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医疗系统 >

第65部分

红楼医疗系统-第65部分

小说: 红楼医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0。与子同行

元春一时想不明白,水霄为何要自动请缨去江南。

且不说江南现在就是一个大水坑,天灾人祸必定无数,他那些好哥哥们暗中使绊子、下黑手是必然的。他就那么有把握,可以从那个大水坑里全身而退吗?

更重要的是,此去江南,少则两三月,多则小半年。他一走,他在朝中笼络的那些势力群龙无首,会不会被他那些好哥哥们团灭啊?若当真如此不幸,他回来之后,难道要从头开始吗?

“十七,”隆正皇帝皱起了眉,视线扫过了元春,沉声问,“你可想清楚了:你当真要去江南吗?”

“是!”水霄朗声说,声音平静而清越,并不怎么慷慨激昂,却给人一种异常真诚可信的感觉,“诚如儿臣所言,贾尚医对江山社稷至关重要,绝不可以去江南涉险。但此番江南受灾,牵连甚广,若是救灾不力,必使江南元气大伤。若有一名皇子巡视江南,督办赈灾和防疫之事。一可安民心,使百姓得知朝廷重视之意,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二可震慑宵小,使之少作些孽,以免天灾之外又添人祸。”

直郡王水霍与孝恭亲王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转头向皇帝跪倒:“父皇,十七弟言之有理。还请父皇恩准,派十七弟巡视江南,督办赈灾和防疫之事!十七弟与贾尚医素日里来往密切,耳濡目染,想必也略懂一些医理。派十七弟去江南,再合适不过了!”

孝恭亲王和义忠亲王也连忙附和,请皇帝允许十七皇子巡视江南,以免如此大灾之下,朝廷有失江南民心。随即,又有一些大臣附和此言。

十七皇子去江南,已经骑虎难下,势在必行。

在许多人跪下时,元春越发觉得自己站在殿下有点鹤立鸡群。

她看了看跪下领旨、神情恬淡的十七皇子,微微叹息,向皇帝一躬身,朗声说道:“皇上,臣也请缨前往江南,协助防疫,救治百姓。”

首先,她不能让自己一贯维持的形象垮塌掉,不能留给人一个“对江南灾民置若罔闻”的话柄。这世上有些人,真的是不讲道理!还有一些人,更是居心叵测。他们黑白都能颠倒,自然也能抓住自己的这个话柄,将之不断放大并脑补出许多故事来,把自己抹黑成一个沽名钓誉、十足恶心的伪君子。然后得意洋洋地说一句:瞧,相比于伪君子,我更喜欢那些真小人!全然不在乎自己是在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君子,以强盗的逻辑开脱小人。

其次,她也是真心想为江南的受灾百姓尽一份心力。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她也不会为难自己;可如果自己做都不去做,她会有白领了薪水不干活的负罪感。毕竟,皇帝给她的那些赏赐、她领的薪水俸禄,都算是民脂民膏、纳税人的钱。虽然她也有些小心机,但总体来说,她还算是一个CJ的人,尚未成为《厚黑学》的信徒。

第三,水霄是她目前最合适的老公人选,她不放心他独自一人去趟江南的浑水——如果水霄不能从江南全身而退,并不符合她的利益。要在古代社会找到这么一个合心意的老公人选,是很不容易的!若是眼睁睁看着他死了,难道自己以后真要往女神棍的方向发展吗?她对于混宗‘教界真的不感兴趣啊!

所以,她只能祈祷自己身上那座看不见的莲台力量够强大,能够护佑她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最后带着水霄顺利地从水坑里爬出来,顺便捞一点值钱的漂浮物。

听到了她的话,原本神情恬淡的十七皇子,猛然一扭头看向她,脸上的神色出现了一点焦急。

他朝元春微微摇头,尽量宁神静气地说:“贾尚医,小王刚才已经说过了。尚医对对江山社稷至关重要,绝不可以去江南涉险!不管尚医如何忧心江南百姓,还请体察这一点,不要鲁莽行事。”

元春心想:看来,水霄阻止自己去江南的目的非常明确、非常坚定!

为什么?担心他那些好哥哥们把自己杀了?他们敢吗?就看今日临敬殿里的情形,直郡王先前的确想把自己往江南送,可水霄一阻止,一自动请缨,他们立马就放弃了原本计划,不再提派自己到江南的事了……

想到这里,她脑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水霄主动请缨去江南,不会是为了把自己留在京城吧?!这么让人感动?

