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医疗系统 >

第38部分

红楼医疗系统-第38部分

小说: 红楼医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神仙为什么不直接把医术传给皇帝,圣旨里没说,大家自己脑补去!

这一道圣旨,元春听得直想翻白眼。

她心想: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真不是这天下脸皮最厚的人!比我脸皮更厚一百倍的那个人,正坐在御座上呢!

元春现在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坚持在太微殿举行献书仪典,而那些重臣们又为什么会同意——这完全就是一场政‘治秀啊!

话说:皇帝公开发表了这样不要脸的一道圣旨后,应该会重重封赏自己吧?

他得用荣华富贵来堵住自己的嘴,并求自己在神仙面前美言几句,原谅他迫不得已的、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举动啊!

这一道不要脸的圣旨宣读完毕后,元春就捧着托盘,带着捧书的众太监缓步上殿。她戴着帷帽和面罩,帷帽上垂落的轻纱有一点影响视线,马面裙在上台阶的时候容易被踩到。所以走的时候她必须很小心。否则万一不小心摔倒了,她会以另一种方式“青史名留”——会成为千古笑柄的。

进入大殿,在文武大臣、皇族亲贵、藩邦外臣的围观下,元春缓步上前。

她知道,她祖父贾代善、昭王殿下肯定都在这堆人里面,但现在可不是适合四处乱瞟的时候,分心容易出错啊!

在指定的位置跪下,元春将托盘高高举起,念自己的台词。好在台词不长,很快念完。大明宫内相史忠从皇帝身边走下来,接过元春手中的托盘,捧上去放在御案前。元春身后众太监手中的托盘,也被另外一些太监接走。

然后皇帝亲口发表了获赠感言,史忠又宣读封赏元春的旨意。

元春聚精会神地听着:陪着皇帝演了这半天的戏,现在是拿劳务费的时候了!

封赏元春的旨意先说了一大堆理由,最后才说封赏的具体项目:

皇帝封她为“一品尚医”,位同朝中正一品公卿、内廷正一品贵妃。并且这个叫“一品尚医”的官职只为她而设,此官服也只有她能穿。女官省的尚医局新设从四品奉医一名,负责在她离宫之时,管理日常事务。

赐她“一品尚医”金印一枚,金印上镌刻有“奉旨行医”和“只跪天地神佛仙灵”的字样。持此金印,她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并且从此不需要再向任何凡俗之人下跪了。

她现在身上所穿的这套衣服,就是她的官服。穿着这套官服,她就可以自‘由接诊病患。

另外,再赐她黄金万两、皇庄一座,算是她将来的嫁妆。皇帝还担心她出入宫禁、出门行医时被浑人冲撞了,因此特派遣侍卫四十名,以保护她的安全。这些侍卫由朝廷发放俸禄,不用她付工资。

史忠读完了圣旨,将圣旨放入一个托盘里,连同金印、金册,一同颁发给了元春。

元春接过托盘,退出太微殿,在众人的族拥下往后宫而去。

她心里挺高兴:黄金万两,相当于十万两银子啊!另外还有皇庄,就不知道皇庄有多大。

而“可以自由接诊病患”“从此只跪天地神佛仙灵”这两条,简直不能更合她的心意了!

这样一大笔劳务费,自己已算很满意了!

回到尚医局以后,元春换上了尚服局送来的“一品尚医”新常服,把帷帽丢在一边,只戴花冠,去懿和宫面见皇后。

那里,已备好了宴席。

皇后和宫中的内命妇们,正等着向她贺喜。

这一日,元春是宴席上的绝对主角,女官省其他的女官、那些贵妃、妃、嫔等,都是陪客。

有好事的妃子想灌元春酒,元春坚决不喝:“娘娘,未成年人实在是不宜饮酒。臣之前饮了两杯,已是破例,绝不能再饮了!”

还不知道这具身体酒量怎么样呢!万一喝醉了出了丑,岂不白让人看了笑话?再说,未成年人也的确不宜饮酒啊!

那妃子忙问:“这是为何?”

元春便道:“不止未成年人,孕妇也不宜饮酒的。是因为酒最伤神,胎儿和孩子神智还弱,饮多了酒,是会伤了神智的。”

那妃子便不再劝酒了。

元春便以茶代酒,与这些内命妇们周旋。

宴席散后,元春回到了尚医局。秋凝霜来报:“昭王殿下派人送来了贺礼。”

元春便接过礼单看了一遍,又去看了一遍那些贺礼。别的东西倒也罢了,唯有一座翡翠摆件最是难得。

那摆件是用一整块翡翠雕的。绿色的玉盘,绿色的荷叶,叶上还有小小的露珠,还白色的荷花、上白下绿的荷花蓓蕾……雕工极其精致细腻,往玉盆里注一些水,活脱脱就是一盆钵莲啊!

