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医疗系统 >

第43部分

红楼医疗系统-第43部分

小说: 红楼医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医书记载的检查方法,一丝不苟地检查了孝恭王妃的产伤。该用的器具她一样也没有少用,更是让孝恭王妃尴尬至极。

孝恭王妃的产道裂伤,是陈旧性‘会阴三度裂伤并发尿瘘。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产伤后遗症,它会导致患者大小便失去控制,怪不得孝恭王妃身上会有异味!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把破掉的地方再补好!

元春心中微微叹息:若没有自己,孝恭王妃这样的病情在这个时代是没法治的!她就只能忍受着大小便失禁的痛苦,一直到死!

有时候,疾病就是这样公平:管你金尊玉贵还是贱如草芥,该难产的还是会难产,该病的还是会病!

她让徐飞萤把自己用过的器具收拾好了以后,便退出了内室,让孝恭王妃重新穿好衣服。她自己也重新戴上了面罩和帷帽——怕那位康郡王爷闯进来。虽然她自己不怕自己被人看了去,但既然皇帝已经赐了这套行头,她就得顾及这个时代的普遍社会风气,免得被一些小人传出些不好听的话来。

等孝恭王妃衣饰整齐地重新出来坐定之后,元春便道:“王妃之病要根治,就必须把受伤的地方修补好。修补的过程,王妃怕是要受一些罪。这一点,还望王妃能明白。”

“还能根治?”孝恭王妃不由得大喜,“只要能根治,什么样的罪我都能受!”

还有什么比大小便失禁更受罪的事吗?孝恭王妃觉得:没有!

“既然如此,我今日先开些药给王妃。王妃每日三次,以此药清洗……”把清洗的方法详细说了一遍,又说了些注意事项,便提笔写了方子。

一边写方子一边说:“如今天气还热,正是一些细菌病毒繁殖旺盛之时,所以修补之术,得等到天气凉爽了之后再做。”天气凉爽了之后,伤口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方子开好了之后,自有人拿去配药。孝恭王妃便盛情挽留元春用了饭再走。

元春哪想在孝恭王府吃应酬饭啊?便道:“王妃何需客气?等臣治好了王妃,王妃再宴请微臣也不迟。”坚持要走。

孝恭王妃便也不强求,吩咐戴权去拿表礼来。

戴权?听到这个名字时,元春觉得十分耳熟。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一时却想不起来。之前在荣国府时,她只依据介绍称“戴公公”,并没有问过这位戴公公的名字。

戴权戴公公取了丰盛的表礼,元春略一推辞,也就收下了。土豪主动砸钱,她有什么理由不收?

孝恭王妃又让安平郡主代自己送一送元春。安平郡主便陪着元春,从孝恭王妃的正房出来。

康郡王正等在院中,等她们走近了,他才向元春深深一揖:“尚医请暂且留步。”

元春还了个礼,问道:“王爷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康郡王十分彬彬有礼地说,“是有一事想请教尚医:小王母妃的病……可容易治?”

元春摇了摇头:“不太容易。但臣可尽力试试。”官场前辈们的套路要记牢啊!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了,谁知道孝恭王府之中有没有什么妖蛾子会连累到自己的信誉呢?!

康郡王盯着她看了半晌,可惜隔着帷帽的轻纱和面罩,他完全看不到元春脸上的表情。

“那就拜托尚医了!”水澜又对着元春深深一揖。

元春只得再次还礼:“王爷客气了!”心里觉得:这位康郡王也忒多礼了点儿!

回荣国府的路上,元春就在想在哪儿听过“戴权”这个名字,为什么会觉得这样耳熟?!

经过宁国府大门的时候,她终于想起来了:卧槽!原著中那个手握实权的大明宫掌宫内相,就叫戴权啊!秦可卿死的时候,戴权曾到宁府吊唁。贾蓉补为龙禁尉,也是走了他的路子!

这么说,代善的判断没有错:真的是孝恭王最后拿到了皇位?所以孝恭王府的总管太监,最后才成了大明宫的掌宫内相?如今的大明宫掌宫内相,可是当今皇帝的心腹史忠!

就是不知道孝恭王府如今这个戴权,与原著中那个戴权是不是同样的两个字?又或者,大明宫里和各家王府之中,有几个戴权?

她在考虑,要不要问一问十七皇子,托他打听一下?这位如今被封为昭王的十七殿下,可是消息灵通人士,元春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可自己打听这个做什么?要怎么对十七皇子说?

话说:十七皇子的昭郡王府据说已经建成了,他什么时候出宫开府?