但她也没有时间细想这个问题,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多说多问什么,便对水霄福了福,说道:“多谢昭王殿下抬爱!但最珍贵的医书,臣早已全数呈献给了皇上。太医院的大人们纵然一时领悟不了,但只要有书在,只要太医院广纳天下有志于医道之俊才,代代传承,终有一日可以将这套医术发扬光大。有没有微臣,不过是一时的影响,无关大局。”

她不能贬低自己的存在的重要性,就十分谦虚地说着实质上十分自矜的话:记住了喔!没有我,“一时”的影响肯定是有的。而这个“一时影响”,恐怕需要代代传承才能抵销。

“至于牛痘疫苗的制法问题等。臣所献医书之中,也早有记载。现在痘种已经找到了,太医院的大人们只要照猫画虎,纵有不足之处,也出不了大岔子……”

她话未说完,水霄已打断了她:“贾尚医可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没有尚医指点迷津,太医院的大人们在研习医术时,不慎误入歧途,岂不是要流毒千里、遗祸无穷?”

他朝元春深深一揖:“尚医对小王有救命之恩,尚医的品性,小王也略知一二。纵然尚医有大慈恻隐之心,愿普救含灵之苦,但请尚医看在自己的医术尚无后继之人的份上,忍一时之痛,保重自身。至于江南之事,小王会带太医院的众位大人前去处置,尚医也可派一二个比较得力的宫女襄助……”

元春微微一笑,也打断了水霄的话:“殿下所言虽然有理,但臣若对江南之事袖手旁观,终究有违师门训诫。”

水霄有水霄的想法,但她有她的考量,她可从来不是对男人言听计从的人。再说,水霄现在还不是她男人!

她提到了“师门训诫”,从皇帝到那些王爷们,再到哪些大臣,都不好再劝她什么了。她的“师门”是什么?人人皆知她的医术得自神仙。她的“师门训诫”,跟“神谕”也差不多了。谁还能认真反对呢?

隆正皇帝有些忐忑,又有些苦中作乐地想:贾瀛洲的师门,必定是给了她保命之物的吧?是吧是吧是吧?!当然是!必定是!这样也好,有她同行,十七的危险就降低很多了!

水霄一脸无奈地看着她,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感动,又似有什么难以言表的情绪在酝酿、在暗涌,让他的心绪难以平静。

直郡王再次与孝恭亲王对视一眼,又迅速移开了视线,有些不甘心地说:“适才本王问尚医的时候,尚医为何没有答应?”

元春淡淡地说:“臣第一次到临敬殿来,没有想到诸位王爷、大臣议事之时,竟是这般针锋相对、火星四溅,有些被吓着了!”

孝恭亲王却上前一步,躬身对皇帝说:“父皇,既然贾尚医执意要去,儿臣也不便反对。但十七弟所虑,也极有道理,还请父皇为贾尚医多调遣些护卫。另外,儿臣之子水澜这些年勤读兵书、苦练武艺,略有小成,又蒙父皇恩典封为康郡王。还请父皇恩准:派康郡王水澜护送贾尚医去江南。由一名郡王护送贾尚医,一则能显出朝廷对尚医的器重,二则若有急难之事,也好就近调遣人力物力处置。”

元春不由得心里大骂:玛蛋!原来孝恭亲王在这里等着我啊?!

她心里豁然开朗:看来,孝恭亲王见水澜对自己的“追求”一直没什么进展,走了一步险棋!他想让自己不得不在患难之地,与水澜结伴同行,最后跟水澜来个“患难见真情”神马的!

这媒人做得,也是拼了!

可惜,他那个儿子太不给力!水澜那副从精神到体形都像弱鸡的样子,不管孝恭亲王怎么吹嘘,充其量也只是个绣花枕头。这样一个人跟她去江南,不添乱、不拖后腿就不错了,还想保护她?!呵呵!