这个摆件,绝对价值不匪!

昭王殿下才册封不到半年,家底肯定不厚实,送这样一件贺礼,那是非常土豪的行为了。

摆件上还附了一张小笺,笺上写道:莲花之风骨,非予所能画;特以此物,敬贺尚医今日之喜,聊供尚医赏玩。

元春看看这张小笺,又看看那翡翠钵莲的摆件,嘴角含笑。

当天晚上,元春在尚医局设席,款待尚医局诸人,以及帮她笔录医书的众女官。

自己就要出宫了,看着秋凝霜等人,她开始考虑怎么对待这些眼线的问题。

说实在的,秋凝霜真的很好用!大约是被从小刻苦训练出来的,所以她比抱琴更周到细致,也更懂得忍耐。就比如救徐飞萤那件事,自己两次让她向一个没气儿的假死之人嘴里吹气,从她的脸色看,她对这件事是抗拒的。但她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就照办了!这一点,只怕抱琴也做不到。

那个秦桢现在在自己面前还很低调,而正因为她的这份低调,说明了此人极有耐心,而且极其谨慎。她没有冒冒然地在自己面前抢风头,就可以避免被秋凝霜忌惮的麻烦;她与上上下下的关系都非常好,就可以有非常广泛的人脉和情报来源。

很明显,秋凝霜和秦桢都根据自己的地位和任务,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秋凝霜因为一开始就是自己身边的宫女首领,所以走的是上层精英路线;而秦桢一开始只是普通宫女,就走了群众路线。

而袁惟厚此人,十分识趣,办事也利落周全。而且他是太监,有些宫女不方便出面去办的事,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

要不要把他们带出宫呢?还有抱琴的宫籍,要不要消了呢?

前一个问题她很快做出决定:钉子不一定要拔掉。反间计其实也挺好玩的!贾家那些破事儿代善大约已清理了一些,没清理干净的,大约也够不上“不臣之心”的标准。

后一个问题,元春决定问问抱琴本人的意见。

晚上问抱琴时,抱琴连忙跪下,立誓要追随元春一辈子,元春在哪她就在哪。元春也就随她了。

第二天面见皇后的时候,元春请求皇后娘娘允许自己,把自己那些宫女都带在身边服侍,让徐飞萤也跟自己出宫去学医。

“……人才难得,我家里那些丫头们,哪及得上她们之万一?入宫这些日子,有她们服侍,臣的日子十分省心,故而有些不忍别离之意……”

沈皇后默了默便同意了,又叮嘱元春:“你素来行事稳妥,今日我只叮嘱你两个字:慎独!不要因为没有外人听见看见,就言语无状,行事狂悖。须知: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可……明白?”

元春心里微有些感动:“多谢娘娘!臣……记下了!”

沈皇后沉吟了一下,又道:“你出宫以后,如果勇直亲王府来请,或是你在别处碰到了勇直亲王府的人,一定要小心!勇直亲王的生母曾被封为淑妃,与十七的生母闵贵人最是不睦,后来,更因闵贵人而获罪被贬。”

勇直亲王水霍,是当今皇帝的第六子,因军功被封为亲王。

“多谢娘娘提点!臣明白了!”

也就是说:这位勇直亲王,也许会因为自己救了昭王殿下,而对自己不怀好意?

52。衣锦还家

六月二十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元春穿着官服,先到懿和宫向皇后辞行。然后戴上了面罩、帷帽和手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以后,就带着秋凝霜等人,到延庆门内登轿上车。

皇帝御赐给元春的官轿,与她祖父的官轿大体相同,只轿帘和轿帷上绣着牡丹仙鹤的图样。

元春登轿以后,秋凝霜、抱琴、徐飞萤、秦桢、燕婉等五名宫女也分别登上了轿后的两辆大车。她们的车后,还有几辆装有几人行李箱笼和帝后赏赐、各宫赠礼的行李车。

内侍省八名粗使太监抬起元春的官轿,从延庆门出去,在章华门内停下,换上了荣国府派来的八名轿夫。这八名轿夫抬起轿子,早已守候在这里的仪仗队伍和四十名侍卫前族后拥,护着元春出宫而去。

她这出宫的声势,可比当初入宫时浩大多了!

