引玉,给荣国公一派递了个梯子。至于之后怎么发展,他就只能静观其变了。

    果然,太子听到户部尚书的话,先就不高兴了。他上前一步,对皇帝道:“父皇,与北冥之战是国之重策,钱粮上岂能拖后腿?以儿臣之见,应责令户部抓紧筹措钱粮,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前方战事所需。”

    太子的话理所应当、无懈可击,皇帝也的确是如此认为的。但户部尚书的话他也不得不重视,一年之际在于春,没了种子下播,这一年的收成也就都没了。

    皇帝沉吟不语,太子却是有些发急了。不管怎么说,凤九天都还算是他太子一派的人。如今好不容易在军中站稳了脚跟,又与北冥的战事中捷报频传,如今绝不能因为钱粮问题被拖住后腿。

    再者,二皇子已经被圈禁,可荣国公还在,他可不想让荣国公一党有机会挑起麻烦。而且,如今朝堂之上,他已经占尽优势,只要再得到父皇的认可,那他就稳操胜券了。此时,凤九天昨日跟他说的话再次萦绕在他脑海里:“只要你能帮父皇解决这个难题,必会赢得父皇的赏识,储君之位何忧?”

    太子眼珠转了几转,看向皇帝道:“父皇,儿臣以为,钱粮之事应速速解决。儿臣宫中还有些余钱,儿臣愿意捐献出来,支持我国边境战事。”

    皇帝闻言,眼中一亮,笑意盎然的问道:“皇儿果真愿意拿出钱财来支援国库?”

    太子认真道:“儿臣是国之储君,国即为家,家即为国。儿臣出银子,理所当然!”

    皇帝微微点头,笑容更盛了几分。

    已经站回队伍的户部尚书闻言,嘴角却是几不可察的抖动了几下,头微微侧过,看了看身后的某人,见对方略一点头,这才又转回身,专注的听着其他朝臣的表奏。

    回到东宫的太子满面春风,老九说的没错,只要他能帮父皇解决钱粮问题,父皇绝对会对他另眼相看的。

    一个小公公递上茶来,小心伺候着。太子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接过茶盏慢慢品着。

    王公公走进来,看了看悠闲的太子,低着头上前几步,浮尘一甩,把托盘里的账册往上一递。“殿下,这是您要的账册,老奴拿来了。”

    这是金矿的账册,一直由王公公保管,太子不过每月月末要来,走马观花的看一次。没想到这才月中,太子殿下却突然要看账册,让王公公有些不解。

    太子听说账册拿过来了,忙放下茶盏,拿起册子认真翻起来。前面的内容他一眼不看,只寻最后一页,想看看账上的金额。

    待看到那个拾万两的数额,太子放心的笑了。有了这些金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太子啪嗒一声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