还有,今天直郡王一直在给孝恭亲王打前阵,想必已经投靠孝恭亲王了吧?!这直郡王也真是能屈能伸。唔,孝恭亲王也很有“容人之量”——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藏弓烹狗的小爱好。

不等元春想出理由来反对孝恭亲王的提议,隆正皇帝就直接说:“多调遣些护卫是应当的。让魏至诚在御前侍卫和京营之中挑人,品级低于他的人,他可随意征用。将贾尚医的护卫人数,提升到四百人左右。至于让水澜护送贾尚医之事,让水澜明日进宫面圣,朕看看再定。”

元春十分郑重地向隆正皇帝行了一礼,说道:“皇上,此去江南,危险重重,跟随臣的护卫死伤难免。而因为防疫的原因,死难者的遗骨也必须就地安葬,不可以运回京城。臣不知道自己可以带多少人回来,也不知道何人将埋骨江南,因此……”

她语气一顿,克制了一下心中的情绪,续道:“因此,臣恳请皇上恩准:跟随臣的护卫里……家中独子不去!无后嗣者不去!以免他们一去不返,臣愧对其父母宗祠……”

家中独子不去!无后嗣者不去!

隆正皇帝和众王公大臣都这两句话惊呆了!这……这……这完全就是军中挑选敢死之士的标准啊!

“尚医,你实话告诉朕:此去江南,你自己……可能平安回来?”隆正皇帝忍不住有些胆颤心惊。

元春微微躬身:“皇上不必忧心,臣会诸事小心的!”并不说自己能不能平安回来,却反而让隆正皇帝觉得她是在冒巨大风险。

隆正皇帝默了默,才缓缓说:“朕允了!跟随贾尚医南行的护卫,家中独子不去,无后嗣者不去!”

当天临敬殿议事结束后,元春回尚医局做准备。

没多久,水霄派人传话,约元春在驻春亭相会。元春正好有话问他,直接就去了。

驻春亭就在尚医局外不远处,周围种植着大量春季花木。如今已是盛夏,那里花尽叶茂,清凉而幽僻,是一处谈话的好场所。

“殿下为何要主动请缨去江南?”元春问水霄。

“尚医又为何执意选择去江南?”水霄反问。

“是我先问的,请殿下先答吧!”

水霄微微一叹,伸手示意元春在亭中坐下,自己也坐下了。

“我执意去江南,是做两手准备。如果尚医能够听从劝阻,不去江南,那自然最好。如果尚医不听劝阻,执意要去,我也可以与尚医有个照应。免得水澜那小子冒出来,白白恶心人。”他看向元春脸的方向,却只看到了一顶帷帽和帷帽下隐约的一张脸。帷帽的轻纱很薄,他可以看出她没有戴面罩,却看不清她的脸。

“这件事,跟康郡王有什么关系?”元春想印证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

“直郡王一开始挤兑尚医去江南,就是打着让水澜一路‘护送’尚医、患难见真情的主意。”水霄忍不住翘了翘嘴角,“孝恭亲王府算计尚医的婚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如今,尚医已经及笄,素来对水澜不假辞色,却又与我来往密切,他们自然要着急了,就想出了这样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

元春有些无语。这几年,孝恭亲王府的各种宴会、各种看戏、赏花、游春、作诗活动她参加了无数次,参加得烦不胜烦,基本上每次都会“遇到”水澜或别的什么年轻男子,自然知道孝恭亲王府对于娶她过门的事有多热切。

“殿下这个两手准备是不错,可如今这情形,不依然是水澜要护送我吗?”

“可父皇答应了吗?”

元春心道:还没有!这么说,水霄有把握皇帝不会答应了?这样也好。

“殿下可知此行凶险?”

水霄平静地说:“我自然知道。”

“殿下知道,为何还要冒此风险?若是殿下回不来怎么办?若是殿下回来后,发现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殿下又怎么办?”

水霄看着她头上的帷帽:“尚医能把帷帽摘下来吗?”接下来这番话,他不想对着一顶帷帽说。

元春伸手摘下了帷帽,定定地看着他。

水霄便道:“尚医与我,虽然尚无婚约,但尚医已经亲口向我许婚。在我心里,便已当尚医是我妻室。只要我还活着,就不许别人这般觊觎冒犯自己的妻室。尚医可明白?”

元春,竟有些无言以对。

“若我回不来……”水霄低低一叹,与元春对视一眼,眸光无比幽深,“我与尚医并无婚约,尚医自可另择良配。而我既然敢去江南,自然会对朝中的势力进行一些安排,或许会略有小损,但不至于伤筋动骨,尚医不必为此忧心。”

元春真的没话说了。

她现在真的难以判断水霄对她是什么感觉了。说他喜欢自己嘛,他又能轻易说出“尚医可另择良配”这样的话。说他不喜欢自己嘛,他似乎又表现出了对自己的独占欲……文化差异太大啊!沟通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