从内心来说,元春一点儿也不介意低调地微服出宫。但这套礼仪据说是礼部设计以后,由皇帝钦定的,元春也只好把架子一路摆回家。好在这个架子也不用每次出门都端着,以后她还是可以“微服出行”的。

到了宁荣街街口,贾珠和贾琏早在那里翘首以待了。见到了元春的仪仗,贾珠和贾琏便迎了上来,打发了一个小厮飞奔回去报信。

仪仗队伍在荣国府正门前停下,轿夫们抬着元春的轿子进入正门,在仪门前停下。八个衣帽周全的小厮复抬起轿子,穿过仪门和一道角门,在内仪门前落轿,而后小厮们退出。

贾珍继室尤氏亲自上前打起了轿帘,将元春扶下轿来。

“‘一品女官’大人回来了,真真儿是万千之喜!”尤氏笑盈盈地说。

由谁来给元春打帘子、迎元春到荣禧堂,贾家内部也是商议了许久的。总觉得用丫头婆子有些轻慢;王氏又是元春亲母,哪有母亲给女儿打帘子的理儿?贾珠贾琏是哥儿,到街口迎一迎还行,让他们打轿帘却不妥。迎春还太小,干不了这活儿……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能担此任的,竟只有尤氏了!她与元春是同一辈的,朝廷诰封的品级又比元春低,由她来最合适不过了。

元春扶着她的手下轿:“有劳大嫂子了!”

进了内仪门,在荣禧堂的廊下摘了帷帽、面罩和手套,走进了荣禧堂中。

荣禧堂只有贾代善和贾母二人。一是因为他们是荣国府辈分最尊的人,二是因为贾家只有他们两人的品级不比元春低。元春此时穿着官服,只见他们两人,其他人比较不会尴尬。不然便宜爹和便宜娘这两个白身,岂不还要向她行礼?!

“孙女儿给太爷、给老太太请安!”元春向着正中端坐的贾代善和贾母福了福。

像这种久别之后归家,通常是需要给家中长辈磕头的。但元春现在既已得了皇帝“只跪天地神佛仙灵”的谕旨,便只向代善和贾母福一福,也算全礼了。

“好孩子!”贾代善看着元春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和感慨。

从荣禧堂后房门出来,尤氏便领着元春往西边走,对元春说:“大姑娘如今已是朝廷加封的‘一品尚医’,实实在在的正一品,也算是位极人臣了!故而这住所就不能简慢了。前几天老太太和太太已将荣庆堂收拾出来,以后大姑娘就住在那里吧!大姑娘从宫里带来的宫女们的往处,也都收拾好了。只是她们身份不同一般侍女,那些粗使的活计还得另有人来做,故而又给荣庆堂配了些粗使的丫头和婆子。大姑娘若还有什么需求,尽管与老太太和太太说就是了……”

荣庆堂,是原著中贾母的住处。但在这个时空,代善还活着,贾母便与代善仍住在荣禧堂中。

秋凝霜等人已脱掉了宫女制服,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服,在等着元春了。先前元春的官轿被抬进荣国府大门时,秋凝霜等人所乘的车及行李车,就直接从西角门进入了荣国府,而后直接去了荣庆堂。

元春直接给抱琴放了假,让她去与父母亲人团聚。又在秋凝霜等人的服侍下,换上了在家的家常衣服,再去了荣禧堂。

这一回,代善已不在荣禧堂,荣禧堂中除了贾母、王氏等一班女眷外,只有贾珠和贾琏两兄弟。元春再次见过贾母,又见过王氏等人之后,就说要去给贾政请安——倒不是她孝顺,而是她真的想看一看贾政面对自己时,是个什么脸色!读书人心目中神圣的太微殿,他这个“读书的爷们儿”还没有踏足,自己这个才九岁的丫头片子反而先去走了一遭,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情呢?

“你明日再请安吧!你父亲今日会文去了,说好了要晚些回来。”王氏努力板着的脸上,有一丝奇特的笑意。事实上,她严重怀疑孩儿他爹是被臊着了,故意躲出去的。

元春也在怀疑这一点,这叫……文遁?笑眯眯地说:“父亲的功课,自然是最要紧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还能一辈子躲着我不成?!

大家便围着元春,好一通奉承,元春才在贾母下首落座。

秋凝霜等宫女,也进来见过了贾母。

她们现在依旧是内廷宫女、天子家奴。因此,虽然她们在宫中面对内命妇时需要自称奴婢、把自己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