元春没想到的是,半月后的一个夜晚,十七皇子身边的管事太监明瑟匆匆来了。明瑟给她带了几样新鲜的果品,说是皇上和皇后赐给昭王的,昭王送给她尝尝鲜。

可当明瑟见了她之后,却对她连使了两个眼色。

元春心知有异,便吩咐秋凝霜等人:

“去给明公公斟茶,斟老太太前儿特意送来的那包茶!”

“去把厨房新做的鹅油卷儿、豆腐皮儿包子、山药糕拿些来,交给明公公带回去,也请殿下尝尝。”

“再去把我前日新制的杏仁茶拿两包来,交给明公公一并带回去。”

等她用种种借口把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后,明瑟才低声对她说:“殿下请尚医立刻转告令祖父:宁国府那个叫贾珍的,今夜正在胭脂胡同的软玉楼。将贾珍引去软玉楼的那个人有些不妥,殿下怕令兄落入圈套之中,请令祖父赶紧派人将他找回来吧!”

“胭脂胡同的软玉楼?那是什么地方?”这名字听着有些……风尘味啊!

明瑟轻咳一声,有些尴尬地说道:“是烟花之地!殿下也知把这样的地方告诉尚医,有辱尚医清听。但尚医对殿下有救命之恩,殿下与尚医有些来往无妨。令祖父却是皇上信重之臣,在军中朝中都甚有威望,立身朝中一向不偏不倚。奴才是殿下亲信之人,若直接求见令祖父,怕会让令祖父为难。故而只能请尚医转达了!”

元春十分无语:好吧!昭王殿下现在行事也这般弯弯绕绕的,看来,自己不必担心他在哥哥们的夺嫡夹缝中活不下去了。

还有,贾珍真特么长本事!学会逛青楼了?!还是你一直在偷偷逛着?!你不是以子嗣艰难为由,通房姨娘收了一大堆么?去青楼里面“播种”算怎么回事?怎么,如今家花不比野花香,想到外面寻求刺激了?!

元春真有想吐血的赶脚:我特么得一直拖着这些猪队友来平贾家的坑么?!

“请公公代我感谢殿下!”她深吸一口气,尽量控制着自己的语气。

既然情势紧急,元春也就不跟明瑟客套了。当秋凝霜等人把茶沏来、把东西装好之后,她直接让秋凝霜送明瑟出去了。理由就是:此时宫门快要下钥了,怕耽误了明瑟回宫的时间。

若是在宫里,请袁惟善送明瑟更合适一些。但太监不方便住在大臣家里,因而元春出宫之时,就把袁惟厚打发去视察赐给自己的那个皇庄去了!

她自己把水霄送来的新鲜果品大概分了分,叫丫头们给各处送些过去。自己则拿了个盘子,挑了最好的一部分,也不带人,亲自捧着往荣禧堂而去。

贾代善和贾母正在一处,他们已听说了昭王殿下派人送果子来的事,见了元春手里的盘子,贾母便笑问道:“这是昭王殿下赏你的果子?”

她的一个“赏”字,让元春心中一囧:对了,这个世界,等级森严啊……

“是啊!我挑了些最好的,孝敬祖父祖母。”元春将盘子放在桌上,又挨个儿吩咐屋子里的大丫头:去打水来给我洗手,我要亲自削果子给祖父祖母吃;去拿好用的削果子的刀来;去拿一个干净盘子来……

等把屋里的人打发干净了,元春才在代善和贾母诧异的目光中,低声说:“昭王殿下让我转告祖父:珍大哥正在胭脂胡同的软玉楼,将他引去软玉楼的那个人有些不妥,怕他落入圈套之中,请祖父赶紧派人将他找回来!”

贾母不明所以地看看元春,又看看代善,不明白胭脂胡同的软玉楼是什么地方。好一会儿才醒过味儿来……不会,不会是那种地方吧?!

代善虽不知道软玉楼,却知道胭脂胡同是什么地方,一听这话,脸色不由得有些难看。

被元春打发去传洗手水的丫头,在门外吩咐了人去打水以后就进来了,代善便吩咐她:“我刚想起了一件事。你派个人到二门上去传话,叫郑复立刻来见我,我有话问他。另外,再派个人到东府传话,问问敬大老爷,我前几日吩咐他办的那件事,他可办好了?不管办没办好,都叫他立刻过来一趟,我立等他回话。”

他这是双管齐下,看郑复和贾敬谁先来,他就先派谁去抓贾珍,再派另一队去增援并善后。他之所以这么弯弯绕绕的,是不想把昭王殿下暴露出来,让昭王更受忌惮。

那位昭王殿下如今在朝中的处境,可不太妙啊!

以前昭王算是个活死人,他那些瞄着大位的哥哥们并没有将他放在心上,就由着他自生自灭。可如今昭王殿下的身体基本痊愈,竟然有些锋芒毕露的意思,圣宠也越来越浓,偏又在朝中全无半点根基,他那些哥哥们不对付他对付谁?这种情况下,昭王还冒着暴露隐秘实力的风险来报信……所谓何来?单纯只是感激元春的救命之恩,还是有别的目的?

随着朝中夺嫡形势越来越复杂,跟这些皇子们打交道时,贾代善不得不多想一想。既不能把有可能上位的皇子得罪狠了,也不能走得太近,让自己或贾家成了别人祭旗的祭品,或是杀给猴看的那只鸡。

那个丫头答应一声,便照吩咐传话去了。贾母见元春和代善这样,不由得有些惶恐不安,却只能强自忍耐——元春那些话是避开人说的,可见是不能随意乱问。这一点眼色,她还是有的。

元春要的洗手水、削果子的刀、干净的盘子陆续都拿来了。元春镇定地洗了手,不紧不慢地拿起刀子,亲手削果子,果皮都没有削断过。她这份镇定的功夫,倒是让贾代善赞赏不已、贾母自愧不如。

荣国府的总管郑复先来了,贾代善便到院中低声吩咐了一番。刚交待完,就见贾敬也来了,贾代善便也向贾敬交待了一番,让郑复跟贾敬一道去了。

贾敬听了此事,气得咬牙切齿,跟郑复匆匆而去。

代善便仍回屋中,一边吃元春削好的果子,一边等消息。

过了大概一个多时辰,郑复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报信:“太爷,大事不好了!珍大爷让顺天府的人抓起来了,说是珍大爷在软玉楼……重伤了楼里的一个粉头。现在那粉头还不知是生是死呢!敬老爷想将那个重伤的粉头重金买下来,但那个老鸨子死活不肯。说是那粉头已经伤成那样儿,若是落入了凶犯家人的手中,哪还有命在?她做的虽是……那个生意,却也是风尘中的侠女,断不会把手下的……粉头往火坑里送。还有襄阳侯之孙戚建业,也护着那个粉头和软玉楼……如今敬老爷也不知该怎么办了!想求太爷拿个主意!”

代善听了,不由得也愣住了!

若无昭王之前传信,他还想不到;可现在看来,珍哥儿的确是落入了什么人的圈套了!而这个圈套,将贾家和元春也套在了其中。要知道:珍哥儿可是贾家的冢子!

若是那粉头死了,贾家冢子“青楼杀妓”的罪名怕就要坐实了!珍哥儿自己固然难逃罪责,贾家的名声也算彻底完了。背后设圈套的人,定会指使人弹劾自己治家不严,甚至弹劾元春这个“一品尚医”见死不救!那些弹章,就算弹不死人也能恶心死人!纵不能将贾家连根拔起,也足以让自己和元春的许多心血付诸流水了!

而若要那粉头不死,在敬哥儿买不出那个粉头的情况下,元春就得去软玉楼走一遭!日后,人说起贾家大小姐、朝廷钦封的一品尚医是“进过软玉楼”的,这话能听么?若元春插‘了手,最终却没有救活那个粉头,那就更加麻烦!

他娘的!真是祖宗十八辈的脸都丢尽了!

贾家子孙没什么出息,自己在朝中虽得罪过人,但那些小过节,还不值得人费这么大力气设套!而且,此事贾家还一无所知,昭王倒先知道了!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昭王殿下一直盯着贾家的人;二是这敌人实际上是从昭王那边引过来的?哪一种可能性更大?

代善觉得:两种可能性都难以排除,因为他对昭王殿下还不甚了解。若是前者,那这个昭王殿下的人品就不怎么样,也缺乏判断形势的自知之明。这个套子,或许还是昭王殿下自己下的,目的是逼着贾家上他的船。而若是后者,那么昭王殿下的人品就算十分不错了,毕竟他给贾家报信是冒了大风险的!而他那边的敌人会被引到贾家来,必是有人已经把贾家视为昭王一党了,不管自己跟昭王是否有过直接接触。这后面,就不知又有些什么隐密了。

他心中苦笑:看来,“祸福相依”这四个字,当真半点儿没错!

自己因元春遇仙而得延寿命,贾家因元春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